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水恒教授的书房,与其说是书房,不如说是一个微缩的宇宙。四壁不再是墙,而是无缝衔接的巨型全息星图,深邃的墨黑背景上,无数恒星、星云、星系如同破碎的钻石,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旋转,缓慢而坚定地演绎着亿万年时空的史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气息”,是臭氧混合了精密仪器运行时产生的微弱热量,以及古老纸质书籍散发出的、带着时光沉淀的檀木与油墨的味道。这里,是思想的禁区,也是智慧的圣殿。
此刻,星图的辉光映照在三个神色凝重的人脸上。傅水恒教授,这位享誉全球的天体物理学泰斗,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但紧蹙的眉峰和长时间沉默的姿态,泄露了他内心前所未有的波澜。他的老朋友与合作者,相对年轻些的陈智林博士,正无意识地用手指敲击着悬浮在空中的一个不断变换形态的奇异几何体数据模型,那是他们此次银河系中心之旅最惊人发现的简化模拟——一个被他们暂时命名为“元信息海”的白洞信息库的拓扑结构。
而坐在一旁地毯上,抱着一台散发着柔和蓝光的便携式星图仪,看得入迷的小男孩,正是傅教授的孙子,傅愽文。年仅十岁的愽文,有着远超同龄人的专注和对宇宙奥秘的好奇,他那双清澈的眼眸,倒映着旋转的星系,仿佛本身就承载着一片小小的星空。
长时间的沉默,最终被陈智林博士打破,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显然刚才已经进行过一番激烈的内部讨论:“老师,‘元信息海’的存在,以及它内部指向性极强的‘非自然宇宙结构信号’……这些数据,一旦公开,无异于在人类文明的平静湖面投下一颗引力炸弹。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傅水恒教授缓缓抬起头,目光没有聚焦在任何具体的星体上,而是穿透了星图,投向了更遥远的、思维的边界。他开口,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准备?智林,人类何时真正‘准备好’迎接过颠覆性的真理?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教会准备好了吗?爱因斯坦揭示相对论时,经典物理学的殿堂准备好了吗?‘准备’是一个动态过程,而非一个静态的节点。我们不是在等待一个完美的时机,而是在判断,人类文明的智慧,是否已经成长到足以承受这份真相的重量,并从中汲取力量,而非走向恐惧与自我毁灭。”
愽文似乎被这段严肃的对话从星图的迷梦中唤醒,他抬起头,眨了眨眼睛,好奇地问:“爷爷,陈叔叔,你们在说什么炸弹呀?是像超新星爆炸那样吗?”他手中的星图仪正好展示到一颗恒星的末日辉煌,超新星爆发的光芒将他稚嫩的脸庞照亮。
陈智林被孩子天真的问题逗得神情稍缓,他走到愽文身边坐下,指着星图仪上那绚烂的光爆,耐心地解释:“愽文,超新星爆炸是宇宙中最壮丽的‘烟花’之一,它释放巨大的能量,甚至能催生新的恒星和行星系统的诞生。我们说的‘炸弹’,不是破坏,而是一种……嗯,思想的冲击。就像……”他顿了顿,寻找着孩子能理解的比喻,“就像你一直以为天空是蓝色的,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的颜色,它一直都在,只是我们以前看不见。告诉大家这个新颜色的存在,可能会让一些人害怕,也可能会让更多人画出更美丽的图画。”
“新的颜色?”愽文的眼睛亮了起来,“那一定很酷!为什么有人会害怕呢?”
傅水恒教授也走了过来,慈爱地摸了摸孙子的头:“因为,孩子,未知本身,就是最大的恐惧源泉。尤其当这未知关乎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关乎我们是否是唯一的智慧生命。”他示意陈智林,“把‘那个’调出来吧,让愽文也看看,用他能理解的方式。”
陈智林点点头,手指在空气中快速划动几个指令。书房中央的全息星图瞬间发生了变化。银河系旋臂的壮丽景象迅速淡去,视野急速拉近,穿越无数光年尘埃和引力陷阱,最终聚焦于银河系中心那巨大而神秘的人马座A*超大质量黑洞区域。但图像并未停留在黑洞那吞噬一切的黑暗视界,而是巧妙地绕行,在一种基于他们最新理论模型构建的、极度扭曲的时空褶皱背后,呈现出一个散发着柔和、纯粹白光的奇异区域。它不像恒星那样燃烧,也不像星云那样弥散,它更像是一个……源头,一个信息的喷泉。
“愽文,你看,”陈智林指着那个白色区域,“这是我们这次旅行最大的发现。我们知道黑洞,对吧?它引力巨大,连光都逃不出来,像一个宇宙的‘终点站’。”
“嗯!”愽文用力点头,“就像宇宙里的贪吃兽!”
“很好的比喻。”陈智林笑了,“但是,根据一些非常深奥的理论,宇宙是平衡的。有只进不出的‘贪吃兽’,就可能存在只出不进的‘慷慨泉’。这个白色的东西,我们暂时叫它‘白洞’,或者按你爷爷更
此刻,星图的辉光映照在三个神色凝重的人脸上。傅水恒教授,这位享誉全球的天体物理学泰斗,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但紧蹙的眉峰和长时间沉默的姿态,泄露了他内心前所未有的波澜。他的老朋友与合作者,相对年轻些的陈智林博士,正无意识地用手指敲击着悬浮在空中的一个不断变换形态的奇异几何体数据模型,那是他们此次银河系中心之旅最惊人发现的简化模拟——一个被他们暂时命名为“元信息海”的白洞信息库的拓扑结构。
而坐在一旁地毯上,抱着一台散发着柔和蓝光的便携式星图仪,看得入迷的小男孩,正是傅教授的孙子,傅愽文。年仅十岁的愽文,有着远超同龄人的专注和对宇宙奥秘的好奇,他那双清澈的眼眸,倒映着旋转的星系,仿佛本身就承载着一片小小的星空。
长时间的沉默,最终被陈智林博士打破,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显然刚才已经进行过一番激烈的内部讨论:“老师,‘元信息海’的存在,以及它内部指向性极强的‘非自然宇宙结构信号’……这些数据,一旦公开,无异于在人类文明的平静湖面投下一颗引力炸弹。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傅水恒教授缓缓抬起头,目光没有聚焦在任何具体的星体上,而是穿透了星图,投向了更遥远的、思维的边界。他开口,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准备?智林,人类何时真正‘准备好’迎接过颠覆性的真理?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教会准备好了吗?爱因斯坦揭示相对论时,经典物理学的殿堂准备好了吗?‘准备’是一个动态过程,而非一个静态的节点。我们不是在等待一个完美的时机,而是在判断,人类文明的智慧,是否已经成长到足以承受这份真相的重量,并从中汲取力量,而非走向恐惧与自我毁灭。”
愽文似乎被这段严肃的对话从星图的迷梦中唤醒,他抬起头,眨了眨眼睛,好奇地问:“爷爷,陈叔叔,你们在说什么炸弹呀?是像超新星爆炸那样吗?”他手中的星图仪正好展示到一颗恒星的末日辉煌,超新星爆发的光芒将他稚嫩的脸庞照亮。
陈智林被孩子天真的问题逗得神情稍缓,他走到愽文身边坐下,指着星图仪上那绚烂的光爆,耐心地解释:“愽文,超新星爆炸是宇宙中最壮丽的‘烟花’之一,它释放巨大的能量,甚至能催生新的恒星和行星系统的诞生。我们说的‘炸弹’,不是破坏,而是一种……嗯,思想的冲击。就像……”他顿了顿,寻找着孩子能理解的比喻,“就像你一直以为天空是蓝色的,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的颜色,它一直都在,只是我们以前看不见。告诉大家这个新颜色的存在,可能会让一些人害怕,也可能会让更多人画出更美丽的图画。”
“新的颜色?”愽文的眼睛亮了起来,“那一定很酷!为什么有人会害怕呢?”
傅水恒教授也走了过来,慈爱地摸了摸孙子的头:“因为,孩子,未知本身,就是最大的恐惧源泉。尤其当这未知关乎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关乎我们是否是唯一的智慧生命。”他示意陈智林,“把‘那个’调出来吧,让愽文也看看,用他能理解的方式。”
陈智林点点头,手指在空气中快速划动几个指令。书房中央的全息星图瞬间发生了变化。银河系旋臂的壮丽景象迅速淡去,视野急速拉近,穿越无数光年尘埃和引力陷阱,最终聚焦于银河系中心那巨大而神秘的人马座A*超大质量黑洞区域。但图像并未停留在黑洞那吞噬一切的黑暗视界,而是巧妙地绕行,在一种基于他们最新理论模型构建的、极度扭曲的时空褶皱背后,呈现出一个散发着柔和、纯粹白光的奇异区域。它不像恒星那样燃烧,也不像星云那样弥散,它更像是一个……源头,一个信息的喷泉。
“愽文,你看,”陈智林指着那个白色区域,“这是我们这次旅行最大的发现。我们知道黑洞,对吧?它引力巨大,连光都逃不出来,像一个宇宙的‘终点站’。”
“嗯!”愽文用力点头,“就像宇宙里的贪吃兽!”
“很好的比喻。”陈智林笑了,“但是,根据一些非常深奥的理论,宇宙是平衡的。有只进不出的‘贪吃兽’,就可能存在只出不进的‘慷慨泉’。这个白色的东西,我们暂时叫它‘白洞’,或者按你爷爷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