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你果然...”
蒙毅气得咬牙,挥剑砍倒一名冲来的联军士兵。
苏角浑身是血地冲到蒙毅身边:“将军!右营被突破了!是...是以前的兄弟们...”
蒙毅心中一沉。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章邯的降军不仅没有倒戈,反而因为想要证明自己而格外勇猛。这些熟悉秦军战术的降兵,成了撕裂秦军防线的利刃。
“将军,撤吧!”苏角急道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蒙毅望着节节败退的秦军,眼中尽是痛苦之色。他知道,这一败,大秦的最后一道防线就将崩溃。
“撤退吧。”
这三个字,仿佛用尽了他全部的力气。
朝阳终于升起,照亮了尸横遍野的战场。秦军大营已经陷落,黑旗被砍倒,取而代之的是夷军的各色战旗。
项羽站在秦军帅帐前,放声大笑:“蒙毅已败,大秦将亡!”
赵戈却没有胜利的喜悦。他望着战场上阵亡的将士,无论是秦军还是义军,都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韩信悄然来到他身边:“将军,我们赢了。”
赵戈轻声道:“赢了这一战,但战争还远未结束。”
远方的地平线上,败退的秦军如一条黑色的河流,向着咸阳方向流去。他们的身后,是即将改变的天下格局。
这一战,决定了巨鹿之战的最终结局,也敲响了大秦帝国的丧钟。
巨鹿城内,欢腾的气氛几乎要掀翻城墙。
街道上挤满了庆祝胜利的士兵和百姓,酒香在空气中弥漫,欢呼声此起彼伏。
统帅府内盛大的庆功宴上,表面的欢庆之下,却涌动着不易察觉的暗流。
项羽高坐主位,金甲在烛火映照下熠熠生辉。他举起青铜酒樽,声如洪钟:“今日大破秦军,全赖诸位将士用命!这一杯,敬所有战死的英灵!”
满座将领齐声应和,举杯共饮。
赵戈坐在项羽左首,青甲已经卸去,换上了一袭深色长袍。他举杯的动作优雅从容,与项羽的豪迈形成鲜明对比。
“项将军英勇无敌,今日阵前连斩秦军七将,实在令人敬佩。”
赵戈微笑举杯,“这一杯,敬项将军。”
项羽大笑,眼眸中显现着得意:“赵王过奖了!若非赵王运筹帷幄,韩信奇计破敌,今日胜负犹未可知!”
两人对饮,目光交汇的瞬间,都看到了彼此眼中深藏的算计。
宴至酣处,项羽屏退乐工,厅内顿时安静下来。
“蒙毅败走,秦军主力已溃。接下来,该是直取咸阳的时候了。”
项羽环视众将,“不过在此之前,有些事需要先定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项羽身上。大家都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义军的统帅之争。
范增适时开口:“项将军所言极是。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联军需要一个统帅,统一号令,方能直取咸阳,覆灭暴秦。”
项羽微微昂首,那姿态已经表明了他对这个位置的志在必得。
赵戈把玩着手中的酒樽,语气平和:“范先生说得对。不过这个统帅之位,关系天下苍生,需要慎重选择。”
厅内气氛顿时微妙起来。支持项羽的楚军将领们面露不悦,赵戈部将则挺直了腰杆。
项庄忍不住道:“项将军勇武无双,今日又大破秦军,统帅之位自然非项将军莫属!”
韩信淡淡接话:“统帅之位,不仅要看勇武,更要看谋略与胸怀。赵王运筹帷幄,连出奇计,今日之胜,赵王当居首功。”
双方将领各执一词,眼看就要争执起来。
赵戈抬手制止了己方将领,对项羽笑道:“项将军,此事关系重大,不如容后再议?当下最重要的是追击蒙毅残部,直取咸阳。”
项羽双眼微眯,明白赵戈这是在以退为进。他大笑一声:“赵王说得对!来,继续饮酒!”
宴会的气氛重新热烈起来,但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统帅之争只是暂时搁置,远未结束。
宴席散后,赵戈回到自己的府邸。韩信、英布等人早已等候在此。
“项羽今日的架势,看来对统帅之位是志在必得了。”英布担忧地说。
韩信冷笑:“项羽虽勇,但太过傲慢。他以为收服了章邯,兵力胜过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却不知赵王在南方还有吴广等部将,总兵力远胜于他。”
赵戈摇头:“兵力多少不是关键。重要的是人心向背。项羽固然勇猛,但性情暴烈,非万民之福。”
“那将军的意思是...”
赵戈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我无意与项羽争雄,但也不能将天下苍生交到一个暴烈之人手中。”
韩信眼中闪过敬佩之色:“赵王胸怀,非常人可及。”
赵戈转身,正色道:“当下最重要的,是招降蒙毅。”
众人皆惊。陈胥道:“蒙毅?他可是秦军主帅,对大秦忠心耿耿,恐怕不会轻易投降。”
“正因如此,才更要招降他。”
赵戈目光变得深邃,“蒙毅是难得的将才,更难得的是他爱兵如子,体恤百姓。这样的人才,不该为暴秦殉葬。”
韩信若有所思:“将军是想通过招降蒙毅,展示胸怀,收揽人心?”
赵戈点头:“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是真心敬佩蒙毅的为人。若他肯归顺,必是天下苍生之福。”
赵戈等人密议的同时,项羽帅府内也在进行着一场谈话。
“赵戈今日的态度,亚父怎么看?”项羽问范增。
范增抚须道:“赵戈以退为进,心思深沉。不过他有一句话说对了——当下最重要的是直取咸阳。只要将军率先攻入咸阳,届时大势已定,统帅之位自然非将军莫属。”
蒙毅气得咬牙,挥剑砍倒一名冲来的联军士兵。
苏角浑身是血地冲到蒙毅身边:“将军!右营被突破了!是...是以前的兄弟们...”
蒙毅心中一沉。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章邯的降军不仅没有倒戈,反而因为想要证明自己而格外勇猛。这些熟悉秦军战术的降兵,成了撕裂秦军防线的利刃。
“将军,撤吧!”苏角急道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蒙毅望着节节败退的秦军,眼中尽是痛苦之色。他知道,这一败,大秦的最后一道防线就将崩溃。
“撤退吧。”
这三个字,仿佛用尽了他全部的力气。
朝阳终于升起,照亮了尸横遍野的战场。秦军大营已经陷落,黑旗被砍倒,取而代之的是夷军的各色战旗。
项羽站在秦军帅帐前,放声大笑:“蒙毅已败,大秦将亡!”
赵戈却没有胜利的喜悦。他望着战场上阵亡的将士,无论是秦军还是义军,都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韩信悄然来到他身边:“将军,我们赢了。”
赵戈轻声道:“赢了这一战,但战争还远未结束。”
远方的地平线上,败退的秦军如一条黑色的河流,向着咸阳方向流去。他们的身后,是即将改变的天下格局。
这一战,决定了巨鹿之战的最终结局,也敲响了大秦帝国的丧钟。
巨鹿城内,欢腾的气氛几乎要掀翻城墙。
街道上挤满了庆祝胜利的士兵和百姓,酒香在空气中弥漫,欢呼声此起彼伏。
统帅府内盛大的庆功宴上,表面的欢庆之下,却涌动着不易察觉的暗流。
项羽高坐主位,金甲在烛火映照下熠熠生辉。他举起青铜酒樽,声如洪钟:“今日大破秦军,全赖诸位将士用命!这一杯,敬所有战死的英灵!”
满座将领齐声应和,举杯共饮。
赵戈坐在项羽左首,青甲已经卸去,换上了一袭深色长袍。他举杯的动作优雅从容,与项羽的豪迈形成鲜明对比。
“项将军英勇无敌,今日阵前连斩秦军七将,实在令人敬佩。”
赵戈微笑举杯,“这一杯,敬项将军。”
项羽大笑,眼眸中显现着得意:“赵王过奖了!若非赵王运筹帷幄,韩信奇计破敌,今日胜负犹未可知!”
两人对饮,目光交汇的瞬间,都看到了彼此眼中深藏的算计。
宴至酣处,项羽屏退乐工,厅内顿时安静下来。
“蒙毅败走,秦军主力已溃。接下来,该是直取咸阳的时候了。”
项羽环视众将,“不过在此之前,有些事需要先定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项羽身上。大家都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义军的统帅之争。
范增适时开口:“项将军所言极是。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联军需要一个统帅,统一号令,方能直取咸阳,覆灭暴秦。”
项羽微微昂首,那姿态已经表明了他对这个位置的志在必得。
赵戈把玩着手中的酒樽,语气平和:“范先生说得对。不过这个统帅之位,关系天下苍生,需要慎重选择。”
厅内气氛顿时微妙起来。支持项羽的楚军将领们面露不悦,赵戈部将则挺直了腰杆。
项庄忍不住道:“项将军勇武无双,今日又大破秦军,统帅之位自然非项将军莫属!”
韩信淡淡接话:“统帅之位,不仅要看勇武,更要看谋略与胸怀。赵王运筹帷幄,连出奇计,今日之胜,赵王当居首功。”
双方将领各执一词,眼看就要争执起来。
赵戈抬手制止了己方将领,对项羽笑道:“项将军,此事关系重大,不如容后再议?当下最重要的是追击蒙毅残部,直取咸阳。”
项羽双眼微眯,明白赵戈这是在以退为进。他大笑一声:“赵王说得对!来,继续饮酒!”
宴会的气氛重新热烈起来,但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统帅之争只是暂时搁置,远未结束。
宴席散后,赵戈回到自己的府邸。韩信、英布等人早已等候在此。
“项羽今日的架势,看来对统帅之位是志在必得了。”英布担忧地说。
韩信冷笑:“项羽虽勇,但太过傲慢。他以为收服了章邯,兵力胜过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却不知赵王在南方还有吴广等部将,总兵力远胜于他。”
赵戈摇头:“兵力多少不是关键。重要的是人心向背。项羽固然勇猛,但性情暴烈,非万民之福。”
“那将军的意思是...”
赵戈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我无意与项羽争雄,但也不能将天下苍生交到一个暴烈之人手中。”
韩信眼中闪过敬佩之色:“赵王胸怀,非常人可及。”
赵戈转身,正色道:“当下最重要的,是招降蒙毅。”
众人皆惊。陈胥道:“蒙毅?他可是秦军主帅,对大秦忠心耿耿,恐怕不会轻易投降。”
“正因如此,才更要招降他。”
赵戈目光变得深邃,“蒙毅是难得的将才,更难得的是他爱兵如子,体恤百姓。这样的人才,不该为暴秦殉葬。”
韩信若有所思:“将军是想通过招降蒙毅,展示胸怀,收揽人心?”
赵戈点头:“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是真心敬佩蒙毅的为人。若他肯归顺,必是天下苍生之福。”
赵戈等人密议的同时,项羽帅府内也在进行着一场谈话。
“赵戈今日的态度,亚父怎么看?”项羽问范增。
范增抚须道:“赵戈以退为进,心思深沉。不过他有一句话说对了——当下最重要的是直取咸阳。只要将军率先攻入咸阳,届时大势已定,统帅之位自然非将军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