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秋狩(上)-《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

  玄王萧砚舟的话头转得极快,方才还在说阿烬,此刻已拍着大腿笑道:“说起来,正有件要紧事。皇兄登基后的首次秋猎,礼部那边递了好几个章程上来,看得人眼花。我们几个寻思着,不如明日约了你一同去御书房,帮着参详参详?”

  芙王萧砚宁点头附和:“秋猎关乎天家颜面与武备展示,确需谨慎。皇兄初次主持,我们这些做兄弟的,理当分忧。”

  萧景珩尚未答话,性急的萧砚舟却已站起身:“择日不如撞日!我看今天天色尚早,皇兄此刻定然还在御书房批折子,咱们现在就去!打他个措手不及,省得他明日又找借口推脱!”

  他这话带着几分促狭,显然是深知自己皇兄忙于政务不喜打扰的性子。

  众人被他这说风就是雨的劲头逗乐,也觉得有理,便纷纷起身。

  萧景珩无奈摇头,却也由着他们。

  一行人浩浩荡荡,便朝着皇宫内苑行去。

  御书房内,永昌帝萧景宸正对着一叠关于漕运改革的奏折揉着额角,朱笔悬在半空,迟迟未落。

  烛火映着他略显疲惫的面容,登基以来,案牍之劳形远超他预期。

  忽听得门外内侍略显慌乱的通传:“陛下,玄王殿下、芙王殿下、靖王殿下……几位大人求见。”

  萧景宸一愣,这个时辰……他搁下笔,沉声道:“宣。”

  只见以萧砚舟为首,几位连襟鱼贯而入,瞬间将原本肃静的御书房填得满满当当。

  萧景宸看着眼前这一张张或带笑、或温和、或沉稳的脸,一时有些怔忡,下意识问道:“众卿此时联袂而来,可是有紧急军情或要务?”

  他目光扫过自家二弟、三弟,又看向几位重臣妹夫,心里快速盘算着各种可能。

  萧砚舟见他这如临大敌的模样,率先憋不住笑出声来:“皇兄,放松些!不是来给你添堵的,是来给你解忧的!”

  他几步凑到御案前,笑嘻嘻地拿起一份礼部关于秋猎的章程,“喏,就是为了这个。”

  萧景宸这才恍然,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没好气地瞪了弟弟一眼:“你这莽撞性子何时能改?差点以为边关告急!”

  他看向其他人,语气缓和了许多,“原来是为此事。朕正觉礼部所拟过于繁缛,想着明日召你们商议。”

  骆北辰直言道:“陛下,秋猎重在震慑与演武,而非虚礼。臣以为,可精简仪程,突出骑射与布阵演练。”

  张文瑾接着道:“骆将军所言甚是。然天家威仪亦不可废,其中分寸,需得仔细拿捏。景行前日还问起,能否让各家小辈也组队参与,以示武风传承。”

  陆明远笑道:“若让孩子们参与,安保需得更周密。臣可调派精锐巡防。”

  江清晏也补充:“太医院需随行,并备足防治跌打损伤与秋季瘴气的药材。”

  你一言我一语,原本安静的御书房顿时热闹起来。

  萧景宸看着几位兄弟和得力臣子你一言我一语,心中那点疲惫被这股鲜活之气冲散不少。

  他靠在椅背上,听着他们争论哪个猎场更合适,仪仗规模如何,是否允许文臣参与骑射展示,甚至讨论起往年秋猎的趣事。

  萧景珩适时开口,声音沉稳:“皇兄,秋猎之本,在于宣示陛下重视武备、与民同乐之心。章程可定其骨架,细节则由相关衙门各司其职即可。陛下不必事必躬亲,总揽大局便可。”

  萧景宸闻言,深以为然,笑道:“还是景珩知我。”

  他目光扫过众人,心中暖流涌动。

  这便是他的兄弟,他的股肱,在他需要时,总会聚拢而来。

  萧砚舟见状,又开始插科打诨:“皇兄,你看我们多贴心,主动上门为你分忧。是不是该赏顿御膳房的夜宵?”

  这话又引来一片笑声。

  最终,在轻松而不失严谨的氛围中,秋猎的大致框架便被确定下来。

  由萧景珩总领护卫与演武事宜,骆北辰、陆明远从旁协助;萧砚舟、萧砚宁负责协调宗室与勋贵;张文瑾与礼部核定最终仪程;江清晏负责医药保障。

  分工明确,效率极高。

  当众人告退时,萧景宸亲自将他们送至御书房门口。

  望着他们消失在宫道尽头的背影,他对着身旁的内侍监感慨道:“有他们在,朕心甚安。”

  内侍监含笑躬身:“陛下兄弟和睦,君臣一心,乃我大晟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