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君正在电话中沉声指挥,梁伟新等人见他到来,立刻围了上来。梁伟新满头大汗,语速急促地报告道:“爆炸引起矿洞垮塌,现在洞口已经堵住了,里面埋了一个小组,有12个人。”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此时的楚君,心态已经完全平稳下来。事情既然发生了,惊慌失措已经无济于事,后果如何也不用去多想,多想也于事无补。现在唯有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指挥救援,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他紧锁着眉头,沉声问梁乡长:“凭你的经验,这些被埋的人还有生还的可能吗?有没有看见活着的人?”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
梁乡长一脸焦虑,见楚君一脸淡定,他用衣角擦着额头的汗水,语气低沉地说:“这么大的事故我也是第一次见,原来就是死一两个人,领导背着处分就完了。因为在全乡安全生产上,县里每年给有2人的死亡指标,只要不超过这个指标就没事。现在洞口被堵死了,里面的情况还不清楚。只有把洞口挖开才能知道具体情况。但从目前来看,情况不太乐观,很难说……”话音未落,声音已经有些哽咽。
楚君心中一沉。对于一个乡来说,如果这12人全部遇难,那这就是一起特大的矿难事故。不仅乡政府一班人马,连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对于楚君这个刚上任不久的党委书记来说,上任才四天就遇到这样的事情,实在是运气不佳。然而,现实情况容不得他去考虑个人的得失。
“附近煤矿你都通知了没有?”楚君问。
“已经通知到了,有电话打不通的,也都命人开车去通知了。最多半小时,救援队就能到达。”梁乡长回答。
楚君一路听着梁伟新的汇报,大步走向了矿洞的第一现场。来到灰尘满地、摇摇欲坠的矿井前,他刚一伸头想去看看,身后的路所长丙辉一把拉住他,低声道:“楚书记,赶紧离开这里,这里的情况非常危险,随时可能再发生冒顶。如果你再出事,那可就真的捅破天了。”
“路所长,你在洞口把着,其他人不能进,我就在洞口看看。”楚君的声音不容置疑。
梁乡长看到了楚君进入了矿洞,他犹豫了片刻,还是跟了进去,焦急地劝道:“楚书记,快出去吧,这里太危险了!”
楚君走了十几米,果然看见洞口已经堆满了巨石,而现场救援的工人手中的工具实在太过落后,手里挥动着撬棍、十字镐等简易工具,而钻镐、风钻各有一部,也都在工作,但是救援效率太低了。
楚君望着洞口堆叠的巨石,心急如焚,对梁乡长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救援进度太慢了,你马上打电话确认一下,专业救援队究竟到哪里了?”声音中带着急切,他深知时间就是生命,每一秒都关乎生死。
梁伟新作为乡里分管安全生产的具体责任人,对煤矿的情况了如指掌。此时,他满脸焦急,却仍试图安抚楚君:“这里空间太窄,大型机械根本派不上用场。这些老矿工挖起来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您放心吧!”尽管如此,他的眼神中仍难掩忧虑。
在梁伟新和路丙辉等人的劝说下,楚君最终退出了矿洞。短短几分钟,洞内的尘土和闷热已将他原本清秀的面容染成了“黑包公”。他站在洞口,眼神坚定地注视着救援现场。
这时,杨发胜和买买江带着山口村煤矿的几十名矿工赶了过来。他们跳下车,开始从车上卸下各式救援工具。铁锹、小推车以及电镐、风钻、破石钻等各式工具,默默地站在一旁待命,只等第一批救援人员疲倦时,便立即轮替上阵。
半小时后,买买江带领着救援队员换班进入矿洞。他们工具齐全,进去后不久,机器的轰鸣声大作,震得整个洞口都在颤抖。这期间,不断有救援队抵达现场,先进的开凿工具被陆续送入洞中。工人们轮番作业,一车车碎石被运出洞口,堆在空地上。外面的工人随即接力,将碎石迅速运走。望着厂区空地上逐渐堆高的碎石,楚君的心悬了起来,他知道,这意味着救援工作正在艰难地往洞里推进。
挖掘工作持续了四个多小时,第一具尸体终于被挖出。尸体在巨石的重压下已严重变形,执勤民警迅速用白布将其遮盖,轻轻抬上早已等候在一旁的救护车。现场一片沉寂,众人的心情愈发沉重。
就在这时,耿书记才急匆匆地赶到现场。他与楚君见面后,没有寒暄,便急切地问道:“楚书记,刚才我看到一具尸体已经上车了,死亡一个已经是铁板钉钉了。这事上报县委、县政府了没有?”
作为当事方的主政领导,他姗姗来迟,一来不问现场情况,反而先关心上级领导是否知情。
楚君心中虽有不满,但面对这位老同志,他压住怒气,平静地回应道:“乡里出了这么大的事,谁敢隐瞒?那不是不想活了吗?”语气中透着无奈与愤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耿书记听后,轻叹一声:“我刚才在路上问了,州里的矿山救援队马上就到。现在单靠人工挖掘,进度实在太慢。时间每拖一秒,下面的工人就多一分危险。”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
楚君点头附和:“是啊,现在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救人。耿书记,多来提乡长呢?一会儿县领导可能会来,如果他不在场,场面可就不好看了。”
耿书记再次叹道:“唉。刚才我已经联系过他了,他正在赶来的路上。”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心里在盘算着:要是多来提乡长来不了更好,就是要让上级领导看一看多来提乡长是如何在乡里如何工作的。
楚君没有接话,只是默默注视着矿洞的方向,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被困的工人能够平安生还。他知道,这场救援还远未结束,而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全力争取每一分希望。
耿书记的目光投向不远处那片嘈杂的人群,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看到吐尔地正在忙碌地安排工作,便高声喊道:“吐尔地,过来一下。”
吐尔地听到喊声,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快步跑了过来,站在耿书记面前,微微喘着气。耿书记长叹一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现在给县委、县政府报了几例死亡了?”
吐尔地迅速整理了一下思绪,回答道:“目前只挖出一具尸体,还没来得及正式上报。我们只是向县里通报了大致的情况。”
耿书记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你要随时向县里报告最新情况,出了事故,态度必须端正。”他又郑重地叮嘱道:“所有上报的内容都必须先经过我和楚书记的审阅,不能擅自做主,尤其是死亡人数,这可不是小事。”
在一旁的楚君听到这里,也开口问道:“吐尔地,矿难事故的死亡人数标准是如何划分的?”
这个问题恰巧问到了吐尔地的专业领域,他立刻回答道:“根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的《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矿难事故的死亡人数标准是这样的: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至5000万元;至于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标准更为严格,我们就暂且不提了。”
吐尔地的话语中暗示着一种微妙的希望:只要能把死亡人数控制在三人以内,事情还能有回旋的余地,不然大家都将面临严峻的问责。
正在此时,道路两旁,矿工家属们如同潮水般涌了上来。这些家属们听到消息后,已经陆续赶来,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焦虑和担忧,眼中含着泪,却强忍着不敢哭出声来。人群中,一位面容憔悴的中年妇女和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太太,两人相互搀扶着站在警戒线外,不停地念叨着什么,想必是在祈祷自己的亲人能够平安归来。
楚君的心猛地一沉。他知道,此刻他不仅仅是在和时间赛跑,更是在和死神赛跑,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会决定这12个家庭的命运。他的肩膀上仿佛压着千斤重的担子,每一步都走得格外沉重。
楚君刚交代完手头的工作,看见一边在场的医护人员走过,大声问道:“吴院长来了吗?”
话音刚落,一位年约五十、戴着深度眼镜的医生迅速从人群中挤过来。他站在楚君和耿书记面前,恭敬地点头哈腰道:“院长在这里,请领导指示。”
耿书记面色严肃,语气不容置疑地说道:“吴院长,此次矿难关乎11位矿工兄弟的性命,医院必须全力以赴,哪怕仅存一息,也绝不能轻言放弃。一会儿救援队将伤员陆续送过来,你务必听我指挥。只要我一声令下,你立刻组织救护车将人送往县医院抢救。”
朱院长在乡医院摸爬滚打了一辈子,大小矿难见得多了,深知其中利害,当下心领神会地点头应道:“耿书记放心,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伤员一出来,马上送县医院抢救。”
几人正说着话,矿洞前又传来一阵欢呼声,第二名伤员被抬了出来。那人紧闭着双眼,头上的鲜血如泉水般涌出,瞬间将胸前的泥土染红了一大片。
楚君猛地推开众人,快步上前,伸手探向那人的鼻尖。刹那间,他心里一沉,此人似乎已无生命迹象。
耿书记在一旁焦急地催促道:“吴院长,赶紧组织医生抢救!”
几个医生和护士闻声而动,迅速抬着担架过来,一路小跑着将伤者抬上了救护车。
耿书记察觉到楚君眼中闪着疑惑,连忙将他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解释道:“你先别管是死是活,先把人送到医院抢救。这样一来,向上汇报时可以算作受伤,而不是当场死亡。而且尽全力抢救,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无可厚非。”
楚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里明白其中的门道。灾难等级的划分确实与死亡人数密切相关,在医院抢救的伤员,即便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在统计上报时与现场死亡存在细微却关键的区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夜幕低垂,宛如厚重的墨色帷幕,将策大乡的这片矿山紧紧笼罩。矿洞口附近,两排探照灯齐齐亮起,那强烈的光柱犹如利剑般刺破黑暗,将整个现场照得亮如白昼。那些原本在黑暗中模糊的轮廓,在灯光下变得分明起来,尘世的喧嚣与嘈杂,在这里化为一片寂静的等待。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低沉的引擎轰鸣声,一辆崭新的“宇通”客车缓缓驶入事故现场,车轮在泥泞的道路上碾出一道道水迹。紧随其后的是五辆亮着警示灯的120救护车,它们发出急切的警笛声,仿佛在催促着时间,快一点,再快一点。
客车稳稳停下,车门“砰”的一声打开。托乎提县长率先从车上下来,他身着深色夹克衫,神色严肃,眼神锐利如刀,迅速扫视着现场的每一个角落。
紧接着,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县长周友富也快步走下车,他的眉头紧锁,一脸凝重。随后,纪委、矿管局、公安局、县医院等各部门负责人也陆续从各自的车辆中走出,他们个个面色严峻,仿佛肩上压着千斤重担。
楚君和耿书记对视一眼,连忙迎了上去。楚君快步走上前,微微弯腰致意,声音沉稳而有力:“托乎提县长、周县长,各位领导,我们已经组织了初步的救援行动,但现场情况复杂,伤亡情况尚不明确,急需上级领导的指示和协调。”
托乎提县长快步走上前来,直截了当地问道:“目前的救援情况怎么样?有多少人被困?”
楚君不能回答,他看着耿书记。耿书记迅速接过话茬,语气急切却条理清晰:“县长,据初步估算,矿洞内可能还有10名矿工被困,目前救援队正在全力搜寻。不过,现场情况十分复杂,矿洞内部可能发生二次坍塌,救援难度很大。”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此时的楚君,心态已经完全平稳下来。事情既然发生了,惊慌失措已经无济于事,后果如何也不用去多想,多想也于事无补。现在唯有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指挥救援,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他紧锁着眉头,沉声问梁乡长:“凭你的经验,这些被埋的人还有生还的可能吗?有没有看见活着的人?”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
梁乡长一脸焦虑,见楚君一脸淡定,他用衣角擦着额头的汗水,语气低沉地说:“这么大的事故我也是第一次见,原来就是死一两个人,领导背着处分就完了。因为在全乡安全生产上,县里每年给有2人的死亡指标,只要不超过这个指标就没事。现在洞口被堵死了,里面的情况还不清楚。只有把洞口挖开才能知道具体情况。但从目前来看,情况不太乐观,很难说……”话音未落,声音已经有些哽咽。
楚君心中一沉。对于一个乡来说,如果这12人全部遇难,那这就是一起特大的矿难事故。不仅乡政府一班人马,连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对于楚君这个刚上任不久的党委书记来说,上任才四天就遇到这样的事情,实在是运气不佳。然而,现实情况容不得他去考虑个人的得失。
“附近煤矿你都通知了没有?”楚君问。
“已经通知到了,有电话打不通的,也都命人开车去通知了。最多半小时,救援队就能到达。”梁乡长回答。
楚君一路听着梁伟新的汇报,大步走向了矿洞的第一现场。来到灰尘满地、摇摇欲坠的矿井前,他刚一伸头想去看看,身后的路所长丙辉一把拉住他,低声道:“楚书记,赶紧离开这里,这里的情况非常危险,随时可能再发生冒顶。如果你再出事,那可就真的捅破天了。”
“路所长,你在洞口把着,其他人不能进,我就在洞口看看。”楚君的声音不容置疑。
梁乡长看到了楚君进入了矿洞,他犹豫了片刻,还是跟了进去,焦急地劝道:“楚书记,快出去吧,这里太危险了!”
楚君走了十几米,果然看见洞口已经堆满了巨石,而现场救援的工人手中的工具实在太过落后,手里挥动着撬棍、十字镐等简易工具,而钻镐、风钻各有一部,也都在工作,但是救援效率太低了。
楚君望着洞口堆叠的巨石,心急如焚,对梁乡长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救援进度太慢了,你马上打电话确认一下,专业救援队究竟到哪里了?”声音中带着急切,他深知时间就是生命,每一秒都关乎生死。
梁伟新作为乡里分管安全生产的具体责任人,对煤矿的情况了如指掌。此时,他满脸焦急,却仍试图安抚楚君:“这里空间太窄,大型机械根本派不上用场。这些老矿工挖起来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您放心吧!”尽管如此,他的眼神中仍难掩忧虑。
在梁伟新和路丙辉等人的劝说下,楚君最终退出了矿洞。短短几分钟,洞内的尘土和闷热已将他原本清秀的面容染成了“黑包公”。他站在洞口,眼神坚定地注视着救援现场。
这时,杨发胜和买买江带着山口村煤矿的几十名矿工赶了过来。他们跳下车,开始从车上卸下各式救援工具。铁锹、小推车以及电镐、风钻、破石钻等各式工具,默默地站在一旁待命,只等第一批救援人员疲倦时,便立即轮替上阵。
半小时后,买买江带领着救援队员换班进入矿洞。他们工具齐全,进去后不久,机器的轰鸣声大作,震得整个洞口都在颤抖。这期间,不断有救援队抵达现场,先进的开凿工具被陆续送入洞中。工人们轮番作业,一车车碎石被运出洞口,堆在空地上。外面的工人随即接力,将碎石迅速运走。望着厂区空地上逐渐堆高的碎石,楚君的心悬了起来,他知道,这意味着救援工作正在艰难地往洞里推进。
挖掘工作持续了四个多小时,第一具尸体终于被挖出。尸体在巨石的重压下已严重变形,执勤民警迅速用白布将其遮盖,轻轻抬上早已等候在一旁的救护车。现场一片沉寂,众人的心情愈发沉重。
就在这时,耿书记才急匆匆地赶到现场。他与楚君见面后,没有寒暄,便急切地问道:“楚书记,刚才我看到一具尸体已经上车了,死亡一个已经是铁板钉钉了。这事上报县委、县政府了没有?”
作为当事方的主政领导,他姗姗来迟,一来不问现场情况,反而先关心上级领导是否知情。
楚君心中虽有不满,但面对这位老同志,他压住怒气,平静地回应道:“乡里出了这么大的事,谁敢隐瞒?那不是不想活了吗?”语气中透着无奈与愤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耿书记听后,轻叹一声:“我刚才在路上问了,州里的矿山救援队马上就到。现在单靠人工挖掘,进度实在太慢。时间每拖一秒,下面的工人就多一分危险。”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
楚君点头附和:“是啊,现在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救人。耿书记,多来提乡长呢?一会儿县领导可能会来,如果他不在场,场面可就不好看了。”
耿书记再次叹道:“唉。刚才我已经联系过他了,他正在赶来的路上。”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心里在盘算着:要是多来提乡长来不了更好,就是要让上级领导看一看多来提乡长是如何在乡里如何工作的。
楚君没有接话,只是默默注视着矿洞的方向,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被困的工人能够平安生还。他知道,这场救援还远未结束,而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全力争取每一分希望。
耿书记的目光投向不远处那片嘈杂的人群,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看到吐尔地正在忙碌地安排工作,便高声喊道:“吐尔地,过来一下。”
吐尔地听到喊声,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快步跑了过来,站在耿书记面前,微微喘着气。耿书记长叹一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现在给县委、县政府报了几例死亡了?”
吐尔地迅速整理了一下思绪,回答道:“目前只挖出一具尸体,还没来得及正式上报。我们只是向县里通报了大致的情况。”
耿书记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你要随时向县里报告最新情况,出了事故,态度必须端正。”他又郑重地叮嘱道:“所有上报的内容都必须先经过我和楚书记的审阅,不能擅自做主,尤其是死亡人数,这可不是小事。”
在一旁的楚君听到这里,也开口问道:“吐尔地,矿难事故的死亡人数标准是如何划分的?”
这个问题恰巧问到了吐尔地的专业领域,他立刻回答道:“根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的《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矿难事故的死亡人数标准是这样的: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至5000万元;至于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标准更为严格,我们就暂且不提了。”
吐尔地的话语中暗示着一种微妙的希望:只要能把死亡人数控制在三人以内,事情还能有回旋的余地,不然大家都将面临严峻的问责。
正在此时,道路两旁,矿工家属们如同潮水般涌了上来。这些家属们听到消息后,已经陆续赶来,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焦虑和担忧,眼中含着泪,却强忍着不敢哭出声来。人群中,一位面容憔悴的中年妇女和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太太,两人相互搀扶着站在警戒线外,不停地念叨着什么,想必是在祈祷自己的亲人能够平安归来。
楚君的心猛地一沉。他知道,此刻他不仅仅是在和时间赛跑,更是在和死神赛跑,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会决定这12个家庭的命运。他的肩膀上仿佛压着千斤重的担子,每一步都走得格外沉重。
楚君刚交代完手头的工作,看见一边在场的医护人员走过,大声问道:“吴院长来了吗?”
话音刚落,一位年约五十、戴着深度眼镜的医生迅速从人群中挤过来。他站在楚君和耿书记面前,恭敬地点头哈腰道:“院长在这里,请领导指示。”
耿书记面色严肃,语气不容置疑地说道:“吴院长,此次矿难关乎11位矿工兄弟的性命,医院必须全力以赴,哪怕仅存一息,也绝不能轻言放弃。一会儿救援队将伤员陆续送过来,你务必听我指挥。只要我一声令下,你立刻组织救护车将人送往县医院抢救。”
朱院长在乡医院摸爬滚打了一辈子,大小矿难见得多了,深知其中利害,当下心领神会地点头应道:“耿书记放心,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伤员一出来,马上送县医院抢救。”
几人正说着话,矿洞前又传来一阵欢呼声,第二名伤员被抬了出来。那人紧闭着双眼,头上的鲜血如泉水般涌出,瞬间将胸前的泥土染红了一大片。
楚君猛地推开众人,快步上前,伸手探向那人的鼻尖。刹那间,他心里一沉,此人似乎已无生命迹象。
耿书记在一旁焦急地催促道:“吴院长,赶紧组织医生抢救!”
几个医生和护士闻声而动,迅速抬着担架过来,一路小跑着将伤者抬上了救护车。
耿书记察觉到楚君眼中闪着疑惑,连忙将他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解释道:“你先别管是死是活,先把人送到医院抢救。这样一来,向上汇报时可以算作受伤,而不是当场死亡。而且尽全力抢救,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无可厚非。”
楚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里明白其中的门道。灾难等级的划分确实与死亡人数密切相关,在医院抢救的伤员,即便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在统计上报时与现场死亡存在细微却关键的区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夜幕低垂,宛如厚重的墨色帷幕,将策大乡的这片矿山紧紧笼罩。矿洞口附近,两排探照灯齐齐亮起,那强烈的光柱犹如利剑般刺破黑暗,将整个现场照得亮如白昼。那些原本在黑暗中模糊的轮廓,在灯光下变得分明起来,尘世的喧嚣与嘈杂,在这里化为一片寂静的等待。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低沉的引擎轰鸣声,一辆崭新的“宇通”客车缓缓驶入事故现场,车轮在泥泞的道路上碾出一道道水迹。紧随其后的是五辆亮着警示灯的120救护车,它们发出急切的警笛声,仿佛在催促着时间,快一点,再快一点。
客车稳稳停下,车门“砰”的一声打开。托乎提县长率先从车上下来,他身着深色夹克衫,神色严肃,眼神锐利如刀,迅速扫视着现场的每一个角落。
紧接着,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县长周友富也快步走下车,他的眉头紧锁,一脸凝重。随后,纪委、矿管局、公安局、县医院等各部门负责人也陆续从各自的车辆中走出,他们个个面色严峻,仿佛肩上压着千斤重担。
楚君和耿书记对视一眼,连忙迎了上去。楚君快步走上前,微微弯腰致意,声音沉稳而有力:“托乎提县长、周县长,各位领导,我们已经组织了初步的救援行动,但现场情况复杂,伤亡情况尚不明确,急需上级领导的指示和协调。”
托乎提县长快步走上前来,直截了当地问道:“目前的救援情况怎么样?有多少人被困?”
楚君不能回答,他看着耿书记。耿书记迅速接过话茬,语气急切却条理清晰:“县长,据初步估算,矿洞内可能还有10名矿工被困,目前救援队正在全力搜寻。不过,现场情况十分复杂,矿洞内部可能发生二次坍塌,救援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