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困局寻策-《猎秦》

  “那些老家伙最近不太安分。”

  赵高把玩着一枚玉印,语气平淡透着杀机。

  中车府令阎乐躬身道:“丞相明鉴。王绾、李恪等人近日多有往来,恐有变故。”

  赵高冷笑:“祭祖大典在即,他们定会趁机行动。也好,正好借此机会一网打尽。”

  吩咐道:“阎乐,你负责大典护卫,安排我们的人守住所有要道。若有任何人胆敢图谋不轨...”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属下明白!”

  赵高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阴沉的天空:“南方战事不利,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你去准备一下,将府中重要财物分批运往蜀地。万一...我们还有个退路。”

  阎乐大惊:“丞相,局势已经危急至此?”

  赵高没有回答,只是幽幽道:“权力就像手中的沙,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是时候考虑后路了。”

  三日后,祭祖大典在雍城举行。

  胡亥穿着繁复的礼服,在赵高的搀扶下登上祭坛。

  他面色苍白,眼神涣散,显然是前一晚又纵情酒色。

  王绾、李恪等人按照计划,在皇帝行经御道时跪地高呼:“臣等有要事启奏陛下!”

  胡亥迷迷糊糊地停下脚步:“何事...”

  赵高立即上前挡住:“陛下,吉时已到,不可耽误祭祖。”

  王绾不顾一切地喊道:“陛下!南方叛军已危及社稷,章邯将军被困巨鹿,请陛下即刻下旨发兵救援!”

  胡亥怔住了:“章邯...被困?”

  赵高脸色一沉,厉声道:“王绾妖言惑众,扰乱大典,给我拿下!”

  侍卫一拥而上。李恪挺身而出:“陛下!赵高蒙蔽圣听,专权误国,请陛下明察!”

  场面顿时大乱。

  其他朝臣也纷纷跪地,请求皇帝亲政。胡亥被这场面吓住了,不知所措地看着赵高。

  赵高眼中杀机毕露,大喝:“这些人都被叛军收买,意图不轨,全部拿下!”

  惨烈的清洗开始,王绾、李恪等老臣被当场诛杀,他们的家族也遭到株连。

  鲜血染红了祭坛,胡亥吓得瘫软在地,被宦官架着完成了祭祖仪式。

  回到咸阳宫,胡亥一病不起。

  赵高彻底掌控了朝政,但代价是朝堂上空了一大半位置。

  深夜,赵高独自在丞相府中饮酒。阎乐前来汇报:“丞相,叛逆已全部肃清。”

  赵高醉眼朦胧地问:“阎乐,你说这大秦江山,还能撑多久?”

  阎乐不敢回答。

  赵高自嘲地笑笑:“我曾经以为权力就是一切。可现在...南方叛乱四起,北方匈奴虎视眈眈,朝中人心离散...这艘破船,快要沉了。”

  他站起身,摇摇晃晃地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函谷关:“守住这里,我们还能偏安一隅。若是这里也丢了...”

  他没有说下去,但阎乐明白其中的含义。

  这一夜,咸阳城中血流成河。

  赵高在清洗完朝堂后,下达了一道命令:“调集所有能调动的军队,死守函谷关。同时...继续搜寻蜀地的避难之所。”

  巨鹿城外,拼杀声弥漫四野。

  联军营地里,伤兵的呻吟声与战马的嘶鸣交织,勾勒出大战后的凄凉图景。

  赵戈与刘季并肩站在营地高处,远眺秦军严整的营垒,两人的眉头都锁得紧紧的。

  “已经半个月了。”

  刘季的声音里透着焦虑,“我军伤亡超过一千,章邯的防线却纹丝不动。再这样消耗下去,恐怕...”

  赵戈没有立即回答。目光越过秦军营垒,投向远处巨鹿城模糊的轮廓。

  城墙上的军旗帜依稀可见,那座孤城已经被围困数月,不知还能坚持多久。

  “章邯在跟我们拼消耗。”赵戈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得让人意外

  “他有整个大秦的资源做后盾,我们耗不起。”

  刘季急切道:“那该如何是好?项羽那边毫无音讯,不出兵,我们的粮草也只够维持十日了。”

  赵戈转身走向中军大帐:“进帐再说。”

  帐内,油灯的光晕在赵戈脸上跳动。

  他凝视着铺在案上的巨鹿地形图,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作为穿越者,他深知这一战的历史意义,但现在的发展已经偏离了已知的历史轨迹。

  “我们必须联系上韩信。”赵戈突然道。

  刘季苦笑:“谈何容易?章邯把巨鹿围得铁桶一般,我们派去的三批探子都有去无回。”

  赵戈的目光在地图上逡巡,最终停在一处不起眼的山谷:“从这里试试。”

  “黑拓岭?”刘季摇头,“那里地势险要,秦军必定重兵把守。”

  “正因为地势险要,才可能有一线生机。”

  赵戈眼中锐光闪动,“章邯用兵严谨,但再严谨的防守也会有漏洞。”

  他召来英布。这位猛将的左臂还缠着染血的布带,但眼神锐利如鹰。

  “英布,你选一百精锐,趁夜从黑风谷方向潜入巨鹿。”

  赵戈郑重吩咐,“不要带任何标识,见到韩将军后,把这个交给他。”

  赵戈取出一份帛书,上面写着只有他和韩信才懂的暗号。

  英布单膝跪地:“末将领命!必不辱使命!”

  当夜,英布带着精心挑选的一百死士,消失在黑暗中。赵戈站在营门前,目送他们离去,心中默默计算着时间。

  三日过去了,英布那边音讯全无。联军大营中的气氛越发凝重。

  “赵王,士兵们已经开始削减口粮了。”军需官忧心忡忡地报告,“若再无补给,恐怕军心不稳。”

  刘季的谋士张耳也劝道:“沛公,不如暂且退兵,从长计议。”

  刘季看向赵戈,眼神中带着询问。

  赵戈坚定地摇头:“不能退。一旦后退,章邯必会全力攻城,巨鹿必破。届时我们前功尽弃不说,章邯便会全心向南。”

  “可是现在这样耗下去,也是死路啊!”卢绾忍不住道。

  赵戈站起身,环视帐中众将:“诸位可知道,为何章邯始终没有全力进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