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省城的第一眼-《与其饿死炕上,不如进山喂狼》

  火车在第二天天刚亮的时候,缓缓驶入了省城火车站。

  当沐添丁和林杏花拎着行李走出车站,站在宽阔的站前广场上时,林杏花彻底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如果说市里的火车站让她觉得繁华,那省城的火车站,简直就是一个她无法想象的庞然大物。广场大得望不到边,人来人往,像潮水一样。更让她看花了眼的,是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

  除了长长的公共汽车,还有好多好多她只在画报上见过的小轿车,黑色的,绿色的,各种各样。自行车更像是蝗虫一样,叮叮当当的铃声响成一片。

  马路两边,是一栋接一栋的高楼。她仰着头,脖子都酸了,才勉强能看到楼顶。那些楼房,比他们县城里最高的县政府大楼还要高,还要气派。

  “添丁……这……这就是省城啊……”林杏花紧紧地抓着沐添丁的胳膊,眼睛都不够用了,生怕一眨眼,就错过了什么。

  “嗯,这就是省城。”沐添丁笑着,他能感受到她的激动和震撼。其实,即便是他这个有着后世记忆的人,再次看到八十年代初省城的模样,心里也颇有几分感慨。这种带着时代印记的繁华,是后世那些钢筋水泥的森林无法比拟的。

  按照红头文件上的地址,他们要去省政府招待所报到。

  沐添丁拦下了一辆三轮车,就是那种前面是自行车,后面带个车斗的载人车。

  “师傅,去省政府招待所,多少钱?”

  “一块五。”车夫看了他们一眼,报了个价。

  沐添丁知道这个价格有点虚高,但他不想为了几毛钱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跟人争执,便点了点头,扶着林杏花上了车。

  三轮车在宽阔的马路上穿行,林杏花像个好奇宝宝,左看看,右看看。

  她看到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骑着自行车,车后座上带着饭盒,说说笑笑地去上班。她看到穿着时髦的年轻姑娘,烫着卷发,穿着喇叭裤,神采飞扬地走在街上。她还看到国营商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不知道在抢购什么紧俏商品。

  所有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那么新奇,那么有冲击力。她感觉自己就像是故事里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眼睛完全不够用。

  “你看那个楼,好高啊!”她指着一栋十几层的建筑,小声惊呼。

  “那是省百货大楼。”沐添丁告诉她,“等开完会,我带你进去逛逛。”

  “嗯!”林杏花用力地点点头,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

  省政府招待所是一栋苏式风格的建筑,灰色的墙体,看起来庄重而肃穆。门口有站岗的解放军战士,眼神锐利,让人不敢造次。

  沐添丁拿出红头文件和自己的介绍信,给门口的战士看过之后,才被放了进去。

  招待所里面别有洞天,有一个很大的院子,种着松树和冬青,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个穿着干部服的工作人员接待了他们,态度很和气。

  “是来参加劳模表彰大会的沐添丁同志吧?欢迎欢迎!房间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

  工作人员领着他们来到一栋楼的三楼,打开一个房间的门。

  “这就是你们的房间,标间,里面有独立的卫生间,可以洗热水澡。有什么需要,就打桌上的电话,找服务台。”

  林杏花走进房间,又一次被惊到了。

  房间不大,但干净整洁。地上铺着木地板,擦得锃亮。并排摆着两张单人床,床上铺着雪白的床单和被子,叠得像豆腐块一样。房间里还有一张写字台,一个暖水瓶,两个带盖的茶杯。

  最让她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那个独立的卫生间。里面有白色的抽水马桶,白色的洗脸池,墙上还挂着一个能洒下水的铁疙瘩。

  “添丁,这……这就是卫生间?”她小心翼翼地走进去,摸了摸那个冰凉的抽水马桶,又看了看那个亮晶晶的水龙头,“这水龙头一拧,就有水出来?”

  “嗯,左边是热水,右边是冷水。”沐添丁笑着给她示范。

  看着哗哗流出的热水,林杏花眼睛都直了。在村里,用热水得一锅一锅地烧,哪像这里,这么方便。

  她感觉自己像是住进了皇宫一样。

  “咱们……咱们真住这儿啊?”她还是觉得有点不真实。

  “对,住到开会结束。”沐添丁把行李放下,让她在床上坐下,“累了吧?先歇会儿,等会儿我带你出去吃饭。”

  林杏花摇摇头,她一点也不觉得累,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她坐在柔软的床上,感觉自己像是踩在云彩上,轻飘飘的。

  她看着沐添丁熟练地打开暖水瓶,倒了两杯热水,一杯递给她,一杯自己喝。他的一举一动,都那么自然,那么从容,好像他天生就该属于这样的地方。

  她心里忽然又冒出那个念头:他越来越厉害了,自己真的能跟上他的脚步吗?

  但这次,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就被另一种更强烈的情绪取代了。那就是骄傲。

  她的男人,就是这么有本事。能带着她在山里刨食,也能带着她住进省城最好的招待所。

  下午,沐添丁带着林杏花去招待所的食堂吃饭。

  食堂很大,像个大礼堂。吃饭用的是饭票,报到的时候工作人员已经发了。菜色很丰富,白米饭、馒头管够,菜有红烧肉、大盘鸡、炒青菜,还有一个豆腐汤。

  林杏花看着那些油汪汪的肉菜,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在家里,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得这么丰盛。

  沐添丁给她打了满满一盘子菜,有肉有菜,堆得像小山一样。

  “多吃点,看你路上都没怎么吃东西。”

  林杏花吃得特别香,她觉得这是她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一顿饭。

  吃饭的时候,他们周围也坐着一些同样来报到的劳模。有穿着沾满油污工装的炼钢工人,有皮肤黝黑一看就是常年在地里劳作的农民,还有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技术员。

  大家虽然来自各行各业,但身上都有一股相似的气质,那就是朴实、自信。

  林杏花听着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交流着各自厂里、村里的情况,听得津津有味。她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国家做着贡献。

  吃完饭,离晚上开预备会议还有点时间,沐添丁便带着林杏花在招待所附近转了转。

  招待所旁边就是一个公园,里面有假山、有湖,还有很多人在散步、锻炼。

  林杏花第一次看到公园,觉得比他们村后山还要好看。

  两人沿着湖边慢慢地走着,春天的风吹在脸上,暖洋洋的。

  “添丁,你说,咱们村以后,能不能也变得跟这里一样好?”林杏花看着湖面上划船的人,有些向往地问。

  “能。”沐添丁的回答毫不犹豫,“只要咱们好好干,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说不定以后,咱们村也能修个小公园,让大家伙儿也有个散步的地方。”

  他看着林杏花被夕阳映红的脸,心里充满了动力。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他还要让整个沐家村,都过上像省城人一样的好日子。

  晚上七点,预备会议在招待所的小礼堂召开。

  沐添丁和林杏花一起去了。本来家属是不能参加的,但沐添丁跟工作人员说,他媳妇儿也是合作社的骨干,是来学习经验的。工作人员看他年轻,又是个带头致富的典型,便通融了一下,让林杏花坐在了最后一排。

  会议由省里的一个领导主持,讲了这次表彰大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沐添丁坐在下面,认真地听着。他发现,这次来的劳模里,他是最年轻的之一。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会议结束后,发了一份会议手册,上面有所有劳模的名单和事迹简介。

  沐添丁翻到自己的那一页:

  “沐添丁,男,二十一岁,红星公社沐家村青山裕民合作社社长。该同志思想先进,敢闯敢干,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带领全村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山林种养合作社。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让全村人均收入翻了数番,彻底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为我省乡镇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宝贵的新路子……”

  看着这段文字,沐添丁心里百感交集。他知道,这背后,是李明书记和县里对他的大力支持。这份荣誉,既是肯定,也是鞭策。

  他把手册递给身后的林杏花,指着自己的名字给她看。

  林杏花不识字,但她认得“沐添丁”这三个字。她看着那段文字,虽然看不懂,但她知道,那上面写的,都是她男人的光荣。

  她的眼睛,在灯光下,亮晶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