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兵工厂分家:鸡蛋与大炮-《抗战:你管这叫军械维修厂?》

  “好!走!”

  “都他娘的跟老子走!把这破庙搬空,连个瓦片都别留下!”

  “咱们去乱风道,吃香的喝辣的,造咱们自己的大炮!”

  李云龙他大手一挥,唾沫星子横飞。

  “等一下。”

  就在这片狂热的海洋里,周墨那道冷静得像冰块一样的声音,突兀地再次响了起来。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齐刷刷地看向他。

  “团长,不能都走。”周墨的语气不容置疑。

  “啥玩意儿?”

  李云龙的眉毛当场就立起来,他一把搂住周墨的肩膀,瞪着牛眼珠子。

  “周老弟,你这是啥意思?一会说走,一会又说不走。”

  “咱们好不容易找到个风水宝地,大部队就应全部开拔,还有啥不能走的?”

  “是啊,厂长。”葛老铁也急了。

  “人多力量大,咱们三百多号人一起上,那水泥窑还不是手到擒来?干嘛还要留人?”

  周墨摇了摇头,他走到那张还摆着百来颗“铁葫芦”的长桌前,拿起一颗,在手里掂了掂。

  “葛副厂长,我问你,咱们现在生产的手榴弹,能打几场仗?”

  葛老铁一愣,挠了挠头。

  “这……要是省着点用,打个三五场硬仗,应该不成问题。”

  “那三五场之后呢?”周墨追问。

  葛老铁不说话了。

  周墨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激动的人,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我们走了,山神庙这两台车床谁来开?这条好不容易建起来的流水线,谁来干活?”

  “咱们的‘铁葫芦’,是不是就断了香火?”

  “前线的弟兄们,随时都还可能发生战斗,可都还在等着咱们的家伙救命。”

  “咱们不能因为要去建一个更厉害的兵工厂,就把现在唯一能下蛋的鸡给杀了。”

  周墨的话,像一盆凉水,让所有狂热的脑袋都冷静了下来。

  是啊,乱风道的炮还只是个画出来的大饼,可这“铁葫芦”的威力,是实实在在炸出来的!

  这玩意儿,一天都不能停!

  李云龙那颗发热的脑子也转过弯来了。

  他咂摸了一下,觉得周墨说的对。

  他娘的,自己光想着去新家吃肉,差点把老窝里这只会下金蛋的母鸡给忘了!

  要是让旅长知道自己为了个没影儿的炮,把手榴弹生产给停了,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那……那你说咋办?”

  李云龙的态度软了下来,他现在对周墨是彻底信服,这小子想的,永远比他深一步。

  “分家。”周墨吐出两个字。

  “分家?”李云龙和葛老铁同时一愣。

  “对,分家。”

  周墨走到“知识之墙”前,拿起炭棒,在一张干净的草纸上飞快地画了两个圈,中间用一条线隔开。

  “山神庙,不能丢。这里,要继续作为我们的手榴弹生产基地。而且,产量不但不能降,还要给我提上去!”

  他看向人群中一个年轻却沉稳的身影。

  “王石头!”

  “到!”

  葛老铁的大徒弟王石头猛地挺直腰杆,大声应道。

  “从今天起,你就是山神庙生产基地的代厂长!”

  “我给你留下五十个最熟练的工人,孙巧巧的总装组也全部留下。”

  “你的任务,就是带着他们,让这两台车床,一天十二个时辰地给老子响!”

  王石头整个人都懵了,他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师傅葛老铁,又看了看周墨,嘴巴张了张,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代厂长?他?一个二十出头的小铁匠?

  这担子,比一百斤的钢锭还沉!

  葛老铁也是一惊,但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骄傲和欣慰涌上心头。

  这是他的徒弟!

  是周厂长亲自点的将!

  他一巴掌拍在王石头的后背上,力道大得让王石头一个踉跄,吼道。

  “你小子愣着干啥!周厂长信得过你,就是看得起你这身本事!你还敢掉链子不成?!给老子应下来!”

  “是!厂长!保证完成任务!”

  王石头被师傅一巴掌拍回了魂,他看着周墨那双信任的眼睛,胸中一股热血轰然炸开,用尽全身的力气吼了出来。

  “光响还不够。”

  周墨的嘴角勾起一个弧度,他又拿出一张新的图纸,递给王石头。

  “你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动力。八个壮汉轮班拉飞轮,还是太慢,也太累人。”

  王石头接过图纸,只看了一眼,眼珠子就瞪圆了。

  图纸上画的,是一个他从未见过的古怪玩意儿。

  一个巨大的立式齿轮,咬合着一个卧式齿轮,连接着一根长长的传动轴,轴的另一头,用皮带连着车床的飞轮。

  而驱动那个巨大立式齿轮的,不是人,而是……骡子!

  “厂长,这……这是让骡子……拉车床?”王石头结结巴巴地问,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又被刷新了。

  “没错。”周墨笑道。

  “牲口的力气比人大,也比人有耐力。”

  “有了这套‘畜力传动装置’,你们只需要一个人看着骡子,就能让两台车床同时转起来。”

  “省下来的人,可以去干别的活。”

  一个机加组的老铁匠激动地指着图纸上的齿轮。

  “厂长,这个传动比!这……这转一圈,飞轮能转十几圈!力道还稳!比咱们人拉的匀实多!”

  另一个木匠也叫道。

  “这主轴承用的还是滚珠结构,能省老多劲了!”

  李云龙也凑过来看,他一看就乐了,一拍大腿。

  “他娘的!这个好!这个好!”

  “老子团里几十头骡子,天天除了驮东西就是吃草料,闲着也是闲着!”

  “让它们也来给咱们兵工厂出份力!这叫……这叫物尽其用!”

  周墨看着被一个新点子就点燃的众人,继续安排。

  “王石头,你的第二个任务,就是用这套新动力,带着你的人,给老子再造出两台,不,三台车床出来!”

  “图纸,都在这里。”

  “我要让咱们的山神庙,变成一个能自己下崽的‘车床窝’!”

  “是!”

  王石头紧紧攥着手里的图纸,感觉那不是纸,而是周厂长沉甸甸的信任和兵工厂的未来。

  周墨安排完山神庙这边,又转过身,看向另一拨人。

  “剩下的人,组成‘乱风道先遣队’!”

  他的目光落在葛老铁、钱老木匠、陈曦、张小山等人的脸上。

  “葛副厂长,你带二十个最好的铁匠,负责水泥窑的锻造和安装。”

  “钱师傅,你带木工组,负责水坝和所有木工活。”

  “陈曦,你和你的实验室,跟我们走,负责所有材料的检测和数据记录。”

  “张大彪!”

  “到!”

  “你那个‘工程营’和你的一营,全部拉到乱风道!他们就是咱们开山劈石的主力!”

  “是!”

  一个“分家”的计划,被周墨安排得明明白白,井井有条。

  李云龙在旁边听着,越听眼睛越亮,心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

  他娘的,这哪是分家,这分明是给他李云龙开了两个厂!

  一个在山神庙给他不停地造“铁葫芦”,一个在乱风道给他画一个更大的饼——造炮!

  这买卖,划算!太他娘的划算了!

  “好!就这么定了!”

  李云龙一锤定音。

  “王石头,你小子给老子听好了,山神庙要是少生产一颗手榴弹,老子拿你是问!”

  “其他人,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咱们去乱风道,开辟新天地!”

  命令下达,整个兵工厂立刻行动起来。

  留下的人,在王石头的带领下,围着那张“畜力传动”的图纸,热火朝天地研究起来,眼神里充满对新技术的渴望。

  要走的人,则在葛老铁和钱老木匠的吆喝下,开始清点工具,打包设备。

  葛老铁把王石头拉到一旁,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

  一层层打开,里面是他那把用了半辈子的,已经被磨得只剩一小半的德国钢锉。

  “石头,师傅要去开荒了。这边的家,就交给你了。”

  他把钢锉塞进王石头手里。

  “记住周厂长的话,按图纸干活,别给老子耍小聪明。”

  “要是让我知道你小子造的零件出了一个次品……”

  “师傅!”

  王石头眼眶一红,紧紧握住那把尚有余温的钢锉,郑重地说道。

  “您放心!只要我王石头还有一口气,山神庙的炉火就不会灭!”

  “车床的响声就不会停!”

  “您就等着我们给您那边,送去一车一车的新车床!”

  葛老铁咧开嘴笑了,重重地拍了拍徒弟的肩膀,转身加入了忙碌的人群。

  夕阳下,周墨站在山神庙的门口,看着这片他亲手点燃了工业火种的地方。

  空气中飘着尘土和汗水的味道,人影攒动,充满了分别与启程的勃勃生机。

  周墨微微一笑,这只是一个开始。

  他转过身,面对着即将跟他一起踏上征途的先遣队员。

  他们的脸上,有茫然,有兴奋,更多的是一种盲目的信任。

  周墨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同志们,我们去的地方,叫乱风道。”

  “那里没房没瓦,一年到头刮大风,冬天能把人的骨头冻酥了!”

  “我们此去,不是享福,是去吃苦!”

  “是去跟老天爷抢地盘,是去一片不毛之地上,凭空建起一座能造出枪、造出炮的钢铁之城!”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炬,扫过每一个人被夕阳映红的脸庞。

  “我们用双手造出了第一台车床,用汗水浇铸了第一颗手榴弹!”

  “今天,我们就要去更艰苦的地方,去创造更大的奇迹!”

  “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回答他的,是上百号人挺起胸膛,攥紧拳头,从胸腔里迸发出的,如同惊雷般的怒吼!

  那吼声中,有对过去的骄傲,更有对未来的无限渴望!

  周墨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一挥手,指向远方连绵的太行山脉,下达了那足以载入史册的命令。

  “目标,乱风道!”

  “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