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东宫夜话-《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

  太子从御书房回到东宫时,夜色已浓。

  太子妃林氏却还未歇下,正坐在灯下看着两个年幼的皇孙的描红本子,眉眼温柔。

  她与太子是青梅竹马,感情甚笃,育有两子,夫妻间向来无话不谈。

  见太子归来,神色间带着几分思量,林氏放下手中的本子,迎上前替他解下披风,柔声问道:“殿下今日似乎有心事?”

  太子握住她的手,在榻边坐下,将父皇在御书房关于乔家的那番话,细细说与了她听。

  “……父皇之意,乔家忠义可用,其家四女乔兰菁更是非凡。让我嘱咐你,平日可多与乔家女眷走动,尤其是那位乔四小姐,以示恩遇。”太子看着妻子,语气温和却郑重,“此事关乎未来,需做得自然,不露痕迹。”

  林氏聪慧,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她沉吟片刻,轻声道:“乔家近日义举,臣妾在宫中亦有耳闻,心中本是敬佩。如今父皇既有此意,臣妾自当尽力。只是……这初次接触,需得寻个恰当的契机才好,过于刻意,反倒落了下乘。”

  太子点头:“爱妃考虑得是。你有何想法?”

  林氏微微一笑,眼中闪着灵秀的光:“臣妾听闻,乔家新开了一家‘暖绒阁’,所售羊毛衣物轻软保暖,在京中颇受好评。近日天气转寒,臣妾正想为两个孩子添置些既暖和又不显笨重的冬衣。不如,便以此为由,下帖请乔四小姐携些适合孩童的羊毛衣物入东宫一见?一来合乎情理,二来也能亲眼见见这位乔四小姐,看看她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灵秀不凡。”

  太子闻言,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此法甚好!既全了礼数,又自然妥帖。那乔四小姐是经商之人,以此为引,她想必也能放松些。”

  计议已定.

  次日,一份来自东宫、措辞温和典雅的帖子便送到了安定门大街的乔府,点名邀乔四小姐乔兰菁,于三日后携“暖绒阁”适合孩童的羊毛衣物样品入东宫一见。

  帖子送到时,乔府内难免一阵波澜。

  苏清韵又是欢喜又是紧张,拉着乔兰菁反复叮嘱宫中礼仪。

  乔兰心也帮着挑选入宫穿戴的衣物首饰,务求端庄得体又不失乔家气度。

  乔兰菁心中虽也有一丝波澜,但更多是一种“终于来了”的明悟。

  帝心默许,储君示好,这是乔家此前种种积累下的必然。

  她沉稳地安抚母亲和姐姐:“母亲,大姐,不必过于紧张。太子妃娘娘既是以选购衣物为由,我们便以商贾本分应对,不卑不亢,展现诚意与货物之优便可。”

  三日后,乔兰菁带着紫电,以及精心挑选的几套用最柔软羊毛织就的童装、小毯子等物,乘坐着赵大驾驶的马车,前往东宫。

  东宫气氛肃穆却不失雅致。

  在宫人的引路下,乔兰菁被带至一处暖阁。

  太子妃林氏正坐在榻上,两位小皇孙在一旁由乳母陪着玩积木。

  乔兰菁依礼叩拜,声音清越平稳:“民女乔兰菁,叩见太子妃娘娘,叩见两位皇孙殿下。”

  “乔四小姐请起,看座。”林氏声音温和,带着一丝好奇打量着她。

  只见眼前的女子身着浅碧色绣缠枝玉兰的襦裙,妆容清淡,举止从容,眉眼间透着一股书卷气的沉静,若非早知其事迹,几乎要以为这是哪位书香门第的闺秀。

  “谢娘娘。”乔兰菁落座后,便让紫电将带来的衣物样品呈上,“听闻娘娘欲为皇孙殿下添置冬衣,民女特带来‘暖绒阁’新制的几样孩童衣物,皆用上等细软羊毛织成,轻暖透气,请娘娘过目。”

  林氏拿起一件乳白色的小毛衣,入手果然柔软异常,几乎没什么重量,编织得也十分精巧,领口袖边还绣着可爱的如意云纹。

  她又摸了摸那条同样柔软的小毯子,眼中露出满意的神色。

  “果然名不虚传。”林氏赞道,又状似随意地问起,“听闻这羊毛处理之法,以及这募捐立碑之策,皆是乔四小姐所想?”

  乔兰菁心中微凛,知道正题来了。

  她微微垂首,谦逊答道:“娘娘谬赞。羊毛处理乃是民女兄长在江南反复试验之功。至于募捐之策,不过是民女见家父忧心国事,偶发妄言,幸得陛下与朝廷不弃,采纳施行,实乃万民之福,非民女一人之智。”

  她回答得滴水不漏,既点明了家族的共同努力,又将功劳归于朝廷和皇帝,态度不卑不亢。

  林氏见她言辞得体,心思玲珑,心中又添了几分好感。

  两人又就着孩童衣物、京城气候、乃至江南风物聊了片刻,乔兰菁皆能应对自如,言谈间既显见识,又不失分寸。

  约莫半个时辰后,乔兰菁便识趣地告退。

  林氏赏了些宫中的点心绸缎,亲自吩咐宫人好生送她出去。

  回到暖阁,太子从屏风后转出,笑问:“爱妃觉得如何?”

  林氏看着那几件柔软的羊毛童装,眼中带着欣赏:“殿下,此女确非寻常。沉稳有度,心思缜密,言谈不俗,更难得的是那份不居功的谦逊。乔家有女如此,未来可期。父皇的眼光,果然精准。”

  太子颔首,心中对乔家的重视,又加深了一层。

  这第一次接触,双方都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为未来的“深交”,铺下了一块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