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宋文通大败起义军的-《不良人:刚穿越不良人就解散了》

  败了!

  开春第一战,黄巢起义军便迎来了一场大败!

  “该死,你居然还有脸活着回来!”

  含元殿之上,一身帝王服饰的黄巢,看着殿下跪伏在地的尚让。

  身为大齐政权的太尉兼中书令,尚让可以说是整个大齐政权的二号人物,也是黄巢十分信任的将领。

  也正是出于对尚让的信任,此番大军西进,逼迫逃亡西蜀的唐僖宗的重任,便是落在了他的身上。

  为此,尚让新掳回府上的小妾刘氏都还没来得及宠幸,就不得不率军出征。

  然而,黄巢原本准备利用尚让大军进攻凤翔,从而进一步逼迫唐僖宗,让他没有精力组织大军反扑长安城。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被寄以厚望的尚让,居然连凤翔都还没到,在龙尾坡吃了一个大败仗!

  更加丢脸的是,将尚让击败的,还是凤翔节度使郑畋手下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宋文通!

  此战,黄巢起义军可谓是损失惨重。

  这不仅是兵力上的损失,而且直接遏制了黄巢起义军席卷整个西北的势头。

  黄巢很清楚,这一战的失败,会让原本那些还在观望的势力,纷纷倒向唐军。

  “你,该死啊!”

  黄巢被气得双眼通红,大手一挥道:“来人,将他拖入行刑司,不日枭首示众!”

  “陛下!”

  下一刻,立刻便有大齐官员站出来求情。

  “中书令只是一时失误,中了贼人的奸计,请陛下看在中书令往日的功劳,给中书令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此言一出,不少大齐官员纷纷站出来附和。

  “请陛下给中书令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眼见于此,黄巢被气得胸口起伏不定。

  他很清楚,自己手下这些人的心思。

  他们就是想要联合起来制衡自己,毕竟,大家都是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今天,若是尚让被轻易斩杀,来日,他们会不会也是同样的下场?

  只是,纵然知道这些人的想法,黄巢也没办法一意孤行。

  深深皱了皱眉,只见黄巢挥手道:“将尚让以及他手下将军全部关进大理寺,让大理寺严格审查,待结果出来,再作处理!”

  虽然没办法砍尚让的头,但是,黄巢可不准备如此轻易放过尚让。

  这一次的失败,实在是太快了,黄巢也想看看,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

  “多谢陛下!”

  尚让目光微微闪烁,随即对着黄巢深深拜下。

  紧接着,便有几名金吾卫过来,将尚让带了下去。

  ……

  “啧啧,秦大人,咱们这里,算是来了一尊真正的大佛啊!”

  看着被关进大理寺监牢的尚让,陈峰摇了摇头,道:“咱们都得小心处理,要是得罪了这一位,说不得,咱们都得倒霉。”

  一旁,秦一帆一言不发,看着那面相威严的中年男子,双眼微微一眯。

  对于尚让,秦一帆也是有印象的。

  可以说,那位未来的岐王李茂贞,就是踩着这位走上历史舞台的!

  “李茂贞,不,现在应该还叫宋文通,这位已经出现了,就不知道,他是不是有一位倾国倾城的妹妹?”

  嘴角勾起一抹笑容,秦一帆没有去管尚让的事情。

  毕竟,黄巢那边没有下达处刑的命令,这件事就与他的行刑司没有关系。

  按照陈峰的说法,大理寺需要对尚让以及他手下的一众官员进行审问,找出这一次大财的真实原因。

  只不过,在秦一帆看来,这只是无用功。

  毕竟,尚让在大齐朝廷中势力不小,为了制衡黄巢这位皇帝陛下,他们这一次势必会联合起来,对大理寺施压。

  恐怕,大理寺也审问不出什么东西。

  ……

  “啪!”

  正如秦一帆预料的一般,得到大理寺呈上来的奏折,黄巢再次雷霆震怒。

  什么问题也没有,这便是审问的结果。

  但是,这却是最大的问题!

  黄巢很清楚,自从起义军攻陷长安城之后,不少人都开始沉醉于奢靡的生活。

  起义军的贪腐问题,就连黄巢的直属军队,他本人都不敢保证没有问题。

  现在,大理寺的奏折告诉他,尚让的军队,居然个个都是清正廉洁,打死黄巢都不会相信。

  “他们,居然敢如此欺朕!”

  黄巢猛地将御桌上的东西扫到地上,可见他此刻心中有多么震怒。

  就在这时,御书房的房门被推开。

  紧接着,便见黄皓走了进来。

  “陛下,何故如此动怒?”

  黄皓问道。

  “你看看,这是大理寺的奏折!”

  黄巢冷冷地指着被他扫到地上的奏折。

  黄皓将其捡了起来,只是看了一眼,便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陛下,这件事也在情理之中,毕竟,那些人都是一起起家的,他们都有所勾连,怎么可能真的查自己人?”

  “你的意思是,此事就算了?”

  黄巢暴怒道:“你可知,这一败,对我大齐影响有多大,甚至,有可能导致咱们最后的失败,若是再不处理那些蛀虫,咱们刚刚建立的大齐政权,就真的要亡了!”

  闻言,黄皓也是面色一沉。

  他很清楚,黄巢说的都是对的。

  事实上,黄皓发现,自己手底下的浪荡军,也出现了这些问题。

  只是,若是让朝廷这些人来查,肯定都会互相捂盖子。

  突然,黄皓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开口道:“陛下,既然这些起义军的老人用不了,咱们,何不用新人来查?”

  “你的意思是?”

  黄巢微微皱眉,他似乎也是明白了自己这个侄儿的意思。

  “陛下,咱们大齐想要长稳发展,必然要吸收更多的新鲜血液。”

  黄皓说道:“既然那些老家伙想要互相包庇,咱们何不扶持新人,用来制衡那些老旧势力?”

  “你说的不错!”

  黄巢说道:“只是,那些家伙的势力盘根错节,若是想要扶持新的势力,恐怕不容易,而且,咱们手上,也没有可用之人啊。”

  “呵呵,陛下,你可还记得,当初在玄武门,被您亲封的行刑司司长?”

  黄皓微微一笑,不知道为何,在提出扶持新人的建议之时,他的脑海中,第一时间便是浮现了秦一帆的模样。

  没办法,对方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形象,实在太过深入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