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的空气凝滞如胶,唯有油灯灯芯偶尔爆开的细微噼啪声,以及杨帆沉重得仿佛拽着铁块的呼吸声。
循环。
这个在以往修为鼎盛时,意念一动便可如长江大河般奔流不息的过程,如今却成了每一步都踏在刀尖之上的苦刑。
那缕先天一炁,细若游丝,却重若千钧。它不再仅仅局限于那条被初步探入的末梢支脉,而是被杨帆以莫大的意志力引导着,试图在这条支脉与手太阴肺经主干之间,建立一个哪怕仅有发丝般细微的连接,构成一个最微小的循环回路。
痛苦,不再是单一维度的剧痛,而是演化成了层层递进、变幻莫测的阶梯。
最初是“酸”,如同陈年老醋浸透了每一寸即将被触及的经络,那种深入骨髓的酸软,让人恨不得将那部分血肉生生剜去。
酸意未消,“麻”便接踵而至。并非舒适的电麻,而是无数细密如牛毛的冰针,沿着经络的走向疯狂攒刺,带来一种令人头皮发炸、几欲疯狂的麻痹感。
紧接着是“胀”。仿佛有无形之气强行注入那本就脆弱不堪的通道,要将它们撑裂、撑爆。经脉壁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每一次“胀”到极致的错觉,都让杨帆觉得自己的身体下一刻就会像充气过度的皮囊般炸开。
“痒”在最要命的时候出现。那不是肌肤表面的痒,而是源自经络深处、骨髓之中的奇痒,混杂在酸、麻、胀、痛之间,如同万千虫蚁在其中啃噬、爬行,偏偏无法触碰,无法缓解,足以将人的理智逼至悬崖边缘。
而贯穿始终,作为这一切感觉基底的,依旧是那无休无止、如同钝刀刮骨、烈火灼脉的“痛”!
这五种感觉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交织,彼此放大,随着炁流试图流经的不同区域而变幻着主导。行至某处淤塞严重的节点,便是撕裂般的剧痛为主,酸麻为辅;流过某处相对“通畅”却依旧残破的地带,则是令人疯狂的奇痒与麻痹感占据上风。
杨帆盘坐的身形已然无法保持绝对的稳定,他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如同暴风雨中飘摇的残叶。汗水早已不是渗出,而是如同溪流般从他全身每一个毛孔中涌出,瞬间浸透了他单薄的衣衫,在身下的蒲团上洇开深色的水渍。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被咬得血肉模糊,腥甜的血腥气在口腔中弥漫开来。
他的意识,在这无边苦海的狂涛骇浪中,数次濒临崩溃的边缘。那诱惑的低语在脑海深处响起——放弃吧,松开对这缕炁的控制,让意识沉入黑暗,便可从这地狱般的折磨中解脱。
每一次,就在那意识的弦即将崩断的刹那,一点清明的、坚不可摧的意念,便会自道心深处升起。那是历经绝望而不灭的求生之火,是于凡俗中重证大道的执着之念。
他开始运用一种类似“分神”的技巧。并非精神分裂,而是将核心的意志抽离出一部分,如同一个冷静的旁观者,高踞于灵台之上,漠然地“观察”着这具肉身所承受的一切。
“观察”那酸楚如何侵蚀,“观察”那麻痹如何蔓延,“观察”那胀痛如何累积,“观察”那奇痒如何钻心,“观察”那剧痛如何撕扯。
当痛苦成为一种被观察的“现象”,而不再是纯粹主观的“感受”时,其摧毁心智的力量,竟被奇异地削弱了几分。他依旧能感受到每一分痛苦,但它们似乎不再能轻易淹没他的核心意识。
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心神的极致锻炼,于地狱之火中淬炼不灭之神。
天色微明时,静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隙。前来换班值守的阿明,恰好看到杨帆结束一轮循环,正扶着墙壁,踉跄着试图站起身。
此时的杨帆,浑身湿透,脸色惨白如鬼,眼神涣散,仿佛刚刚从水里打捞出来,又经历了一场酷刑。他呼吸微弱,身体因为脱力和残余的痛苦而微微痉挛着。
阿明这位见惯了生死、心志坚毅的武学传人,在看到杨帆这般模样的瞬间,心脏也不由自主地猛地一缩,瞳孔微震。他能够想象修炼的艰难,却无法切身感受这究竟是何等非人的折磨,才能将一个人摧残到如此地步。
陈雪听到动静也快步走来,看到杨帆的样子,眼圈瞬间就红了,下意识地就要上前搀扶。
杨帆却摆了摆手,示意自己还可以。他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喘息了片刻,那涣散的眼神才慢慢重新聚焦,虽然疲惫到了极点,但眼底深处,却似乎有什么东西变得更加坚韧、更加沉淀。
“杨帆兄弟,你……”阿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他发现自己竟找不出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此刻的感受。劝阻?他没有资格。安慰?显得苍白无力。
杨帆扯动嘴角,想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却因为牵动了唇上的伤口而显得有些扭曲,最终只是微微摇了摇头:“无妨……必经之路。”
阿明沉默了片刻,由衷地低声道:“我师门之中,亦不乏意志坚韧、刻苦修行之辈。但如你这般……阿明佩服。”他顿了顿,补充道,“此种心性,非常人所能及。”
陈雪默默递上温水和干净的布巾,眼中满是心疼,却也燃着更为坚定的光芒。杨帆的每一次坚持,都在无声地激励着她。
杨帆接过,慢慢喝了几口水,感受着清凉的液体滑过灼热的喉咙。他没有再多说什么,重新闭上双眼,内视丹田。
那缕先天一炁,似乎因为刚才那艰难无比的微小循环,消耗了些许,变得比之前更加纤细。但是,若以神识仔细感知,便能发现,这一缕炁似乎变得更加凝练,光芒虽弱,却愈发纯粹,少了几分最初的飘忽感。
而那条被动参与循环的、连接末梢支脉与主经的细微通路,虽然依旧传来阵阵灼痛与酸麻,但一种极其微弱的“韧性”感,似乎正在取代之前纯粹的“脆弱”。仿佛被反复锻打的粗铁,正在一点点地去芜存菁。
进展,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痛苦,依旧浩瀚如海,望不到边际。
但杨帆知道,他确实在这由无尽痛苦铺就的阶梯上,又向上攀登了微不足道的一级。
他缓缓吁出一口带着血沫子的浊气,倚着墙壁,调整着呼吸,等待着体力与心力的些许恢复,准备着下一次的攀登。
循环。
这个在以往修为鼎盛时,意念一动便可如长江大河般奔流不息的过程,如今却成了每一步都踏在刀尖之上的苦刑。
那缕先天一炁,细若游丝,却重若千钧。它不再仅仅局限于那条被初步探入的末梢支脉,而是被杨帆以莫大的意志力引导着,试图在这条支脉与手太阴肺经主干之间,建立一个哪怕仅有发丝般细微的连接,构成一个最微小的循环回路。
痛苦,不再是单一维度的剧痛,而是演化成了层层递进、变幻莫测的阶梯。
最初是“酸”,如同陈年老醋浸透了每一寸即将被触及的经络,那种深入骨髓的酸软,让人恨不得将那部分血肉生生剜去。
酸意未消,“麻”便接踵而至。并非舒适的电麻,而是无数细密如牛毛的冰针,沿着经络的走向疯狂攒刺,带来一种令人头皮发炸、几欲疯狂的麻痹感。
紧接着是“胀”。仿佛有无形之气强行注入那本就脆弱不堪的通道,要将它们撑裂、撑爆。经脉壁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每一次“胀”到极致的错觉,都让杨帆觉得自己的身体下一刻就会像充气过度的皮囊般炸开。
“痒”在最要命的时候出现。那不是肌肤表面的痒,而是源自经络深处、骨髓之中的奇痒,混杂在酸、麻、胀、痛之间,如同万千虫蚁在其中啃噬、爬行,偏偏无法触碰,无法缓解,足以将人的理智逼至悬崖边缘。
而贯穿始终,作为这一切感觉基底的,依旧是那无休无止、如同钝刀刮骨、烈火灼脉的“痛”!
这五种感觉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交织,彼此放大,随着炁流试图流经的不同区域而变幻着主导。行至某处淤塞严重的节点,便是撕裂般的剧痛为主,酸麻为辅;流过某处相对“通畅”却依旧残破的地带,则是令人疯狂的奇痒与麻痹感占据上风。
杨帆盘坐的身形已然无法保持绝对的稳定,他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如同暴风雨中飘摇的残叶。汗水早已不是渗出,而是如同溪流般从他全身每一个毛孔中涌出,瞬间浸透了他单薄的衣衫,在身下的蒲团上洇开深色的水渍。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被咬得血肉模糊,腥甜的血腥气在口腔中弥漫开来。
他的意识,在这无边苦海的狂涛骇浪中,数次濒临崩溃的边缘。那诱惑的低语在脑海深处响起——放弃吧,松开对这缕炁的控制,让意识沉入黑暗,便可从这地狱般的折磨中解脱。
每一次,就在那意识的弦即将崩断的刹那,一点清明的、坚不可摧的意念,便会自道心深处升起。那是历经绝望而不灭的求生之火,是于凡俗中重证大道的执着之念。
他开始运用一种类似“分神”的技巧。并非精神分裂,而是将核心的意志抽离出一部分,如同一个冷静的旁观者,高踞于灵台之上,漠然地“观察”着这具肉身所承受的一切。
“观察”那酸楚如何侵蚀,“观察”那麻痹如何蔓延,“观察”那胀痛如何累积,“观察”那奇痒如何钻心,“观察”那剧痛如何撕扯。
当痛苦成为一种被观察的“现象”,而不再是纯粹主观的“感受”时,其摧毁心智的力量,竟被奇异地削弱了几分。他依旧能感受到每一分痛苦,但它们似乎不再能轻易淹没他的核心意识。
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心神的极致锻炼,于地狱之火中淬炼不灭之神。
天色微明时,静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隙。前来换班值守的阿明,恰好看到杨帆结束一轮循环,正扶着墙壁,踉跄着试图站起身。
此时的杨帆,浑身湿透,脸色惨白如鬼,眼神涣散,仿佛刚刚从水里打捞出来,又经历了一场酷刑。他呼吸微弱,身体因为脱力和残余的痛苦而微微痉挛着。
阿明这位见惯了生死、心志坚毅的武学传人,在看到杨帆这般模样的瞬间,心脏也不由自主地猛地一缩,瞳孔微震。他能够想象修炼的艰难,却无法切身感受这究竟是何等非人的折磨,才能将一个人摧残到如此地步。
陈雪听到动静也快步走来,看到杨帆的样子,眼圈瞬间就红了,下意识地就要上前搀扶。
杨帆却摆了摆手,示意自己还可以。他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喘息了片刻,那涣散的眼神才慢慢重新聚焦,虽然疲惫到了极点,但眼底深处,却似乎有什么东西变得更加坚韧、更加沉淀。
“杨帆兄弟,你……”阿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他发现自己竟找不出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此刻的感受。劝阻?他没有资格。安慰?显得苍白无力。
杨帆扯动嘴角,想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却因为牵动了唇上的伤口而显得有些扭曲,最终只是微微摇了摇头:“无妨……必经之路。”
阿明沉默了片刻,由衷地低声道:“我师门之中,亦不乏意志坚韧、刻苦修行之辈。但如你这般……阿明佩服。”他顿了顿,补充道,“此种心性,非常人所能及。”
陈雪默默递上温水和干净的布巾,眼中满是心疼,却也燃着更为坚定的光芒。杨帆的每一次坚持,都在无声地激励着她。
杨帆接过,慢慢喝了几口水,感受着清凉的液体滑过灼热的喉咙。他没有再多说什么,重新闭上双眼,内视丹田。
那缕先天一炁,似乎因为刚才那艰难无比的微小循环,消耗了些许,变得比之前更加纤细。但是,若以神识仔细感知,便能发现,这一缕炁似乎变得更加凝练,光芒虽弱,却愈发纯粹,少了几分最初的飘忽感。
而那条被动参与循环的、连接末梢支脉与主经的细微通路,虽然依旧传来阵阵灼痛与酸麻,但一种极其微弱的“韧性”感,似乎正在取代之前纯粹的“脆弱”。仿佛被反复锻打的粗铁,正在一点点地去芜存菁。
进展,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痛苦,依旧浩瀚如海,望不到边际。
但杨帆知道,他确实在这由无尽痛苦铺就的阶梯上,又向上攀登了微不足道的一级。
他缓缓吁出一口带着血沫子的浊气,倚着墙壁,调整着呼吸,等待着体力与心力的些许恢复,准备着下一次的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