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王石头的信!山神庙下崽了!-《抗战:你管这叫军械维修厂?》

  “烘炉!”

  李云龙的咆哮声压过风车的轰鸣,像一道炸雷在每个人的耳朵里滚过。

  工人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一个个嗷嗷叫着,开始为高炉的第一次呼吸做最后的准备。

  张大彪的工程营负责运料。

  他们用新编的巨大箩筐,一筐筐地将粉碎好的焦煤和赤铁矿石,运到高炉脚下。

  那些曾经的伪军俘虏,此刻干得比谁都起劲。

  他们看着那座如同山岳般的巨大风车,看着那尊黑沉沉的钢铁高炉,眼神里早已没了麻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敬畏和希望的复杂光芒。

  他们隐隐感觉到,自己正在参与一件足以改变命运的大事。

  陈曦的实验室也没闲着。

  他带着两个新收的“徒弟”,正对最后一批入炉的矿石和焦炭进行抽样分析。

  他面前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瓶瓶罐罐,还有那杆周墨亲手校对过的土制天平。

  他的动作已经不像一开始那么生涩,滴定、称量、记录,一板一眼,透着一股子属于科学的严谨。

  “报告厂长!”

  陈曦拿着一张写满数据的纸,快步跑到正在检查风口的周墨面前,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最后一批赤铁矿样品,含铁量百分之七十三点二!“

  ”焦炭样品,固定碳含量百分之八十八,硫含量低于百分之零点五!全都是特优级的原料!”

  “好!”

  周墨接过报告,只扫了一眼,心里就有底了。

  顶级的原料,加上这座超越时代的高炉,第一炉铁水,绝对不会让他失望。

  “葛副厂长,准备封炉,小火烘烤!”

  周墨下达了命令。

  葛老铁带着几个老师傅,亲自将炉门用耐火泥封死,只留下观察口。

  然后,他们在炉底点燃了第一把火。

  橘红色的火光,在黑洞洞的炉膛里跳动,如一颗刚刚孕育的心脏。

  烘炉是个慢功夫,急不得。

  需要用文火,慢慢地,将炉衬里那几千块耐火砖内部残存的潮气,一点点地烤干。

  如果升温太快,水汽急剧膨胀,足以把他们耗费无数心血砌好的炉衬给崩出内伤。

  所有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就在这时,山谷口,二营的警戒哨兵,突然鸣枪示警。

  “什么情况?!”

  李云龙第一个反应过来,他一把抄起腰间的驳壳枪,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刀。

  “团长!别开枪!是自己人!”

  一个战士气喘吁吁地从山口跑了过来,脸上满是喜色。

  “是……是山神庙那边来人了!王石头代厂长派人送东西来了!”

  “王石头?”

  李云龙一愣,随即一拍大腿,乐了。

  “他娘的,老子差点把这茬给忘了!快!让他们进来!”

  很快,一支由十几头骡子组成的运输队,在几个山神庙老工人的护送下,出现在众人眼前。

  为首的,正是王石头的副手,那个曾经对王石头颇有微词的铸造组老把头,李师傅。

  可此刻,李师傅的脸上,早已没了当初的轻慢和不服。

  他一看到周墨和葛老铁,那张饱经风霜的老脸瞬间就笑成了一朵皱巴巴的菊花。

  他几步冲上前来,从怀里掏出一封用油布包得严严实实的信,双手递给周墨。

  “厂长!葛副厂长!这是王石头那小子,托俺带给你的信!”

  周墨接过信,还没来得及拆,李云龙那颗猴急的心就按捺不住了。

  他一把抢过信,粗暴地撕开油布包。

  “老子看看,这小子这几天,在山神庙给老子捅了多大的娄子!”

  他嘴上骂骂咧咧,眼睛却瞪得溜圆,凑到陈曦身边,让他念。

  陈曦清了清嗓子,借着火光,开始念信。

  “敬爱的周厂长、师傅、李团长:”

  “见字如面。山神庙一切安好,请勿挂念。”

  “报告厂长,你留下的‘畜力传动装置’图纸,已于五天前制造安装完毕。“

  ”经测试,动力输出平稳,效率比人力提高三倍不止!“

  ”咱们的‘黑将军’(那头老黑骡)精神头十足,一天能干十二个时辰不带喘气的!”

  信刚念到这,李云龙就忍不住“嘿”了一声,脸上那叫一个得意。

  他娘的,让骡子开车床,这事儿说出去,谁敢信?

  陈曦继续念下去。

  “得益于新动力,手榴弹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目前,山神庙基地每日可稳定生产合格弹体一百五十枚,引信总成一百二十套!”

  “预计本月底,即可超额完成你交代的生产任务!”

  “哗——”

  人群中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惊呼!

  一天一百多套!

  这产量,比他们走之前,翻了快五倍!

  葛老铁更是听得眼珠子都直了。

  他掰着指头算了算,照这个速度,一个月下来,那不是能造出三四千颗“铁葫芦”?

  我的老天爷!

  “好小子!王石头这小子,有出息!”

  葛老铁激动得直拍大腿,眼眶都红了。

  那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徒弟啊!

  李云龙更是乐得见牙不见眼,嘴咧得快到耳根子去了。

  “他娘的,老子这兵工厂,还真是个会下金蛋的鸡窝!”

  “还没完呢!”

  陈曦的声音也带上了几分激动,他指着信的后半部分。

  “另,遵照你的指示,‘车床下崽’计划已全面展开。”

  “全厂五十名工人,三班轮换,人歇机不歇。”

  “于昨日,已成功组装完成第一台由‘母机’制造的全新车床!各项性能指标,经测试,均不低于原型机!”

  “随信附上的,便是第二、第三台新车床的全部零件。”

  “请厂长和师傅检验!”

  轰——!

  如果说之前的消息是惊喜,那这段话,就像一颗真正的重磅炸弹,在乱风道这片荒芜的土地上轰然炸响!

  下崽了!

  山神庙那台“母鸡”,真的孵出“小鸡”了!

  而且,送来的,还是两台!

  “快!快打开看看!”

  李云龙的嗓子都喊劈了。

  几个工人七手八脚地打开那几口沉重的木箱。

  当箱盖掀开,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箱子里,用浸了油的干草仔细包裹着,静静地躺着一根根、一件件闪耀着乌黑金属光泽的零件。

  光滑如镜的主轴,严丝合缝的齿轮,厚重稳固的轴承座……

  每一件,都带着机器加工特有的,冰冷而精准的美感。

  它们不再有手工打磨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属于工业文明的,冷酷的完美。

  葛老铁颤抖着,从箱子里捧出一根主轴。

  他闭上眼,用那双最熟悉钢铁的糙手,在上面缓缓抚摸。

  “光……滑……”他喃喃自语。

  “比……比咱们磨了七天七夜的那根,还要光!”

  他猛地睁开眼,那双浑浊的老眼里,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夺眶而出。

  他转过头,看向山神庙的方向,声音沙哑,带着哭腔。

  “好小子……好徒弟……”

  “你没给师傅丢人!”

  李云龙也冲了上去,他不懂什么精度公差,但他看得懂那乌黑发亮的光泽,摸得着那冰冷顺滑的质感。

  “他娘的!”

  他拿起一个齿轮,对着光看了半天,最后狠狠一跺脚。

  “这玩意儿,比小鬼子那洋机器上的零件,看着还带劲!”

  他一把搂住周墨的肩膀,激动得满脸通红。

  “周老弟!你他娘的,不光自己是神仙,你带出来的徒弟,也快成仙了!”

  “咱们有五台……不,再加上咱们去黑风寨葛老铁造的一台,六台车床了!”

  周墨看着这些由自己的学生亲手制造出来的零件,心中也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与欣慰。

  星星之火,已经点燃。

  工业的种子,正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顽强地生根发芽。

  他拿起一根全新的,由新车床加工出来的镗刀,刀刃在火光下闪着森然的寒光。

  “团长,有了这些,咱们的速度,可以再快一点了。”

  他的目光,重新投向那座正在被火焰慢慢预热的巨大高炉。

  “葛副厂长,钱师傅!”

  周墨的声音陡然提高。

  “把新车床立刻组装起来!我要你们用最快的速度,把水泥窑和水力锻锤剩下的所有零件,都给我加工出来!”

  “是!”

  “烘炉继续!加大火力!”

  周墨的目光扫过所有人,最后定格在那座钢铁巨兽上,声音斩钉截铁。

  “今晚,不睡觉了!”

  “所有人,都给老子等着!”

  “等着听咱们乱风道的第一声,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