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顾曼璐4-《综影视冰沁》

  民国二十三年,春。上海的弄堂里绿意盎然,梧桐树的枝叶繁茂,阳光透过叶隙洒下,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冰沁的绣品生意越来越红火,胭脂铺里的绣品常常供不应求,很多顾客都提前预定。她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看着巷子里那些家境贫寒、无事可做的妇女,心中生出一个念头:不如招收她们一起做绣活,既能解决自己人手不足的问题,又能帮她们增加收入。

  这个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顾太太的支持。顾太太在弄堂里人缘很好,很快就召集了五六个手脚勤快、心灵手巧的贫苦妇女。冰沁将她们带到家里,腾出一间空房作为绣坊,又买来布料、丝线等材料,开始教她们绣活。

  冰沁的教学方法很特别,她不只是简单地教她们针法,还会讲解图案的设计理念和色彩的搭配技巧。她告诉她们:“绣品不仅要做工精细,还要有灵气,要让看到的人感受到美。”

  这些妇女虽然出身贫寒,但都很聪明,学得很快。冰沁根据她们的特长,分配不同的活计:心灵手巧的就绣复杂的花鸟图案,手脚麻利的就绣简单的花边和图案。她还制定了合理的工钱制度,按件计酬,多劳多得。

  绣坊成立后,冰沁的绣品产量大大提高。她设计了更多新颖的图案,除了传统的花鸟山水,还加入了一些西式的元素,比如玫瑰、百合等,很受顾客欢迎。她还将绣品分成不同的档次,高档绣品卖给达官贵人,中档绣品卖给普通市民,低档绣品则价格低廉,满足了不同顾客的需求。

  为了扩大销路,冰沁还带着绣品去参加了上海举办的工艺品展览会。她的绣品凭借精美的做工和新颖的设计,在展览会上脱颖而出,获得了金奖。一时间,“曼璐绣坊”的名声传遍了上海,订单源源不断地涌来。

  冰沁将绣坊的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每个月能赚上百块银元。顾家的生活彻底改善了,不仅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洋房,还雇了一个佣人帮忙做家务。顾太太脸上整天挂着笑容,逢人就夸自己的大女儿能干。

  顾曼桢也为姐姐感到高兴,她空闲的时候依然会来绣坊帮忙,和那些妇女一起做绣活。她的绣技也越来越精湛,绣出来的手帕常常被顾客点名购买。

  就在冰沁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沈世钧也正式向顾家提亲了。

  那天,沈世钧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带着丰厚的聘礼,来到顾家。他当着顾太太和冰沁的面,郑重地说:“顾伯母,顾小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