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加减乘除立首功-《穿越大夏秀诗词》

  在向彭老爷汇报了事情始末经过之后,心里憋火的丁承平来到后院账房,他还要将银两衣物腊肉等归还给账房先生。

  丁承平属于入赘彭家,作为赘婿其实他有薪水,跟家里的其他佣人,丫鬟,护院,账房先生没有区别。

  每月三十两白银,虽然他几乎没有地方花销。

  按大夏国太平年月的实际购买力来做参考:1两银子能买4-8石米(约264-528公斤),相当于现在1320-2640元,那么三十两白银就是-元。

  月薪近八万,年薪近百万,而且包吃包住,无所事事,附赠娇妻,还有下人伺候,平常一日三餐的饮食都是山珍海味,身穿的衣裳也是绫罗绸缎,住的使的都是红木家具。

  这么一对比,对二十一世纪的屌丝来说赘婿果然是一种值得向往的职业,钱多事少不担责还没有学历以及技术门槛,这样的工作你去哪找。

  彭大小姐反而没有工资或者说是俸禄,未嫁之时也是每月划拨固定款项,但都计入了嫁妆之中,因此成亲之后反而没有了。

  不过此时彭大小姐已不需要薪酬,她可以直接开条子让账房先生拿钱,而且不记金额大小,彭老爷已经默认整个彭家的当家权未来会交到彭大小姐手上,等于整个彭家已经随意彭大小姐予取予携。

  因为有自己的高额固定工资,那么从张恒之手上退回的这几两碎银跟衣物自然不需要贪污,归还给账房先生入账,不能犯捡了芝麻丢西瓜的愚蠢之事。

  “居然没有收下。”账房先生也只是轻叹一声,没有多问,直接拿出纸笔归账入库。

  这个时代的账本跟现代的不一样,而且书写习惯是从右到左,更没有标点符号,也没有引入阿拉伯数字,满版满版的繁体字,丁承平一看就头痛,也没打算多问,于是转身返回。

  但听到账房先生嘴里喃喃的道:“十六两,又一个十六两,还是十六两,十六两,一共十四个十六两,唉,计算这些真是要了老命。”

  十四个十六两不就是14×16?首同末合十,丁承平脱口而出:“是二百二十四两。”

  账房先生抬头懵了一下,但没说多话,用算盘在快速拨弄着,好一会之后,发现果然是二百二十四两。

  “莫非姑爷曾经碰巧计算过这个数字?”

  “君子六艺,我对术数略懂。”

  “不虚言?”

  “你可再试我。”

  “那八两,九两,十七两,三十二两,二两,十三两,五两,还有十一两,共是多少?”

  你怎么不按常理出牌,我说的再试试,意思是乘法,最好又是首同末合十,这样我才能一秒钟给你答案装逼,虽然看起来你这个似乎做加法更简单,但我又不懂珠脑心算,更加不会速算,怎么可能马上得出答案。

  “这样,你刚才说的我记不住,我看看,看看总行吧,刚才那个都是相同的十六两,我能记得,所以算的更快一些。”丁承平马上尴尬的解释。

  虽然是数理化的学渣,但是小学二年级的十位数计算真难不倒普及了“同九义”的二十一世纪青年,无论是谁!再差的初中毕业生这种题目也能手到擒来,只是时间多少罢了。

  比用单手玩转算盘的师爷更先一口说出答案:九十七两!

  这回就是硬算,8 9 17 32 2 13 5 11求和,这样一步步加,毕竟太简单,而账房先生学习算盘也是半道出家并不特别娴熟,得出相同答案之后对丁承平惊为天人。

  “姑爷不用算筹亦可完成如此复杂的计算,果然是才子。”账房先生一揖到底。

  “这很复杂?”丁承平心里略微有些尴尬,而且自己算的时间也挺久,如果给我一支笔,我调换下顺序或许能计算的更快。

  “哈哈,略懂,略懂。”

  “姑爷的术数水准可不是略懂水平,过谦了,要不以后姑爷接手账房一事?反正将来也是小姐管家。”账房先生建议。

  “这个,这个不妥,账房一直是彭先生主持,而且深得老爷信赖,这个不太合适。”丁承平是真的有些尴尬,感觉自己刚才的装逼是想抢账房先生的工作一般,自己是真没这种念头。

  或许是也感觉到丁承平的意思,账房先生解释:“姑爷或许有些误会,老夫平常主要是陪同老爷与各地的商户大人谈论生意,账房是我管没错,但其实我只负责记录统计账本,金钱是大夫人管理,但需要我开条子才能取到;而实物库房,比如衣物、一些首饰器物是二夫人在管理,厨房饮食是三夫人管理,轿夫、马夫、丫鬟等下人的管理则是委托的四夫人。”

  顿了顿,账房先生继续说道:“关于账本的计算与整理对老夫来说其实勉为其难,因为身边没有老爷更信任之人,只能我多担待,如今姑爷既然精通算术,那么把这一块接过去挺好,能分担老朽不少压力。”

  看得出账房先生是真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