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地之行带回的线索,曾让凌云和苏瑶以为摸到了对手的命脉。然而,当他们试图顺着那魔道灵石和空间封印的异常深入追查时,却仿佛一拳打在了浸水的棉絮上,无处着力。
宗门内部,所有明面上可能与禁地封印维护相关的记录,都被处理得天衣无缝,找不到任何近期异常调阅或操作的明确证据。对赵明、李戌等重点怀疑对象的暗中监控,也发现他们突然变得异常“安分”,除了必要的宗门事务,几乎不与其他可疑人员接触,作息规律得如同标尺刻出来的一般。就连之前苏瑶察觉到的、赵明身上那丝若有若无的焦躁感,也似乎凭空消失了。
对手的反侦察能力和警惕性,远超他们的预期。他们不仅能在事后完美地抹除痕迹,甚至似乎还能隐隐预判调查的方向,提前做好了防御。
深夜,凌云在自己的小屋内,对着那枚记录了所有线索和推断的玉简,沉默不语。跳跃的油灯光芒将他棱角分明的侧脸映照得明暗不定。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凝滞的气息。
这种调查受挫、线索中断的无力感,让他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了前世。并非每一次征战都能势如破竹,他也曾遭遇过强敌,陷入过困境,甚至有过濒临绝境的时刻。但每一次,他都能凭借手中之剑,斩开一条生路。可这一次,敌人隐藏在更深的阴影里,他的剑,似乎找不到可以劈砍的目标。
**“是我心急了。”** 良久,凌云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眼中锐利的光芒渐渐沉淀下来,化为更深的沉稳。**“对方布局深远,渗透非一日之功,其组织之严密,远超寻常魔道。以我们目前明面上的身份和权限,若继续强攻硬探,非但难以奏效,反而可能彻底暴露,陷入被动。”**
他意识到,之前的行动,虽然谨慎,但仍带着一丝凭借前世经验而产生的、想要速战速决的急躁。面对这种隐藏在暗处的毒蛇,更需要的是猎人的耐心。
**“必须更有耐心,收敛锋芒,等待他们自己因某个契机而露出马脚。或者,寻找更不起眼的突破口。”**
行动必须调整。他决定,将主要精力放回“修炼”上。这既是最完美的伪装,能打消可能存在的监视者的疑虑,也是他真正的根基所在。他需要利用这段时间,不仅仅是积累灵力,更要尝试回忆和恢复更多前世的剑道神通与秘法。未来的交锋,绝不可能一直停留在炼气筑基的层面,他必须为可能到来的、更高强度的冲突做好准备。
同时,对于赵明、李戌等人的监控,不能停止,但必须改变方式。他计划仅通过最隐秘、间隔周期更长的方式,对目标进行极低频率的、如同微风拂过般的灵力感应,只求确认其大体状态和位置,绝不深入探查,最大限度地避免打草惊蛇。
而在另一处,丹房旁的灵药园里,苏瑶正心不在焉地照料着几株喜阴的“月光苔”。她同样感受到了那股无形的阻力,调查陷入僵局,但她心中更多的,是一种对凌云的担忧。
她太了解凌云了。前世的他,作为寂灭剑尊,习惯了以力破巧,以绝对的实力碾压一切阴谋诡计。这种藏在暗处、需要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的调查,无疑是他最不擅长,也最厌恶的。她几乎能想象出凌云此刻紧蹙的眉头和周身散发的低气压。
**“老公肯定很挫败……他前世就最讨厌这种藏在暗处的敌人。我不能慌,得帮他稳住心态。”** 苏瑶轻轻叹了口气,用玉壶小心地给月光苔洒上灵泉水。**“硬的不行,或许……该从更软性的地方入手?比如……人心?”**
她回想起前世掌管一方圣地时,并非所有问题都能靠武力解决。很多时候,人心的向背、细微的情绪变化、看似无用的闲言碎语,反而能拼凑出关键的真相。
苏瑶决定调整策略。她不再刻意地去打探消息,那样目的性太强。而是决定更自然地融入弟子们的圈子,尤其是那些与执事堂、丹房、任务堂等地方接触较多的弟子。她要多听、多看,留心收集关于赵明、李戌等人性格特点、日常习惯、人际关系网络等大量看似无用、琐碎的碎片信息。她相信,只要信息量足够大,总能从中分析出这些人的行为模式,甚至找到他们不为人知的心理弱点或情感牵绊。
调查,看似因受挫而陷入了停滞。但凌云和苏瑶都明白,这并非放弃,而是转入了一个更深层、更考验耐心和智慧的阶段。他们如同经验丰富的猎人,在惊动了猎物之后,选择了暂时隐匿气息,收敛杀意,将自身融入环境,等待着下一个,或许是一闪即逝的最佳时机。
宗门内部,所有明面上可能与禁地封印维护相关的记录,都被处理得天衣无缝,找不到任何近期异常调阅或操作的明确证据。对赵明、李戌等重点怀疑对象的暗中监控,也发现他们突然变得异常“安分”,除了必要的宗门事务,几乎不与其他可疑人员接触,作息规律得如同标尺刻出来的一般。就连之前苏瑶察觉到的、赵明身上那丝若有若无的焦躁感,也似乎凭空消失了。
对手的反侦察能力和警惕性,远超他们的预期。他们不仅能在事后完美地抹除痕迹,甚至似乎还能隐隐预判调查的方向,提前做好了防御。
深夜,凌云在自己的小屋内,对着那枚记录了所有线索和推断的玉简,沉默不语。跳跃的油灯光芒将他棱角分明的侧脸映照得明暗不定。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凝滞的气息。
这种调查受挫、线索中断的无力感,让他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了前世。并非每一次征战都能势如破竹,他也曾遭遇过强敌,陷入过困境,甚至有过濒临绝境的时刻。但每一次,他都能凭借手中之剑,斩开一条生路。可这一次,敌人隐藏在更深的阴影里,他的剑,似乎找不到可以劈砍的目标。
**“是我心急了。”** 良久,凌云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眼中锐利的光芒渐渐沉淀下来,化为更深的沉稳。**“对方布局深远,渗透非一日之功,其组织之严密,远超寻常魔道。以我们目前明面上的身份和权限,若继续强攻硬探,非但难以奏效,反而可能彻底暴露,陷入被动。”**
他意识到,之前的行动,虽然谨慎,但仍带着一丝凭借前世经验而产生的、想要速战速决的急躁。面对这种隐藏在暗处的毒蛇,更需要的是猎人的耐心。
**“必须更有耐心,收敛锋芒,等待他们自己因某个契机而露出马脚。或者,寻找更不起眼的突破口。”**
行动必须调整。他决定,将主要精力放回“修炼”上。这既是最完美的伪装,能打消可能存在的监视者的疑虑,也是他真正的根基所在。他需要利用这段时间,不仅仅是积累灵力,更要尝试回忆和恢复更多前世的剑道神通与秘法。未来的交锋,绝不可能一直停留在炼气筑基的层面,他必须为可能到来的、更高强度的冲突做好准备。
同时,对于赵明、李戌等人的监控,不能停止,但必须改变方式。他计划仅通过最隐秘、间隔周期更长的方式,对目标进行极低频率的、如同微风拂过般的灵力感应,只求确认其大体状态和位置,绝不深入探查,最大限度地避免打草惊蛇。
而在另一处,丹房旁的灵药园里,苏瑶正心不在焉地照料着几株喜阴的“月光苔”。她同样感受到了那股无形的阻力,调查陷入僵局,但她心中更多的,是一种对凌云的担忧。
她太了解凌云了。前世的他,作为寂灭剑尊,习惯了以力破巧,以绝对的实力碾压一切阴谋诡计。这种藏在暗处、需要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的调查,无疑是他最不擅长,也最厌恶的。她几乎能想象出凌云此刻紧蹙的眉头和周身散发的低气压。
**“老公肯定很挫败……他前世就最讨厌这种藏在暗处的敌人。我不能慌,得帮他稳住心态。”** 苏瑶轻轻叹了口气,用玉壶小心地给月光苔洒上灵泉水。**“硬的不行,或许……该从更软性的地方入手?比如……人心?”**
她回想起前世掌管一方圣地时,并非所有问题都能靠武力解决。很多时候,人心的向背、细微的情绪变化、看似无用的闲言碎语,反而能拼凑出关键的真相。
苏瑶决定调整策略。她不再刻意地去打探消息,那样目的性太强。而是决定更自然地融入弟子们的圈子,尤其是那些与执事堂、丹房、任务堂等地方接触较多的弟子。她要多听、多看,留心收集关于赵明、李戌等人性格特点、日常习惯、人际关系网络等大量看似无用、琐碎的碎片信息。她相信,只要信息量足够大,总能从中分析出这些人的行为模式,甚至找到他们不为人知的心理弱点或情感牵绊。
调查,看似因受挫而陷入了停滞。但凌云和苏瑶都明白,这并非放弃,而是转入了一个更深层、更考验耐心和智慧的阶段。他们如同经验丰富的猎人,在惊动了猎物之后,选择了暂时隐匿气息,收敛杀意,将自身融入环境,等待着下一个,或许是一闪即逝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