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引争议·道在融合初心间-《红尘观棋者》

  秦学者提出担任“英雄精神与非遗传承”特色课程讲师的第二天,非遗学堂就炸开了锅。老工匠李师傅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我们办学堂是教手艺的,不是讲大道理的!英雄精神跟雕刻、编织有什么关系?纯粹是瞎耽误功夫……!”

  几个年长的工匠纷纷附和:“李师傅说得对!年轻人学好手艺才是正经事,学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能当饭吃吗……?”

  年轻工匠们却有不同看法,周明说道:“我觉得秦学者的提议挺好的。小丹姐是英雄,她的精神能激励我们。而且,知道了手艺背后的精神,我们做出来的作品才有灵魂……。”

  “就是……!”另一个年轻工匠接过话,“现在很多人学手艺只是为了赚钱,忘了为什么学。要是能通过课程明白坚守和担当的意义,我们才能真正把非遗传承好……。”

  两派争执不下,李师傅气冲冲地找到欧阳雪:“欧总~,您可得给我们做主!这课程不能开,开了就把我们的学堂带偏了……!”

  欧阳雪看着眼前情绪激动的老工匠,又想起年轻工匠们期待的眼神,陷入了两难。她知道李师傅他们是怕课程偏离非遗本质,可年轻工匠们的想法也有道理。英雄精神与非遗传承,到底能不能融合?

  晚上,她把这件事告诉了丁元英。丁元英正在灯下看书,闻言放下书本,说道:“争议的核心,是大家对‘非遗本质’的理解不同。老工匠们认为,手艺就是非遗的全部;年轻人觉得,精神传承和手艺传承同样重要……。”

  “那您觉得,这课程应该开吗……?”欧阳雪问道,眼中充满了困惑。

  “可以开,但不能偏离初心……。”丁元英说道,“非遗的本质是‘手艺 文化’,英雄精神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把它融入课程,不是要放弃手艺教学,而是要让年轻人明白,为什么要传承手艺,传承手艺的意义是什么……。”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小丹的英雄精神,核心是坚守初心、勇于担当。这和我们传承非遗的初心,是相通的。我们学手艺,不仅是为了谋生,更是为了传承文化,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手工的温度和力量。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年轻人,他们才能真正守住非遗的根……。”

  欧阳雪眼前一亮:“我明白了。我们可以把课程和手艺教学结合起来,让秦学者通过小丹的故事,讲述坚守和担当的意义,再让工匠们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传承手艺的初心。这样一来,既不会偏离非遗本质,又能让年轻人受到启发……。”

  “嗯……。”丁元英点了点头,“道在融合,不是生硬拼接,而是找到两者的共通之处,让精神为手艺赋能,让手艺承载精神……。”

  第二天一早,欧阳雪召集所有工匠和秦学者,在学堂的院子里开了个会。“大家的顾虑我都知道,”她开门见山,“我们办学堂,核心是教手艺,这一点永远不会变。开设特色课程,不是要取代手艺教学,而是要让大家明白,为什么要学手艺,为什么要传承非遗……。”

  她看向秦学者:“秦先生~,我希望您的课程,能结合小丹的故事,讲讲坚守初心、勇于担当的意义,再结合我们麻栗村的非遗传承经历,让年轻人明白,每一门手艺的背后,都有匠人的坚守和付出……。”

  秦学者点了点头:“欧阳女士放心,我明白您的意思。我的课程,会以故事为主,以精神传递为核心,绝不会偏离非遗传承的本质……。”

  欧阳雪又看向老工匠们:“李师傅,各位前辈,我知道你们担心年轻人分心。但我相信,明白的传承的意义后,他们会更用心地学手艺,会更珍惜我们的非遗文化……。”

  李师傅沉默了片刻,说道:“欧总,我们不是反对传承精神,只是怕本末倒置。如果课程能像您说的这样,我们没意见……。”

  其他老工匠也纷纷点头,脸上的不满渐渐消散。

  特色课程很快就开课了。秦学者站在讲台上,深情地讲述着小丹的故事:“小丹警官为了抓通缉犯,明知危险,却依然挺身而出。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坚守,什么是担当……。”

  他顿了顿,看向台下的年轻人:“你们现在学手艺,可能会觉得枯燥,会觉得辛苦。但你们要记住,每一门手艺的传承,都需要这样的坚守和担当。就像麻栗村的老工匠们,一辈子守着一门手艺,不求名利,只为把祖宗留下的宝贝传下去。这,就是非遗传承中的英雄精神……。”

  台下的年轻人听得热泪盈眶,周明想起了自己过去的荒唐,又想起了这些年学手艺的艰辛,心中充满了感慨。“秦老师~,我明白了。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学手艺,不仅要把手艺学好,还要把这份坚守和担当传下去……。”

  课程结束后,年轻工匠们学习的热情更高了。他们不仅用心学手艺,还主动向老工匠请教,了解每一门手艺背后的故事。老工匠们也渐渐发现,年轻人学手艺更认真了,做出来的作品也更有灵气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师傅看着眼前的变化,欣慰地说:“没想到这课程真的有用。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有样子了……。”

  欧阳雪笑了笑,她知道,这就是融合的力量。英雄精神与非遗传承,看似无关,却在坚守初心、勇于担当这一点上找到了共通之处。这种融合,不仅没有偏离非遗本质,反而让非遗传承更有力量,更有温度。

  晚上,欧阳雪和丁元英坐在火塘边,聊着课程的效果。“丁先生,谢谢你。”欧阳雪轻声说,“每次遇到困难,你总能给我指引方向……。”

  “不用谢我,是你自己悟到了……。”丁元英说道,“你用行动证明了,非遗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和时代精神融合,和英雄精神融合,在融合中焕发新的生机……。”

  欧阳雪静静地依偎着身旁的男子,感受着他坚实有力的臂膀,一股温暖而又安心的感觉涌上心头。此时此刻,她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只属于他们二人的世界里,外界的喧嚣与纷扰都渐渐远去。

  她深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路布满荆棘,未来或许还将面临无数艰难险阻。然而,只要他们始终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并敢于接纳新事物、积极寻求创新突破点,那么必定能够成功地让麻栗村独特的非遗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永不磨灭!

  欧阳雪默默闭上双眼,轻声呢喃道:“小丹啊,你看见了么?如今咱们已经将你那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融入到了非遗传承事业当中去啦!希望通过这样做,可以唤起更多人的共鸣并引起大家对这一领域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也让所有人深刻领悟到‘坚守’以及‘担当’所蕴含的真正含义究竟是什么。”说完这些话后,一滴晶莹剔透的泪珠顺着欧阳雪白皙如玉般的脸颊滑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