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督导组点赞-《我,孙连城,搅动汉东风云!》

  孙连城把保温桶盖轻轻掀开,里面是热粥和两个煎蛋。

  他没动筷子,只是盯着墙上的星图看。晨光已经铺满了整个办公室,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点在纸上显得格外清晰。

  他伸手摸了摸望远镜模型的底座,那行小字还在:“致未来的观测者。”

  手机响了,是数据中心的值班员。

  “系统过去十二小时无异常触发,权限轮换完成,第三方审计接口已同步更新。”

  “好。”他说,“继续盯紧所有节点,不要放松。”

  挂了电话,他站起身,走到洗手间。

  镜子里的人脸色发青,眼窝深陷,但眼神稳住了。

  他打开水龙头,用冷水洗了把脸,抬头时看到自己滴水的指尖在镜面划出一道痕迹。

  九点前五分钟,他走进干部大会会场。

  位置安排在前排靠窗,没人说话,也没人看他。

  沙瑞金站在主席台侧边,正和一位穿深灰夹克的中年男人低声交谈。

  那人就是督导组长,手里拿着一份红色封皮的文件。

  会议开始后,沙瑞金走上讲台,全场安静。

  “今天有两个重要事项。”他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听得清楚,“第一,中央督导组已完成对‘权力监督云平台’的专项评估。”

  他顿了一下,看向那位督导组长。

  督导组长站起身,将手中的报告递过来。“我们调阅了系统连续七十二小时的运行日志,重点核查了主控人员缺席期间的自动响应机制。

  三次预警全部由算法独立触发,合规审查流程完整记录,权限流转可追溯到具体责任人。”

  会场里有人微微动了身子。

  “我们认为,”督导组长继续说,“这个系统不是个人工具,而是制度雏形。

  它不依赖某一个人的意志运转,在最关键的时候也能守住底线。

  建议作为全国廉政建设试点模式推广。”

  掌声突然响起,短促而有力。

  沙瑞金接过话:“第二件事——经省委研究决定,并报中央组织部备案,

  任命孙连城同志为汉东省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分管技术监督与数据治理工作。”

  话音落下,掌声再次涌来,比刚才更久。

  孙连城没有动。他坐在原位,双手放在膝盖上,目光慢慢移向窗外。

  天已经全亮了,但北斗七星的位置还能依稀辨认。

  他记得昨晚梦里说过的话,也记得妻子捏着白发时的眼神。

  现在他不再觉得那是负担,而是一种确认。

  沙瑞金说完最后一句总结,走下台,和督导组长握手。

  两人低声说了几句,督导组长收起剩下的材料,转身离开会场。

  沙瑞金没有立刻走,而是朝孙连城这边看了一眼。

  那一眼里没有多余的情绪,只有一点点头。

  孙连城依旧坐着。周围的人陆续起身,有人想上来打招呼,却被旁边的同事拦住。

  他们说不清为什么,但都觉得此刻不该打扰。

  大屏幕这时切换画面,播放一段宣传片。标题是“汉东新篇章”,背景音乐低沉有力。

  画面上,七颗星缓缓汇聚,排列成一把指向天空的剑,刺穿层层乌云。

  孙连城看着那颗最亮的星,嘴唇微动。

  这星象……该变了。

  屏幕里的星轨突然跳了一下,亮度闪烁一次。

  孙连城皱眉。

  他掏出手机,打开内部监控端口。

  界面显示一切正常,但底层日志里有一条未标记的访问记录,时间是三分钟前,

  来源Ip被加密代理遮掩,目标直指核心数据库的备份接口。

  他手指滑动,调出防火墙告警历史。

  过去六小时内,共拦截十四次试探性攻击,

  其中三次来自境内某政府单位下属的技术中心,身份认证使用的是已注销的测试账号。

  这不是普通扫描。

  他迅速输入指令,启动追踪反制程序。

  系统提示需要二级授权。

  他按下指纹,输入密码。

  授权通过。

  追踪线刚延伸到第三跳,屏幕上突然弹出一条新消息:

  【检测到高危行为:外部请求试图调用“赵立春案原始证据包”解密密钥】

  孙连城的手停在半空。

  他知道那个证据包有多敏感。

  里面不只是账目和合同,还有录音、行程记录、甚至一段未经公开的机场监控视频。

  一旦泄露,不仅会影响后续案件审理,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他立刻拨通数据中心电话。

  “我是孙连城。立即切断b区备份服务器对外服务,封锁所有SSh通道,执行紧急隔离协议。”

  对方问了一句什么。

  “不用汇报流程,现在就做。”他说完挂断,又打开通讯录,找到侯亮平的名字,按了下去。

  电话响了两声,接通了。

  “我在开会。”侯亮平的声音很轻,“有什么事?”

  “赵立春案的证据包被人尝试远程调取。”

  “哪个环节?”

  “密钥请求来自内部认证系统,账号是两年前停用的。”

  “能定位吗?”

  “正在追,但对方用了多层跳转。”

  “通知国安,备案最高级防护响应。”侯亮平顿了顿,“这事不能拖。”

  电话挂了。

  孙连城把手机扣在桌上,抬头再看大屏幕。宣传片已经播完,画面切回会场全景直播。

  镜头扫过各个角落,最后定格在主席台上空无一人的讲桌。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

  这时候,门口传来脚步声。

  一个穿蓝衬衫的年轻人快步走进来,手里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直奔技术保障席。

  他坐下后立刻插上网线,打开机器。

  孙连城盯着他的背影看了两秒。

  那人手腕内侧有一道浅色疤痕,像是旧伤愈合后的痕迹。

  而他放电脑的动作很特别——先用左手固定机身,右手才松开提手,像是怕东西突然消失一样。

  孙连城眯起眼。

  他记得这个动作。

  三年前大风厂事件当晚,有个技术人员在应急指挥室干了整整一夜。

  那人也是这样放电脑的,后来在系统崩溃前手动恢复了关键日志。

  但他早就调去省外了。

  为什么现在会出现?

  孙连城慢慢站起身,朝技术席走去。

  那人正低头敲键盘,屏幕上的命令行快速滚动。一行代码刚输完,终端突然跳出红色警告:

  【访问拒绝:用户权限不足】

  年轻人愣了一下,手指悬在键盘上方。

  孙连城站在他身后五步远的地方,看着那行错误提示。

  下一秒,屏幕刷新,命令行消失,桌面恢复成标准办公界面。

  年轻人转过头,看见是他,脸上挤出一个笑:“孙区长……不,孙主任,您找我有事?”

  孙连城没回答。

  他盯着那台电脑的型号看了一会儿,又看了看对方的眼睛。

  “你是哪位派来的?”他问。

  年轻人喉咙动了一下。

  “信息处临时抽调的。”他说,“负责现场技术支持。”

  孙连城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转身往回走。

  走到一半,他停下。

  “刚才那条命令,”他背对着对方说,“是查日志缓存路径的吧?”

  身后没有回应。

  他继续往前走,脚步平稳。

  回到座位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系统通知:

  【密钥访问尝试已终止。攻击源Ip锁定:10.24.87.103,归属单位:汉东省政务信息中心第七实验室】

  孙连城盯着那串数字看了很久。

  然后他打开通讯录,找到另一个号码,按了下去。

  电话接通瞬间,他开口说:

  “我要查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