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还颇为凝重的气氛在二人插科打诨下轻松了不少。
“老爷子,金枢楼那边有什么动静吗?”丁陌笑道。
“没呢,听说萧知晦那小子病倒了。有这十来天没露面了。谁知道是真病还是装病~”陈封一脸戏谑。
“不会跑了吧~”
“跑?老子不点头,玉京城里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陈封颇为自信。
周崇勋笑道:
“野之还不知道吧,姑爷爷进宫面圣当天,我便交出了总督京营戎政。现在玉京周边军队都在他老人家麾下了。
再说,没陛下允许,他敢私自出京?除非淮南王那边马上就反了~”
丁陌还是不放心:
“老爷子还是别掉以轻心,京卫指挥使司指挥同知熊兆麟可是淮南王的人,您可管不到人家京卫所~”
周崇勋笑眯眯地说道:
“京卫所里没这号人了,熊兆麟升了半格,现在是都督府的指挥佥事。陛下给他挂了个闲职,现在在我眼皮底下看着呢。
而且现在京卫的指挥使是刘皇后的胞弟刘禹铖,虽然没什么能力吧,但是忠心是绝对没问题的。”
丁陌点点头:“那么说淮南王能打的牌已经废了一半儿了。那剩下的就是凉国公的问题了。”
周崇勋挠挠头:
“唉,这个难弄。早年间冯家确实值得信任,冯家为咱大纪几乎战死全族男丁,后来封了国公永镇西陲,冯家才慢慢发展壮大。
不过就因为太信任,陇右道让凉国公几代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
“朝廷早没发现弊端吗?”丁陌不解。
陈封接过话头:
“陇右道毗邻西域蛮邦和北疆。早年间北疆大战那会儿,老夫和上一代凉国公各自负责一段防线,与他们打过交道。
冯家掌管了陇右道十六个卫所将近九万边军,把将近千里的防线守得固若金汤。
虽然这些年没有大战,但是与西域蛮邦和北疆那边一直摩擦不断。也因此其边军战力远胜其他内地卫所。
虽然现在肯定有吃空饷的情况,但是怎么也不会少于八万人的。
朝廷早就觉得不妥,怎奈他们老冯家在陇右道一手遮天。朝廷派过去的官员,不管文官武将,不是被拉拢了就是莫名其妙地暴毙或者失踪。
直接起兵镇压……这八万边军,说得不好听,除了京城三大营和老夫麾下的黑鸦军,几乎能横扫大纪了~
所以,不是朝廷不想收权,是收不回来。现在朝廷只能暂时稳住西北,徐徐图之~”
丁陌长叹一声:“唉~只看玉京,烈火烹油一般的繁华。实际已经千疮百孔了~”
周崇勋也是满脸无奈:
“谁说不是呢,当今陛下也是一代明君,满心中兴大纪之志,怎奈先皇留下的烂摊子实在太多了。
这些年一直在极尽平衡各方势力,已经从满心抱负的雄主,沦落成缝缝补补的修锅匠了。
陛下近些年一直在想尽各种理由削减陇右道的粮饷军费。凉国公心里也跟明镜似的,一旦打破现在的局面,那冯家绝无好下场。
所以为了维持目前边军的开支,贩卖盐铁、马匹已经在陇右道司空见惯了,陇右道十六个卫所几乎是冯家的私兵了。”
丁陌直愣愣地看着周崇勋:
“那,有没有可能是冯家和淮南王只是互相利用罢了。或许都起了反心,但未必是铁板一块。”
周崇勋点点头:
“那是必然的。冯家又不傻,换个人去坐那个位置便能容得下他冯家继续把持陇右道?
或者冯家上位,能容得下淮南王这个有大纪皇族血脉的亲王?
一个缺银子养兵,一个缺马匹铁器,各取所需罢了。”
陈封冷笑道:
“朝廷防备的,从来都是冯家。
淮南王?
跳梁小丑罢了,若不是有冯家牵制,老子早踏平他王府了。
唇亡齿寒的道理冯家明白得很。若是灭了淮南王,那朝廷便可专心对付他们冯家了。
所以冯家绝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朝廷若贸然出兵围剿淮南王,那冯家必定揭竿而起,那朝廷陷入两头作战的境地,则毫无胜算。
但若二者都攻入京畿重地,你信不信他们两方得先互相扯后腿,不可能让对方轻易攻入玉京,再次形成三方僵持的局面。
此时,各地藩王的勤王大军别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陆续开入京畿道,那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了。
所以目前的局面就是,三方都在保持这种微妙的平衡,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时机……”
丁陌听两位朝堂大佬一通分析,大体了解了朝堂的时局。
现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微小的火星,都有可能点燃大纪屁股下的炸药桶。
只不过能炸死谁,三方都没有太大的把握。
丁陌也似乎明白,当今圣人为何不惜冒着天家尊严折损的风险,也要下场参与金枢楼的赌局。
启宗帝也玩儿了一手一石二鸟~
打仗不就是打的钱粮嘛,只要淮南王赔付银子,那瞬间血液抽干,没有银子淮南王拿什么谋反。
同样,少了淮南王这个大金主,冯家拿什么维持边军开支。
所以,只要能逼迫金枢楼赔付银子,不用朝廷出手,冯家自己便得减少兵卒,自废武功。
朝廷压力骤减,那可腾出手干的事儿就多了。
丁陌突然想到一事:
“那么说,赵家参与走私盐铁一事,朝廷也早就知道?”
周崇勋点点头:“那是自然,你以为苏清砚那阉狗手上的密探都是摆设?只不过一直按兵不动而已……
抄了赵家没什么用,淮南王那边还会找王家、李家、刘家。
所以,还不如留着赵家,最起码这条线已经握在手里了,想拿捏,只不过是动动手的事。”
丁陌瞬间脸色难看,因为赵家用来保命的证据,朝廷其实已经掌握了。
丁陌不禁喃喃说道:
“那……赵家此次不是在劫难逃了。”
周崇勋呵呵笑道:
“那也未必,那赵公博真若是被迷惑那也情有可原。而且赵家主动献上所有家资,陛下怎么也会网开一面的。
再说,我家那不争气的玩意儿……哎,说不得我也得帮忙求求情。”
周崇勋的话,让丁陌松了一口气。同时,也让丁陌不禁对这位还未谋面的一代雄主心生佩服。
在如此劣势的局面下,隐忍这么多年,终于一点点挽回局面。
虽还未全胜,但已盼得曙光~
当然,丁陌也暗自得意,自己这个马前卒也算给力,否则再好的谋划也是镜花水月。
那有聪明的彭于晏就问了,淮南王现在就起兵造反行不行?
答案是他不敢。
毕竟淮南王现在还差点儿火候,若敢现在起兵造反,即便攻到了玉京,那也是给冯家做了嫁衣。
那刚才那位彭于晏又问了,金枢楼赖账拒不赔付行不行?
不好意思,陈封已经帮启宗帝把淮南王的后路给堵死了。
接下来就看小小五品户部坐粮厅郎中郭堂明,在正旦大朝会上的表演了。
“老爷子,金枢楼那边有什么动静吗?”丁陌笑道。
“没呢,听说萧知晦那小子病倒了。有这十来天没露面了。谁知道是真病还是装病~”陈封一脸戏谑。
“不会跑了吧~”
“跑?老子不点头,玉京城里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陈封颇为自信。
周崇勋笑道:
“野之还不知道吧,姑爷爷进宫面圣当天,我便交出了总督京营戎政。现在玉京周边军队都在他老人家麾下了。
再说,没陛下允许,他敢私自出京?除非淮南王那边马上就反了~”
丁陌还是不放心:
“老爷子还是别掉以轻心,京卫指挥使司指挥同知熊兆麟可是淮南王的人,您可管不到人家京卫所~”
周崇勋笑眯眯地说道:
“京卫所里没这号人了,熊兆麟升了半格,现在是都督府的指挥佥事。陛下给他挂了个闲职,现在在我眼皮底下看着呢。
而且现在京卫的指挥使是刘皇后的胞弟刘禹铖,虽然没什么能力吧,但是忠心是绝对没问题的。”
丁陌点点头:“那么说淮南王能打的牌已经废了一半儿了。那剩下的就是凉国公的问题了。”
周崇勋挠挠头:
“唉,这个难弄。早年间冯家确实值得信任,冯家为咱大纪几乎战死全族男丁,后来封了国公永镇西陲,冯家才慢慢发展壮大。
不过就因为太信任,陇右道让凉国公几代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
“朝廷早没发现弊端吗?”丁陌不解。
陈封接过话头:
“陇右道毗邻西域蛮邦和北疆。早年间北疆大战那会儿,老夫和上一代凉国公各自负责一段防线,与他们打过交道。
冯家掌管了陇右道十六个卫所将近九万边军,把将近千里的防线守得固若金汤。
虽然这些年没有大战,但是与西域蛮邦和北疆那边一直摩擦不断。也因此其边军战力远胜其他内地卫所。
虽然现在肯定有吃空饷的情况,但是怎么也不会少于八万人的。
朝廷早就觉得不妥,怎奈他们老冯家在陇右道一手遮天。朝廷派过去的官员,不管文官武将,不是被拉拢了就是莫名其妙地暴毙或者失踪。
直接起兵镇压……这八万边军,说得不好听,除了京城三大营和老夫麾下的黑鸦军,几乎能横扫大纪了~
所以,不是朝廷不想收权,是收不回来。现在朝廷只能暂时稳住西北,徐徐图之~”
丁陌长叹一声:“唉~只看玉京,烈火烹油一般的繁华。实际已经千疮百孔了~”
周崇勋也是满脸无奈:
“谁说不是呢,当今陛下也是一代明君,满心中兴大纪之志,怎奈先皇留下的烂摊子实在太多了。
这些年一直在极尽平衡各方势力,已经从满心抱负的雄主,沦落成缝缝补补的修锅匠了。
陛下近些年一直在想尽各种理由削减陇右道的粮饷军费。凉国公心里也跟明镜似的,一旦打破现在的局面,那冯家绝无好下场。
所以为了维持目前边军的开支,贩卖盐铁、马匹已经在陇右道司空见惯了,陇右道十六个卫所几乎是冯家的私兵了。”
丁陌直愣愣地看着周崇勋:
“那,有没有可能是冯家和淮南王只是互相利用罢了。或许都起了反心,但未必是铁板一块。”
周崇勋点点头:
“那是必然的。冯家又不傻,换个人去坐那个位置便能容得下他冯家继续把持陇右道?
或者冯家上位,能容得下淮南王这个有大纪皇族血脉的亲王?
一个缺银子养兵,一个缺马匹铁器,各取所需罢了。”
陈封冷笑道:
“朝廷防备的,从来都是冯家。
淮南王?
跳梁小丑罢了,若不是有冯家牵制,老子早踏平他王府了。
唇亡齿寒的道理冯家明白得很。若是灭了淮南王,那朝廷便可专心对付他们冯家了。
所以冯家绝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朝廷若贸然出兵围剿淮南王,那冯家必定揭竿而起,那朝廷陷入两头作战的境地,则毫无胜算。
但若二者都攻入京畿重地,你信不信他们两方得先互相扯后腿,不可能让对方轻易攻入玉京,再次形成三方僵持的局面。
此时,各地藩王的勤王大军别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陆续开入京畿道,那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了。
所以目前的局面就是,三方都在保持这种微妙的平衡,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时机……”
丁陌听两位朝堂大佬一通分析,大体了解了朝堂的时局。
现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微小的火星,都有可能点燃大纪屁股下的炸药桶。
只不过能炸死谁,三方都没有太大的把握。
丁陌也似乎明白,当今圣人为何不惜冒着天家尊严折损的风险,也要下场参与金枢楼的赌局。
启宗帝也玩儿了一手一石二鸟~
打仗不就是打的钱粮嘛,只要淮南王赔付银子,那瞬间血液抽干,没有银子淮南王拿什么谋反。
同样,少了淮南王这个大金主,冯家拿什么维持边军开支。
所以,只要能逼迫金枢楼赔付银子,不用朝廷出手,冯家自己便得减少兵卒,自废武功。
朝廷压力骤减,那可腾出手干的事儿就多了。
丁陌突然想到一事:
“那么说,赵家参与走私盐铁一事,朝廷也早就知道?”
周崇勋点点头:“那是自然,你以为苏清砚那阉狗手上的密探都是摆设?只不过一直按兵不动而已……
抄了赵家没什么用,淮南王那边还会找王家、李家、刘家。
所以,还不如留着赵家,最起码这条线已经握在手里了,想拿捏,只不过是动动手的事。”
丁陌瞬间脸色难看,因为赵家用来保命的证据,朝廷其实已经掌握了。
丁陌不禁喃喃说道:
“那……赵家此次不是在劫难逃了。”
周崇勋呵呵笑道:
“那也未必,那赵公博真若是被迷惑那也情有可原。而且赵家主动献上所有家资,陛下怎么也会网开一面的。
再说,我家那不争气的玩意儿……哎,说不得我也得帮忙求求情。”
周崇勋的话,让丁陌松了一口气。同时,也让丁陌不禁对这位还未谋面的一代雄主心生佩服。
在如此劣势的局面下,隐忍这么多年,终于一点点挽回局面。
虽还未全胜,但已盼得曙光~
当然,丁陌也暗自得意,自己这个马前卒也算给力,否则再好的谋划也是镜花水月。
那有聪明的彭于晏就问了,淮南王现在就起兵造反行不行?
答案是他不敢。
毕竟淮南王现在还差点儿火候,若敢现在起兵造反,即便攻到了玉京,那也是给冯家做了嫁衣。
那刚才那位彭于晏又问了,金枢楼赖账拒不赔付行不行?
不好意思,陈封已经帮启宗帝把淮南王的后路给堵死了。
接下来就看小小五品户部坐粮厅郎中郭堂明,在正旦大朝会上的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