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路的欢声笑语中,海因茨驾驶汽车很快就驶入了戴姆勒奔驰的坦克试验场。
“我们到了。”海因茨宣布道,同时将车停在一栋灰色建筑前。
程世涛透过车窗打量着这个不知名的坦克试验场。
四周戒备森严,荷枪实弹的卫兵在各个哨位巡逻,几辆伪装网覆盖的车辆停在远处的场地上。
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和海因茨一起闯入闯出的苏军基地。
“这地方比我想象的还要大。”程世涛低声说道。
美穗靠近车窗,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真难以相信我们能进入这种地方。”
“别担心,我的级别足够让我们畅通无阻。”海因茨拍了拍胸口,嘴角微微上扬。
在工厂的安保人员的通知以及引导下,他们抵达了一个大型仓库的大门前。
沿途,程世涛注意到几名工人正在搬运各种零部件,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金属的气味。
“这个仓库里就是我们的新坦克?”麻子迫不及待地问道,双手紧握成拳,眼睛闪闪发亮。
“耐心点,小姑娘。”海因茨笑着回答,“好东西总是值得等待的。”
仓库外部看起来平平无奇,但那厚重的钢铁大门和周围的警卫却暗示着内部藏着非同寻常的东西。
海因茨下车就和等候她们多时的试验场负责人进行了寒暄。
程世涛和女孩们也跟着下了车,站在一旁等待介绍。
“这位是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上校,他是这里的负责人。”海因茨向程世涛等人介绍道。
施陶芬贝格上校是一个身材高大、面容严肃的中年军官,他穿着一身笔挺的国防军制服,胸前挂着一枚铁十字勋章。
程世涛注意到他的左手只有三根手指,右眼上方有一道明显的疤痕,显然是战场上留下的伤痕。
“施陶芬贝格上校,非常荣幸见到您。”程世涛向前一步,行了个军礼。
施陶芬贝格上校回礼,目光在程世涛和几位女孩身上扫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欢迎你们,我军的强大战士。帝国因为有你们这样的士兵感到光荣,要不是海因茨亲自承认,我很难想象你们的经历多么震撼。”
施陶芬贝格上校用着和善的语气对众人说道。
“您过奖了,上校。”程世涛谦虚地回应。“我们只是尽自己的职责罢了。”
“谦虚是美德,但功绩不应被掩盖。”
施陶芬贝格拍了拍程世涛的肩膀。
“我听说你们仅凭一己之力在东线击毁了至少超过70辆以上的苏联坦克,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那是因为我们有个好车长!”
纱织向前一步大声说道,指了指程世涛以及美穗。
“他们总能找到敌人的弱点。”
程世涛略显尴尬地咳嗽一声,而美穗则轻轻拉了拉纱织的袖子。
施陶芬贝格上校大笑起来:“看来你们的团队默契十足。海因茨没有说错,你们确实与众不同。”
“我认为你们值得被海因茨这样对待,你们的新坦克已经准备好了。就在这里,请!”
施陶芬贝格上校做了个邀请的手势,指向那扇厚重的仓库大门。
程世涛以及美穗等人面面相觑,按照军衔来说施陶芬贝格才是这里最大的,此时他却像个服务生一样。
倒是海因茨一点也不在意大大咧咧的第一个向前走去。
“你们傻待在那里做什么,还不赶紧过来。”
“来了,海因茨。”
程世涛对着美穗和纱织等人点点头也跟着海因茨走进了这个仓库。
“话说,程世涛你知道E计划么?”海因茨一边走着一边回头问道。
“E计划?”
程世涛听到海因茨的问话一愣,瞬间明白了他所说的E计划究竟是什么。
E系列坦克,是1942年5月由德国第6兵工厂总工程师海因里希·克尼坎普正式提出,运用已有坦克和装甲车辆技术,结合未来作战需求,开发具有高通用性零件的一个坦克研制计划。
该计划在1943年4月开始,并被命名为E。
德语单词名为Entwicklung,简称发展。
E系列的主要设计思路是按吨位设计不同用途的战车,彼此之间的零件采用通用化设计,以提高生产、修理的速度和降低维护成本。
主要有E5、E-10、E-25、E-50、E-75、E-100等型号。
其中,E5主要作为轻型辅助战车,E-10、E-25是反坦克歼击车,E-50、E-75是中型、重型主力坦克,E-100则是能取代鼠式超重型坦克的新型号。
但是随着德国在战争中节节败退,留给E系列的研发资源并不多。
E系列也没能真正投产并发挥设计中的用途。
最后,随着第三帝国的垮台,E系列和其他各种新奇的设计方案一起被盟军缴获,成为军事爱好者们的谈资。
按照道理来说,这个时间节点不应该有E系列的坦克存在才对。
程世涛皱了皱眉,脑海中快速闪过一系列疑问。
is3重型坦克都被我们发现并提前参与二战,难道E系列坦克也完成了研制?
这完全打破了他对二战装备发展历程的认知。
程世涛深吸一口气,决定装出一副对E计划一无所知的模样。
毕竟在这个世界,他只是个普通的不入流的外籍军官,不应该知道这种机密信息。
“E计划?什么意思?”他故作疑惑地问道,眼神中流露出恰到好处的好奇。
就像程世涛想象的那样,海因茨把E计划的大概内容简单给他以及美穗等人介绍了一下。
“也就是说,我们面前的这辆坦克是E计划的产物么?E50坦克吗?”
“并不是。”海因茨摇了摇头。
听到这句话程世涛的脑袋一愣,仿佛脑袋里出现了无数问号。
“啊?不是吗?”
“当然不是啊。”
“不是,你跟我讲了半天E系列坦克计划,又是E25、E50还有E100的。结果你竟然告诉我不是?”
程世涛的脸突然变得有些抽搐。
“当然啊,这辆坦克要是的话我不就告诉你了么。”
海因茨摊手笑着说道。
“我只是跟你说一下这个计划而已。”
“我原本以为你会给我们弄来一辆E系列坦克。”
程世涛表现得有些失落。
“虽然不是E50,但是这辆坦克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说着海因茨走到一辆被苫布覆盖的坦克前。
“睁大眼睛看好了,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他猛地一拉苫布,一辆有着迷彩的崭新的坦克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是!“
程世涛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辆豹式坦克,但又不是普通的豹式坦克。
它的炮塔经过了重新设计,更加紧凑,正面装甲也更加倾斜,同时附加了两节履带,整体造型更加流线型。
“这是什么型号的豹式坦克啊,美穗。”
看到这辆与众不同的坦克,纱织小声对着美穗说道。
“怎么和黑森峰学园的豹式坦克有些不一样啊。”
“这,应该是豹式坦克F型?”美穗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这就是帝国的豹式坦克F型,集合了所有豹式坦克之前版本的最终修正形态。”
看着海因茨的自豪模样,程世涛的视线重新聚焦在这辆坦克上。
虽然对不是E50坦克表示遗憾,但是对黑豹坦克F型号的出现足以感到震惊。
在原来的历史上,黑豹F型和E50一样没有完全定型,只是建造了部分车体以及炮塔。
而且瞄准具就因为数量的不足导致不能批量列装。
更重要的是计划给新式炮塔装备的测距仪,到最后蔡司公司设计的1.32M体视式测距仪直到战争结束前,蔡司公司都没能生产出一具豹式坦克F型能用的测距仪。
而新的窄型炮塔上两个特地为测距仪预留的小耳朵到最后无用武之地。
“程世涛,你不是说最少也要争取到一辆豹式坦克么,怎么,这辆坦克如何?”
“我们到了。”海因茨宣布道,同时将车停在一栋灰色建筑前。
程世涛透过车窗打量着这个不知名的坦克试验场。
四周戒备森严,荷枪实弹的卫兵在各个哨位巡逻,几辆伪装网覆盖的车辆停在远处的场地上。
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和海因茨一起闯入闯出的苏军基地。
“这地方比我想象的还要大。”程世涛低声说道。
美穗靠近车窗,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真难以相信我们能进入这种地方。”
“别担心,我的级别足够让我们畅通无阻。”海因茨拍了拍胸口,嘴角微微上扬。
在工厂的安保人员的通知以及引导下,他们抵达了一个大型仓库的大门前。
沿途,程世涛注意到几名工人正在搬运各种零部件,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金属的气味。
“这个仓库里就是我们的新坦克?”麻子迫不及待地问道,双手紧握成拳,眼睛闪闪发亮。
“耐心点,小姑娘。”海因茨笑着回答,“好东西总是值得等待的。”
仓库外部看起来平平无奇,但那厚重的钢铁大门和周围的警卫却暗示着内部藏着非同寻常的东西。
海因茨下车就和等候她们多时的试验场负责人进行了寒暄。
程世涛和女孩们也跟着下了车,站在一旁等待介绍。
“这位是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上校,他是这里的负责人。”海因茨向程世涛等人介绍道。
施陶芬贝格上校是一个身材高大、面容严肃的中年军官,他穿着一身笔挺的国防军制服,胸前挂着一枚铁十字勋章。
程世涛注意到他的左手只有三根手指,右眼上方有一道明显的疤痕,显然是战场上留下的伤痕。
“施陶芬贝格上校,非常荣幸见到您。”程世涛向前一步,行了个军礼。
施陶芬贝格上校回礼,目光在程世涛和几位女孩身上扫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欢迎你们,我军的强大战士。帝国因为有你们这样的士兵感到光荣,要不是海因茨亲自承认,我很难想象你们的经历多么震撼。”
施陶芬贝格上校用着和善的语气对众人说道。
“您过奖了,上校。”程世涛谦虚地回应。“我们只是尽自己的职责罢了。”
“谦虚是美德,但功绩不应被掩盖。”
施陶芬贝格拍了拍程世涛的肩膀。
“我听说你们仅凭一己之力在东线击毁了至少超过70辆以上的苏联坦克,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那是因为我们有个好车长!”
纱织向前一步大声说道,指了指程世涛以及美穗。
“他们总能找到敌人的弱点。”
程世涛略显尴尬地咳嗽一声,而美穗则轻轻拉了拉纱织的袖子。
施陶芬贝格上校大笑起来:“看来你们的团队默契十足。海因茨没有说错,你们确实与众不同。”
“我认为你们值得被海因茨这样对待,你们的新坦克已经准备好了。就在这里,请!”
施陶芬贝格上校做了个邀请的手势,指向那扇厚重的仓库大门。
程世涛以及美穗等人面面相觑,按照军衔来说施陶芬贝格才是这里最大的,此时他却像个服务生一样。
倒是海因茨一点也不在意大大咧咧的第一个向前走去。
“你们傻待在那里做什么,还不赶紧过来。”
“来了,海因茨。”
程世涛对着美穗和纱织等人点点头也跟着海因茨走进了这个仓库。
“话说,程世涛你知道E计划么?”海因茨一边走着一边回头问道。
“E计划?”
程世涛听到海因茨的问话一愣,瞬间明白了他所说的E计划究竟是什么。
E系列坦克,是1942年5月由德国第6兵工厂总工程师海因里希·克尼坎普正式提出,运用已有坦克和装甲车辆技术,结合未来作战需求,开发具有高通用性零件的一个坦克研制计划。
该计划在1943年4月开始,并被命名为E。
德语单词名为Entwicklung,简称发展。
E系列的主要设计思路是按吨位设计不同用途的战车,彼此之间的零件采用通用化设计,以提高生产、修理的速度和降低维护成本。
主要有E5、E-10、E-25、E-50、E-75、E-100等型号。
其中,E5主要作为轻型辅助战车,E-10、E-25是反坦克歼击车,E-50、E-75是中型、重型主力坦克,E-100则是能取代鼠式超重型坦克的新型号。
但是随着德国在战争中节节败退,留给E系列的研发资源并不多。
E系列也没能真正投产并发挥设计中的用途。
最后,随着第三帝国的垮台,E系列和其他各种新奇的设计方案一起被盟军缴获,成为军事爱好者们的谈资。
按照道理来说,这个时间节点不应该有E系列的坦克存在才对。
程世涛皱了皱眉,脑海中快速闪过一系列疑问。
is3重型坦克都被我们发现并提前参与二战,难道E系列坦克也完成了研制?
这完全打破了他对二战装备发展历程的认知。
程世涛深吸一口气,决定装出一副对E计划一无所知的模样。
毕竟在这个世界,他只是个普通的不入流的外籍军官,不应该知道这种机密信息。
“E计划?什么意思?”他故作疑惑地问道,眼神中流露出恰到好处的好奇。
就像程世涛想象的那样,海因茨把E计划的大概内容简单给他以及美穗等人介绍了一下。
“也就是说,我们面前的这辆坦克是E计划的产物么?E50坦克吗?”
“并不是。”海因茨摇了摇头。
听到这句话程世涛的脑袋一愣,仿佛脑袋里出现了无数问号。
“啊?不是吗?”
“当然不是啊。”
“不是,你跟我讲了半天E系列坦克计划,又是E25、E50还有E100的。结果你竟然告诉我不是?”
程世涛的脸突然变得有些抽搐。
“当然啊,这辆坦克要是的话我不就告诉你了么。”
海因茨摊手笑着说道。
“我只是跟你说一下这个计划而已。”
“我原本以为你会给我们弄来一辆E系列坦克。”
程世涛表现得有些失落。
“虽然不是E50,但是这辆坦克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说着海因茨走到一辆被苫布覆盖的坦克前。
“睁大眼睛看好了,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他猛地一拉苫布,一辆有着迷彩的崭新的坦克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是!“
程世涛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辆豹式坦克,但又不是普通的豹式坦克。
它的炮塔经过了重新设计,更加紧凑,正面装甲也更加倾斜,同时附加了两节履带,整体造型更加流线型。
“这是什么型号的豹式坦克啊,美穗。”
看到这辆与众不同的坦克,纱织小声对着美穗说道。
“怎么和黑森峰学园的豹式坦克有些不一样啊。”
“这,应该是豹式坦克F型?”美穗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这就是帝国的豹式坦克F型,集合了所有豹式坦克之前版本的最终修正形态。”
看着海因茨的自豪模样,程世涛的视线重新聚焦在这辆坦克上。
虽然对不是E50坦克表示遗憾,但是对黑豹坦克F型号的出现足以感到震惊。
在原来的历史上,黑豹F型和E50一样没有完全定型,只是建造了部分车体以及炮塔。
而且瞄准具就因为数量的不足导致不能批量列装。
更重要的是计划给新式炮塔装备的测距仪,到最后蔡司公司设计的1.32M体视式测距仪直到战争结束前,蔡司公司都没能生产出一具豹式坦克F型能用的测距仪。
而新的窄型炮塔上两个特地为测距仪预留的小耳朵到最后无用武之地。
“程世涛,你不是说最少也要争取到一辆豹式坦克么,怎么,这辆坦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