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公何故怯战?我军兵力两倍于敌,若不敢出战,岂不令天下人耻笑?”项羽嗤鼻一笑。
赵戈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安。
曾听过秦军的威名,但道听的描述远不如亲眼所见来得震撼。这些士兵的眼神空洞而冷漠,仿佛战争机器,完全没有寻常士兵的恐惧或激动。
“项将军!”
赵戈开口,“秦军阵列严整,必是训练有素。贸然出击,恐中其圈套。”
项羽转头看他,一脸不悦:“赵将军也怯战了?”
“非是怯战,而是谨慎。”
赵戈指向秦军阵列,“将军请看,秦军虽止步,但两翼骑兵已呈包抄之势。若我军全线压上,必陷入重围。”
韩信补充道:“赵将军所言极是。秦军布阵深得兵法精髓,进可攻,退可守。更关键的是,他们选择的驻扎地势较高,且背靠水源,无懈可击。”
项羽眯眼细看,果然如二人所说。他虽勇猛,却非无谋,不得不承认秦军布阵确实高明。
这时,秦军阵中突然鼓声大作。不是进攻的战鼓,而是带节奏独特的鼓点。随着鼓声,黑色军阵忽然齐声呐喊:
“风!风!风!”
声浪如雷霆般滚过平原,震得巨鹿城墙微微颤动。联军士兵无不色变,一些新兵甚至不由自主地后退半步。
章邯低声道:“这是秦军传统的提振士气之法。每喊一声‘风’,便踏一步,三声之后,士气将达到顶点。”
果然,秦军随着呼喊声整齐踏步,五万人的脚步声汇成一体,大地为之震动。虬髯将领苏角依然静立阵前,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
项羽面色阴沉,突然转身下城:“传令!整军备战!”
“项将军!”
刘邦急忙跟上,“不可冲动啊!”
赵戈却没有移动,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秦军阵列上。
他知道这一战的意义——巨鹿之战是秦末战争的关键转折点。但他也清楚,真实的历史上,项羽确实在此战中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可是现在,情况已经不同。联军内部各怀异心,面对的又是如此精锐的敌军。
“赵王,”韩信低声道
“我军士气已受影响。若此时出战,凶多吉少。”
赵戈点头:“必须阻止项羽。”
他快步下城,追上项羽和刘邦。此时项羽已在点兵,准备亲率楚军出战。
“项将军!”
赵戈高声喊道,“请三思!”
项羽头也不回:“我意已决,不必再劝!”
赵戈急中生智:“将军可记得我与沛公推举您为统帅时说的话?统帅之责,在于统筹全局,而非逞一时之勇!”
项羽身形一顿,缓缓转身。
赵戈继续道:“如今王离主力未至,将军若以全军统帅之尊,轻身犯险,一旦有失,联军将群龙无首。届时王离主力到来,谁人能挡?”
刘邦立刻接话:“赵王言之有理!统帅当坐镇中军,运筹帷幄。若将军定要出战,也应派遣部将先行试探。”
项羽沉默片刻,双眼在二人脸上扫视。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好!那就让赵王手下率一万楚军先行试探!”
命令传下,赵戈只得让英布领兵出城。联军众将重新登上城楼,紧张地观望战局。
英布是赵戈麾下猛将,率军直扑秦军左翼。在楚军即将接敌之际,秦军阵型突然变化。左翼步兵迅速后撤,右翼骑兵如利剑突前,瞬间对张楚军形成夹击之势。
“不好!”
韩信失声,“秦军要包围英布!”
城楼上众将无不色变。秦军变阵之快,配合之默契,远超他们以往遇到的任何敌人。
赵戈猛地握紧墙垛,指节发白:“鸣金收兵!”
然为时已晚。秦军骑兵已切断英布退路,黑色军阵将张楚军包围。
远远望去,只见秦军阵列变换行云流水,各部军队配合天衣无缝。张楚军虽奋勇拼杀,却难以脱身。
“项将军!请派兵救援!”韩信急道。
项羽面色铁青,他明白这是秦军的诱敌之计,若再派兵,很可能陷入更大的陷阱。
危急关头,赵戈忽然道:“项将军,让我率部出击。”
众人皆惊。刘邦急道:“赵王不可!这明显是秦军圈套!”
赵戈却道:“正因是圈套,才必须打破。若坐视英布部队被歼,我军士气将一蹶不振。”
他转向项羽:“但我需要项将军配合。请命城头所有战鼓齐鸣,做出全军出击的假象。同时派出一支骑兵绕到秦军侧后方虚张声势。”
项羽深深看了赵戈一眼,点头:“好!就依赵王!”
战鼓震天响起,联军所有旗帜同时摇动。
赵戈亲率五千精兵出城,直扑秦军右翼。一支楚军骑兵绕过战场,在秦军侧后方点燃早已准备好的柴草,制造浓烟。
秦军果然产生动摇。
苏角显然没料到联军会如此果断救援,更担心后方出现敌军主力。秦军阵型微乱的瞬间,英布部队抓住机会,奋力突围。
这场前哨战持续不过一个时辰,却惨烈异常。
英布率领的一万张楚军,只有不足五千人撤回城中。赵戈的救援部队也损失近千。
反观秦军,伤亡不过两千,阵列依然整齐如初。
黄昏时分,秦军鸣金收兵,退回营地。战场上只留下遍地尸骸和折断的兵器,无声地诉说着这场较量的结果。
巨鹿城头,联军将领们沉默不语。
众人心中明白,今天他们见识到了真正的秦军主力。与之前交战的部队完全不同,这是一支正规纪律化,冷酷无情的战争机器。
赵戈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安。
曾听过秦军的威名,但道听的描述远不如亲眼所见来得震撼。这些士兵的眼神空洞而冷漠,仿佛战争机器,完全没有寻常士兵的恐惧或激动。
“项将军!”
赵戈开口,“秦军阵列严整,必是训练有素。贸然出击,恐中其圈套。”
项羽转头看他,一脸不悦:“赵将军也怯战了?”
“非是怯战,而是谨慎。”
赵戈指向秦军阵列,“将军请看,秦军虽止步,但两翼骑兵已呈包抄之势。若我军全线压上,必陷入重围。”
韩信补充道:“赵将军所言极是。秦军布阵深得兵法精髓,进可攻,退可守。更关键的是,他们选择的驻扎地势较高,且背靠水源,无懈可击。”
项羽眯眼细看,果然如二人所说。他虽勇猛,却非无谋,不得不承认秦军布阵确实高明。
这时,秦军阵中突然鼓声大作。不是进攻的战鼓,而是带节奏独特的鼓点。随着鼓声,黑色军阵忽然齐声呐喊:
“风!风!风!”
声浪如雷霆般滚过平原,震得巨鹿城墙微微颤动。联军士兵无不色变,一些新兵甚至不由自主地后退半步。
章邯低声道:“这是秦军传统的提振士气之法。每喊一声‘风’,便踏一步,三声之后,士气将达到顶点。”
果然,秦军随着呼喊声整齐踏步,五万人的脚步声汇成一体,大地为之震动。虬髯将领苏角依然静立阵前,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
项羽面色阴沉,突然转身下城:“传令!整军备战!”
“项将军!”
刘邦急忙跟上,“不可冲动啊!”
赵戈却没有移动,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秦军阵列上。
他知道这一战的意义——巨鹿之战是秦末战争的关键转折点。但他也清楚,真实的历史上,项羽确实在此战中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可是现在,情况已经不同。联军内部各怀异心,面对的又是如此精锐的敌军。
“赵王,”韩信低声道
“我军士气已受影响。若此时出战,凶多吉少。”
赵戈点头:“必须阻止项羽。”
他快步下城,追上项羽和刘邦。此时项羽已在点兵,准备亲率楚军出战。
“项将军!”
赵戈高声喊道,“请三思!”
项羽头也不回:“我意已决,不必再劝!”
赵戈急中生智:“将军可记得我与沛公推举您为统帅时说的话?统帅之责,在于统筹全局,而非逞一时之勇!”
项羽身形一顿,缓缓转身。
赵戈继续道:“如今王离主力未至,将军若以全军统帅之尊,轻身犯险,一旦有失,联军将群龙无首。届时王离主力到来,谁人能挡?”
刘邦立刻接话:“赵王言之有理!统帅当坐镇中军,运筹帷幄。若将军定要出战,也应派遣部将先行试探。”
项羽沉默片刻,双眼在二人脸上扫视。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好!那就让赵王手下率一万楚军先行试探!”
命令传下,赵戈只得让英布领兵出城。联军众将重新登上城楼,紧张地观望战局。
英布是赵戈麾下猛将,率军直扑秦军左翼。在楚军即将接敌之际,秦军阵型突然变化。左翼步兵迅速后撤,右翼骑兵如利剑突前,瞬间对张楚军形成夹击之势。
“不好!”
韩信失声,“秦军要包围英布!”
城楼上众将无不色变。秦军变阵之快,配合之默契,远超他们以往遇到的任何敌人。
赵戈猛地握紧墙垛,指节发白:“鸣金收兵!”
然为时已晚。秦军骑兵已切断英布退路,黑色军阵将张楚军包围。
远远望去,只见秦军阵列变换行云流水,各部军队配合天衣无缝。张楚军虽奋勇拼杀,却难以脱身。
“项将军!请派兵救援!”韩信急道。
项羽面色铁青,他明白这是秦军的诱敌之计,若再派兵,很可能陷入更大的陷阱。
危急关头,赵戈忽然道:“项将军,让我率部出击。”
众人皆惊。刘邦急道:“赵王不可!这明显是秦军圈套!”
赵戈却道:“正因是圈套,才必须打破。若坐视英布部队被歼,我军士气将一蹶不振。”
他转向项羽:“但我需要项将军配合。请命城头所有战鼓齐鸣,做出全军出击的假象。同时派出一支骑兵绕到秦军侧后方虚张声势。”
项羽深深看了赵戈一眼,点头:“好!就依赵王!”
战鼓震天响起,联军所有旗帜同时摇动。
赵戈亲率五千精兵出城,直扑秦军右翼。一支楚军骑兵绕过战场,在秦军侧后方点燃早已准备好的柴草,制造浓烟。
秦军果然产生动摇。
苏角显然没料到联军会如此果断救援,更担心后方出现敌军主力。秦军阵型微乱的瞬间,英布部队抓住机会,奋力突围。
这场前哨战持续不过一个时辰,却惨烈异常。
英布率领的一万张楚军,只有不足五千人撤回城中。赵戈的救援部队也损失近千。
反观秦军,伤亡不过两千,阵列依然整齐如初。
黄昏时分,秦军鸣金收兵,退回营地。战场上只留下遍地尸骸和折断的兵器,无声地诉说着这场较量的结果。
巨鹿城头,联军将领们沉默不语。
众人心中明白,今天他们见识到了真正的秦军主力。与之前交战的部队完全不同,这是一支正规纪律化,冷酷无情的战争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