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远行-《琦缘雪境雪域灵契篇》

  第一卷 灵犀之陨

  第四十九章:远行

  青岚崖的残破,在连续几个寂静的日夜交替中,显得愈发刺目。天琦盘坐在近乎干涸的灵泉边,守心剑横于膝上,剑身映照着黯淡的星光。他体内的灵力在缓慢恢复,【云冰无相】的感悟也日益深刻,但心中的沉重却未曾减少半分。

  他的目光扫过焦黑的土地、倾颓的竹林,最后落在那座半毁的竹屋——飘雪静修之所。屋内,飘雪依旧昏迷不醒,气息如同风中残烛,全靠青岚崖苏醒后残余的一丝地脉灵机和天琦不时渡入的【云冰无相】灵力勉强维系。那道蚀心魔印如同盘踞心口的毒蛇,顽固地吞噬着她的生机,时刻提醒着天琦,时间并不站在他们这边。

  紫璃伏在竹屋外,庞大的身躯缩着,伤口在缓慢愈合,但雷火本源受损带来的萎靡清晰可见。它偶尔抬起头,紫色的兽瞳望向结界之外,那里曾是它守护的领地,如今却成了危机四伏的边界。它又看向竹屋内的飘雪,喉咙里发出低低的、近乎呜咽的声响,再看向天琦时,眼中的暴戾与戒备,已悄然被一种复杂的、带着些许依赖的认同所取代。共同的死战,共同的守护,已然消融了最初的隔阂。

  皓影则安静地蹲在天琦身边,小家伙似乎也懂事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般活泼嬉闹。它时而用那双能洞穿虚妄的星空竖瞳担忧地看着飘雪,时而警惕地感知着结界外任何一丝细微的能量波动。它的存在,像是这支残兵小队中唯一保持高度灵敏的哨兵。

  这一夜,月色清冷,洒在废墟之上,更添几分凄凉。

  天琦缓缓睁开眼,眼中最后一丝犹豫已然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历经磨难后的坚定与清明。他走到竹屋前,看着昏迷的飘雪,轻声道:“前辈,青岚崖……守不住了。”

  这不是气馁,而是认清现实。

  “血煞老祖败退,绝不会善罢甘休。他背后的势力,师父警示中的‘幽冥’与那未知的黑手,既然已经盯上了这里,一次失败,只会引来更凶猛的反扑。如今的青岚崖,结界残破,灵脉受损,我们实力大损,留在这里,只能是坐以待毙。”

  他像是在对飘雪说,又像是在对自己和身旁的伙伴陈述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偏安一隅,终非长久之计。”天琦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您的伤势,非此地能解。灵犀宗的血仇,宗门覆灭的真相,还有这青岚令背后可能牵扯的界域之秘……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外界。我们必须走出去。”

  他伸出手,轻轻握住飘雪冰凉的手。“去寻找救治您的方法,去寻找真相,去寻找可能存在的盟友,去寻找……让我们所有人变得更强,足以面对未来风暴的道路。”

  紫璃不知何时也站了起来,走到天琦身侧,用它巨大的头颅轻轻蹭了蹭天琦的手臂,发出一声低吼,仿佛在表示认同。皓影也跃上天琦另一边肩头,发出清脆的“吱”声,小爪子紧紧抓住他的衣襟。

  这一刻,无需更多言语。留下的决定,已然在沉默中达成。

  天琦开始着手准备。他仔细检查了飘雪的状况,以【云冰无相】之力尽可能加固了对蚀心魔印的暂时封印,延缓其侵蚀速度。他收集了山谷中仅存的一些可用之物——几株未被完全毁坏的灵草,一些残存的灵石,以及飘雪竹屋内少数未被波及的、可能蕴含信息的玉简或器物。他将飘雪小心地背负在身上,以灵力轻柔托住,确保不会加重她的伤势。

  紫璃低吼一声,周身雷光微闪,体型在光芒中缓缓缩小,直至如寻常豹狼大小。这是它本源受损后的一种自我保护,也便于在人类疆域行走,尽管气息依旧彪悍,但已不至于太过惊世骇俗。它走到天琦身边,默默表示自己可以驮负部分行囊,或者在最危险时作为坐骑。

  皓影则主动承担起哨探的职责,它的速度和灵觉,是此行最重要的保障之一。

  黎明前夕,最黑暗的时刻。

  天琦背负着飘雪,身旁跟着缩小体型的紫璃,肩头站着皓影,最后回望了一眼这片承载了短暂安宁、经历了血火洗礼、如今已成废墟的山谷。

  焦土、断壁、残存的阵法微光,以及那份沉甸甸的回忆,都被他深深印入心底。

  身后,是废墟与无法割舍的过往。

  前方,是笼罩在浓雾之中、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广袤世界。

  没有欢呼,没有壮行,只有沉默的决绝。

  天琦最后看了一眼那在晨曦微光中若隐若现的青岚崖轮廓,仿佛要将它的样子永远记住。然后,他毅然转身,迈出了离开结界的第一步。

  脚步踏在焦黑的土地上,发出轻微的声响,如同敲响了新征程的启程鼓点。

  两人(天琦与昏迷的飘雪),两兽(皓影与紫璃),一行身影在熹微的晨光中,踏上了离开青岚崖的路。

  他们的身影渐行渐远,融入远方苍茫的山色与未散的晨雾之中。

  征途,始于足下。而路的尽头,是复仇,是复兴,是迷雾重重却必须去探寻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