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星穹初探·归途漫漫道始宽-《满级悟性:我在修仙界卷哭天才》

  凌皓立于星空漩涡的核心,周身气息圆融内敛,仿佛与这片古老的星辰之地已然融为一体。

  他心念微动,那枚始终悬浮于身前、与他共同历经磨难的“定星盘”残片发出温和的共鸣。

  无需再费力推演,一种清晰的空间感应自残片中流露,为他指引着归去的方向。

  那扇巍峨的星辰巨门,仿佛感应到了试炼的终结与传承的归属,于遥远的星空彼端再次缓缓洞开。

  星光铺就的道路,自脚下延伸,直达门扉。

  凌皓最后回望了一眼这片赋予他巨大机缘与感悟的试炼之地,眼神平静而深邃。

  而后,他转身,一步踏出,身影便已出现在星光古道之上,向着那开启的巨门稳步走去。

  步伐沉稳,气息渊深,再无来时的那份紧绷与试探,唯有历经洗礼后的从容与笃定。

  穿过星辰巨门的刹那,身后的殿宇、星空、古道……一切景象如同水中的倒影般缓缓消散、隐没于无尽的虚空之中,仿佛从未存在过。

  唯有体内那磅礴精进的力量、识海中新增的浩瀚知识、以及那关乎飞升的零星碎片,证明着方才一切的真实不虚。

  他重新回到了那片位于青岚宗凌云峰之巅的洞府之内。

  洞府中,之前强行开启空间通道导致的灵力紊乱尚未完全平息,空气中依旧残留着丝丝缕缕的空间波动痕迹。

  但这一切,很快便被凌皓身上那自然散发出的、温和却浩瀚如星海的气息所抚平。

  他并未立刻出关。

  而是再次于静室之中盘膝坐下,闭目内视。

  此番试炼,收获太大,需要时间细细消化巩固。

  “星核之源”的力量已然与金丹、本命法宝完美融合,但仍需进一步打磨圆融,使其彻底化为自身道基的一部分。

  那些关于星辰本源的感悟、星枢观的古老传承知识,更是需要静心梳理、吸收,方能真正转化为自身的智慧与实力。

  至于那些关于“飞升之秘”的零星线索,他更是慎之又慎,将其深深埋藏于识海最深处,设下重重禁制,非到必要之时,绝不轻易触碰回想。

  他知道,这些东西牵扯太大,远非现在的他能够深入探究,稍有不慎,便可能引来难以想象的祸端。

  洞府之外,时间悄然流逝。

  关于凌皓闭关破解上古秘卷的消息,早已在宗门内外传得沸沸扬扬。

  最初的质疑、嘲讽、等待看笑话的声音,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变成了疑惑与猜测。

  “这都过去多久了?凌云峰一点动静都没有?”

  “怕是真的失败了吧?我就说星枢观的东西没那么简单……”

  “听说几位老祖的神念都关注过几次了,似乎也没什么发现。”

  “唉,凌长老这次怕是太过托大了……”

  就连宗主玄玑真人,心中也难免生出几分担忧,数次以神念悄然探查凌云峰,感受到的却只是一片深沉的寂静,仿佛泥牛入海,毫无波澜。

  这一日,凌云峰上空,天象骤变!

  并非雷劫降临的狂暴,而是一种异常祥和却无比浩瀚的异象。

  朗朗晴空之下,无尽星辰竟白日显化,道道纯净的星辰之力如同受到君王的召唤,汇聚成肉眼可见的璀璨光河,浩浩荡荡地涌入凌云峰顶的洞府之中。

  整个青岚宗的灵气都为之雀跃沸腾!

  宗门大阵自行运转,光华万丈,却并非抵御,而是在欢欣鼓舞地迎接这股精纯而高级的星辰力量!

  “这……这是?!”

  “好恐怖的星辰之力!如此精纯浩瀚!”

  “是凌云峰!凌长老出关了?!”

  所有弟子、长老,皆被这惊天动地的异象所震撼,纷纷冲出屋舍,仰头望向凌云峰方向,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主峰大殿之内,玄玑真人猛地站起身,目光穿透虚空,落在凌云峰上,脸上先是愕然,随即化为巨大的惊喜。

  而那几道一直沉寂的、属于元婴老祖的神念,此刻也再次交织起来,充满了惊疑与震动。

  “如此异象……绝非寻常突破!”

  “他对星辰法则的感悟,竟已深至如此地步?!”

  “看来……我等当初,倒是小觑了此子……”

  这些话语中,早已没了最初的质疑与淡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等的重视,甚至是一丝难以察觉的惊叹。

  异象持续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才缓缓消散。

  天地重归平静。

  但所有人心中的波澜,却久久无法平息。

  吱呀——

  凌云峰洞府的禁制光门,缓缓开启。

  一道身影,缓步而出。

  依旧是那身朴素的青袍,容貌似乎并无太大变化。

  但他的眼神,却比闭关之前更加深邃,仿佛蕴藏着整片星空,眸光开阖之间,自有难以言喻的道韵流转,令人不敢直视。

  他的气息沉静如水,感知不到丝毫迫人的威压,却自然流露出一股渊渟岳峙、深不可测的意味。

  他只是静静站在那里,便仿佛成为了天地的中心,引得周天灵气自然环绕。

  “恭迎长老出关!”

  早已等候在外的凌云峰执事弟子们,激动得难以自持,纷纷躬身行礼,声音因兴奋而微微颤抖。

  凌皓目光扫过众人,微微颔首,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有劳诸位挂心。”

  他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服与安宁。

  很快,宗主玄玑真人的传讯便至,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关切与喜悦,邀请他前往主峰一叙。

  凌皓并未拒绝,简单交代几句后,便化作一道流光,掠向主峰。

  在主峰大殿,面对玄玑真人与几位闻讯显化虚影的元婴老祖,凌皓并未详述试炼过程中的具体细节与收获,只言成功破解了部分秘卷奥秘,于星辰之道上略有所得。

  他展现出的修为依旧停留在金丹中期,但那份深不可测的底蕴与对法则的理解,却让玄玑真人与几位老祖心中骇然,知其必有惊天收获,只是不便多问。

  无人再提当初的质疑。

  实力,便是最好的证明。

  “万法顿悟”凌皓之名,经此一事,不再仅仅与“天赋”“运气”挂钩,更增添了“智慧如海”“深不可测”的光环。

  所有背后的非议与质疑,在这一刻,彻底烟消云散。

  返回凌云峰后,凌皓的生活似乎重归平静。

  他每日于峰顶悟道,打磨修为,梳理所得。

  时而也会开坛讲法,为宗门弟子阐述星辰之道与阵法奥妙,每每引得万人空巷,弟子们受益匪浅,宗门整体实力都在无形中提升。

  但他的目光,却早已投向了更加遥远的未来。

  指尖,一枚造型奇特的“焦尾传音珏”微微闪烁着温润的光泽。

  他的道途,于此,真正踏上了一条通往星辰大海、探索世界核心秘密的全新征程。

  前路或许漫漫,凶险未知,但他道心坚定,步履从容。

  星穹初探,归途始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