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郡守府内,灯火通明。
萧何埋首于成堆的竹简文书之中,运笔如飞,清晰明确的政令从他笔下流出,治理着这座百废待兴充满活力的城市。
秩序,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回归。
一名郡府小吏捧着一份用火漆密封的锦帛,恭敬地呈到萧何案前:
“启禀萧先生,城外巡防士卒截获一名形迹可疑的信使,从其身上搜出此物。信封注明‘赵王亲启’,且火漆印鉴特殊,卑职不敢擅专,特来呈报。”
萧何接过锦帛,入手沉甸,材质考究,绝非寻常人家所用。
火漆上的印记模糊不清,似乎刻意做了处理,但透着一股不凡之气。信封上“赵王亲启”四个字,笔力遒劲。
“赵王亲启?”
萧何眉头微蹙,心中升起疑虑。
如今赵戈虽名义上仍是张楚赵王,但外界多以“赵王”称之,此信直呼“赵王”,且通过这种隐秘方式传递,透着蹊跷。
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不敢怠慢,立刻命人将锦帛送至正在军营巡视的赵戈手中。
军营帅帐内,赵戈展开锦帛,目光扫过其上字迹,脸色骤然一变!
信中的内容犹如一道惊雷,在他脑海炸响!
写信之人,竟是被项梁当作傀儡拥立,几乎已被世人遗忘的楚怀王——熊心!
而信中所言,更是让赵戈后背瞬间渗出一层冷汗——熊心竟声称,他掌握了赵戈在定陶城外林地伏杀项梁的确凿证据!
信中详细描述了事发地点时间,甚至提到了赵戈黑甲骑兵的一些特征,虽未直接点明,但指向性已极其明确!
“他怎么会知道?!”
赵戈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当日行动极其隐秘,参与者皆是绝对心腹,事后处理得干干净净,自问绝无漏洞。
这熊心,一个被项梁架空,幽居深宫的少年傀儡,如何能得知这等绝密?
信的后半部分,笔迹略显凌乱,语气更是复杂。
熊心极力表达自己对项梁之死毫不知情也无力干预的“清白”,以及得知真相后的“恐惧”与“不安”,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赵戈的畏惧。
但紧接着,笔锋一转,却又隐隐透露出试图抓住救命稻草般的要挟之意——他希望能得到赵戈的“庇护”和“支持”,仿佛手握这个惊天秘密,就有了与赵戈谈判的筹码。
“庇护?支持?”赵戈放下锦帛,
“是怕我杀他灭口,想寻求自保,还是…另有所图?”
直到此刻,赵戈才猛然惊觉一个问题,项梁死后,那个一直被项梁叔侄圈养在盱眙后方的楚怀王熊心,他去哪了?
自己忙于收编项梁旧部,夺取定陶,应对章邯和刘季,竟完全忽略了这个小傀儡的存在!
现在看来,这熊心绝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懦弱。
他能在项梁死后迅速脱离控制,并悄无声息地查到如此隐秘之事,还能精准地将密信送到自己手中,其背后恐怕另有势力支持,或者其本身就在隐忍待发。
此事一旦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不仅与项羽本就脆弱的关系会立刻破裂,不死不休,更会让他“共抗暴秦”的大义名分受到严重质疑,甚至可能成为天下公敌!
“熊心…熊心…”
赵戈喃喃念着这个名字,眼中寒光闪烁。
这个一直被忽视的棋子,竟成了最大的变数。
绝不能放任不管!他立刻做出决断。将周显召至帐中,神色凝重地交代:
“周显,我有极其要紧之事,必须立刻秘密返回陈郡一趟。定陶政务,仍由萧何先生总揽,你暂代郡丞之职,全力辅佐萧先生,务必确保定陶安稳,军政事务皆由萧先生决断,若有重大难决之事,快马报至陈郡。”
周显见赵戈神色前所未有的严肃,心知必有惊天大事,不敢多问,立刻抱拳:“末将领命!必竭尽全力,辅佐萧先生,守定陶!”
赵戈又匆匆与萧何见面,只言陈郡有紧急军务需与吴王商议,定陶一切托付。
萧何虽觉突然,但见赵戈去意已决,亦不多言,郑重应下。
安排妥当,赵戈仅带百余名忠诚可靠的亲卫,人衔枚,马摘铃,悄然离开定陶大营,借着夜色掩护,快马加鞭,直扑陈郡方向。
数日后,赵戈悄然抵达了那座位于深山之中的秘密营地。
无需他过多召唤,暗影头领已鬼魅般现身。
“主上!”
“起来。”赵戈面色冷峻,没有丝毫寒暄,
“立刻动用一切力量,给我查清楚几件事:第一,楚怀王熊心现在何处?其身边都有哪些人?第二,项梁死时,他究竟是如何得知消息的?消息来源是谁?第三,他送出密信后,可有其他动作?与何人还有联系?”
“诺!”暗影头领毫无迟疑。
“另外,”
赵戈眼中闪过杀机,“做好一切准备。一旦查明其所在…我需要他彻底闭嘴,或者…完全在我的掌控之中。要做得干净利落,绝不能再留下任何首尾!”
“明白!”
暗影头领眼中闪过冷酷的光芒,躬身领命,悄然退入阴影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赵戈独自站在黑暗中,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波澜起伏。
本以为项梁死后,南方已无人能掣肘,没想到竟冒出熊心这个变数。
果然,这乱世之中,任何时候都大意不得。
熊心的出现,打乱了他的部分步骤,但也让他警惕起来。或许,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能彻底地整合楚地力量,甚至将楚怀王这面旗帜也夺过来的机会?
一切,都要等暗影带回确切消息后再做决断。
萧何埋首于成堆的竹简文书之中,运笔如飞,清晰明确的政令从他笔下流出,治理着这座百废待兴充满活力的城市。
秩序,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回归。
一名郡府小吏捧着一份用火漆密封的锦帛,恭敬地呈到萧何案前:
“启禀萧先生,城外巡防士卒截获一名形迹可疑的信使,从其身上搜出此物。信封注明‘赵王亲启’,且火漆印鉴特殊,卑职不敢擅专,特来呈报。”
萧何接过锦帛,入手沉甸,材质考究,绝非寻常人家所用。
火漆上的印记模糊不清,似乎刻意做了处理,但透着一股不凡之气。信封上“赵王亲启”四个字,笔力遒劲。
“赵王亲启?”
萧何眉头微蹙,心中升起疑虑。
如今赵戈虽名义上仍是张楚赵王,但外界多以“赵王”称之,此信直呼“赵王”,且通过这种隐秘方式传递,透着蹊跷。
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不敢怠慢,立刻命人将锦帛送至正在军营巡视的赵戈手中。
军营帅帐内,赵戈展开锦帛,目光扫过其上字迹,脸色骤然一变!
信中的内容犹如一道惊雷,在他脑海炸响!
写信之人,竟是被项梁当作傀儡拥立,几乎已被世人遗忘的楚怀王——熊心!
而信中所言,更是让赵戈后背瞬间渗出一层冷汗——熊心竟声称,他掌握了赵戈在定陶城外林地伏杀项梁的确凿证据!
信中详细描述了事发地点时间,甚至提到了赵戈黑甲骑兵的一些特征,虽未直接点明,但指向性已极其明确!
“他怎么会知道?!”
赵戈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当日行动极其隐秘,参与者皆是绝对心腹,事后处理得干干净净,自问绝无漏洞。
这熊心,一个被项梁架空,幽居深宫的少年傀儡,如何能得知这等绝密?
信的后半部分,笔迹略显凌乱,语气更是复杂。
熊心极力表达自己对项梁之死毫不知情也无力干预的“清白”,以及得知真相后的“恐惧”与“不安”,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赵戈的畏惧。
但紧接着,笔锋一转,却又隐隐透露出试图抓住救命稻草般的要挟之意——他希望能得到赵戈的“庇护”和“支持”,仿佛手握这个惊天秘密,就有了与赵戈谈判的筹码。
“庇护?支持?”赵戈放下锦帛,
“是怕我杀他灭口,想寻求自保,还是…另有所图?”
直到此刻,赵戈才猛然惊觉一个问题,项梁死后,那个一直被项梁叔侄圈养在盱眙后方的楚怀王熊心,他去哪了?
自己忙于收编项梁旧部,夺取定陶,应对章邯和刘季,竟完全忽略了这个小傀儡的存在!
现在看来,这熊心绝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懦弱。
他能在项梁死后迅速脱离控制,并悄无声息地查到如此隐秘之事,还能精准地将密信送到自己手中,其背后恐怕另有势力支持,或者其本身就在隐忍待发。
此事一旦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不仅与项羽本就脆弱的关系会立刻破裂,不死不休,更会让他“共抗暴秦”的大义名分受到严重质疑,甚至可能成为天下公敌!
“熊心…熊心…”
赵戈喃喃念着这个名字,眼中寒光闪烁。
这个一直被忽视的棋子,竟成了最大的变数。
绝不能放任不管!他立刻做出决断。将周显召至帐中,神色凝重地交代:
“周显,我有极其要紧之事,必须立刻秘密返回陈郡一趟。定陶政务,仍由萧何先生总揽,你暂代郡丞之职,全力辅佐萧先生,务必确保定陶安稳,军政事务皆由萧先生决断,若有重大难决之事,快马报至陈郡。”
周显见赵戈神色前所未有的严肃,心知必有惊天大事,不敢多问,立刻抱拳:“末将领命!必竭尽全力,辅佐萧先生,守定陶!”
赵戈又匆匆与萧何见面,只言陈郡有紧急军务需与吴王商议,定陶一切托付。
萧何虽觉突然,但见赵戈去意已决,亦不多言,郑重应下。
安排妥当,赵戈仅带百余名忠诚可靠的亲卫,人衔枚,马摘铃,悄然离开定陶大营,借着夜色掩护,快马加鞭,直扑陈郡方向。
数日后,赵戈悄然抵达了那座位于深山之中的秘密营地。
无需他过多召唤,暗影头领已鬼魅般现身。
“主上!”
“起来。”赵戈面色冷峻,没有丝毫寒暄,
“立刻动用一切力量,给我查清楚几件事:第一,楚怀王熊心现在何处?其身边都有哪些人?第二,项梁死时,他究竟是如何得知消息的?消息来源是谁?第三,他送出密信后,可有其他动作?与何人还有联系?”
“诺!”暗影头领毫无迟疑。
“另外,”
赵戈眼中闪过杀机,“做好一切准备。一旦查明其所在…我需要他彻底闭嘴,或者…完全在我的掌控之中。要做得干净利落,绝不能再留下任何首尾!”
“明白!”
暗影头领眼中闪过冷酷的光芒,躬身领命,悄然退入阴影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赵戈独自站在黑暗中,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波澜起伏。
本以为项梁死后,南方已无人能掣肘,没想到竟冒出熊心这个变数。
果然,这乱世之中,任何时候都大意不得。
熊心的出现,打乱了他的部分步骤,但也让他警惕起来。或许,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能彻底地整合楚地力量,甚至将楚怀王这面旗帜也夺过来的机会?
一切,都要等暗影带回确切消息后再做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