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沉默良久,缓缓起身走到帐边,望着咸阳方向。夕阳的余晖映照在他脸上,勾勒出坚毅的轮廓。
“将军?”苏角轻声唤道。
蒙毅转身,目光扫过帐内众将:“诸位,你们可还记得我们为何从军?”
众将面面相觑,不明白蒙毅为何突然问这个。
一名老将答道:“自然是为了保家卫国,效忠大秦。”
“保家卫国...效忠大秦...”
蒙毅重复着这两个词,语气中尽显疲惫,“那么现在,我们保卫的是谁的家?效忠的是哪个秦?”
帐内一片寂静。
蒙毅继续道:“始皇帝一统六国,结束百年战乱,是为保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而如今,朝中奸佞当道,皇帝被软禁深宫,我们的家人被当作人质...这样的大秦,还值得我们效忠吗?”
苏角震惊地看着蒙毅:“将军,您这是...”
蒙毅抬手制止他,声音坚定:“我蒙氏世代为将,祖辈蒙骜、蒙武,乃至兄长蒙恬,无不为大秦鞠躬尽瘁。但我等效忠的是大秦社稷,是天下百姓,不是某个权奸!”
他走到案前,提笔疾书。众将屏息凝神,不知主帅意欲何为。
写罢,蒙毅将书信交给苏角:“派人将这封信秘密送往起义军大营,交给赵戈。”
苏角接过书信,手微微颤抖:“将军,您这是要...”
“赵戈多次派人送信,表达招降之意。我原本不屑一顾,但现在...”
蒙毅目光如炬,“或许他真的能给天下带来不同的未来。”
“可是我们的家人还在咸阳...”
蒙毅眼里露出痛苦之色:“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这么做。只有尽快结束这场战争,才能救出家眷,让天下重归太平。”
苏角沉默片刻,郑重地将书信收好:“我明白了。我亲自去办。”
当夜,苏角带着数名亲信,悄然离开秦军大营,向着起义军方向而去。
蒙毅独自站在帐外,望着满天星斗,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这个决定将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也包括他自己的。
“父亲,兄长,若你们在天有灵,请告诉我,这个选择是对是错...”他轻声自语。
咸阳宫内,赵高对蒙毅的决断一无所知。他正在筹划着另一个疯狂的计划。
“阎乐,去准备一下。”赵高对心腹吩咐道
“若蒙毅抗命,我们就...”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眼中杀机毕露。
阎乐心惊胆战地问:“相国,真要走到这一步吗?”
赵高冷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既然蒙毅不堪大用,留着他只会坏事!”
张楚军营,中军帐内烛火摇曳。
赵戈端坐案前,仔细阅读着手中的密信,脸上的表情从惊讶逐渐转为难以抑制的喜悦。坐在他对面的苏角紧张地注视着他的每一个细微反应。
“蒙将军当真愿意归顺?”赵戈放下密信,声音因激动带着些许颤抖。
苏角郑重颔首:“蒙将军说,大秦已非昔日之大秦,赵高专权,皇帝被囚,将士们的家眷沦为质物。这样的朝廷,不值得再效忠了。”
赵戈缓缓起身,在帐内踱步。
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他看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不仅是接收蒙毅部队的机会,更是摆脱项羽掌控的契机。
“苏将军,蒙将军的诚意我感受到了。”
赵戈停下脚步,目光深邃,“但我有一个提议,不知蒙将军可否同意。”
“赵王请讲。”
赵戈走回案前,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与其现在就让蒙将军公开归顺,不如我们配合演一场戏。”
苏角疑惑:“演戏?”
“正是。”
赵戈眼中暴露狡黠的光芒,“项羽对我早有戒心,若知道蒙将军归顺于我,必会立即翻脸。届时义军内讧,只会让赵高渔翁得利。”
他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关隘:“三日后,我军与项羽军队将在此分兵追击。届时,请蒙将军在此设伏,佯装大败我军。而我则借此机会,率部‘溃逃’至预定地点,与蒙将军真正会师。”
苏角恍然大悟:“赵王这是要金蝉脱壳!”
“不错。”
赵戈点头,“如此一来,我既能脱离项羽,又能与蒙将军合兵一处。待我们整合力量,再图大事。”
苏角沉思片刻,郑重道:“此计甚妙!我这就回去禀报蒙将军。”
赵戈却摆手:“不急。苏将军远道而来,且休息一夜,明日再回不迟。况且...”
他压低声音:“我还有一事相告。赵高此人阴险狡诈,既然能以将士家眷相威胁,难保不会对蒙将军下毒手。请转告蒙将军,务必加强戒备,特别是饮食起居,更要小心谨慎。”
苏角神色一凛:“多谢赵王提醒!”
当夜,苏角在张楚军营秘密歇下。而赵戈则立即召来了韩信、英布和陈胥。
“机会来了。”
赵戈开门见山,将蒙毅愿意归顺的消息告知三人。
英布大喜:“太好了!有蒙毅加入,我们就不怕项羽了!”
韩信却更为冷静:“赵王刚才说,要借此机会脱离项羽?”
赵戈点头,将自己的计划详细道来。
陈胥担忧道:“此计虽妙,但风险极大。万一项羽识破,或者蒙毅临时变卦...”
“所以我们需要周密的部署。”
韩信接话,走到地图前,“三日后分兵追击的地点在这里——落凤坡。此地地势险要,确实是设伏的理想地点。”
他手指移动:“如果我们在此‘中伏’,然后向这个方向‘溃逃’,就可以顺利抵达预定地点——黑石谷。”
英布疑惑:“但我们如何确保士兵们知道这是在演戏,不会真的溃散?”
“将军?”苏角轻声唤道。
蒙毅转身,目光扫过帐内众将:“诸位,你们可还记得我们为何从军?”
众将面面相觑,不明白蒙毅为何突然问这个。
一名老将答道:“自然是为了保家卫国,效忠大秦。”
“保家卫国...效忠大秦...”
蒙毅重复着这两个词,语气中尽显疲惫,“那么现在,我们保卫的是谁的家?效忠的是哪个秦?”
帐内一片寂静。
蒙毅继续道:“始皇帝一统六国,结束百年战乱,是为保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而如今,朝中奸佞当道,皇帝被软禁深宫,我们的家人被当作人质...这样的大秦,还值得我们效忠吗?”
苏角震惊地看着蒙毅:“将军,您这是...”
蒙毅抬手制止他,声音坚定:“我蒙氏世代为将,祖辈蒙骜、蒙武,乃至兄长蒙恬,无不为大秦鞠躬尽瘁。但我等效忠的是大秦社稷,是天下百姓,不是某个权奸!”
他走到案前,提笔疾书。众将屏息凝神,不知主帅意欲何为。
写罢,蒙毅将书信交给苏角:“派人将这封信秘密送往起义军大营,交给赵戈。”
苏角接过书信,手微微颤抖:“将军,您这是要...”
“赵戈多次派人送信,表达招降之意。我原本不屑一顾,但现在...”
蒙毅目光如炬,“或许他真的能给天下带来不同的未来。”
“可是我们的家人还在咸阳...”
蒙毅眼里露出痛苦之色:“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这么做。只有尽快结束这场战争,才能救出家眷,让天下重归太平。”
苏角沉默片刻,郑重地将书信收好:“我明白了。我亲自去办。”
当夜,苏角带着数名亲信,悄然离开秦军大营,向着起义军方向而去。
蒙毅独自站在帐外,望着满天星斗,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这个决定将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也包括他自己的。
“父亲,兄长,若你们在天有灵,请告诉我,这个选择是对是错...”他轻声自语。
咸阳宫内,赵高对蒙毅的决断一无所知。他正在筹划着另一个疯狂的计划。
“阎乐,去准备一下。”赵高对心腹吩咐道
“若蒙毅抗命,我们就...”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眼中杀机毕露。
阎乐心惊胆战地问:“相国,真要走到这一步吗?”
赵高冷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既然蒙毅不堪大用,留着他只会坏事!”
张楚军营,中军帐内烛火摇曳。
赵戈端坐案前,仔细阅读着手中的密信,脸上的表情从惊讶逐渐转为难以抑制的喜悦。坐在他对面的苏角紧张地注视着他的每一个细微反应。
“蒙将军当真愿意归顺?”赵戈放下密信,声音因激动带着些许颤抖。
苏角郑重颔首:“蒙将军说,大秦已非昔日之大秦,赵高专权,皇帝被囚,将士们的家眷沦为质物。这样的朝廷,不值得再效忠了。”
赵戈缓缓起身,在帐内踱步。
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他看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不仅是接收蒙毅部队的机会,更是摆脱项羽掌控的契机。
“苏将军,蒙将军的诚意我感受到了。”
赵戈停下脚步,目光深邃,“但我有一个提议,不知蒙将军可否同意。”
“赵王请讲。”
赵戈走回案前,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与其现在就让蒙将军公开归顺,不如我们配合演一场戏。”
苏角疑惑:“演戏?”
“正是。”
赵戈眼中暴露狡黠的光芒,“项羽对我早有戒心,若知道蒙将军归顺于我,必会立即翻脸。届时义军内讧,只会让赵高渔翁得利。”
他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关隘:“三日后,我军与项羽军队将在此分兵追击。届时,请蒙将军在此设伏,佯装大败我军。而我则借此机会,率部‘溃逃’至预定地点,与蒙将军真正会师。”
苏角恍然大悟:“赵王这是要金蝉脱壳!”
“不错。”
赵戈点头,“如此一来,我既能脱离项羽,又能与蒙将军合兵一处。待我们整合力量,再图大事。”
苏角沉思片刻,郑重道:“此计甚妙!我这就回去禀报蒙将军。”
赵戈却摆手:“不急。苏将军远道而来,且休息一夜,明日再回不迟。况且...”
他压低声音:“我还有一事相告。赵高此人阴险狡诈,既然能以将士家眷相威胁,难保不会对蒙将军下毒手。请转告蒙将军,务必加强戒备,特别是饮食起居,更要小心谨慎。”
苏角神色一凛:“多谢赵王提醒!”
当夜,苏角在张楚军营秘密歇下。而赵戈则立即召来了韩信、英布和陈胥。
“机会来了。”
赵戈开门见山,将蒙毅愿意归顺的消息告知三人。
英布大喜:“太好了!有蒙毅加入,我们就不怕项羽了!”
韩信却更为冷静:“赵王刚才说,要借此机会脱离项羽?”
赵戈点头,将自己的计划详细道来。
陈胥担忧道:“此计虽妙,但风险极大。万一项羽识破,或者蒙毅临时变卦...”
“所以我们需要周密的部署。”
韩信接话,走到地图前,“三日后分兵追击的地点在这里——落凤坡。此地地势险要,确实是设伏的理想地点。”
他手指移动:“如果我们在此‘中伏’,然后向这个方向‘溃逃’,就可以顺利抵达预定地点——黑石谷。”
英布疑惑:“但我们如何确保士兵们知道这是在演戏,不会真的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