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故布疑阵-《猎秦》

  “不仅如此。”

  韩信语气沉重,“新君继位,很可能大赦天下,收买人心。届时我们面对的就不再是‘暴秦’,而是‘新秦’。这对我们争取民心将极为不利。”

  赵戈暗暗佩服韩信的政治洞察力,这正是历史上发生的情况。

  公子婴继位后,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收揽民心的措施,若非秦朝已经病入膏肓,很可能真的会挽回局势。

  “所以,”赵戈顺势引导众人的思路,“我们现在面临的,可能不只是军事上的较量,还有一场政治上的博弈。”

  陈胥点头:“将军说得对。若是咸阳城内的舆论开始转变。百姓会认为,只要换个皇帝,秦朝还是有救的。”

  英布急了:“那怎么办?难道我们辛辛苦苦打到这里,最后还要承认那个什么子婴是合法皇帝?”

  韩信忽然停下脚步,眼中闪着锐利的光芒:“不,我们有一个优势。”

  “什么优势?”

  “时间。”韩信解释道

  “无论赵高选择何时动手,从胡亥被杀到新君稳定局势,中间必然有一个权力真空期。这个时间可能很短,但只要我们抓住机会...”

  赵戈接话:“就能在秦朝新旧政权交替的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

  陈胥却担忧道:“但蒙毅不会坐视不管。若新君继位,他很可能更加拼命地作战,以证明自己的忠诚。”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

  赵戈缓缓道,“无论咸阳发生什么变化,我们与蒙毅的决战都不可避免。区别只在于,我们是与即将崩溃的王朝作战,还是与试图重生的政权作战。”

  帐内再次陷入沉默。每个人都意识到,这场战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军事对抗,变成了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历史性较量。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英布终于问道。

  赵戈与韩信交换了一个眼神,知道时机已经成熟。

  “我认为,我们应该做两手准备。”

  赵戈道,“一方面,继续备战,准备与蒙毅决战;另一方面,加强在咸阳的布局,确保无论发生什么变化,我们都能及时应对。”

  韩信补充道:“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准备好自己的政治旗号。若秦朝真的推出新君,我们必须有与之抗衡的大义名分。”

  陈胥眼睛一亮:“将军是指...楚怀王?”

  赵戈微微点头:“楚怀王是楚王室正统,在诸侯中威望很高。现在诸侯豪杰并起,若秦朝更替君主,我们可以利用楚怀王发布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

  英布兴奋地拍案:“好主意!”

  韩信却谨慎地提醒:“但此事必须保密。若让项羽和刘邦提前得知,恐生变故。”

  赵戈点头:“正是。所以在时机成熟前,这个计划只有我们几人知道。”

  众人又商议了具体细节,直到深夜才散去。

  帐内只剩下赵戈,他走到案前,看着地图上咸阳的位置,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自己正在操纵历史的走向,这种感觉既令人兴奋,又让人不安。

  “公子婴...”

  他轻声念着这个名字。在真实的历史中,公子婴只做了四十六天秦王就向刘邦投降,最终被项羽所杀。

  但在这个被改变的历史中,他的命运将会如何?

  赵戈摇了摇头,将这些杂念抛开。

  无论未来如何变化,他都必须坚持自己的道路——一条既能终结乱世,又能保全更多生命的路。

  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投在帐幕上,随着火光跳动,仿佛在预示着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次日清晨,赵戈前往统帅府参加军议。果然,项羽和刘邦都已经到场,二人之间的气氛依然紧张。

  “项将军、沛公。”

  赵戈拱手行礼,“昨夜我部探马回报,蒙毅正在加紧准备攻城器械,看来不日即将发动总攻。”

  项羽冷哼:“来得正好!我早就想与蒙毅决一死战了!”

  刘邦却道:“项将军勇武,自然不惧蒙毅。但我军连日征战,士卒疲惫,恐怕难以支撑一场大战。”

  赵戈适时插话:“二位将军,我有一计,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项羽和刘邦同时看向他。

  赵戈继续道:“据可靠消息,咸阳内局势不妙,赵高与胡亥矛盾日益激化。我们可以派细作在秦军中散布消息,说赵高已经弑君自立。蒙毅忠于秦室,闻讯必会军心大乱。”

  刘邦眼中精光一闪:“消息可靠吗?”

  赵戈面不改色:“是我打探得来的消息,可信度十之八九。”

  项羽大喜:“既然如此,还等什么?立即派人散布消息!”

  刘邦却仍存疑虑:“若是假消息,岂不是打草惊蛇?”

  赵戈坦然道:“沛公放心,即便是假消息,也足以扰乱蒙毅军心。况且...我相信我的线人。”

  军议最终决定,三方各自派细作潜入秦军营地,散布咸阳政变的消息。

  离开统帅府时,刘邦特意与赵戈同行。

  “赵王!”

  刘邦压低声音,“咸阳的消息,当真可靠?”

  赵戈心中一动,知道刘邦起了疑心,但面上依然平静:“沛公何出此言?”

  刘邦轻笑:“赵王在咸阳的布局,恐怕不止一个线人那么简单吧?”

  赵戈不置可否:“沛公多虑了。当下最重要的是击败蒙毅,其他事情,容后再议。”

  刘邦目光闪烁,最终点头:“赵王说得是。”

  回到军营,韩信早已等候多时。

  “如何?”韩信急切地问。

  赵戈将会议情况告知,特别是刘邦的怀疑。

  韩信沉思片刻:“刘邦生性多疑,他必定已经猜到我们在隐瞒什么。但眼下他也不会点破,毕竟击败蒙毅对大家都有利。”

  “接下来就是关键了。”

  赵戈走到帐外,望向秦军大营方向,“我们要确保蒙毅相信假消息,但又不能让他太快得知真相。”

  韩信点头:“我已经安排好了。我们散布的消息会说得含糊其辞,让蒙毅半信半疑。这样他既会分心,又不会立即退兵。”

  英布不解:“为何不让他立即退兵?这样我们不就可以不战而胜了吗?”

  韩信和赵戈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