邵谦站在天山之巅,脚下是覆盖整条山脉的银色光伏板。
他设计的“光明天山”工程让整座山脉变成巨型发电机,产生的电力甚至能点亮半个亚洲。
全球能源部长会议上,美国代表拍桌怒吼:“这是电力霸权!”
德国代表冷笑:“你们把太阳能板铺到外太空了?”
邵谦平静地打开全息投影:“不,我们只是让每缕阳光都臣服于中国脚下。”
---
天山,已经不再是传说中雪莲绽放、鹰唳长空的寂寥山脉。
邵谦站在观测平台的边缘,脚下,是一种近乎亵渎神圣的壮丽。目光所及,山峦的每一道曲线,每一片向阳的陡坡,甚至那些曾经人迹罕至的绝壁,都被严丝合缝地覆盖上冰冷的银色光伏板。它们不像覆盖物,更像一层紧密的、闪烁着金属寒光的鳞甲,将这沉睡万古的巨龙彻底唤醒。“光明天山”,这是他图纸上诞生的奇迹,是他职业生涯的巅峰,也是他梦中反复勾勒,如今已成现实的巨构。
晨光刺破东方的云层,不是温柔的唤醒,而是无声的军令。脚下那无尽的“银色鳞甲”瞬间被激活,低沉的、汇聚成洪流的电流嗡鸣声从大地深处升起,顺着山体爬升,震动着脚下的金属平台。那不是声音,是一种力量,是亿万个光子被瞬间捕获、剥离能量、汇入无形通道时发出的集体咆哮。空气在微微震颤,光线似乎都在这种规模的能源转化中发生了扭曲,视野里的雪山轮廓和银色板阵边缘模糊起来,蒸腾着肉眼难以察觉的能量涡旋。
他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清冷稀薄的空气,肺叶里却仿佛灌入了高压电流,带着灼人的使命感。点亮半个亚洲?不,这不仅仅是点亮,这是重塑筋骨,是驱动一个前所未有庞大的文明躯体全速奔跑的强劲心跳。而他,邵谦,XX电力设计院的设计师,就是这颗人造心脏最主要的缔造者之一。
助手的声音透过微型耳麦传来,打破了短暂的冥思:“邵工,北京总部的加密线路,一小时后接入。另外,日内瓦能源部长会议的实时画面已经准备就绪。”
邵谦“嗯”了一声,最后看了一眼脚下这片由他亲手参与设计的“雷霆之地”,转身离开。衣角被山巅的烈风扯起,猎猎作响。
---
日内瓦,万国宫某会议厅。水晶吊灯的光芒也无法驱散空气中弥漫的凝重与敌意。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中央,悬浮着全球能源分布动态图。其中,代表中国的区域,光流密度刺眼得让其他所有区域都黯然失色,尤其是那条横亘在西部的、粗壮得不成比例的能量动脉,源头直指天山。
美国代表理查德,一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但此刻面容却因愤怒而扭曲,他猛地一拍桌面,厚重的实木发出沉闷的巨响,打破了僵持的沉默。
“先生们!女士们!我们还要自欺欺人到什么时候?”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这不是什么能源合作,这是赤裸裸的电力霸权!全球能源市场的定价权、分配权,甚至我们各国产业的命脉,正在被一条来自东方的电缆扼住!‘光明天山’?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单极能源帝国的开始!”
他挥舞着手臂,指向那悬浮的地图,指尖几乎要戳破那片耀眼的光区。
紧接着发言的是德国代表施密特,他推了推金丝眼镜,嘴角挂着一丝冰冷的、充满怀疑的讥讽。
“理查德先生的话或许激烈,但并非全无道理。”他语调平缓,却字字带刺,“据我们某些……非官方渠道的观测数据显示,中国境内,尤其是在青藏高原和塔克拉玛干边缘,出现了异常、且无法用已知地面设施解释的巨量能源汇聚现象。邵先生,”他目光锐利地转向中国代表团席位旁,那个一直沉默看着全息资料页面的年轻设计师,“我是否可以冒昧地问一句,贵国的雄心,或者说,你们的光伏矩阵,是否已经……突破了大气层的限制,铺到了我们头顶的外太空?否则,如何解释那些超出理论极限的能源捕获效率?”
这话一出,会场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无数道目光,惊疑、审视、警惕,瞬间聚焦在邵谦身上。穹顶的光线似乎都汇聚于此,要将他烤化。
邵谦缓缓抬起头。他没有看拍桌子的美国人,也没有立刻回应德国人那看似礼貌实则刁钻的质问。他只是伸手,在面前的控制界面上轻轻一点。
会议桌中央,那幅全球能源图景倏忽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精细到令人头皮发麻的全息三维模型——新一代超高压、特柔性、自适应调节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组网结构图。无数条纤细的光流线路,以中国几个巨大的能源枢纽为核心,如同拥有生命的神经网络,优雅而精准地蔓延、交织,覆盖整个欧亚大陆,跨越海洋,连接南北美洲,甚至触及非洲最偏远的角落。
然后,他才开口,声音不高,却像他脚下天山的电流嗡鸣,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平静力量,透过同声传译,清晰地传入每个代表的耳中。
“霸权?帝国?”邵谦重复了一遍这两个词,嘴角似乎有极淡的、难以捕捉的弧度,那不是笑,更像是一种对词汇本身局限性的轻微怜悯,“理查德先生,施密特先生,还有各位代表。”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仿佛一位工程师在审视自己的蓝图。
“我们从未想过扼住谁的喉咙,也无意建造一个孤独的灯塔。”
他的手指轻划,全息图景随之变幻,放大其中一条连接中国与欧洲的能源动脉。可以看到虚拟的数据流在上面奔腾,标注着实时功率、损耗率、以及根据接收方需求进行的毫秒级动态调整。
“我们设计的,是一个共享的心跳。”
“至于太空光伏,”他转向施密特,语气依旧平稳,“那是未来值得探索的方向,但并非现在。你们观测到的‘异常’,并非来自天上。”
他再次操作界面,全息图景瞬间切换成一幅更加微观,但也更加震撼的画面。那是“光明天山”工程乃至中国西部所有巨型能源基地的底层技术架构可视化演示。
不再是冰冷的板阵,而是亿万个微小的、闪烁着不同亮度、处于不同工作状态的智能节点。它们彼此之间由纤细如发丝的能量流连接,形成一个庞大无比的动态网络。阳光照射上去,不再是被动接收,更像是被主动“邀请”、“引导”、“分配”到最高效的单元。每一缕光线的路径,每一个电子的动向,似乎都在这个网络的精密计算与掌控之中。
邵谦的声音再次响起,比刚才略微提高了一点,带着一种属于创造者的、内敛的傲然。
“我们只是,让每缕阳光——”
他伸出手指,虚拟影像中,一道模拟的阳光射流,在接触智能节点网络的瞬间,被分解、引导、汇入洪流,整个过程流畅得像一首光的协奏曲。
“——都臣服于中国脚下。”
“不是征服,是秩序。是让最狂暴的自然之力,学会遵守人类的规则,为人类共同的未来服务。”
“这就是我们提出的,‘华夏天网’全球能源互联架构。它不属于霸权,它属于所有愿意加入,并遵守这份‘秩序’的文明。”
会场死寂。
理查德张着嘴,脸上的愤怒凝固成一种惊愕。施密特镜片后的眼睛眯了起来,死死盯着那精妙绝伦、远超他想象的技术演示,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捏皱了面前的议程表。
邵谦站在原地,身后是缓缓旋转的、代表着未来能源秩序的“天网”全息构型。他不再说话,只是平静地迎接着那无数道混杂着震惊、畏惧、以及不得不重新审视世界格局的复杂目光。
他仿佛又听到了天山之巅,那亿万个光伏单元同时工作时,汇聚而成的、低沉而威严的电流嗡鸣。
那声音,名为力量。
他设计的“光明天山”工程让整座山脉变成巨型发电机,产生的电力甚至能点亮半个亚洲。
全球能源部长会议上,美国代表拍桌怒吼:“这是电力霸权!”
德国代表冷笑:“你们把太阳能板铺到外太空了?”
邵谦平静地打开全息投影:“不,我们只是让每缕阳光都臣服于中国脚下。”
---
天山,已经不再是传说中雪莲绽放、鹰唳长空的寂寥山脉。
邵谦站在观测平台的边缘,脚下,是一种近乎亵渎神圣的壮丽。目光所及,山峦的每一道曲线,每一片向阳的陡坡,甚至那些曾经人迹罕至的绝壁,都被严丝合缝地覆盖上冰冷的银色光伏板。它们不像覆盖物,更像一层紧密的、闪烁着金属寒光的鳞甲,将这沉睡万古的巨龙彻底唤醒。“光明天山”,这是他图纸上诞生的奇迹,是他职业生涯的巅峰,也是他梦中反复勾勒,如今已成现实的巨构。
晨光刺破东方的云层,不是温柔的唤醒,而是无声的军令。脚下那无尽的“银色鳞甲”瞬间被激活,低沉的、汇聚成洪流的电流嗡鸣声从大地深处升起,顺着山体爬升,震动着脚下的金属平台。那不是声音,是一种力量,是亿万个光子被瞬间捕获、剥离能量、汇入无形通道时发出的集体咆哮。空气在微微震颤,光线似乎都在这种规模的能源转化中发生了扭曲,视野里的雪山轮廓和银色板阵边缘模糊起来,蒸腾着肉眼难以察觉的能量涡旋。
他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清冷稀薄的空气,肺叶里却仿佛灌入了高压电流,带着灼人的使命感。点亮半个亚洲?不,这不仅仅是点亮,这是重塑筋骨,是驱动一个前所未有庞大的文明躯体全速奔跑的强劲心跳。而他,邵谦,XX电力设计院的设计师,就是这颗人造心脏最主要的缔造者之一。
助手的声音透过微型耳麦传来,打破了短暂的冥思:“邵工,北京总部的加密线路,一小时后接入。另外,日内瓦能源部长会议的实时画面已经准备就绪。”
邵谦“嗯”了一声,最后看了一眼脚下这片由他亲手参与设计的“雷霆之地”,转身离开。衣角被山巅的烈风扯起,猎猎作响。
---
日内瓦,万国宫某会议厅。水晶吊灯的光芒也无法驱散空气中弥漫的凝重与敌意。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中央,悬浮着全球能源分布动态图。其中,代表中国的区域,光流密度刺眼得让其他所有区域都黯然失色,尤其是那条横亘在西部的、粗壮得不成比例的能量动脉,源头直指天山。
美国代表理查德,一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但此刻面容却因愤怒而扭曲,他猛地一拍桌面,厚重的实木发出沉闷的巨响,打破了僵持的沉默。
“先生们!女士们!我们还要自欺欺人到什么时候?”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这不是什么能源合作,这是赤裸裸的电力霸权!全球能源市场的定价权、分配权,甚至我们各国产业的命脉,正在被一条来自东方的电缆扼住!‘光明天山’?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单极能源帝国的开始!”
他挥舞着手臂,指向那悬浮的地图,指尖几乎要戳破那片耀眼的光区。
紧接着发言的是德国代表施密特,他推了推金丝眼镜,嘴角挂着一丝冰冷的、充满怀疑的讥讽。
“理查德先生的话或许激烈,但并非全无道理。”他语调平缓,却字字带刺,“据我们某些……非官方渠道的观测数据显示,中国境内,尤其是在青藏高原和塔克拉玛干边缘,出现了异常、且无法用已知地面设施解释的巨量能源汇聚现象。邵先生,”他目光锐利地转向中国代表团席位旁,那个一直沉默看着全息资料页面的年轻设计师,“我是否可以冒昧地问一句,贵国的雄心,或者说,你们的光伏矩阵,是否已经……突破了大气层的限制,铺到了我们头顶的外太空?否则,如何解释那些超出理论极限的能源捕获效率?”
这话一出,会场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无数道目光,惊疑、审视、警惕,瞬间聚焦在邵谦身上。穹顶的光线似乎都汇聚于此,要将他烤化。
邵谦缓缓抬起头。他没有看拍桌子的美国人,也没有立刻回应德国人那看似礼貌实则刁钻的质问。他只是伸手,在面前的控制界面上轻轻一点。
会议桌中央,那幅全球能源图景倏忽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精细到令人头皮发麻的全息三维模型——新一代超高压、特柔性、自适应调节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组网结构图。无数条纤细的光流线路,以中国几个巨大的能源枢纽为核心,如同拥有生命的神经网络,优雅而精准地蔓延、交织,覆盖整个欧亚大陆,跨越海洋,连接南北美洲,甚至触及非洲最偏远的角落。
然后,他才开口,声音不高,却像他脚下天山的电流嗡鸣,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平静力量,透过同声传译,清晰地传入每个代表的耳中。
“霸权?帝国?”邵谦重复了一遍这两个词,嘴角似乎有极淡的、难以捕捉的弧度,那不是笑,更像是一种对词汇本身局限性的轻微怜悯,“理查德先生,施密特先生,还有各位代表。”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仿佛一位工程师在审视自己的蓝图。
“我们从未想过扼住谁的喉咙,也无意建造一个孤独的灯塔。”
他的手指轻划,全息图景随之变幻,放大其中一条连接中国与欧洲的能源动脉。可以看到虚拟的数据流在上面奔腾,标注着实时功率、损耗率、以及根据接收方需求进行的毫秒级动态调整。
“我们设计的,是一个共享的心跳。”
“至于太空光伏,”他转向施密特,语气依旧平稳,“那是未来值得探索的方向,但并非现在。你们观测到的‘异常’,并非来自天上。”
他再次操作界面,全息图景瞬间切换成一幅更加微观,但也更加震撼的画面。那是“光明天山”工程乃至中国西部所有巨型能源基地的底层技术架构可视化演示。
不再是冰冷的板阵,而是亿万个微小的、闪烁着不同亮度、处于不同工作状态的智能节点。它们彼此之间由纤细如发丝的能量流连接,形成一个庞大无比的动态网络。阳光照射上去,不再是被动接收,更像是被主动“邀请”、“引导”、“分配”到最高效的单元。每一缕光线的路径,每一个电子的动向,似乎都在这个网络的精密计算与掌控之中。
邵谦的声音再次响起,比刚才略微提高了一点,带着一种属于创造者的、内敛的傲然。
“我们只是,让每缕阳光——”
他伸出手指,虚拟影像中,一道模拟的阳光射流,在接触智能节点网络的瞬间,被分解、引导、汇入洪流,整个过程流畅得像一首光的协奏曲。
“——都臣服于中国脚下。”
“不是征服,是秩序。是让最狂暴的自然之力,学会遵守人类的规则,为人类共同的未来服务。”
“这就是我们提出的,‘华夏天网’全球能源互联架构。它不属于霸权,它属于所有愿意加入,并遵守这份‘秩序’的文明。”
会场死寂。
理查德张着嘴,脸上的愤怒凝固成一种惊愕。施密特镜片后的眼睛眯了起来,死死盯着那精妙绝伦、远超他想象的技术演示,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捏皱了面前的议程表。
邵谦站在原地,身后是缓缓旋转的、代表着未来能源秩序的“天网”全息构型。他不再说话,只是平静地迎接着那无数道混杂着震惊、畏惧、以及不得不重新审视世界格局的复杂目光。
他仿佛又听到了天山之巅,那亿万个光伏单元同时工作时,汇聚而成的、低沉而威严的电流嗡鸣。
那声音,名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