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后,承天帝并未立刻前往御书房处理政务,而是信步走到了御花园的澄瑞亭。
初夏的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洒下,在他明黄的龙袍上跳跃,他却似乎有些心不在焉,指尖无意识地在汉白玉栏杆上轻轻敲击。
侍立在一旁的陈大伴垂着眼,如同泥塑木雕,呼吸都放得极轻。
他伺候陛下多年,深知此刻陛下心中正在思量极重要的事,且与今日朝堂上风头无两的乔家有关。
良久,承天帝忽然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陈大伴,你觉得……乔家那个乔山谦,如何?”
陈大伴心中猛地一凛,如同平静湖面被投入一颗石子。
陛下这话问得……太过意味深长。
乔山谦?
乔家长房嫡孙,新科进士,翰林院修撰,年轻有为,家风清正,今日更显忠义……
他几乎瞬间就摸到了陛下几分心思,但这心思太过惊人,他岂敢轻易接口?
他躬下身,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属于奴才的茫然与恭顺:“回陛下,乔修撰年轻有为,学问是极好的,今日观其言行,沉稳知礼,确是栋梁之材。”
他答得中规中矩,只论才学品行,绝不逾越半分。
承天帝转过头,目光平静地看着他,那眼神却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处的算计。
陈大伴只觉得脊背微微发凉,头垂得更低。
“你跟了朕几十年,最是知朕心意。”承天帝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在朕面前,还装傻?”
陈大伴心里叫苦,知道躲不过去了,只好将腰弯得更深,声音带着惶恐与试探:“老奴……老奴愚钝。只是……只是恍惚想着,乔修撰这般品貌家世,尚未婚配……若是……若是尚了主,倒真是一段佳话……”
他说得极其含蓄,点到即止。
承天帝闻言,并未怪罪,反而嘴角几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重新将目光投向亭外的姹紫嫣红。
“佳话……是啊。乔家根基渐厚,忠勇可用,若能以姻亲固之,朕心更安。”他像是在对陈大伴说,又像是在自语。
将最宠爱的朝阳许给乔家,既是施恩,亦是纽带。
乔家有了驸马这层身份,荣耀至极,自然会更加忠心耿耿;而皇家,也能通过这层关系,将这支新兴的、能力卓着的力量更紧密地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尤其是在这多事之秋。
这是一举两得的帝王权衡。
“去,”承天帝收回目光,吩咐道,“把朝阳给朕叫来。”
“老奴遵旨。”陈大伴心中暗叹,果然如此!
他不敢怠慢,立刻亲自去往朝阳长公主所居的长乐宫。
不多时,一阵环佩轻响,伴随着清脆悦耳的脚步声,一位身着鹅黄宫装、明艳照人的少女便来到了澄瑞亭。
她年方十五,眉眼间继承了承天帝的几分英气,却又多了几分少女的娇憨与灵动,正是最得圣心的朝阳长公主。
“儿臣给父皇请安!”朝阳笑嘻嘻地行了个礼,便自然地凑到承天帝身边,“父皇唤儿臣来,可是有什么好玩的?”
承天帝看着爱女,冷硬的眉眼柔和了几分,挥挥手让陈大伴等侍从退到远处。
“朝阳,今日朝堂之上,乔家之事,你可知晓?”他并未直接切入正题。
朝阳公主歪着头,想了想:“听宫人议论了几句,说是乔家又立功了?还捐了好多银子?父皇还赏了他们匾额?”
她眨着清澈的大眼睛,“这乔家,倒是挺厉害的。”
“嗯,是挺厉害。”承天帝点点头,状似随意地问道,“那……你觉得乔家如何?比如,那个今日在朝堂上呈送银票的乔修撰,乔山谦?”
朝阳公主何等聪慧,闻言眸光微微一闪,脸上笑容不变,语气却带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乔家自然是忠臣良将。至于乔修撰嘛……儿臣又没见过,只听闻是个端方君子,学问好。父皇怎么突然问起他来了?”
她巧妙地又将问题抛了回去,带着女儿家特有的娇嗔。
承天帝看着她灵动的模样,心中那份利用姻缘进行政治权衡的心思,忽然淡了几分,升起一丝属于父亲的温情。
他笑了笑,抬手摸了摸女儿的头:“无事,随口问问。朕的朝阳,值得这世间最好的儿郎。”
朝阳公主依偎在父亲身边,垂下眼睫,掩去眸中一闪而过的深思。
她生在帝王家,岂会真的天真无知?
父皇今日特意唤她来问及乔家子弟,其意已然隐隐若现。
乔家……她心中默念着这两个字,那个仅闻其名、未见其人的乔山谦,似乎与她未来的命运,产生了一丝微妙的关联。
她没有追问,也没有表露任何情绪,只是陪着父亲说了一会儿闲话,便乖巧地告退了。
看着女儿离去的背影,承天帝目光深沉。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既要达成政治目的,也需顾及女儿的意愿,更要寻一个最恰当的时机。
初夏的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洒下,在他明黄的龙袍上跳跃,他却似乎有些心不在焉,指尖无意识地在汉白玉栏杆上轻轻敲击。
侍立在一旁的陈大伴垂着眼,如同泥塑木雕,呼吸都放得极轻。
他伺候陛下多年,深知此刻陛下心中正在思量极重要的事,且与今日朝堂上风头无两的乔家有关。
良久,承天帝忽然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陈大伴,你觉得……乔家那个乔山谦,如何?”
陈大伴心中猛地一凛,如同平静湖面被投入一颗石子。
陛下这话问得……太过意味深长。
乔山谦?
乔家长房嫡孙,新科进士,翰林院修撰,年轻有为,家风清正,今日更显忠义……
他几乎瞬间就摸到了陛下几分心思,但这心思太过惊人,他岂敢轻易接口?
他躬下身,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属于奴才的茫然与恭顺:“回陛下,乔修撰年轻有为,学问是极好的,今日观其言行,沉稳知礼,确是栋梁之材。”
他答得中规中矩,只论才学品行,绝不逾越半分。
承天帝转过头,目光平静地看着他,那眼神却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处的算计。
陈大伴只觉得脊背微微发凉,头垂得更低。
“你跟了朕几十年,最是知朕心意。”承天帝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在朕面前,还装傻?”
陈大伴心里叫苦,知道躲不过去了,只好将腰弯得更深,声音带着惶恐与试探:“老奴……老奴愚钝。只是……只是恍惚想着,乔修撰这般品貌家世,尚未婚配……若是……若是尚了主,倒真是一段佳话……”
他说得极其含蓄,点到即止。
承天帝闻言,并未怪罪,反而嘴角几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重新将目光投向亭外的姹紫嫣红。
“佳话……是啊。乔家根基渐厚,忠勇可用,若能以姻亲固之,朕心更安。”他像是在对陈大伴说,又像是在自语。
将最宠爱的朝阳许给乔家,既是施恩,亦是纽带。
乔家有了驸马这层身份,荣耀至极,自然会更加忠心耿耿;而皇家,也能通过这层关系,将这支新兴的、能力卓着的力量更紧密地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尤其是在这多事之秋。
这是一举两得的帝王权衡。
“去,”承天帝收回目光,吩咐道,“把朝阳给朕叫来。”
“老奴遵旨。”陈大伴心中暗叹,果然如此!
他不敢怠慢,立刻亲自去往朝阳长公主所居的长乐宫。
不多时,一阵环佩轻响,伴随着清脆悦耳的脚步声,一位身着鹅黄宫装、明艳照人的少女便来到了澄瑞亭。
她年方十五,眉眼间继承了承天帝的几分英气,却又多了几分少女的娇憨与灵动,正是最得圣心的朝阳长公主。
“儿臣给父皇请安!”朝阳笑嘻嘻地行了个礼,便自然地凑到承天帝身边,“父皇唤儿臣来,可是有什么好玩的?”
承天帝看着爱女,冷硬的眉眼柔和了几分,挥挥手让陈大伴等侍从退到远处。
“朝阳,今日朝堂之上,乔家之事,你可知晓?”他并未直接切入正题。
朝阳公主歪着头,想了想:“听宫人议论了几句,说是乔家又立功了?还捐了好多银子?父皇还赏了他们匾额?”
她眨着清澈的大眼睛,“这乔家,倒是挺厉害的。”
“嗯,是挺厉害。”承天帝点点头,状似随意地问道,“那……你觉得乔家如何?比如,那个今日在朝堂上呈送银票的乔修撰,乔山谦?”
朝阳公主何等聪慧,闻言眸光微微一闪,脸上笑容不变,语气却带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乔家自然是忠臣良将。至于乔修撰嘛……儿臣又没见过,只听闻是个端方君子,学问好。父皇怎么突然问起他来了?”
她巧妙地又将问题抛了回去,带着女儿家特有的娇嗔。
承天帝看着她灵动的模样,心中那份利用姻缘进行政治权衡的心思,忽然淡了几分,升起一丝属于父亲的温情。
他笑了笑,抬手摸了摸女儿的头:“无事,随口问问。朕的朝阳,值得这世间最好的儿郎。”
朝阳公主依偎在父亲身边,垂下眼睫,掩去眸中一闪而过的深思。
她生在帝王家,岂会真的天真无知?
父皇今日特意唤她来问及乔家子弟,其意已然隐隐若现。
乔家……她心中默念着这两个字,那个仅闻其名、未见其人的乔山谦,似乎与她未来的命运,产生了一丝微妙的关联。
她没有追问,也没有表露任何情绪,只是陪着父亲说了一会儿闲话,便乖巧地告退了。
看着女儿离去的背影,承天帝目光深沉。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既要达成政治目的,也需顾及女儿的意愿,更要寻一个最恰当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