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序-《第三法则》

  什么是法则?

  是万物运转的秩序。

  是事物从诞生、发展直至消亡所遵循的最基本、最底层的逻辑架构。倘若将世界比作一部精密而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一枚齿轮,皆依其特定的轨道咬合旋转,而这些轨道便是法则具象呈现。

  不同的领域,法则以独特的姿态发挥着作用。

  爱情的逻辑法则是双向奔赴,医学的逻辑法则是治病救人,市场的逻辑法则是供需关系,教育的逻辑法则是因材施教,生物的逻辑法则是适者生存,数学的逻辑法则是归纳同一,物理的逻辑法则是墒增原理,化学的逻辑法则是质量守恒,哲学的逻辑法则是因果依存,人类的逻辑法则是团体合作。

  地球,这颗蓝色的星球,有着独特的法则。乃是“自相残杀”——物种间的竞争永不停息,此消彼长,共同构成了生态的平衡。而统摄万有的,是宇宙的最高法则——“文明更替”。文明的兴衰如同潮汐,涨落有时,没有一个文明能永远屹立在巅峰。昔日的霸主终将让位于新兴的力量,这是宇宙间最不可违逆的规律之一。

  天下之事,必有其逻辑可循。

  那些看似没有逻辑的事情,虽偶有发生,绝对不会成为长久的主旋律。

  一切现象,无论多么离奇,多么超乎想象,终究逃不脱法则的罗网。当不同的法则相互碰撞、相互抵牾时,便凸显出了法则的等级秩序。

  在法则的宏大体系中,低级法则必须臣服于高级法则。而宇宙法则,傲立于法则金字塔的顶端,向下兼容一切低层法则。

  它是诸法之法,众则之则。理解了这一点,便是触摸到了理解世界本质的门槛。

  大刘在《三体》中,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黑夜里,叶文杰对罗辑揭示了宇宙文明有且仅有的两大法则:

  第一个法则,宣告了所有文明存在的本质驱动力——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这绝非仅仅是一句简单的陈述,更是一道宿命般的诅咒。就像人类必须呼吸氧气才能存活一样,文明也唯有不断扩张才能延续。

  第二个法则,则为我们描绘了宇宙残酷的边界——物质守恒铁律。文明会不断的增长和扩张,然而,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每一个夸克的诞生,都意味着另一个夸克的湮灭。文明渴望无限的生长,却被迫禁锢在有限的沙盒之中。这种基本矛盾构成了宇宙最深刻的悲剧性。

  这揭示了整个宇宙最高级的两大法则:生存与平衡。

  生存的欲望与守恒的边界之间,存在着永恒的对立。

  每一个文明都在竭尽全力地扩张自己的生存空间,却不得不在某个临界点撞上宇宙冰冷的边界。

  这种矛盾的尖锐性在于:每个文明的生存权利,本质上都是对其他文明的剥夺。在这个残酷的零和博弈中,不是所有参赛者都能笑到最后。就像地球上资源争夺的历史不断重演一样,只是,这个舞台被无限放大到了整个宇宙尺度。

  在这两个对立法则的夹缝中,第三个法则应运而生——甄选。

  它不是某个高等文明制定的规则,而是宇宙自身演化出的平衡机制。它以最残酷也最公正的方式运行着,宛如一位冷酷无情却又铁面无私的裁判。技术爆炸是它的加速器,黑暗森林是它的竞技场。

  甄选并非简单的优胜劣汰,而是建立在一整套复杂的评估体系之上。在众多种对象中,它进行着严格筛选、淘汰。只有达到一定标准,才有机会存活下来,继续在宇宙的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从宇宙中无数的巨大星系,到太阳系里的八大行星,到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到这个世界抵触都熙熙攘攘涌动着的人流,到你,到我,到他,都无一不在甄选的法则当中。

  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亦或是此时此刻。仲裁者的目光如影随形,他的法则无声流转,留下应当存在的,抹去注定消逝的。而这一切判断,或许早在时间诞生之初就已写定,我们不过是见证其执行的尘埃。

  然而,究竟谁能执掌法则的权柄?这个问题既无从得知,亦无需知晓。当群星坍缩成寂灭的奇点,当文明在时间尽头归零,他的判决如光锥般不可回避地抵达,那是无法逃脱的宿命。

  法则,不容置疑,不可违抗。

  它渗透万物的呼吸,刻写于每一段消逝的基因里,蛰伏在你我每一次心跳的间隙。

  此刻我们活着,这就是审判;下一刻我们遗忘,那便是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