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沉得像一砚化不开的浓墨。
灵堂里,最后几位亲戚也拖着疲惫的身躯告辞了,低语声和脚步声消失在院门外,留下死一般的寂静。空气里,只剩下檀香燃烧时细微的“哔剥”声,以及那股浓郁到几乎凝滞的、属于死亡和哀悼的特定气味。长明灯那豆大的火苗,在供桌中央不安地跳动着,将祖父陈老先生遗像上的笑容映得有些明灭不定。
陈见深独自跪坐在蒲团上,机械地将一张张金箔纸折成元宝,投进脚边的火盆。火焰舔舐着纸元宝的边缘,迅速将其吞噬,化作一小簇炽热,随即又黯淡下去,只留下卷曲的、带着余温的灰烬。他的眼眶深陷,眼球上布满了血丝,连续几天的守灵和丧事操办,几乎榨干了他所有的精力。悲伤是沉重的,但更是一种麻木的钝痛,而在这钝痛之下,一丝若有若无的愧疚,像水底的暗草,偶尔会缠绕上他的心头,让他呼吸一窒。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越过火盆,落在了供桌的另一端。
那里,挨着一盘早已失去水气的苹果,摆放着一台银灰色的平板电脑。那是祖父生前最爱的物事,几乎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最后几年,祖父视力衰退,行动不便,这平板便是他窥探外界的主要窗口——看新闻,听戏曲,偶尔与老友视频,甚至学着在网上购买他痴迷了一辈子的渔具。
也不知是出于一种无意识的怀念,还是某种难以言说的、现代人的悼念仪式,傍晚时分,陈见深将这台平板充上了电,擦拭干净,屏幕朝向祖父生前常坐的那张旧藤椅,摆在了供桌上。仿佛这样做,那个熟悉的身影就还会坐上去,戴上老花镜,用手指笨拙却又执着地滑动屏幕。
子时将至。
窗外的世界万籁俱寂,连夏夜的虫鸣都似乎被这沉重的氛围压了下去。陈见深感到一阵寒意,不是来自外界,而是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疲惫与空虚。他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准备起身活动一下僵硬的四肢。
就在这时,“叮”的一声极轻微的、系统启动般的提示音,在寂静的灵堂里清晰得如同惊雷。
陈见深猛地抬头。
供桌上,那台平板电脑的屏幕,毫无征兆地亮了起来。幽蓝色的背光,在昏黄的烛火和长明灯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眼,冰冷。屏幕上是熟悉的解锁界面,但并没有人触碰它。
是系统更新?还是之前设置了什么定时任务?
陈见深皱起眉,心里掠过一丝疑惑,但并未深想。电子设备总有些莫名其妙的故障。他站起身,走到供桌前,伸手想去按侧面的电源键。
指尖即将触碰到机身的瞬间,他忽然顿住了。
一股极淡雅、却异常熟悉的气味,钻进了他的鼻腔。不是檀香,而是……六神花露水那股清凉的、带着药草气息的味道。祖父晚年畏热,尤其夏天,总爱在颈后和手臂上拍些花露水,说能提神醒脑,驱赶蚊虫。这味道,几乎成了他身上一个独特的标签。
此刻,这股味道正从平板电脑的散热孔里,丝丝缕缕地散发出来。
陈见深的心跳漏了一拍。是错觉吗?是灵堂里香烛闻久了,产生的嗅觉混乱?他甩了甩头,手指坚定地按下了电源键。
屏幕顺从地暗了下去。
他松了口气,果然是故障。看来明天得把这东西收起来了,摆在灵堂里,终究是有些……不合时宜。他转身,想回到蒲团上。
然而,他刚迈出一步,身后那片刚刚陷入黑暗的区域,再度被冰冷的蓝光照亮。
陈见深霍然转身。
平板屏幕,又一次自行亮起。而且这一次,它并非停留在解锁界面,而是直接进入了系统主屏,一个个应用图标整齐地排列着。
一股寒意顺着他的脊椎爬了上来。
他紧紧盯着屏幕,只见代表购物APP的那个橙色图标,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指点击了,应用瞬间打开。页面飞速滚动了几下,然后精准地停了下来,展示出一款某知名品牌的渔具产品——“赤焰”系列溪流竿。陈见深对这款鱼竿太熟悉了,祖父念叨了快一年,总说等开春了,一定要买来去试试手,还曾拉着他一起看过好几次商品详情页。
是缓存?是算法根据浏览历史做的推荐?
陈见深试图用理性来解释。现在的APP,大数据推送本就无孔不入。也许只是巧合,在某个预设的时间点,触发了推送机制。
没等他细想,平板的扬声器里,忽然飘出了一段戏曲。
是京剧《四郎探母·坐宫》那一折,杨延辉那一段沉郁顿挫的【西皮慢板】。“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 苍凉的唱腔在寂静的灵堂里回荡,每一个字都敲在陈见深的心上。这正是祖父去世前一周,几乎每天都在循环播放的段落。他说,人老了,就爱听这些有味道的老戏。
音量控制条在屏幕上自动显现,然后缓缓地向“增大”的方向滑动。戏曲的声音逐渐放大,从最初的若有若无,变得清晰可闻,甚至盖过了檀香燃烧的细微声响。
陈见深感到头皮有些发麻。他再次伸手,这次不是关机,而是直接去按侧面的音量减键。
指尖触碰到金属边框的刹那,一股冰凉的触感传来,让他几乎要缩回手。这平板,像是一块在冰窖里冻了许久的金属,完全不像一个刚刚还在运行的电子设备该有的温度。
他用力按下音量键,声音果然减小了。但几乎是同时,那音量条又固执地、自己跳回了原来的位置,唱腔依旧嘹亮。
“够了!”陈见深低吼一声,带着一丝被冒犯的恼怒和越来越浓的不安。他再次长按电源键,屏幕上出现了“关机”和“重启”的选项。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关机”。
屏幕暗下。戏曲声戛然而止。
灵堂里重新恢复了死寂,只有长明灯的火苗还在跳动。陈见深死死地盯着那漆黑的屏幕,呼吸有些急促。他等待了足足一分钟,屏幕再也没有亮起。
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感觉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果然是故障,或许是系统冲突,或许是中了什么恶意的插件。他决定,明天一早就找个懂行的朋友看看。
然而,就在他心神稍定,准备再次回到蒲团上时——
那屏幕,第三次,无声无息地亮了。
没有开机动画,没有解锁过程,它直接进入了一个纯白色的界面——是系统自带的记事本应用。空白的页面上,只有一个黑色的竖线光标,在屏幕中央,一下,一下,稳定地闪烁着。
像一颗冰冷的心脏在搏动。
像一只等待睁开的眼睛,正透过这片冰冷的玻璃,静静地、专注地,凝视着灵堂里唯一站立着的人。
陈见深僵在原地,浑身的血液似乎都在这一刻凝住了。先前所有的“理性解释”在这诡异的、一再重复的现象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供桌上,祖父的遗像在烛光中微笑,旁边的平板屏幕散发着不合时宜的科技冷光,而那熟悉的戏曲声虽已停止,但其苍凉的余韵,似乎仍混着那股若有若无的花露水气味,缠绕在空气里,无声地宣告着某种超出他理解范围的事,正在发生。
夜,还很长。而子时,刚刚开始。
灵堂里,最后几位亲戚也拖着疲惫的身躯告辞了,低语声和脚步声消失在院门外,留下死一般的寂静。空气里,只剩下檀香燃烧时细微的“哔剥”声,以及那股浓郁到几乎凝滞的、属于死亡和哀悼的特定气味。长明灯那豆大的火苗,在供桌中央不安地跳动着,将祖父陈老先生遗像上的笑容映得有些明灭不定。
陈见深独自跪坐在蒲团上,机械地将一张张金箔纸折成元宝,投进脚边的火盆。火焰舔舐着纸元宝的边缘,迅速将其吞噬,化作一小簇炽热,随即又黯淡下去,只留下卷曲的、带着余温的灰烬。他的眼眶深陷,眼球上布满了血丝,连续几天的守灵和丧事操办,几乎榨干了他所有的精力。悲伤是沉重的,但更是一种麻木的钝痛,而在这钝痛之下,一丝若有若无的愧疚,像水底的暗草,偶尔会缠绕上他的心头,让他呼吸一窒。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越过火盆,落在了供桌的另一端。
那里,挨着一盘早已失去水气的苹果,摆放着一台银灰色的平板电脑。那是祖父生前最爱的物事,几乎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最后几年,祖父视力衰退,行动不便,这平板便是他窥探外界的主要窗口——看新闻,听戏曲,偶尔与老友视频,甚至学着在网上购买他痴迷了一辈子的渔具。
也不知是出于一种无意识的怀念,还是某种难以言说的、现代人的悼念仪式,傍晚时分,陈见深将这台平板充上了电,擦拭干净,屏幕朝向祖父生前常坐的那张旧藤椅,摆在了供桌上。仿佛这样做,那个熟悉的身影就还会坐上去,戴上老花镜,用手指笨拙却又执着地滑动屏幕。
子时将至。
窗外的世界万籁俱寂,连夏夜的虫鸣都似乎被这沉重的氛围压了下去。陈见深感到一阵寒意,不是来自外界,而是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疲惫与空虚。他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准备起身活动一下僵硬的四肢。
就在这时,“叮”的一声极轻微的、系统启动般的提示音,在寂静的灵堂里清晰得如同惊雷。
陈见深猛地抬头。
供桌上,那台平板电脑的屏幕,毫无征兆地亮了起来。幽蓝色的背光,在昏黄的烛火和长明灯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眼,冰冷。屏幕上是熟悉的解锁界面,但并没有人触碰它。
是系统更新?还是之前设置了什么定时任务?
陈见深皱起眉,心里掠过一丝疑惑,但并未深想。电子设备总有些莫名其妙的故障。他站起身,走到供桌前,伸手想去按侧面的电源键。
指尖即将触碰到机身的瞬间,他忽然顿住了。
一股极淡雅、却异常熟悉的气味,钻进了他的鼻腔。不是檀香,而是……六神花露水那股清凉的、带着药草气息的味道。祖父晚年畏热,尤其夏天,总爱在颈后和手臂上拍些花露水,说能提神醒脑,驱赶蚊虫。这味道,几乎成了他身上一个独特的标签。
此刻,这股味道正从平板电脑的散热孔里,丝丝缕缕地散发出来。
陈见深的心跳漏了一拍。是错觉吗?是灵堂里香烛闻久了,产生的嗅觉混乱?他甩了甩头,手指坚定地按下了电源键。
屏幕顺从地暗了下去。
他松了口气,果然是故障。看来明天得把这东西收起来了,摆在灵堂里,终究是有些……不合时宜。他转身,想回到蒲团上。
然而,他刚迈出一步,身后那片刚刚陷入黑暗的区域,再度被冰冷的蓝光照亮。
陈见深霍然转身。
平板屏幕,又一次自行亮起。而且这一次,它并非停留在解锁界面,而是直接进入了系统主屏,一个个应用图标整齐地排列着。
一股寒意顺着他的脊椎爬了上来。
他紧紧盯着屏幕,只见代表购物APP的那个橙色图标,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指点击了,应用瞬间打开。页面飞速滚动了几下,然后精准地停了下来,展示出一款某知名品牌的渔具产品——“赤焰”系列溪流竿。陈见深对这款鱼竿太熟悉了,祖父念叨了快一年,总说等开春了,一定要买来去试试手,还曾拉着他一起看过好几次商品详情页。
是缓存?是算法根据浏览历史做的推荐?
陈见深试图用理性来解释。现在的APP,大数据推送本就无孔不入。也许只是巧合,在某个预设的时间点,触发了推送机制。
没等他细想,平板的扬声器里,忽然飘出了一段戏曲。
是京剧《四郎探母·坐宫》那一折,杨延辉那一段沉郁顿挫的【西皮慢板】。“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 苍凉的唱腔在寂静的灵堂里回荡,每一个字都敲在陈见深的心上。这正是祖父去世前一周,几乎每天都在循环播放的段落。他说,人老了,就爱听这些有味道的老戏。
音量控制条在屏幕上自动显现,然后缓缓地向“增大”的方向滑动。戏曲的声音逐渐放大,从最初的若有若无,变得清晰可闻,甚至盖过了檀香燃烧的细微声响。
陈见深感到头皮有些发麻。他再次伸手,这次不是关机,而是直接去按侧面的音量减键。
指尖触碰到金属边框的刹那,一股冰凉的触感传来,让他几乎要缩回手。这平板,像是一块在冰窖里冻了许久的金属,完全不像一个刚刚还在运行的电子设备该有的温度。
他用力按下音量键,声音果然减小了。但几乎是同时,那音量条又固执地、自己跳回了原来的位置,唱腔依旧嘹亮。
“够了!”陈见深低吼一声,带着一丝被冒犯的恼怒和越来越浓的不安。他再次长按电源键,屏幕上出现了“关机”和“重启”的选项。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关机”。
屏幕暗下。戏曲声戛然而止。
灵堂里重新恢复了死寂,只有长明灯的火苗还在跳动。陈见深死死地盯着那漆黑的屏幕,呼吸有些急促。他等待了足足一分钟,屏幕再也没有亮起。
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感觉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果然是故障,或许是系统冲突,或许是中了什么恶意的插件。他决定,明天一早就找个懂行的朋友看看。
然而,就在他心神稍定,准备再次回到蒲团上时——
那屏幕,第三次,无声无息地亮了。
没有开机动画,没有解锁过程,它直接进入了一个纯白色的界面——是系统自带的记事本应用。空白的页面上,只有一个黑色的竖线光标,在屏幕中央,一下,一下,稳定地闪烁着。
像一颗冰冷的心脏在搏动。
像一只等待睁开的眼睛,正透过这片冰冷的玻璃,静静地、专注地,凝视着灵堂里唯一站立着的人。
陈见深僵在原地,浑身的血液似乎都在这一刻凝住了。先前所有的“理性解释”在这诡异的、一再重复的现象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供桌上,祖父的遗像在烛光中微笑,旁边的平板屏幕散发着不合时宜的科技冷光,而那熟悉的戏曲声虽已停止,但其苍凉的余韵,似乎仍混着那股若有若无的花露水气味,缠绕在空气里,无声地宣告着某种超出他理解范围的事,正在发生。
夜,还很长。而子时,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