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笃,笃。”三声叩门,不疾不徐。
“爹、娘,可是妹妹回来了~”门外传来一道声音。音色介于清冷与糯软之间,语调平澜无波,然尾音似芙蓉凝露。
刚才还一副犟种模样的赵祎宁听到声音,神情略微慌张地看向自己娘。
赵祎宁自小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对自己这位同父异母的阿姐既爱又怕。
赵李氏乃赵祎襎生母过世后,赵公博娶的续弦。赵祎襎自幼就是恬静的性子,又知书达理。对待自己这位继母礼遇有加,从没失过半点礼数。
只不过不管在什么场合,赵祎襎只称“母亲”,从未唤赵李氏一声“娘”。
“是窈棠吧?大冷的天儿,快进来。”赵李氏拍拍自己闺女的手。
房门轻推,门口站立一位约双十年华的女子,来人正是赵家的大小姐赵祎襎。生母给取的乳名“窈棠”,取自《陈风》中的逸句“月出皎兮,窈棠静兮”。(注1)
女子也正如丁陌形容的那般漂亮,只不过自带一股清冽之气,神似腊月白梅,秾丽其外,清冷其内。
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两腮蕴着些许丰腴,珠圆玉润,肤若新荔凝霜,透出粉霞。
青丝堆云砌墨,斜绾慵懒堕马髻,累丝衔珠金凤斜坠鬓边,许是莲步初定,珠颤玲珑。
身穿玉色素缎交领中衣,外罩樱子红缠枝花卉纹刺绣比甲。下着百迭织金马面裙,裙摆内衬厚实的素绫里衬。
门前静立,若照水芙蕖。
赵祎襎进入厅内,垂首敛目,先是走到父母面前,双手腹前合拢,微微屈膝,行了个万福礼。
“女儿向父亲、母亲请安。”
“这是在自己家里,窈棠用不着这样~”赵李氏起身虚扶。
赵公博瞥了眼自己二女儿,心里暗道:“老夫说的你不听,自有制你之人~”
“阿姐~”赵祎宁低声打着招呼,脖子缩得像个鹌鹑。
“嗯,这不是我赵家巾帼赵女侠嘛,怎能学那小女儿作态,哭得梨花带雨。”赵祎襎自顾坐下,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
赵祎宁赶紧解释:“
都是那丁陌。先是莫名其妙打探咱家生意,后又死皮赖脸地非要来咱家见阿姐,觉得来低个头阿姐就会原谅他。
我就看不惯他那副自以为是的样子,又拦不住他来我家扰了阿姐的清静,气得我心中烦躁不堪。
后来城门口听那兵卒对你污言秽语,我……我就……”
赵祎襎心中一暖,自己这个妹妹还是很贴心的,终究是关心自己才惹出这些事端。
只不过大祸虽平,但是这个骄纵跋扈的性子必须要改改了,否则以后定会吃大亏。
“妹妹心疼我,阿姐岂能不知。今日之事,我已问询过家丁,那兵卒也并非有意辱我,只不过是话语赶巧而已。
阿姐不懂拳脚武艺,但亦知勇者当有仁心,需外有温润光泽,内有铮铮骨气。
习武是为强健体魄,非是让你逞凶斗狠。妹妹空学了这么多年武,但是却忘了‘武’字旁边为何是个‘止’。
此番大祸,家中全力为你平抚,虽保你无事,但付出的可不止银两,还有父亲多年积攒的人情。
若下次呢?你跋扈的脾气不改,必祸及家中。即便以后嫁人,亦会拖累夫家。到时候,是否还得爹爹出面帮你扫平祸事?”
赵祎襎语气越来越严厉,赵祎宁眼泪簌簌下落,一脸悔意。
一旁的赵李氏心疼不已。但是自家这大小姐说的句句在理,而且女儿确实犯下大错,做姐姐的说她几句也是应该的。
见自己女儿心生悔意,赵李氏忙说道:“宁儿,还不向你阿姐认错~”
“向我认何错?母亲莫要一味袒护,宁儿今日品行有失,丢的是赵家脸面。
若想认错,女儿觉得应该去祠堂对着祖宗牌位磕头认错,罚其今夜长跪……”
要跪一夜?赵李氏听后更是心疼,忙带着恳请的目光看向赵公博。
赵公博对刚才大女儿的训导之言十分满意,非是一味的苛责,更多的是字字珠玑的教导。
但是听要二女儿跪一夜祠堂也觉得心疼不已。
“咳~窈棠,是不是重了点儿,毕竟女孩子体弱,现在这个天跪一夜身子受不了的。”
赵祎襎内心叹息,自己这妹妹这跋扈的脾气就是被惯出来的,父亲嘴上严厉但是还是爱女心切。
“既然父亲为你求情,那改为跪两个时辰,且家中禁足一月,妹妹可服气?”
赵祎宁此时心中早已悔恨不已,哪还能说一个不字。
见妹妹知错,赵祎襎心中也是颇为欣慰。妹妹并非不明事理,只不过是全家都把她捧在手心,才养成了骄纵的性子,只盼她以后知错能改,收敛起这跋扈的性子。
白天之事揭过,赵祎襎便得问问更重要的事了。
“那丁陌为何打探咱家生意。”
“我也不知道,他那日突然到咱家布庄寻我,先是问……问……”
赵公博见女儿吞吞吐吐的,催促道:“在咱自己家,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爹,是您让我说的哈~
“问您是不是有一把金枢楼的紫金扇~”
“确实有一把。”赵公博面色如常。
“淮阳道的丝织锦造我赵家售其大半,淮南王府从中出力颇多,我赵家为王府牟利也颇巨。
如此关系,临淮郡公送我紫金扇有何稀奇。
再说我常年在梧州,几年也去不了一次玉京,那纯粹就是个摆设而已。”
赵家与玉京生意往来频繁,自然都知道那金枢楼里的勾当。紫金扇作为身份的标志,更是被人口口相传的热门话题。
只是赵公博有紫金扇的事儿并未和赵李氏以及赵祎襎提过,只是小女儿撞见过自己把玩此扇。
赵李氏冷哼一声,当着女儿的面儿,还是打算给自己老爷留着颜面。
“还问了什么。”赵公博跳过这个话题。
“还问了咱家能做皇商的生意,淮南王是不是也出力了。”
赵公博也是一脸理所当然的样子。
“那是自然,否则你以为那皇室就那么好做,没人照应根本进不去手的。
或者即便侥幸做了皇商的生意,若没有王府站台,光打点那些官老爷都能把本钱亏净。
还问了什么?”
“还问……还问咱家有没有牵扯到淮阳道的盐铁生意。”
这才是赵祎宁近日一直心绪不宁的最终原因。
----------------------------------
注1:
此处原文应为“佼人僚兮”,出自《诗经·陈风·月出》。
作者为取名方便,杜撰了“窈棠静兮”,且未提及《诗经》,避免误导。
“爹、娘,可是妹妹回来了~”门外传来一道声音。音色介于清冷与糯软之间,语调平澜无波,然尾音似芙蓉凝露。
刚才还一副犟种模样的赵祎宁听到声音,神情略微慌张地看向自己娘。
赵祎宁自小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对自己这位同父异母的阿姐既爱又怕。
赵李氏乃赵祎襎生母过世后,赵公博娶的续弦。赵祎襎自幼就是恬静的性子,又知书达理。对待自己这位继母礼遇有加,从没失过半点礼数。
只不过不管在什么场合,赵祎襎只称“母亲”,从未唤赵李氏一声“娘”。
“是窈棠吧?大冷的天儿,快进来。”赵李氏拍拍自己闺女的手。
房门轻推,门口站立一位约双十年华的女子,来人正是赵家的大小姐赵祎襎。生母给取的乳名“窈棠”,取自《陈风》中的逸句“月出皎兮,窈棠静兮”。(注1)
女子也正如丁陌形容的那般漂亮,只不过自带一股清冽之气,神似腊月白梅,秾丽其外,清冷其内。
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两腮蕴着些许丰腴,珠圆玉润,肤若新荔凝霜,透出粉霞。
青丝堆云砌墨,斜绾慵懒堕马髻,累丝衔珠金凤斜坠鬓边,许是莲步初定,珠颤玲珑。
身穿玉色素缎交领中衣,外罩樱子红缠枝花卉纹刺绣比甲。下着百迭织金马面裙,裙摆内衬厚实的素绫里衬。
门前静立,若照水芙蕖。
赵祎襎进入厅内,垂首敛目,先是走到父母面前,双手腹前合拢,微微屈膝,行了个万福礼。
“女儿向父亲、母亲请安。”
“这是在自己家里,窈棠用不着这样~”赵李氏起身虚扶。
赵公博瞥了眼自己二女儿,心里暗道:“老夫说的你不听,自有制你之人~”
“阿姐~”赵祎宁低声打着招呼,脖子缩得像个鹌鹑。
“嗯,这不是我赵家巾帼赵女侠嘛,怎能学那小女儿作态,哭得梨花带雨。”赵祎襎自顾坐下,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
赵祎宁赶紧解释:“
都是那丁陌。先是莫名其妙打探咱家生意,后又死皮赖脸地非要来咱家见阿姐,觉得来低个头阿姐就会原谅他。
我就看不惯他那副自以为是的样子,又拦不住他来我家扰了阿姐的清静,气得我心中烦躁不堪。
后来城门口听那兵卒对你污言秽语,我……我就……”
赵祎襎心中一暖,自己这个妹妹还是很贴心的,终究是关心自己才惹出这些事端。
只不过大祸虽平,但是这个骄纵跋扈的性子必须要改改了,否则以后定会吃大亏。
“妹妹心疼我,阿姐岂能不知。今日之事,我已问询过家丁,那兵卒也并非有意辱我,只不过是话语赶巧而已。
阿姐不懂拳脚武艺,但亦知勇者当有仁心,需外有温润光泽,内有铮铮骨气。
习武是为强健体魄,非是让你逞凶斗狠。妹妹空学了这么多年武,但是却忘了‘武’字旁边为何是个‘止’。
此番大祸,家中全力为你平抚,虽保你无事,但付出的可不止银两,还有父亲多年积攒的人情。
若下次呢?你跋扈的脾气不改,必祸及家中。即便以后嫁人,亦会拖累夫家。到时候,是否还得爹爹出面帮你扫平祸事?”
赵祎襎语气越来越严厉,赵祎宁眼泪簌簌下落,一脸悔意。
一旁的赵李氏心疼不已。但是自家这大小姐说的句句在理,而且女儿确实犯下大错,做姐姐的说她几句也是应该的。
见自己女儿心生悔意,赵李氏忙说道:“宁儿,还不向你阿姐认错~”
“向我认何错?母亲莫要一味袒护,宁儿今日品行有失,丢的是赵家脸面。
若想认错,女儿觉得应该去祠堂对着祖宗牌位磕头认错,罚其今夜长跪……”
要跪一夜?赵李氏听后更是心疼,忙带着恳请的目光看向赵公博。
赵公博对刚才大女儿的训导之言十分满意,非是一味的苛责,更多的是字字珠玑的教导。
但是听要二女儿跪一夜祠堂也觉得心疼不已。
“咳~窈棠,是不是重了点儿,毕竟女孩子体弱,现在这个天跪一夜身子受不了的。”
赵祎襎内心叹息,自己这妹妹这跋扈的脾气就是被惯出来的,父亲嘴上严厉但是还是爱女心切。
“既然父亲为你求情,那改为跪两个时辰,且家中禁足一月,妹妹可服气?”
赵祎宁此时心中早已悔恨不已,哪还能说一个不字。
见妹妹知错,赵祎襎心中也是颇为欣慰。妹妹并非不明事理,只不过是全家都把她捧在手心,才养成了骄纵的性子,只盼她以后知错能改,收敛起这跋扈的性子。
白天之事揭过,赵祎襎便得问问更重要的事了。
“那丁陌为何打探咱家生意。”
“我也不知道,他那日突然到咱家布庄寻我,先是问……问……”
赵公博见女儿吞吞吐吐的,催促道:“在咱自己家,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爹,是您让我说的哈~
“问您是不是有一把金枢楼的紫金扇~”
“确实有一把。”赵公博面色如常。
“淮阳道的丝织锦造我赵家售其大半,淮南王府从中出力颇多,我赵家为王府牟利也颇巨。
如此关系,临淮郡公送我紫金扇有何稀奇。
再说我常年在梧州,几年也去不了一次玉京,那纯粹就是个摆设而已。”
赵家与玉京生意往来频繁,自然都知道那金枢楼里的勾当。紫金扇作为身份的标志,更是被人口口相传的热门话题。
只是赵公博有紫金扇的事儿并未和赵李氏以及赵祎襎提过,只是小女儿撞见过自己把玩此扇。
赵李氏冷哼一声,当着女儿的面儿,还是打算给自己老爷留着颜面。
“还问了什么。”赵公博跳过这个话题。
“还问了咱家能做皇商的生意,淮南王是不是也出力了。”
赵公博也是一脸理所当然的样子。
“那是自然,否则你以为那皇室就那么好做,没人照应根本进不去手的。
或者即便侥幸做了皇商的生意,若没有王府站台,光打点那些官老爷都能把本钱亏净。
还问了什么?”
“还问……还问咱家有没有牵扯到淮阳道的盐铁生意。”
这才是赵祎宁近日一直心绪不宁的最终原因。
----------------------------------
注1:
此处原文应为“佼人僚兮”,出自《诗经·陈风·月出》。
作者为取名方便,杜撰了“窈棠静兮”,且未提及《诗经》,避免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