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灵犀之陨
第三十二章:共鸣
从飘雪清冷的竹院归来,天琦的心绪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深潭,涟漪层层,难以平复。他将那描绘着诡异铭文的图纸呈上时,飘雪那万年冰封般的眼眸中,确实掠过了一丝极淡的惊诧与凝重,虽然转瞬即逝,却足以说明那铭文的不凡。然而,即便是她,也无法立刻辨认出这铭文的确切来历,只言其风格迥异于当世已知的任何流派,甚至与上古一些偏门传承也大相径庭,其背后所代表的意味,恐怕比单纯的魔道势力更为复杂难测。
“此事暂且压下,勿要外传,亦勿要再轻易探究那令牌。”飘雪最终只是给了他这句告诫,便让他离开了。
带着更深的谜团与一丝隐隐的不安,天琦回到了自己的竹庐。他知道,以自己目前的实力,贸然深入探究那未知势力,无异于以卵击石。当务之急,依旧是提升自身实力,以及……尽快参透手中这枚青岚令的奥秘。
他将那面危险的魔修令牌重新施加了几层隔绝禁制,深深藏起。然后,他取出了那枚古朴的青铜令牌——青岚令。
指尖抚过冰凉光滑的令牌表面,那熟悉而繁复的云纹在灯下流淌着温润的光泽。与那魔修令牌的阴冷邪异截然不同,青岚令的气息中正平和,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沧桑与厚重,仿佛能与人的心神产生某种奇妙的共鸣。
他盘膝坐下,将青岚令平置于双掌之间,并未刻意运转功法,也未试图以心神强行沟通。经历了魔修令牌的惊险探查后,他意识到,对于青岚令这等可能与青岚崖本源相关的宝物,或许更需要一种“顺应”与“感知”,而非“征服”与“索取”。
他闭上双眼,不再去思考那诡异的铭文,不再去忧虑魔煞宗的威胁,甚至不再刻意去维持《冰心诀》的运转,只是让自己彻底放松下来,呼吸逐渐变得绵长而自然,心神如同漂浮于云端的羽毛,轻盈而空灵。他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掌心那枚令牌之上,去感受它的温度,它的质感,它那内敛的、仿佛沉睡着的灵性。
时间在寂静中悄然流逝。竹庐内,只有他平稳的呼吸声,以及窗外偶尔传来的细微虫鸣。
起初,并无任何异常。青岚令依旧安静地躺在他掌心,如同凡铁。
然而,随着天琦的心神愈发沉静、空明,一种极其微弱的、仿佛来自遥远彼方的悸动,开始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他那空灵的心湖中,荡开了一圈几乎难以察觉的涟漪。
这悸动并非源自他自身,也非源自掌心的令牌,而是……仿佛来自脚下的大地,来自这片青岚山谷的深处,来自那座巍峨耸立、沉默如巨神的青岚崖!
几乎是同时,他掌心的青岚令,似乎被这来自远方的悸动所引动,那温润的云纹之上,竟也随之泛起了一丝极其淡薄、几乎肉眼难辨的青金色光晕!光晕如同呼吸般,极其缓慢地明灭着,与那来自远方的、若有若无的悸动,保持着一种奇妙的同步!
一种难以言喻的“共鸣”,在他、青岚令与这片天地之间,悄然建立!
这共鸣微弱至极,若非天琦此刻心神处于前所未有的空灵状态,绝对无法感知。它并非能量的剧烈波动,更像是一种频率的契合,一种源于本源的、跨越了物质界限的相互呼唤。
天琦猛地睁开了眼睛,眸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璀璨光芒!他低头看向掌心的青岚令,那明灭的青金光晕虽然微弱,却真实不虚!他再猛地抬头,目光仿佛穿透了竹庐的墙壁,投向了青岚崖主峰的某个方向——那悸动的源头,那共鸣的终点,似乎就隐藏在那里!
是禁地!
飘雪曾提及过的,青岚崖结界之内,未经允许不得擅闯的禁地!
青岚令,果然与青岚崖的核心禁地有着某种玄妙的联系!师父凌云真人让他持令来此,绝非无的放矢!这共鸣,或许就是开启那所谓“一线生机”与“传承”的关键钥匙!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与狂喜,没有立刻起身冲向那共鸣传来的方向。他深知,禁地之所以为禁地,必然有着未知的危险与严苛的规则。以他目前的修为,即便有青岚令在手,贸然闯入,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他重新闭上眼睛,更加专注地去体会、去记忆那种共鸣的感觉,去捕捉那来自禁地的、微弱而神秘的悸动频率,以及青岚令与之呼应时,那云纹之上光晕流转的独特轨迹。
这是一个信号,一个指引。
它告诉他,他走的路是对的,希望就在那座沉默的山崖之中。
但同时,它也像是一道无形的门槛,清晰地标示出他目前的实力与那门槛之后奥秘之间的距离。
他需要更强大的力量,需要对青岚令更深的领悟,也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
天琦缓缓收功,掌心的青岚令恢复了平静,那青金光晕隐去,仿佛从未出现过。但他知道,某种联系已经被建立,某种沉睡的东西,已经开始被唤醒。
他将青岚令紧紧握在手中,感受着那冰凉的触感,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渴望的光芒。
前路依旧迷雾重重,魔影窥伺,未知的势力隐于幕后。
但此刻,他终于清晰地看到了一座灯塔,就在那青岚崖的深处,与他手中的令牌,遥相呼应。
(第三十二章 完)
第三十二章:共鸣
从飘雪清冷的竹院归来,天琦的心绪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深潭,涟漪层层,难以平复。他将那描绘着诡异铭文的图纸呈上时,飘雪那万年冰封般的眼眸中,确实掠过了一丝极淡的惊诧与凝重,虽然转瞬即逝,却足以说明那铭文的不凡。然而,即便是她,也无法立刻辨认出这铭文的确切来历,只言其风格迥异于当世已知的任何流派,甚至与上古一些偏门传承也大相径庭,其背后所代表的意味,恐怕比单纯的魔道势力更为复杂难测。
“此事暂且压下,勿要外传,亦勿要再轻易探究那令牌。”飘雪最终只是给了他这句告诫,便让他离开了。
带着更深的谜团与一丝隐隐的不安,天琦回到了自己的竹庐。他知道,以自己目前的实力,贸然深入探究那未知势力,无异于以卵击石。当务之急,依旧是提升自身实力,以及……尽快参透手中这枚青岚令的奥秘。
他将那面危险的魔修令牌重新施加了几层隔绝禁制,深深藏起。然后,他取出了那枚古朴的青铜令牌——青岚令。
指尖抚过冰凉光滑的令牌表面,那熟悉而繁复的云纹在灯下流淌着温润的光泽。与那魔修令牌的阴冷邪异截然不同,青岚令的气息中正平和,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沧桑与厚重,仿佛能与人的心神产生某种奇妙的共鸣。
他盘膝坐下,将青岚令平置于双掌之间,并未刻意运转功法,也未试图以心神强行沟通。经历了魔修令牌的惊险探查后,他意识到,对于青岚令这等可能与青岚崖本源相关的宝物,或许更需要一种“顺应”与“感知”,而非“征服”与“索取”。
他闭上双眼,不再去思考那诡异的铭文,不再去忧虑魔煞宗的威胁,甚至不再刻意去维持《冰心诀》的运转,只是让自己彻底放松下来,呼吸逐渐变得绵长而自然,心神如同漂浮于云端的羽毛,轻盈而空灵。他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掌心那枚令牌之上,去感受它的温度,它的质感,它那内敛的、仿佛沉睡着的灵性。
时间在寂静中悄然流逝。竹庐内,只有他平稳的呼吸声,以及窗外偶尔传来的细微虫鸣。
起初,并无任何异常。青岚令依旧安静地躺在他掌心,如同凡铁。
然而,随着天琦的心神愈发沉静、空明,一种极其微弱的、仿佛来自遥远彼方的悸动,开始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他那空灵的心湖中,荡开了一圈几乎难以察觉的涟漪。
这悸动并非源自他自身,也非源自掌心的令牌,而是……仿佛来自脚下的大地,来自这片青岚山谷的深处,来自那座巍峨耸立、沉默如巨神的青岚崖!
几乎是同时,他掌心的青岚令,似乎被这来自远方的悸动所引动,那温润的云纹之上,竟也随之泛起了一丝极其淡薄、几乎肉眼难辨的青金色光晕!光晕如同呼吸般,极其缓慢地明灭着,与那来自远方的、若有若无的悸动,保持着一种奇妙的同步!
一种难以言喻的“共鸣”,在他、青岚令与这片天地之间,悄然建立!
这共鸣微弱至极,若非天琦此刻心神处于前所未有的空灵状态,绝对无法感知。它并非能量的剧烈波动,更像是一种频率的契合,一种源于本源的、跨越了物质界限的相互呼唤。
天琦猛地睁开了眼睛,眸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璀璨光芒!他低头看向掌心的青岚令,那明灭的青金光晕虽然微弱,却真实不虚!他再猛地抬头,目光仿佛穿透了竹庐的墙壁,投向了青岚崖主峰的某个方向——那悸动的源头,那共鸣的终点,似乎就隐藏在那里!
是禁地!
飘雪曾提及过的,青岚崖结界之内,未经允许不得擅闯的禁地!
青岚令,果然与青岚崖的核心禁地有着某种玄妙的联系!师父凌云真人让他持令来此,绝非无的放矢!这共鸣,或许就是开启那所谓“一线生机”与“传承”的关键钥匙!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与狂喜,没有立刻起身冲向那共鸣传来的方向。他深知,禁地之所以为禁地,必然有着未知的危险与严苛的规则。以他目前的修为,即便有青岚令在手,贸然闯入,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他重新闭上眼睛,更加专注地去体会、去记忆那种共鸣的感觉,去捕捉那来自禁地的、微弱而神秘的悸动频率,以及青岚令与之呼应时,那云纹之上光晕流转的独特轨迹。
这是一个信号,一个指引。
它告诉他,他走的路是对的,希望就在那座沉默的山崖之中。
但同时,它也像是一道无形的门槛,清晰地标示出他目前的实力与那门槛之后奥秘之间的距离。
他需要更强大的力量,需要对青岚令更深的领悟,也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
天琦缓缓收功,掌心的青岚令恢复了平静,那青金光晕隐去,仿佛从未出现过。但他知道,某种联系已经被建立,某种沉睡的东西,已经开始被唤醒。
他将青岚令紧紧握在手中,感受着那冰凉的触感,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渴望的光芒。
前路依旧迷雾重重,魔影窥伺,未知的势力隐于幕后。
但此刻,他终于清晰地看到了一座灯塔,就在那青岚崖的深处,与他手中的令牌,遥相呼应。
(第三十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