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另一个世界-《情满四合院之双穿何雨柱》

  1948年三月,何雨柱趴在课桌上,指尖敲着刚发下来的初三数学试卷,嘴角带着点漫不经心的得意。讲台上班主任正拿着他的成绩单,对着其他老师感慨:“这孩子是真省心,跳级考试门门拔尖,让他按规矩来上学,纯属耽误时间。”窗外的阳光斜斜地打在试卷上,把那些复杂的函数公式照得透亮。他其实不爱来学校,要不是为了拿那份“特例批准函”,才懒得坐在这里听老师念叨。

  四合院,何雨柱坐在院心的石凳上,手里翻着另一个世界李小丫给的漫画。!两年多了,他没再踏足那个世界,可李富贵夫妇的笑脸、李小丫扎着羊角辫追着他喊“柱子哥”的模样,总在夜里钻进梦里。

  “柱子,发啥愣呢?”吕文冰端着刚熬好的粥从屋里出来,

  何雨柱嘿嘿笑了笑:“想李大叔做的红烧肉了,还有小丫丫头,估摸着现在都长高。”

  吕文冰把粥碗往他面前推了推:“想了就去看看,家里有我跟你爹呢。再说,你从那边带回来的那些书,可帮了厂里大忙了。”

  她说的是实话。自打解放北方后,何雨柱借着去“那边”的机会,陆陆续续弄回来不少现代书籍——从基础的数理化教材,到精密的机床设计图,甚至还有几本关于农田水利的专着等等。这些东西在这个年代,简直是打开新世界的钥匙。

  就拿钢铁厂来说,以前轧钢全靠老师傅的经验,厚薄不均是常事。何雨柱把“那边”的轧机参数换算成这个年代能理解的公式,又画了改良图纸,厂里的技术员照着改了改,轧出来的钢板精度提高了三成。

  郊区的农田也变了样。他带回的杂交水稻培育手册,虽然暂时没法完全实现,可里面的“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理念,让老农们开了窍。今年秋收,单亩产量比去年多了两成,打谷场上的笑声能传到二里地外。

  他知道,这些变化里,有这个时代人们的拼劲,也有“那边”知识的助力。两个世界的智慧在这片土地上碰撞,开出的花比他预想的更鲜艳。“该去看看了。”何雨柱自语的说。

  第二天一早,何雨柱只说去师父那学中医,便出了四合院,拐进那条熟悉的窄胡同。进了空间,空间里的传送门依旧泛着柔和的光,他深吸一口进入了光门。

  何雨柱的身影刚在房间里凝实,就听见楼下传来熟悉的动画主题曲。他放轻脚步下楼,走到楼梯拐角时停住了——客厅地毯上,李小丫正抱着抱枕窝在沙发里,扎着的高马尾随着动画情节轻轻晃动,个子蹿高了不少,褪去了些许稚气,那双大眼睛却依旧亮得像浸了水的黑葡萄,一眨不眨盯着屏幕,嘴里还跟着哼主题曲。“小丫。”他低声喊了一句。李小丫猛地回头,手里的抱枕“啪”地掉在地上,眼睛瞬间瞪得更大,随即像颗小炮弹似的冲过来,抱住他的胳膊又蹦又跳:“柱子哥!你终于来了!我天天想你,

  何雨柱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这不是来了吗?看你,又长高了,快到我肩膀了。”

  厨房里传来盘子轻碰的声音,李富贵正系着围裙切菜,刀刃落在案板上的声音格外重,肖小雅站在一旁洗菜,背对着门口,“爸!妈!柱子哥来了!”李小丫朝厨房喊了一声。

  这两年多,李富贵和肖小雅夫妇的日子像坐了火箭般往上蹿。李富贵的古玩店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古玩店了,如今在琉璃厂占了整整三进的院子,货架上的青瓷、玉器流转得飞快——上周一对康熙青花瓶,没等上架就被南方来的藏家订走;肖小雅的珠宝店更不用说,柜台里最惹眼的那些翡翠挂件、手镯,不少都带着何雨柱当年留下的影子,那枚玻璃种帝王绿的无事牌,上个月拍出的价格,够买下铺面,连带着店里其他珠宝都成了贵妇圈的抢手货。

  何雨柱留下的那批货开始。肖小雅则从那些翡翠里找到了灵感,她把何雨柱留下的翡翠做成小巧的耳钉、手链,再配上自己设计的K金托,一下子火了。

  两人干脆把古玩店和珠宝店拧成一股绳,成立了“雅韵”集团。李富贵管着各地分店的古玩出售和展览,肖小雅主抓珠宝设计和品牌推广,北京总部的大楼在CBD拔地而起,玻璃幕墙上“雅韵”二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闪得人睁不开眼。上海的分店刚开业就创下了日销百万的纪录,广州的展厅里,何雨柱留下的那尊明代铜炉前永远围着一群看稀奇的客人,讲解员会笑着说:“这可是我们创始人的‘镇店之宝’,当年一位姓何的先生留下的。”

  如今在京城商界,谁不知道“雅韵”的发家史里藏着个神秘的“何先生”?李富贵夫妇每次提起,总会默契地相视一笑——那些被岁月打磨的古玩,那些透着灵气的翡翠,不仅撑起了一个集团的版图,更成了两人之间最温暖的秘密:他们带着何雨柱的馈赠,把日子过成了他当年或许期待过的模样,热闹,安稳,且有滋有味。2020年,北京城像被按下了慢放键。小区门口拉起了蓝色的隔离线,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守在临时搭起的岗亭里,手里捏着登记表,逢人就问“您去哪儿”“有出入证吗”。胡同里的老槐树抽出了新芽,却没了往年蹲在树下下棋的老爷子,只有快递车驶过的沙沙声,和各家阳台上飘来的网课声——“同学们看黑板,这道题的辅助线应该这么画”“把麦克风打开,小明你回答一下”。几个戴口罩的人影,拎着沉甸甸的购物袋,脚步匆匆往家赶。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多久,只在心里盼着,等疫情过去了,先把孩子送回学校,再约着老邻居,在胡同口的小饭馆,点盘爆肚。听着孩子们追跑的笑声,才算真的回到了过日子的模样。“这疫情闹得,倒真像古书上写的瘟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就说,李叔,那现在我们国家的药品会不会缺少?李富贵说缺,现在中医们研作一一个药方,但是缺少好多中药,特别是板蓝根那些全国都缺。何雨柱听到这些,就跟李富贵说,李叔,你能不能找到这些中药的种子,然后我种在空间里面,因为现在空间很大,就单单土地都有差不多 20 万亩,还有草原高山里面都可以种中药。而且我把时间调到 1:100,那么几天以后就可以收成,然后我再回另一个世界,请组织筹集这些中药材,到时候我再带回来。李富贵听到很高兴,这个是大好事。到时候我联系这边的药材公司,你放在仓库里面,我叫他们过来拉,顺便你跟另一边世界的组织说一下,需要购买什么工业设备还是别的东西,叫他们列个清单,到时候我们直接叫药材公司的人直接帮我们买这些东西。

  药材公司的人员动作很快,李富贵打完电话以后,两个小时就把种子送了过来,放在大门口就走开了。何雨柱直接过去,用意念把种子收进了空间里面,然后进了大厅以后,跟着李富贵夫妇和李小丫告别。因为这事情很紧,他需要回去另一个世界,筹备那些药材。回到原来的房间,何雨柱进入空间以后,一看那些庄稼,一个念头,直接把庄稼收收了起来,然后把这些种子撒下去,撒在土地上,也撒在草原高山上。空间的时间调成 1:100,然后从光门穿越,回到了四合院那个世界。从胡同口出来以后,何雨柱直接去军管会找领导。何雨柱走进军管会的院子时,正撞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廊下跟人交代事情。那背影挺直,等那人转过身,何雨柱眼睛一亮——可不就是老杨嘛!这下好,老熟人好办事,他就跟老杨说,老杨,怎么是你?老杨说,柱子啊,哎呀,我们好久没见了,我刚调回来到四九城军管会任职。何雨柱我这次来军管会办点事,刚好碰到你。是这样子的,那个爱国组织说需要一大批中药,请组织统计安排那些中药。老杨说,那行,我向上级领导汇报。何雨柱又说:而且爱国组织还说,现在组织上需要什么工业设备,也写出一个清单,到时候用药材的钱来抵这些买工业设备的钱。何雨柱把清单递给老杨,纸页上的字迹工工整整,板蓝根、金银花、连翘这些药材的名字下面还标着预估的需求量,数量不小。“爱国组织那边说了,这些药材是应急用的,得尽快备齐。老杨接过清单,我这就往上报,上级肯定重视。”他顿了顿,看向何雨柱,“用药材款抵设备钱,这法子倒是活络,省了兑换的麻烦,我一并汇报上去,估计很快会批下来。

  老杨把清单折好揣进兜里,起身道:“你在这儿等会儿,我去趟楼上,打个电话向领导汇报。这事儿耽误不得。”何雨柱在办公室里坐着,听见老杨的脚步声噔噔噔上了楼,

  没多大功夫,老杨回来了,脸上带着笑:“成了!领导说这是好事,既支持了爱国组织,又帮着盘活了资源,让我全权负责对接。设备清单我这就让人统计,药材这边我协调仓库,先把库存的调出来,不够的再从周边调度,三天内保证凑齐。”三天以后,老杨派人去四合院叫何雨柱,来人带何雨柱去到仓库。清点好物资以后,何雨柱说:今天会有爱国组织的人来搬这药材,不用留人在这里。老杨听了点点头,他说,一切小心。然后老杨就带着人离开了。等何雨柱看到他们离开以后,意识伸展出去五千米以内,看见没有留守人员在那里,然后何雨柱用意识笼罩那些仓库,何雨柱用意念把药材与要购买的工业设备清单一起收进了空间。空间里的两批药材也自动归拢,与新收入的药材整齐码在一起,形成一片望不到头的“药山”。做完这一切,他拍了拍手上的灰,转身走向那扇熟悉的光门何雨柱从房间出来时,然后叫李富贵打电话给药材公司的人,和药材公司的人约好在仓库见面。仓库区在城郊,一排排灰色厂房连成片,药材公司的人已经等在门口,手里拿着串钥匙,见到李富贵就迎上来:“李总,仓库都清出来了,这是钥匙。那批药材大概啥时候到?李富贵说:“四个小时后过来就行,在路上了。他们会卸货,卸完再叫你们来验货。李富贵接过钥匙给何雨柱。对方点点头,转身开车走了。

  何雨柱捏着钥匙走向最近的仓库,推开铁门,空旷的空间里只有几盏悬在头顶的白炽灯。他站在边上意识如水流般漫过整个仓库区,下一秒,原本空荡荡的库房里凭空堆起小山似的药材——晾晒好的金银花、打包成捆的板蓝根、装在麻袋里的连翘……空气中瞬间弥漫开清苦的药香。

  李富贵走进来的时候,正看见何雨柱从怀里掏出张折叠的清单,纸上密密麻麻列着工业设备的型号:“轧钢机、精密车床、还有这套流水线配件……按刚才说的,药材抵账,多退少补。”李富贵接过清单扫了眼,掏出手机对着拍了张照,直接转发给药材公司负责人,附带消息:“按这个清单采买,费用从药材款里扣,剩下的转我账户。”何雨柱留在了李富贵所在的世界,李富贵得知他懂医术,便四处奔走,凭借自己的人脉帮他牵线。没过多久,在李富贵的运作下,何雨柱被安排进了医院。疫情如战场,医院里人手紧张,何雨柱主动请缨到抗疫最前线。穿上防护服,他的身影在病房里穿梭,给病人量体温、问诊、配药,一点不含糊。有次连续熬了两个通宵,眼睛里布满血丝,可他还是精神头十足,给同事们打气:“没事,我年轻,李富贵和家人来看他,隔着老远就看见他穿着防护服的高大身影,在病房门口和同事交代着什么。李富贵拍了拍身边的妻子:“你看,我就说雨柱这孩子靠谱,有这本事,在哪都发光。”妻子点点头,看着何雨柱的背影,眼里满是赞许。何雨柱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回头望了一眼,看见李富贵他们,隔着口罩露出个笑容,挥了挥手,又转身投入到工作中。阳光透过医院的窗户照在他身上,仿佛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边,那身影看着格外让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