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古城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正心”基金会在肖亚文的带领下,稳步前行。“青年匠人扶持计划”初见成效,一批年轻的匠人在基金会的资助下,举办了自己的作品展,其中不乏将传统手艺与现代审美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濒危手艺抢救专项基金”也成功挽救了三项濒临失传的古老手艺,让它们重新焕发出活力。
丁元英依旧是那个安静的“局外人”。他很少出现在基金会的办公室,却总能在传承基地的角落里看到他的身影。他像一位沉默的园丁,只是默默关注着这些“文化幼苗”的生长,偶尔在它们需要时,给予一丝无声的滋养。
这天上午,丁元英像往常一样来到木雕传承基地。老匠人周师傅正在指导几个年轻学员雕刻一件大型木雕作品——《百鸟朝凤》。作品已经接近尾声,凤凰的羽毛栩栩如生,百鸟的神态各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丁元英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周师傅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双手依旧稳健有力。他拿着刻刀,在木头上轻轻游走,每一刀都精准而富有韵律,仿佛不是在雕刻,而是在与木头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周师傅……,您这手艺,真是神了!”一个年轻学员由衷地赞叹道。
周师傅笑了笑,放下刻刀,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这不是什么‘神’,是‘熟’。我刻了一辈子木头,木头的脾气,我摸得透透的。你对它用心,它就会给你回报……。”
他看了一眼丁元英,笑着打招呼:“小丁来了……。”
“周师傅,您辛苦了……。”丁元英点了点头,目光落在那件《百鸟朝凤》上,“这件作品,真是精品……。”
“还行吧……。”周师傅谦虚地说,“就是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了。这活儿,以后还是得靠他们年轻人。”他指了指身边的学员们。
“他们很努力,也很有天赋……。”丁元英说道,“有您这样的老师傅传帮带,传统手艺一定能传下去……。”
“但愿如此……。”周师傅叹了口气,“就怕他们年轻,心不定,耐不住寂寞。这手艺,急不得,得慢慢来,得沉下心。”
“会的……。”丁元英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传统手艺,他们中有很多人是真心热爱。只要我们给他们创造一个好的环境,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一定能接过你们的班……。”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就像这木头,它有自己的纹理和质地。我们不能强求它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只能顺着它的天性,用心去雕琢。传统手艺的传承也是一样,我们不能用现代的快节奏去要求它,只能顺应它的规律,耐心去守护……。”
周师傅点了点头,深有感触:“你说得对。以前总担心这手艺到我们这一代就断了,现在看到这些年轻人,心里踏实多了。”
就在这时,肖亚文匆匆赶来。她看到丁元英,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笑容:“丁总,您也在……。”
“亚文……,有事吗?”丁元英问道。
“是这样的……。”肖亚文拿出一份邀请函,“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发来邀请函,邀请我们基金会派代表参加今年的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大会,并在会上做主题发言,介绍我们的数字化保护项目……。”
她顿了顿,看着丁元英:“理事会商量过了,大家都希望您能代表基金会出席。您是项目的创始人,也是最了解项目理念的人,您去最合适……。”
丁元英沉默了片刻,摇了摇头:“我就不去了。还是你去吧,亚文。你现在是基金会的负责人,这个发言,应该由你来做。”
“可是……”肖亚文还想说什么。
“没有可是……。”丁元英打断了她,“我已经退出了日常管理,就不应该再出现在公众面前。而且,这个项目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你和团队所有人努力的结果,荣誉也应该属于你们……。”
他看着肖亚文,语气诚恳:“你要相信自己。你已经具备了独立面对一切的能力。去把我们的理念,把我们的故事,告诉全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手艺,了解我们对文化传承的坚守……。”
肖亚文看着丁元英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感动和力量。她点了点头:“好,丁总,我去。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信任,不会辜负基金会所有人的期望……。”
丁元英微微一笑:“这就对了。记住,我们做的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誉,而是为了文化的传承。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守住这份初心……。”
肖亚文拿着邀请函,信心满满地离开了。
周师傅看着肖亚文的背影,又看了看丁元英,笑着说:“小丁,你这是在培养接班人啊……。”
“不是培养,是顺其自然。”丁元英说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扶一把,然后看着他们自己前行……。”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那些正在认真雕刻的年轻学员,眼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文化的传承,就像这薪火相传。只要火种不灭,就总有燎原的一天。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守护好这火种,让它能够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周师傅点了点头,深有感触:“是啊,薪火不熄,大道不止。我们这辈子,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丁元英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件即将完成的《百鸟朝凤》。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木雕上,仿佛给它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他知道,“正心”基金会的故事,还会继续下去。他为小丹续写的“神话”,也将在这些年轻匠人的手中,不断书写出新的篇章。
而他,丁元英,将永远是那个最忠实的守护者,站在红尘之外,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看着传统手艺的薪火,在岁月的长河中,永不熄灭,看着文化的大道,在坚守与传承中,永无止境……
“正心”基金会在肖亚文的带领下,稳步前行。“青年匠人扶持计划”初见成效,一批年轻的匠人在基金会的资助下,举办了自己的作品展,其中不乏将传统手艺与现代审美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濒危手艺抢救专项基金”也成功挽救了三项濒临失传的古老手艺,让它们重新焕发出活力。
丁元英依旧是那个安静的“局外人”。他很少出现在基金会的办公室,却总能在传承基地的角落里看到他的身影。他像一位沉默的园丁,只是默默关注着这些“文化幼苗”的生长,偶尔在它们需要时,给予一丝无声的滋养。
这天上午,丁元英像往常一样来到木雕传承基地。老匠人周师傅正在指导几个年轻学员雕刻一件大型木雕作品——《百鸟朝凤》。作品已经接近尾声,凤凰的羽毛栩栩如生,百鸟的神态各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丁元英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周师傅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双手依旧稳健有力。他拿着刻刀,在木头上轻轻游走,每一刀都精准而富有韵律,仿佛不是在雕刻,而是在与木头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周师傅……,您这手艺,真是神了!”一个年轻学员由衷地赞叹道。
周师傅笑了笑,放下刻刀,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这不是什么‘神’,是‘熟’。我刻了一辈子木头,木头的脾气,我摸得透透的。你对它用心,它就会给你回报……。”
他看了一眼丁元英,笑着打招呼:“小丁来了……。”
“周师傅,您辛苦了……。”丁元英点了点头,目光落在那件《百鸟朝凤》上,“这件作品,真是精品……。”
“还行吧……。”周师傅谦虚地说,“就是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了。这活儿,以后还是得靠他们年轻人。”他指了指身边的学员们。
“他们很努力,也很有天赋……。”丁元英说道,“有您这样的老师傅传帮带,传统手艺一定能传下去……。”
“但愿如此……。”周师傅叹了口气,“就怕他们年轻,心不定,耐不住寂寞。这手艺,急不得,得慢慢来,得沉下心。”
“会的……。”丁元英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传统手艺,他们中有很多人是真心热爱。只要我们给他们创造一个好的环境,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一定能接过你们的班……。”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就像这木头,它有自己的纹理和质地。我们不能强求它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只能顺着它的天性,用心去雕琢。传统手艺的传承也是一样,我们不能用现代的快节奏去要求它,只能顺应它的规律,耐心去守护……。”
周师傅点了点头,深有感触:“你说得对。以前总担心这手艺到我们这一代就断了,现在看到这些年轻人,心里踏实多了。”
就在这时,肖亚文匆匆赶来。她看到丁元英,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笑容:“丁总,您也在……。”
“亚文……,有事吗?”丁元英问道。
“是这样的……。”肖亚文拿出一份邀请函,“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发来邀请函,邀请我们基金会派代表参加今年的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大会,并在会上做主题发言,介绍我们的数字化保护项目……。”
她顿了顿,看着丁元英:“理事会商量过了,大家都希望您能代表基金会出席。您是项目的创始人,也是最了解项目理念的人,您去最合适……。”
丁元英沉默了片刻,摇了摇头:“我就不去了。还是你去吧,亚文。你现在是基金会的负责人,这个发言,应该由你来做。”
“可是……”肖亚文还想说什么。
“没有可是……。”丁元英打断了她,“我已经退出了日常管理,就不应该再出现在公众面前。而且,这个项目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你和团队所有人努力的结果,荣誉也应该属于你们……。”
他看着肖亚文,语气诚恳:“你要相信自己。你已经具备了独立面对一切的能力。去把我们的理念,把我们的故事,告诉全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手艺,了解我们对文化传承的坚守……。”
肖亚文看着丁元英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感动和力量。她点了点头:“好,丁总,我去。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信任,不会辜负基金会所有人的期望……。”
丁元英微微一笑:“这就对了。记住,我们做的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誉,而是为了文化的传承。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守住这份初心……。”
肖亚文拿着邀请函,信心满满地离开了。
周师傅看着肖亚文的背影,又看了看丁元英,笑着说:“小丁,你这是在培养接班人啊……。”
“不是培养,是顺其自然。”丁元英说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扶一把,然后看着他们自己前行……。”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那些正在认真雕刻的年轻学员,眼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文化的传承,就像这薪火相传。只要火种不灭,就总有燎原的一天。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守护好这火种,让它能够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周师傅点了点头,深有感触:“是啊,薪火不熄,大道不止。我们这辈子,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丁元英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件即将完成的《百鸟朝凤》。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木雕上,仿佛给它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他知道,“正心”基金会的故事,还会继续下去。他为小丹续写的“神话”,也将在这些年轻匠人的手中,不断书写出新的篇章。
而他,丁元英,将永远是那个最忠实的守护者,站在红尘之外,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看着传统手艺的薪火,在岁月的长河中,永不熄灭,看着文化的大道,在坚守与传承中,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