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在暗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如同织就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撒向太湖及其关联的阴影之处。
“主子,”景一风尘仆仆地归来,眼中带着一丝振奋,“顺着漕粮的线,我们盯住了苏州府一个叫‘广源仓’的官仓。账面做得天衣无缝,但属下的人混进去发现,其地下竟有暗道,部分漕粮并未入库,而是经由暗道被秘密运走,接手的是太湖上几家背景干净的渔行,但这些渔行的船只却时常消失在指定捕捞区域。”
萧景珩目光锐利:“渔行……很好的掩护。继续盯紧,查清这些粮食最终运往哪个岛屿,以及接应的人。”
另一边,景九也带来了关于资金的关键信息:“小姐,世子爷,黑市那几股异常资金,我们追踪到最后,发现其通过多层辗转,最终流入了一家名为‘锦绣阁’的绣庄。这家绣庄明面上为城中贵妇定制衣裙,暗地里却与荣王侧妃的娘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且近期采购了大量并非用于刺绣的朱砂、硝石等物!”
朱砂、硝石?
这可是炼制丹药乃至……火药的原料!
萧景珩与乔兰菁对视一眼,均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
荣王所图,恐怕比想象的更大。
“景十那边呢?”乔兰菁问道。
“景十姐姐还在盯那几家接暗镖的镖局,”景九回道,“她发现他们押送的沉重箱子,最终都送到了太湖沿岸几个看似废弃的码头,由专人接手,直接上船运往湖心。箱体落地声音沉闷,像是金属或矿石。”
物资、资金、军备原料……
一条条线索逐渐清晰,指向性越来越明确。
萧景珩心中已有定计,只待一个确凿的时机和更完整的证据链,便可收网。
然而,就在他们专注于追查逆党之时,乔兰菁这边,却也因她的“不务正业”引来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关注。
这日,她正带着景九在金陵城外的自家庄子里,查看番麦的试种情况。
经过精心照料,番麦长势喜人,植株挺拔,已开始抽穗,那金灿灿的穗子在阳光下格外引人注目。
庄头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户,看着这从未见过的庄稼,又是好奇又是担忧:“小姐,这……这番麦真能当粮食?长得倒是怪好看的。”
乔兰菁蹲下身,仔细查看穗粒情况,耐心解释:“李庄头,你放心,这东西耐旱高产,等成熟了,磨成粉,口感不比小麦差,产量却可能高上不少。若能推广开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李庄头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他们并未注意到,庄子外围,有几个看似路过歇脚的货郎,目光却时不时地瞟向这片长势奇特的庄稼地,眼神交换间,带着几分探究。
与此同时,金陵知府后衙。
师爷躬身对正在品茶的知府大人低语:“大人,下面人来报,说城南宋家的庄子里,种了些稀奇古怪的作物,并非本地品种,长势颇旺。据说是京城来的那位乔博士弄来的。”
知府慢悠悠地放下茶杯,捋了捋胡须:“乔博士?可是那位圣上亲封的安民博士?”
“正是。”
“嗯……”知府沉吟片刻,“听闻此女颇得圣心,在工部也弄出了些名堂。她种些新奇作物,倒也不足为奇。只是……”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如今江南局势微妙,多事之秋,任何异常都需留意。让你的人盯着点,看看她除了种地,还和什么人来往,尤其是……是否与京城某些显贵过从甚密。”
师爷心领神会:“属下明白,这就去安排。”
危机如同水下的暗流,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悄然涌动。
一边是逆党垂死挣扎可能带来的反扑,另一边,乔兰菁带来的“新事物”和她本身的影响力,也开始进入某些地方势力的视野。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金陵城的天空,看似晴朗,却已隐隐有山雨欲来之势。
“主子,”景一风尘仆仆地归来,眼中带着一丝振奋,“顺着漕粮的线,我们盯住了苏州府一个叫‘广源仓’的官仓。账面做得天衣无缝,但属下的人混进去发现,其地下竟有暗道,部分漕粮并未入库,而是经由暗道被秘密运走,接手的是太湖上几家背景干净的渔行,但这些渔行的船只却时常消失在指定捕捞区域。”
萧景珩目光锐利:“渔行……很好的掩护。继续盯紧,查清这些粮食最终运往哪个岛屿,以及接应的人。”
另一边,景九也带来了关于资金的关键信息:“小姐,世子爷,黑市那几股异常资金,我们追踪到最后,发现其通过多层辗转,最终流入了一家名为‘锦绣阁’的绣庄。这家绣庄明面上为城中贵妇定制衣裙,暗地里却与荣王侧妃的娘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且近期采购了大量并非用于刺绣的朱砂、硝石等物!”
朱砂、硝石?
这可是炼制丹药乃至……火药的原料!
萧景珩与乔兰菁对视一眼,均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
荣王所图,恐怕比想象的更大。
“景十那边呢?”乔兰菁问道。
“景十姐姐还在盯那几家接暗镖的镖局,”景九回道,“她发现他们押送的沉重箱子,最终都送到了太湖沿岸几个看似废弃的码头,由专人接手,直接上船运往湖心。箱体落地声音沉闷,像是金属或矿石。”
物资、资金、军备原料……
一条条线索逐渐清晰,指向性越来越明确。
萧景珩心中已有定计,只待一个确凿的时机和更完整的证据链,便可收网。
然而,就在他们专注于追查逆党之时,乔兰菁这边,却也因她的“不务正业”引来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关注。
这日,她正带着景九在金陵城外的自家庄子里,查看番麦的试种情况。
经过精心照料,番麦长势喜人,植株挺拔,已开始抽穗,那金灿灿的穗子在阳光下格外引人注目。
庄头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户,看着这从未见过的庄稼,又是好奇又是担忧:“小姐,这……这番麦真能当粮食?长得倒是怪好看的。”
乔兰菁蹲下身,仔细查看穗粒情况,耐心解释:“李庄头,你放心,这东西耐旱高产,等成熟了,磨成粉,口感不比小麦差,产量却可能高上不少。若能推广开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李庄头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他们并未注意到,庄子外围,有几个看似路过歇脚的货郎,目光却时不时地瞟向这片长势奇特的庄稼地,眼神交换间,带着几分探究。
与此同时,金陵知府后衙。
师爷躬身对正在品茶的知府大人低语:“大人,下面人来报,说城南宋家的庄子里,种了些稀奇古怪的作物,并非本地品种,长势颇旺。据说是京城来的那位乔博士弄来的。”
知府慢悠悠地放下茶杯,捋了捋胡须:“乔博士?可是那位圣上亲封的安民博士?”
“正是。”
“嗯……”知府沉吟片刻,“听闻此女颇得圣心,在工部也弄出了些名堂。她种些新奇作物,倒也不足为奇。只是……”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如今江南局势微妙,多事之秋,任何异常都需留意。让你的人盯着点,看看她除了种地,还和什么人来往,尤其是……是否与京城某些显贵过从甚密。”
师爷心领神会:“属下明白,这就去安排。”
危机如同水下的暗流,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悄然涌动。
一边是逆党垂死挣扎可能带来的反扑,另一边,乔兰菁带来的“新事物”和她本身的影响力,也开始进入某些地方势力的视野。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金陵城的天空,看似晴朗,却已隐隐有山雨欲来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