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认购证风云,时代的脉搏-《龙西念的108座人生巅峰》

  丧彪事件的余波,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渐渐平息,却在水底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龙腾贸易”的招牌,在老街乃至东门一带,悄然带上了一丝不容侵犯的意味。连带着陈小刀走在路上,腰杆都比以往挺直了几分,偶尔遇到以前需要点头哈腰的人物,对方竟也会客气地打声招呼,这让陈小刀对龙西念的崇拜更是达到了顶点。

  生意依旧火爆。龙西念在维持牛仔裤、花衬衫等主打品类的同时,开始让陈小刀尝试引进一些款式新颖的皮带、皮包和小饰品,丰富产品线,进一步提升了利润。苏晚晴也回到了店里,经过那次风波,她似乎更加沉静内敛,将店铺的账目和日常打理得井井有条,空闲时依旧会看那些龙西念给她的、关于经济和商业的书籍报刊,偶尔会提出一些关于商品陈列或促销的小建议,往往让龙西念觉得眼前一亮。

  然而,龙西念的心思,早已不满足于这方寸店铺的安稳盈利。他敏锐的触角,始终感知着这个时代最躁动的脉搏。白天在店里,他留意着南来北往的商客谈话间透露的信息;晚上,他研究报纸上政策动向和经济版块的目光,越来越聚焦于一个词——股票。

  进入五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燥热。关于深圳即将发行新股认购证的消息,已经从各种渠道的小道消息,渐渐变成了街头巷尾公开谈论的热点。邮局门口排起了长队,人们拿着身份证和现金,疯狂地抢购着那份印着“新股认购申请表”的报纸。一种名为“发财”的病毒,以惊人的速度在鹏城,乃至全国蔓延。

  “龙兄弟!听说了吗?股票!买那个认购表,抽中签就能买原始股,一转手就是几倍几十倍的赚!”陈小刀风风火火地冲进店里,脸上因为激动而泛着红光,手里挥舞着一张皱巴巴的报纸,“你看这上面说的,去年上海那边,有人靠这个一夜暴富啊!”

  正在整理货架的苏晚晴也停下了动作,好奇地望了过来。她对股票的概念还很模糊,但“一夜暴富”这个词,足以冲击这个时代任何一个人的心神。

  龙西念接过报纸,上面用醒目的标题报道着深圳新股认购的盛况,配图是邮局前人山人海的照片。他神色平静,仿佛早有所料。

  “龙大哥,这个……真的能赚钱吗?”苏晚晴轻声问道,带着一丝疑惑。

  “能,但风险也很大。”龙西念将报纸放下,目光扫过陈小刀和苏晚晴,“中签率不会高,而且,需要大量的本金去购买认购表,博取概率。”

  “我们有本金啊!”陈小刀急切地道,“店里这段时间赚的钱,加上之前剩下的,有小两万了!全部拿去买认购表!只要中上几张,那就发大了!”

  两万块,在1992年,对于普通人来说,绝对是天文数字。陈小刀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钞票在向他招手。

  龙西念却摇了摇头:“全部投入,太冒险。我们还需要资金维持店铺运转,以及应对突发情况。”他顿了顿,看着陈小刀,“刀哥,你想玩一把,可以。我拿出五千块,你自己也出一些,可以去试试。但记住,别抱太大希望,更别把身家性命押上去。”

  陈小刀愣了一下,他没想到龙西念如此冷静,甚至有些保守。“龙兄弟,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机会后面,往往是陷阱。”龙西念语气沉稳,“刀哥,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突然之间,所有人都知道买股票能发财?这背后推动的力量是什么?当所有人都冲向一个地方的时候,那里很可能不是金山,而是悬崖。”

  陈小刀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龙西念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他一部分狂热。他挠了挠头:“那……那我们就不参与了?”

  “参与,但不是这种玩法。”龙西念走到柜台后,拿出他那个记录着各种信息和数据的笔记本,翻到其中一页,上面是他根据记忆和近期信息推测的一些关键时间节点和公司名称。“认购证是门槛,是入场券。但真正决定能赚多少的,是你选中了哪支股票,以及在什么时机出手。”

  他指着本子上的一个名字:“深发展,这家银行股,根基扎实,值得长期持有。还有万科,做房地产的,鹏城在发展,房地产未来潜力巨大……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地去抢购认购表,而是筹集足够的资金,确保一旦中签,有能力购买这些优质公司的原始股。并且,要有耐心,等待它们真正价值体现的那一刻。”

  陈小刀听得似懂非懂,但他对龙西念的判断已经有了近乎盲目的信任。“龙兄弟,你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苏晚晴在一旁安静地听着,看着龙西念在谈论这些时,眼中闪烁着的、与平时截然不同的光芒,那是一种洞悉未来、掌控节奏的自信。她发现,自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