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开洞!给钢疙瘩做个大手术!-《抗战:你管这叫军械维修厂?》

  掏内腔!

  刚刚缓过一口气的工匠们,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车外圆,好歹还能看着。

  这往一个铁疙瘩里头钻洞,那不是瞎子摸象吗?

  里面车成什么样了,谁知道?

  万一车偏了,车歪了,这几百斤的好钢,不就彻底报废了?

  “周……周顾问,这……这怎么掏啊?”

  一个老师傅愁眉苦脸地问。

  “咱们又没那么长的钻头,再说,就算有,也看不见里面啊。”

  “谁说要用钻头?”

  周墨摇摇头,他知道以现在的条件,根本造不出能钻透这么厚钢板的麻花钻。

  他走到那面“知识之墙”前,指着一张早就画好的图纸。

  图上,是一把造型古怪的刀。

  刀身细长,刀头却是一个弯钩,钩尖闪着寒光。

  “我们用这个,我管它叫‘镗刀’。”周墨解释道。

  “先在钢锭中心,用咱们的车床,车出一个尽可能深的小孔作为引导。“

  ”然后,就把这把‘镗刀’伸进去,一点一点地往里‘镗’,往两边‘扩’。”

  “就像咱们拿勺子,去挖一个西瓜瓤。”

  这个比喻很形象,工匠们一下子就听懂了。

  可问题也来了。

  “周顾问,这……“

  ”这勺子伸进去,可里面挖成啥样,是圆是扁,咱们还是不知道啊!”

  葛老铁皱着眉头,问出了关键。

  “所以,我们还需要另一件法宝。”

  周墨又指向旁边一张图纸。

  那是一把结构更简单的工具,像一个巨大的圆规,两只脚却是朝里的弯钩,顶端还有一个可以调节松紧的螺杆。

  “这叫‘内径卡尺’。”

  “每镗一刀,我们就用它伸进去量一下,看看里面的尺寸对不对,圆不圆。”

  镗刀!

  内径卡尺!

  又是两个闻所未闻,但一听就觉得无比厉害的新鲜玩意儿。

  工匠们看着墙上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图纸,再看看周墨,眼神里除了敬佩,更多的是一种狂热的信赖。

  在他们心里,周顾问就好像一个无所不能。

  不管多大的难题,他总能从脑子里掏出各种稀奇古怪,但又好使得不得了的法宝来解决。

  “还愣着干什么!”

  葛老铁一挥手,对着手下的铁匠们吼道。

  “图纸都给你们了,炉子还没熄火!今天晚上不睡觉,也得把这两件宝贝给老子打出来!”

  一夜无话。

  第二天,当第一缕晨光照进山神庙时,一把闪着乌光的镗刀和一把巨大的内径卡尺,已经静静地摆在了周墨面前。

  镗孔的工作,比车外圆要枯燥、缓慢得多。

  车床发出“嗡嗡”的低鸣,细长的镗刀被刀架夹持着,一点一点地探入钢锭中心的引导孔。

  “吱——吱——”

  切削的声音不再连续,而是一阵一阵的。

  每前进一毫米,葛老铁都要小心翼翼地退刀,熄停飞轮,然后用内径卡尺伸进去反复测量,校对数据,再重新开机。

  这是一个极其熬人的水磨工夫,考验的是耐心,更是精度。

  整整两天,修理厂里只剩下车床单调的转动声和葛老铁粗重的呼吸声。

  他的眼睛熬得通红,嘴唇干裂起皮。

  有一次,因为太过疲劳,他进刀稍稍深了半分,卡尺伸进去一量,内壁出现了一道微不可察的划痕。

  当时葛老铁惊出了一身冷汗,愣是坐在地上半天没敢动弹。

  终于,在第三天的下午,随着葛老铁最后一次退刀,测量。

  他猛地直起腰,那张布满油污和汗水的脸上,绽放出一种劫后余生般的巨大喜悦。

  “通了!周顾问!通了!尺寸分毫不差!”

  钢锭,被成功地镗成一个中空的,厚壁的钢筒!

  人群爆发出压抑的欢呼。

  但周墨知道,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他走到车床前,从一个油布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把崭新的车刀。

  这把刀,造型更加奇特。

  刀头呈一个完美的V字形,刀刃薄如蝉翼,闪着青幽幽的寒光。

  这是专门用来刻划“预制破片槽”的V型槽刀。

  为了打造它,葛老铁失败了十几次,耗费了最好的钢料,才终于做出这么一把符合周墨所有苛刻要求的“神兵”。

  “葛厂长,接下来,是这件钢模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周墨的表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

  “我们要在这光滑的内壁上,刻出十九条槽,横七竖十二。”

  “每一条槽的深度,宽度,间距,都必须和我图纸上标的一模一样,一根头发丝都不能差!”

  “因为这些槽,决定了我们未来的手榴弹,炸开之后,能不能碎成四百块致命的弹片!”

  周墨的话,让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来。

  他们仿佛能看到,无数颗即将诞生的手榴弹,它们的“生死簿”,就掌握在眼前这把小小的V型槽刀上。

  葛老铁的呼吸也变得粗重。

  他知道这活儿的份量。

  他亲自上前,用颤抖的手,将那把V型槽刀安装到镗杆的末端。

  “动力组,用最慢的速度,最稳的力道!”

  葛老铁回头吼了一声,声音都有些发颤。

  飞轮缓缓转动。

  葛老铁站在车床前,双眼死死地盯着镗杆上周墨提前做好的刻度标记。

  他转动手轮,将刀尖送入钢筒内部。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厂房里,只听得见飞轮“呼呼”的转动声和众人“砰砰”的心跳声。

  葛老铁的手,握着横向进刀的手轮,手心全是汗。

  这已经不是打铁。

  这是在用钢铁,绣花!

  他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冰冷的手轮,而是王家峪那场血战里,成百上千个战士滚烫的性命!

  他的脑海里,不受控制地闪过团长那布满血丝的双眼,和那句“尸体都堆满了”的嘶吼!

  他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

  “葛厂长,别慌。”

  一只温暖而有力的手,轻轻搭在了他的手背上。

  是周墨。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周墨的声音平静而沉稳,带着一种能安定人心的力量。

  “相信你的手,它认识钢铁。也相信我们的机器,它认识图纸。”

  “跟着我,慢慢来。”

  周墨的手,覆盖在葛老铁的手上,带着他,极其缓慢地,极其稳定地,转动了手轮。

  “吱——”

  一声极其轻微,却又无比清晰的切削声,从钢筒的内部传来。

  葛老铁浑身一震。

  他能从手轮的反馈中,清晰地感受到刀尖切入钢材的那种阻力,那种质感。

  那是一种庖丁解牛般的顺畅!

  他的心,瞬间安定下来。

  那双打了一辈子铁的手,终于找回感觉!

  周墨松开手。

  葛老铁深吸一口气,眼神恢复铁匠的专注与锐利。

  他开始独立操作,手上的动作,稳如磐石。

  “吱——吱——”

  切削声均匀而连续,像春蚕在啃食桑叶。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静止。

  所有人都忘了呼吸,只是痴痴地看着那根细长的镗杆,在钢筒内缓缓移动。

  终于,当镗杆走完一个行程。

  葛老铁缓缓退刀。

  他拿起一盏油灯,凑到钢筒的开口,小心翼翼地朝里望去。

  借着昏黄的灯光,他看到,在光滑如镜的内壁上,一道完美的,深刻的,闪耀着全新金属光泽的V形凹槽,赫然在目!

  它就像一道刻在钢铁上的闪电!

  充满了力量与杀伐之气!

  “我的娘啊……”

  葛老铁看着那道完美的“杀人沟”,嘴里发出一声梦呓般的呻吟,整个人都痴了。

  “成功了!”

  张小山第一个叫出声来。

  “天啊!真的刻出来了!”

  人群瞬间炸锅,压抑了许久的激动与狂喜,如同山洪般爆发!

  周墨看着这道凝聚无数心血的凹槽,看着工匠们狂喜的脸庞,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在他胸中激荡。

  这道槽,不仅仅是模具的一部分,它意味着他们已经跨过了手工作坊的门槛,真正拥有了制造精密机械的能力!

  它意味着枪管、炮管、膛线、复杂的击发机……

  所有的一切,都有了可能!

  这是一个民族的工业之魂,在太行山深处,用最原始的方式,发出的第一声啼鸣!

  就在这时,周墨的脑海里,那块熟悉的蓝色光幕,似乎感应到他内心的激荡与宏伟蓝图,随即轰然展开。

  【检测到宿主已初步建立机械加工能力,工业化进程开启……】

  【主线任务发布:第一滴血!】

  【任务目标:在一个月内,生产出第一批次,共计300颗合格的67式木柄手榴弹,并将其投入实战,用敌人的鲜血,验证新武器的价值!】

  【任务奖励:科技点200点,【82毫米20式迫击炮】全套图纸及制造工艺!】

  迫击炮!

  周墨的心脏,狠狠地抽动了一下!

  如果说手榴弹是步兵攻坚的利器,那迫击炮,就是步兵的“上帝之鞭”!

  是真正意义上的“炮”!

  有了它,根据地的火力,将直接提升一个维度!

  三百颗!

  一个月!

  周墨的目光,从光幕上移开,落在那台嗡嗡作响的车床上,落在那些依旧沉浸在狂喜中的工匠身上。

  他的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同志们!”

  他猛地提高声音,用尽全身力气,盖过所有的欢呼。

  沸腾的厂房慢慢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他。

  “刻完这一道,还有十八道!”

  “从现在开始,所有人分成两班,人歇,机器不歇!一天十二个时辰,给老子连轴转!”

  “我们只有一个目标!”

  他的声音在厂房里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和燃烧的激情。

  “一个月!我们必须造出三百颗能把鬼子炸上天的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