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灵犀之陨
第二十章:初晴
持续了不知多少时日的风雪嘶嚎,在这一日的清晨,竟奇迹般地停歇了。
并非完全消散,青岚崖之外的世界依旧被厚重的铅云笼罩,天光晦暗。但那足以冻结灵魂、卷走生命的凛冽寒风,却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抚平,只剩下细微的、如同叹息般的气流,拂过山谷结界的边缘。
寒寂居外的冰原,依旧死寂,覆盖着坚冰与厚雪,但那种咄咄逼人的、仿佛要吞噬一切的酷烈意味,却减弱了许多。就连那终日弥漫、遮挡视线的雪沫,也沉降下来,使得远方青黑色崖壁那狰狞雄浑的轮廓,在灰白的天色下显得格外清晰、迫人。
天琦立于竹庐窗前,遥望着结界外那难得“温和”了些的冰雪世界。他身上的伤势,在青岚山谷充沛灵气的温养、《冰心诀》的调理以及自身不懈的努力下,已然好了八九成。破损的经脉基本愈合,甚至因祸得福,在《冰心诀》与《云霞引气诀》的初步磨合下,变得更具韧性,能够容纳更精纯、更凝练的真气流转。
体内那缕真气,虽总量还未恢复到宗门覆灭前的水平,但其质已不可同日而语。融合了《冰心诀》的沉静冰寒与《云霞引气诀》的灵动生机,呈现出一种内敛而坚韧的特质,运转之间,如冰下潜流,沉静却蕴含着力量。
只是,左肋下那条经脉中潜藏的魔气暗伤,如同心灵深处的一道阴影,时刻提醒着他曾经的惨痛与未来的危机。这些时日,他每日都以《冰心诀》反复洗刷那片区域,勉强将其压制在蛰伏状态,但深知其根除之难。这隐患,是他必须背负的枷锁,也是鞭策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他低头,看向手中紧握的青岚令。令牌在窗外透入的、略显苍白的光线下,表面的云纹仿佛活物,流淌着温润的光泽。与令牌的感应,随着他心境的平复与实力的恢复,日益清晰。虽然还远未达到能引动其中奥秘、窥见所谓“生机”与“传承”的程度,但那持续不断的、微弱的共鸣,如同黑暗中的灯塔,坚定地指引着方向。
怀中的皓影动了动,从他衣襟里探出小脑袋,金色的眼瞳好奇地望向窗外,鼻尖轻嗅着空气中因风雪暂歇而带来的、一丝不同于谷内温暖湿润的、清冽干燥的冰雪气息。它对天琦的状态变化最为敏感,能感觉到他体内那股沉静而日渐强大的力量,亲昵地蹭了蹭他的手臂。
天琦轻轻抚摸着皓影柔软的毛发,目光再次投向远方那沉默而险峻的青岚崖。
逃避和单纯的疗伤,已经结束。
师父凌云真人以性命换来的机会,灵犀宗上下数百同门的血海深仇,宗门道统传承的重任,体内潜藏的魔气隐患……这一切,都不允许他再继续安逸地待在这温暖的避风港中。
他必须主动出击。
修炼,需要更加刻苦,不仅要恢复修为,更要寻求突破,找到彻底清除魔气暗伤的方法,并真正掌控青岚令的力量。
调查,也需要开始。这青岚崖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与灵犀宗,与师父,与这枚令牌,又有何关联?飘雪前辈镇守于此,除了封印紫璃,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这些,他都需要去了解,去探寻。
他转身,走出竹庐。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溪流潺潺,鸟鸣清脆,山谷内一片宁静祥和。但他心中,已无暇沉浸于此番美景。
他来到平日修炼的青石旁,并未立刻开始行功,而是先将心神沉入体内,仔细感知着那魔气暗伤的状况,确认其依旧被《冰心诀》的力量牢牢压制着。然后,他尝试着,再次引导那融合后的真气,更加小心、却也更加大胆地,在经脉中运转,同时分出一缕心神,与怀中的青岚令持续沟通。
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以一种水滴石穿的耐心,去熟悉、去掌控这份新生的力量,去加深与令牌的联系。
他知道,前路漫漫,危机四伏。结界之外,是依旧残酷的冰雪世界和可能存在的魔煞宗威胁;结界之内,也并非绝对安全,紫璃的敌意、飘雪的深不可测、以及青岚崖本身可能存在的未知风险,都需谨慎应对。
但,他的眼神已然不同。
少了几分初来时的仓皇与悲怆,多了几分历经磨难后沉淀下来的坚定与冷澈。
风雪暂歇,是天地给予的一丝喘息,亦是他新征程的号角。
伤势稍愈,是身体恢复的节点,更是意志淬炼后的重生。
他盘膝坐下,守心剑横于膝前,青岚令置于掌心,皓影安静地伏于身侧。
闭上眼睛,外界的一切仿佛远去,唯有体内真气的流转、与令牌的共鸣、以及对未来的筹谋,在心神中清晰映现。
初晴之日,并非意味着风暴永息。
而是意味着,他终于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与决心,正式踏上了那条布满荆棘、却必须前行的道路。
修炼,自此始。
调查,自此始。
他的道,亦自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第二十章:初晴
持续了不知多少时日的风雪嘶嚎,在这一日的清晨,竟奇迹般地停歇了。
并非完全消散,青岚崖之外的世界依旧被厚重的铅云笼罩,天光晦暗。但那足以冻结灵魂、卷走生命的凛冽寒风,却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抚平,只剩下细微的、如同叹息般的气流,拂过山谷结界的边缘。
寒寂居外的冰原,依旧死寂,覆盖着坚冰与厚雪,但那种咄咄逼人的、仿佛要吞噬一切的酷烈意味,却减弱了许多。就连那终日弥漫、遮挡视线的雪沫,也沉降下来,使得远方青黑色崖壁那狰狞雄浑的轮廓,在灰白的天色下显得格外清晰、迫人。
天琦立于竹庐窗前,遥望着结界外那难得“温和”了些的冰雪世界。他身上的伤势,在青岚山谷充沛灵气的温养、《冰心诀》的调理以及自身不懈的努力下,已然好了八九成。破损的经脉基本愈合,甚至因祸得福,在《冰心诀》与《云霞引气诀》的初步磨合下,变得更具韧性,能够容纳更精纯、更凝练的真气流转。
体内那缕真气,虽总量还未恢复到宗门覆灭前的水平,但其质已不可同日而语。融合了《冰心诀》的沉静冰寒与《云霞引气诀》的灵动生机,呈现出一种内敛而坚韧的特质,运转之间,如冰下潜流,沉静却蕴含着力量。
只是,左肋下那条经脉中潜藏的魔气暗伤,如同心灵深处的一道阴影,时刻提醒着他曾经的惨痛与未来的危机。这些时日,他每日都以《冰心诀》反复洗刷那片区域,勉强将其压制在蛰伏状态,但深知其根除之难。这隐患,是他必须背负的枷锁,也是鞭策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他低头,看向手中紧握的青岚令。令牌在窗外透入的、略显苍白的光线下,表面的云纹仿佛活物,流淌着温润的光泽。与令牌的感应,随着他心境的平复与实力的恢复,日益清晰。虽然还远未达到能引动其中奥秘、窥见所谓“生机”与“传承”的程度,但那持续不断的、微弱的共鸣,如同黑暗中的灯塔,坚定地指引着方向。
怀中的皓影动了动,从他衣襟里探出小脑袋,金色的眼瞳好奇地望向窗外,鼻尖轻嗅着空气中因风雪暂歇而带来的、一丝不同于谷内温暖湿润的、清冽干燥的冰雪气息。它对天琦的状态变化最为敏感,能感觉到他体内那股沉静而日渐强大的力量,亲昵地蹭了蹭他的手臂。
天琦轻轻抚摸着皓影柔软的毛发,目光再次投向远方那沉默而险峻的青岚崖。
逃避和单纯的疗伤,已经结束。
师父凌云真人以性命换来的机会,灵犀宗上下数百同门的血海深仇,宗门道统传承的重任,体内潜藏的魔气隐患……这一切,都不允许他再继续安逸地待在这温暖的避风港中。
他必须主动出击。
修炼,需要更加刻苦,不仅要恢复修为,更要寻求突破,找到彻底清除魔气暗伤的方法,并真正掌控青岚令的力量。
调查,也需要开始。这青岚崖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与灵犀宗,与师父,与这枚令牌,又有何关联?飘雪前辈镇守于此,除了封印紫璃,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这些,他都需要去了解,去探寻。
他转身,走出竹庐。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溪流潺潺,鸟鸣清脆,山谷内一片宁静祥和。但他心中,已无暇沉浸于此番美景。
他来到平日修炼的青石旁,并未立刻开始行功,而是先将心神沉入体内,仔细感知着那魔气暗伤的状况,确认其依旧被《冰心诀》的力量牢牢压制着。然后,他尝试着,再次引导那融合后的真气,更加小心、却也更加大胆地,在经脉中运转,同时分出一缕心神,与怀中的青岚令持续沟通。
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以一种水滴石穿的耐心,去熟悉、去掌控这份新生的力量,去加深与令牌的联系。
他知道,前路漫漫,危机四伏。结界之外,是依旧残酷的冰雪世界和可能存在的魔煞宗威胁;结界之内,也并非绝对安全,紫璃的敌意、飘雪的深不可测、以及青岚崖本身可能存在的未知风险,都需谨慎应对。
但,他的眼神已然不同。
少了几分初来时的仓皇与悲怆,多了几分历经磨难后沉淀下来的坚定与冷澈。
风雪暂歇,是天地给予的一丝喘息,亦是他新征程的号角。
伤势稍愈,是身体恢复的节点,更是意志淬炼后的重生。
他盘膝坐下,守心剑横于膝前,青岚令置于掌心,皓影安静地伏于身侧。
闭上眼睛,外界的一切仿佛远去,唯有体内真气的流转、与令牌的共鸣、以及对未来的筹谋,在心神中清晰映现。
初晴之日,并非意味着风暴永息。
而是意味着,他终于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与决心,正式踏上了那条布满荆棘、却必须前行的道路。
修炼,自此始。
调查,自此始。
他的道,亦自此,掀开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