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屋的轮廓在暮色中显现,炊烟袅袅,带着柴火特有的暖香。这平日里象征安宁的景象,此刻却让林陌心头沉甸甸的。
他快步走进院子,爷爷正在灶台边生火,听到脚步声,头也不回地问:“药采得如何?”
“爷爷,”林陌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山里来了外人。”
爷爷添柴的手顿住了。他缓缓直起身,转过身,昏黄的光线下,他的眼神锐利如刀。“什么人?”
“不是寨子里的,也不是护林员。”林陌走到水缸边,舀起一瓢水,却没有喝,只是看着水瓢里晃动的波纹,“穿着军靴,带着枪,还有……一个怪模怪样的铁盒子,带着天线,在深山里架起来了。”
他尽可能简洁清晰地描述了所见:三个外籍男子的样貌、装备、对话片段(包括“屠夫”、“毒针”的代号),以及那台“信使-7”设备。
爷爷的脸色随着他的叙述,一点点沉了下去,最后凝成了山岩般的冷硬。他沉默着,走到门口,望着外面迅速黯淡下来的山林,久久不语。
“该来的,躲不掉。”良久,爷爷才沙哑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沉重的宿命感。“几十年前是这样,几十年后,还是这样。总有人,不让我们这山、这水安生。”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盯着林陌:“你打算怎么做?”
林陌放下水瓢,抬起眼,眼神里没有了平日的纯粹与茫然,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属于猎人的决断。“他们进了山,就是猎物。山里的规矩,不能坏。”
他没有说要上报,没有说要等待。在他的认知里,山林的秩序,由守护山林的人来维持。这是最朴素,也最直接的逻辑。
爷爷深深地看着他,没有反对,也没有鼓励,只是说:“他们不是狼,是比狼更狡猾、更凶残的鬣狗。手里拿的,不是烧火棍。”
“我知道。”林陌点头,“所以,不能用打狼的法子。”
他没有冲动地立刻返回去硬拼。狩猎,尤其是狩猎危险的猎物,需要耐心、智慧和准备。
这一夜,林陌没有睡。他在微弱的油灯下,仔细检查了他的猎刀,打磨着每一处可能存在的微小卷刃。他整理了他的山藤绳,测试着每一个绳结的强度。他将祖传的猎枪和那杆步骑枪都仔细擦拭保养,挑选出最适合的子弹。他还准备了一些别的东西——几包用油纸包裹的、气味特殊的草药粉末,一捆削尖了并用火烤硬化过的竹签,一些柔韧而有弹性的细藤。
爷爷在一旁沉默地看着,偶尔递过一件工具,或是指点一两种草药混合的比例。他没有再多说什么,但行动本身,已是一种无言的授意与支持。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林陌出发了。他没有走熟悉的采药路径,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隐秘、需要攀爬峭壁、穿越荆棘的兽道。他像一道真正的山鬼,融入了尚未苏醒的群山。
他再次回到了那片区域,但没有直接靠近空地。他在外围更高、更隐蔽的制高点,利用岩石和树冠的掩护,仔细观察。
空地依旧,那台“信使-7”设备静静地立在那里,绿色的指示灯在朦胧的晨雾中规律地闪烁。周围没有人的活动迹象。
林陌没有松懈。他知道,猎人最大的敌人,往往是急躁。
他开始行动,却并非冲向目标。他围绕着那片空地,在半径百米左右的范围内,利用地形和环境,精心布置起来。
他在雇佣兵可能经过的小径上,利用落叶和浮土,设下了几处几乎无法察觉的踏板陷阱,下面埋着削尖的竹签。他在几处视野良好的灌木丛后,用柔韧的细藤设置了绊索,连接着悬挂在头顶、装满尖刺或沉重石块的网兜。他在下风处,撒下了那些混合的草药粉末,它们会散发出一种令犬类不安、也可能干扰人类追踪犬(如果对方有的话)的刺激性气味。
这些不是致命的杀招,更多的是预警、迟滞和制造心理压力的手段。他要的,不是一次性歼灭,而是扰乱、消耗,让他们在这片本该掌控的区域里,变得疑神疑鬼,步履维艰。
他将自己狩猎野兽的经验,完美地嫁接到了这场人与人的对抗中。陷阱的位置、伪装的程度,都体现着他对山林的理解和对“猎物”行为模式的预判。
完成布置后,他选择了空地斜上方一处岩缝作为临时的观察点和狙击位。这里视野开阔,能监控空地及几条接近路径,且本身极其隐蔽,易于撤退。
他趴伏下来,用岩石和杂草伪装好自己,将那杆步骑枪稳稳架好。冰冷的枪身贴着皮肤,带来一种奇异的镇静。他调整呼吸,再次进入那种极致的专注状态。
山林依旧寂静,但在这寂静之下,一张无形的、充满危险气息的网,已经悄然张开。
他在等待。等待猎物踏入他的领域,等待狩猎的铃声,由他拉响。
阳光刺破云层,照亮山谷。林陌眯着眼,看着那台在阳光下反射着冷光的“信使-7”设备。
目标,已锁定。
狩猎,正式开始。
他快步走进院子,爷爷正在灶台边生火,听到脚步声,头也不回地问:“药采得如何?”
“爷爷,”林陌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山里来了外人。”
爷爷添柴的手顿住了。他缓缓直起身,转过身,昏黄的光线下,他的眼神锐利如刀。“什么人?”
“不是寨子里的,也不是护林员。”林陌走到水缸边,舀起一瓢水,却没有喝,只是看着水瓢里晃动的波纹,“穿着军靴,带着枪,还有……一个怪模怪样的铁盒子,带着天线,在深山里架起来了。”
他尽可能简洁清晰地描述了所见:三个外籍男子的样貌、装备、对话片段(包括“屠夫”、“毒针”的代号),以及那台“信使-7”设备。
爷爷的脸色随着他的叙述,一点点沉了下去,最后凝成了山岩般的冷硬。他沉默着,走到门口,望着外面迅速黯淡下来的山林,久久不语。
“该来的,躲不掉。”良久,爷爷才沙哑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沉重的宿命感。“几十年前是这样,几十年后,还是这样。总有人,不让我们这山、这水安生。”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盯着林陌:“你打算怎么做?”
林陌放下水瓢,抬起眼,眼神里没有了平日的纯粹与茫然,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属于猎人的决断。“他们进了山,就是猎物。山里的规矩,不能坏。”
他没有说要上报,没有说要等待。在他的认知里,山林的秩序,由守护山林的人来维持。这是最朴素,也最直接的逻辑。
爷爷深深地看着他,没有反对,也没有鼓励,只是说:“他们不是狼,是比狼更狡猾、更凶残的鬣狗。手里拿的,不是烧火棍。”
“我知道。”林陌点头,“所以,不能用打狼的法子。”
他没有冲动地立刻返回去硬拼。狩猎,尤其是狩猎危险的猎物,需要耐心、智慧和准备。
这一夜,林陌没有睡。他在微弱的油灯下,仔细检查了他的猎刀,打磨着每一处可能存在的微小卷刃。他整理了他的山藤绳,测试着每一个绳结的强度。他将祖传的猎枪和那杆步骑枪都仔细擦拭保养,挑选出最适合的子弹。他还准备了一些别的东西——几包用油纸包裹的、气味特殊的草药粉末,一捆削尖了并用火烤硬化过的竹签,一些柔韧而有弹性的细藤。
爷爷在一旁沉默地看着,偶尔递过一件工具,或是指点一两种草药混合的比例。他没有再多说什么,但行动本身,已是一种无言的授意与支持。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林陌出发了。他没有走熟悉的采药路径,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隐秘、需要攀爬峭壁、穿越荆棘的兽道。他像一道真正的山鬼,融入了尚未苏醒的群山。
他再次回到了那片区域,但没有直接靠近空地。他在外围更高、更隐蔽的制高点,利用岩石和树冠的掩护,仔细观察。
空地依旧,那台“信使-7”设备静静地立在那里,绿色的指示灯在朦胧的晨雾中规律地闪烁。周围没有人的活动迹象。
林陌没有松懈。他知道,猎人最大的敌人,往往是急躁。
他开始行动,却并非冲向目标。他围绕着那片空地,在半径百米左右的范围内,利用地形和环境,精心布置起来。
他在雇佣兵可能经过的小径上,利用落叶和浮土,设下了几处几乎无法察觉的踏板陷阱,下面埋着削尖的竹签。他在几处视野良好的灌木丛后,用柔韧的细藤设置了绊索,连接着悬挂在头顶、装满尖刺或沉重石块的网兜。他在下风处,撒下了那些混合的草药粉末,它们会散发出一种令犬类不安、也可能干扰人类追踪犬(如果对方有的话)的刺激性气味。
这些不是致命的杀招,更多的是预警、迟滞和制造心理压力的手段。他要的,不是一次性歼灭,而是扰乱、消耗,让他们在这片本该掌控的区域里,变得疑神疑鬼,步履维艰。
他将自己狩猎野兽的经验,完美地嫁接到了这场人与人的对抗中。陷阱的位置、伪装的程度,都体现着他对山林的理解和对“猎物”行为模式的预判。
完成布置后,他选择了空地斜上方一处岩缝作为临时的观察点和狙击位。这里视野开阔,能监控空地及几条接近路径,且本身极其隐蔽,易于撤退。
他趴伏下来,用岩石和杂草伪装好自己,将那杆步骑枪稳稳架好。冰冷的枪身贴着皮肤,带来一种奇异的镇静。他调整呼吸,再次进入那种极致的专注状态。
山林依旧寂静,但在这寂静之下,一张无形的、充满危险气息的网,已经悄然张开。
他在等待。等待猎物踏入他的领域,等待狩猎的铃声,由他拉响。
阳光刺破云层,照亮山谷。林陌眯着眼,看着那台在阳光下反射着冷光的“信使-7”设备。
目标,已锁定。
狩猎,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