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分工协作-《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

  凡事有两面性。

  如果司空府所管辖各部门上下一心,遇到这种理想的状态,林阳说的这三点,则不失为至理之言。

  所有人同心协力、积极主动,如此安排可快速将基础打好,后续工作亦可事半功倍。

  但如果各部门互相牵扯,做事之人惯于推诿,则——

  广纳众言,会让人淹没在文山会海里。

  格物致知,会让人奔波在万里长征上。

  辩明其理,会让人迷失在头脑风暴中。

  已然走到这一步,编撰《公文名物考》一事,林阳自然不会主动拖延。

  反正任务布置下去,作为“主事”,自然是负责“统筹全局”。

  说直白点,主意我出了,事情我也布置了,最后能不能办成,要看大环境,要看办事人。

  只要关键时刻提醒两句,主要问题上指挥几下,不让事情跑偏,偶尔听听汇报,说上几句“嗯,不错,继续努力”的废话,也算的上是完美躺平。

  而且万一。

  嗯,说的是万一。

  万一事成,衣食无忧矣。

  什么?

  你说事情都是别人干,我林阳坐收功劳?

  非也!

  前世受够了这种不要脸的领导,林阳自不会像他们一样将所有功劳全部据为己有!

  只是提出方案一条功劳,待做成之后,也是大功一件。

  至于其他人,自然论功行赏。

  何况,头顶上,还有荀令君坐镇。

  能快速调配人员,后续保障资金,皆为令君之故。

  不然,只凭借他林阳小小一吏,谁会在意?

  就在林阳为机智自喜之时,脑海中,冰冷的机械音响起。

  【检测到宿主成功将一项繁重工作,转化为无需亲自动手的长期规划,并成功将责任分摊给多个部门,完美达成“高级摸鱼”成就!】

  【躺平精神评估:优秀!】

  【恭喜宿主,获得奖励:齐民要术(改良版)】

  奖励?

  齐民要术,还是改良版?

  林阳微微闭眼,稍作查看。

  系统这是依据齐民要术为核心,结合现代农业作了调整,灌输到了林阳的脑海。

  严格来说,已经可以说成是一套现代基础农业技术的浓缩精华。

  什么垄作法、代田法,听着古老,但配上的图解分明就是现代农业的条播和间作套种。

  还有什么“精耕细作”,要求深翻土地,增加土壤透气性,给植物更好的呼吸空间。

  什么“防虫病害”,讲解了对于各种病虫害该如何防范,出现了该如何进行治疗,保证农作物的健康茁壮成长。

  “水利兴修”,画着简易的水车和灌溉渠道图,皆是人力即可为之之事,一旦成功,能十分方便于浇水灌溉。

  还有“堆肥积肥”,需要搞发酵,把人畜粪便、枯枝烂叶变成有机肥,来增加土壤肥力,扩大农作物的收成。

  真是好东西。

  应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农业发展,已然足够。

  简单过一遍,林阳甚至有种深入学习的充实感。

  但是,下一刻,他反应过来。

  说好的躺平呢,给我这玩意儿干嘛?

  林阳:“……”

  见林阳闭眼,四人以为他在思索更具深意之事,全都一动不动站好。

  等林阳轻吐一口气,再次睁眼,看着面前四位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他却摆了摆手。

  用一种极其疲惫又欣慰的语气说道:“好了,今日天色已晚,诸位想必也劳累了一天。此事不急于一时,大家先回去好生歇息。明日,我们再正式开始第一步。”

  说完,林阳竟是一个转身,打着哈欠,朝着院落后方专为他准备的休息室走去,留给四人一个“深藏功与名”的潇洒背影。

  杜畿、满宠、刘晔、枣渊四人面面相觑,眼中皆是震撼与敬佩。

  看看!

  什么叫大将之风!

  抛出如此宏大周密的计划后,却毫不居功,挥挥手便去休息,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这位林主事,果然是深不可测的旷世奇才!

  .........................

  翌日,政务革新司。

  林阳是掐着点到的。

  当他推开主厅大门时,杜畿、满宠、刘晔、枣渊四人,早已正襟危坐,每人面前的案几上都摆放着笔墨和一小堆竹简。

  四人非但没有丝毫不耐,反而精神矍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已经为今天的工作储备了一整夜的能量。

  看到林阳进来,四人齐刷刷起身行礼:“参见主事!”

  声音洪亮整齐,充满干劲。

  林阳嘴角挂出一缕笑意,抽了抽手简单还了一礼,接着挥挥手,坐到主位上:“都坐吧。”

  “主事,”杜畿迫不及待地开口,“按照您昨日的方略,我等四人昨夜未敢懈怠,已连夜草拟了‘广纳众言’的公文初稿,以及需要征询意见的各曹名录,还请主事审阅。”

  说着,他便呈上一卷写得密密麻麻的竹简。

  林阳接过来,扫了一眼。

  好家伙。

  这四个人,一夜之间就把司空府的组织架构图都给默写出来了,从尚书台到各个曹掾,再到下设的令史、书佐,一个不落。

  公文的措辞更是滴水不漏,引经据典,堪称范本。

  “嗯……不错。”

  林阳应了一声,把竹简放到一边,目光扫过四人,沉声说道:“诸公可以依此分工,即日起,便前往各部考察,征询其日常公文中所用名物之称谓,再作商议。”

  四人相视一眼,垂首道:“主事,前往各部,我等当如何分配?”

  “诸公皆各署调来的英杰之士,各有谙熟之司,当然可以此为据。”林阳再次十分随意的摆手,“今后数日,诸公不必每日前来,自去各部即可。”

  四人再次对视一下,点了点头,主事如此分配,的确十分妥当。

  俗话说的好,熟人好办事。

  和自己比较熟的部门去对接,自然也会比较顺利。

  而且主事要求不用每天都来单位报到,直接去各部忙活,也算的上是十分体恤下属。

  四人心怀感恩,飞速将文本都抄写好,又加上印章,拿着文书出门而去,开始了第一轮的奔波。

  见四人离开,林阳伸了个懒腰,便往后堂走去。

  林阳泡了一壶淡茶,斜靠在软塌上,正盘算着是小憩片刻,还是继续研究一下系统那个《齐民要术》改良版,门就被敲响了。

  “林主事,荀令君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