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寂灭真我-《风水道尊》

  油灯已然熄灭,书房内唯有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棂,在地面洒下一片银霜。杨帆却毫无睡意,他重新点亮油灯,将那张记载着师门秘辛的密文再次凑近火光。

  师父关于阴灵门和九幽蚀心咒的告诫,如同沉重的铅块压在他心头。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密文末尾,在那戛然而止的告别之后,他注意到纸张最下方,靠近边缘处,还有一行更加细小、几乎与纸张纹理融为一体的字迹,墨色也比前面浅淡许多,仿佛书写时墨水将尽,或是书写者心绪极度复杂所致。

  他调整了一下油灯的角度,让火光更集中地照射在那片区域。那行小字终于清晰地浮现出来,字迹带着一种与前面沉重告示截然不同的、近乎颤抖的激动,以及深深的不确定:

  “另:余壮年时,游历西域,于大漠深处一风蚀古城废墟中,偶见半截残碑,非金非石,质地不明,其上纹路古怪,非篆非梵。费时三载,遍查典籍,佐以星象推演,方勉强解读其万一。其核心之意,晦涩难明,似指向一种……一种迥异于当今任何传承之修炼路径!”

  杨帆呼吸一滞,目光紧紧锁住那行字。

  “其论及,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为和,然此‘和’之上,是否另有‘极’之状态?非生非死,非动非静,乃‘寂灭’之极意。非消亡,乃归零,乃剥离后天一切沾染束缚,于绝对之‘无’中,照见‘真我’之一点灵光,或可称之为‘先天本源’?”

  “此猜想过于骇人,近乎悖逆常伦。若依此论,吾辈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步步攀登,是否终究仍在后天打转?唯有踏入此‘寂灭极境’,方能真正返璞归真,触及那一点先天之源?若得此‘本源’,或可重塑根基,超越灵气体魄之局限,乃至……无视末法之困?”

  字迹在这里出现了明显的停顿和涂抹,显示出书写者当时内心的剧烈挣扎。

  “余将其暂名为——‘极境’!然,此路虚无缥缈,残碑记载残缺,无具体法门,无前例可循。强行探寻,凶险万分,稍有不慎,非痴即傻,或灵识消散,形神俱灭,连轮回之机亦无!余穷尽后半生心力推演,亦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敢妄试一步。”

  “此秘,关乎道之根本,过于惊世骇俗,故藏于此,未敢轻传。吾徒若见,需慎之又慎!若无万全把握与必死之决心,切不可涉足!切记!切记!——玄诚子绝笔。”

  火光摇曳,映照着杨帆震撼莫名的脸庞。

  “极境”……超越常规修炼路径,于“寂灭”中寻求“真我”,孕育“先天本源”?

  这完全颠覆了他对修道的认知!自他入门以来,所接受的教育便是按部就班,炼化天地灵气(尽管稀薄),滋养自身精气神,以求量变引起质变,突破《道德经》心法的层层关隘。师父也一直强调根基扎实、心境平和的重要性。

  可这“极境”之说,却仿佛指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一条不依赖于外界灵气多寡,而是向内求索,直达本源的险峻捷径!它描述的“寂灭”,并非死亡,而是一种将后天意识、甚至包括修炼得来的力量都暂时“归零”的状态,在这种绝对的“空”与“无”中,去触碰那最初始的、未被污染的“真我”灵光,即所谓的“先天本源”。

  若真能成功,岂不是意味着,在地球这等末法环境中,也有了一条突破桎梏的可能?师父提到的“无视末法之困”,对他而言,诱惑力太大了!

  但后面的警告也同样触目惊心——无具体法门,无前例可循,凶险万分,形神俱灭!

  师父穷尽后半生都不敢尝试,其难度和危险性可想而知。

  杨帆缓缓将密文移开火焰,看着那行激动而又充满警告的小字再次隐去。他的心脏在胸腔中剧烈地跳动,既有发现新天地的兴奋,也有对未知深渊的敬畏。

  他将这张轻飘飘却又重若千钧的纸,与之前那本记载南洋邪术的残破册子放在了一起。这两样东西,一件指向外部具体而邪恶的敌人,一件指向内部虚无而危险的路径。共同构成了师父玄诚子留给他的,最为沉重也最为莫测的遗产。

  他吹熄油灯,再次让自己沉浸于黑暗之中。月光清冷,他的内心却如同翻江倒海。

  《道德经》有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极境”的理念,似乎暗合了“有生于无”的至高道理。常规修炼是从“有”到“更有”,而这“极境”却是试图从“无”中生“有”,生出那最本源的“先天之有”!

  这条路,走通了,或许是通天大道;走错了,便是万丈深渊。

  他现在能理解师父为何如此激动又如此犹豫,最终选择将其封存。这不仅仅是一个修炼猜想,更是一个关乎道途根本的哲学命题,一个足以让任何修道者为之疯狂又为之却步的终极诱惑。

  窗外,传来遥远的车鸣声,提醒着他此刻仍身处现代都市。然而,他的心神,却已被那西域风沙中的残碑,和师父笔下的“极境”,带向了无比遥远而未知的领域。

  阴灵门的威胁迫在眉睫,陈雪体内的隐患尚未解除,昇龙集团的试探余波未平……现实的纷扰依旧。但这“极境”的种子,一旦种下,便在他心田深处,悄然生根发芽。

  他不会贸然尝试,那不是勇敢,是愚蠢。但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看待自身修行、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已经悄然改变。

  在绝对的寂静与黑暗中,于“寂灭”里寻求那一点“真我”的灵光么?

  杨帆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眼中的迷茫与震撼逐渐沉淀,化为一种极其深邃的思索。

  前路,似乎又多了一层迷雾,但迷雾深处,却隐约透出了一丝……或许能刺破一切黑暗的,极致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