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孙富盘算,准备甩锅
紫檀木书房里的鎏金座钟“滴答”作响,每一声都像敲在孙富的心尖上。他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庭院里被积雪压弯的红梅,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羊脂玉扳指——扳指是去年从西域商人手里买的,温润通透,此刻却硌得他手心发紧。桌案上摊着两份东西:一份是活动收支账本,红笔标注的“亏损三百两”格外刺眼;另一份是路智写的欠条,“南宋古琴抵押”几个字被他用指尖划得发毛。
“砰!”孙富猛地将账本拍在桌上,玉扳指撞在鎏金砚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他想起昨天活动结束后,几个商界联盟的老股东找到他,语气里满是不满:“孙会长,这次活动闹得满城风雨,咱们联盟的名声都快臭了!百姓都说咱们‘用文化当幌子圈钱’,好几家布庄的订单都退了!”
退单?三百两亏损?这些字眼像针一样扎进他的心里。他孙富在京城商界混了三十年,从没栽过这么大的跟头。可这事不能怪他——要怪就怪路智,怪他没本事控场,怪他引来王肃的人捣乱,怪他把好好的商业活动搞成了“打架现场”!
“来人!”孙富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门外的小厮连滚带爬地进来,头埋得低低的,不敢看他的眼睛。“把刘三、赵虎、周歪嘴叫来,立刻!”
不过半炷香的功夫,三个心腹就聚在了书房里。刘三是绸缎庄的账房,精于算计,脸上总挂着谄媚的笑;赵虎是绸缎庄的护院头领,身材魁梧,胳膊上能跑马,脑子却不太灵光;周歪嘴是孙富的远房侄子,嘴碎,最擅长在市井里传些闲话,嘴角的歪斜让他说的话总带着几分阴恻恻的味道。
“会长,您找我们来,是为了昨天活动的事?”刘三先开了口,眼睛瞟着桌案上的账本,心里已经有了几分猜测。
孙富坐在太师椅上,端起丫鬟刚泡好的雨前龙井,却没喝,只是用茶盖轻轻刮着浮沫:“活动闹成这样,联盟名声受损,订单还退了不少。这事要是传出去,咱们以后别想在京城立足。你们说,该怎么办?”
赵虎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说:“还能怎么办?找王肃算账去!是他的人砸了咱们的展架,毁了活动!”
“蠢货!”孙富瞪了他一眼,茶水溅出几滴在锦袍上,“王肃是什么人?他爹是吏部尚书,咱们能惹得起?再说,百姓只看表面,谁管是不是王肃的人捣乱?他们只记得‘商界联盟办的活动很烂’!”
周歪嘴凑上前,嘴角歪得更厉害:“叔,我知道该怎么办。咱们不能认这个锅,得找个人背。谁最适合?路智啊!活动是他牵头的,文化区是他要搞的,出了事,自然该他负责!”
刘三眼睛一亮,连忙附和:“歪嘴说得对!咱们可以散布谣言,就说路智私自挪用了联盟投的活动资金,中饱私囊,所以活动才办得一塌糊涂;再加点料,说他故意挑拨联盟和民众的关系,想借‘文化’的名头自己出风头,把脏水都泼到他身上!”
孙富的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心里快速盘算着:这个办法好!路智无依无靠,没权没势,就算被抹黑,也没人会帮他;而且他一心搞文化,最在乎名声,只要谣言传出去,他肯定会自顾不暇,根本没精力反驳。到时候,百姓的怒火都冲路智去,联盟的名声就能保住,甚至还能借着“受害者”的身份,卖一波“被路智欺骗”的惨,挽回些订单。
“好!就按你们说的办!”孙富放下茶杯,眼神变得阴狠,“刘三,你负责伪造‘资金流水’,就说联盟给了路智五百两活动经费,他只花了两百两,剩下的三百两被他贪了;赵虎,你带几个兄弟,去城外的赌坊、青楼散布消息,那些地方人多嘴杂,传得最快;周歪嘴,你去城里的茶馆、酒楼、集市,找些相熟的小贩、茶博士帮忙,把谣言说得越逼真越好,最好能编几个‘亲眼所见’的细节,比如‘看到路智拿着银子去买古玩’‘听到他跟人说要靠活动捞一笔’。”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记住,要把话说得‘留有余地’,别太绝对,就说‘听说’‘好像’,这样就算有人质疑,咱们也能推说‘是听别人说的’,不会留下把柄。还有,谁要是敢走漏风声,或者把事办砸了,你们知道后果——我孙富的手段,你们不是没见过。”
三人连忙点头哈腰,脸上满是谄媚:“会长放心!我们一定办得妥妥当当,让路智那小子永无翻身之日!”
“去吧。”孙富挥了挥手,看着三人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丝得意的笑容。他走到桌案前,拿起路智写的欠条,指尖拂过“南宋古琴”四个字——等路智被谣言搞垮,名声扫地,就算他还不清五百两,这把琴也能顺理成章地拿到手。到时候,既报了“活动亏损”的仇,又得了宝贝,还保住了联盟的名声,简直是一箭三雕!
窗外的红梅被风吹落几朵,花瓣落在积雪上,像点点血迹。孙富拿起账本,用笔把“亏损三百两”划掉,改成了“路智挪用资金导致损失三百两”,满意地笑了。
辰时的京城渐渐热闹起来。南门外的集市上,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卖包子的蒸笼冒着白气,卖糖葫芦的车杆上插满了红通通的糖串,挤挤挨挨的人群里,周歪嘴正凑在一个卖菜的大妈身边,压低声音说着什么。
“张大妈,您听说了吗?昨天那个文化活动,之所以搞成那样,都是因为牵头的那个路智!”周歪嘴故意压低声音,却让周围几个挑担的小贩都能听见。
张大妈停下手里的秤,好奇地问:“歪嘴,你这话怎么说?我昨天还去了,满场都是你们绸缎庄的广告,怎么怪起路公子了?”
“您不知道!”周歪嘴叹了口气,脸上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我也是听我们会长身边的人说的——我们联盟给了路智五百两活动经费,让他好好办活动,结果他倒好,只花了两百两,剩下的三百两全揣自己兜里了!您想啊,钱不够,活动能办好吗?琴桌是旧的,棋谱是抄的,连给民众的茶水都是最便宜的粗茶!”
旁边一个挑着菜筐的大爷皱起眉头:“真的假的?我看路公子不像是那种贪钱的人啊,上次琴棋巷的活动,他还免费给我们发琴谱呢。”
“大爷,您是不知道人心隔肚皮!”周歪嘴连忙说,“我还听说,他故意让我们绸缎庄的广告占了文化区,就是想让民众骂我们联盟,他好装‘受害者’,借‘文化’的名头博同情!昨天王肃的人来捣乱,说不定就是他引来的,想把水搅浑,好掩盖他贪钱的事!”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都炸了锅。卖包子的小贩探过头来:“怪不得昨天活动那么乱,原来是这小子搞的鬼!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张大妈也点点头:“可不是嘛,看着斯斯文文的,没想到这么黑心!以后可不能信他的话了!”
周歪嘴见众人信了,心里得意,又悄悄挪到下一个摊位,继续散布谣言。人群里的议论声越来越大,“路智贪钱”“路智挑拨离间”的说法像长了翅膀,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集市。
城西的“聚贤茶馆”里,更是热闹非凡。刘三雇来的几个茶博士正围着一桌老茶客,绘声绘色地讲着“路智挪用资金”的事。
“李老,您昨天去看活动了吧?您没觉得不对劲吗?”茶博士小王一边给众人添茶,一边故作神秘地说,“我表哥在商界联盟当差,他偷偷告诉我,联盟给了路智五百两,结果路智只买了几张破桌子、几卷旧纸,剩下的钱全拿去买古玩了!昨天我还看见他拿着个玉坠子,在首饰铺里问价呢!”
李老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皱起眉头:“真有这事?我昨天听路公子说,是孙会长要加广告,才乱了场地的。”
“李老,您可别被他骗了!”另一个茶博士小李连忙说,“他就是故意那么说的,想把责任推给我们孙会长!我表哥还说,路智早就跟人说好了,等活动结束,就拿着贪来的钱去江南,再也不回京城了!您想啊,要是他没贪钱,怎么会想着跑?”
旁边一个穿长衫的书生放下折扇,摇头叹气:“没想到路智竟是这样的人!我还以为他是真心搞文化,没想到全是幌子!以后再也不参加他办的活动了!”
“就是!太让人失望了!”“以后得离这种人远点!”
茶馆里的议论声越来越大,连隔壁桌的人都凑过来听。谣言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挪用三百两”变成了“挪用五百两”,从“买古玩”变成了“赌钱输了”,最后甚至传出“路智是王肃的人,故意搞垮商界联盟”的说法。
而此时的路智,还在文庙旁的小屋里,对外面的风波一无所知。他坐在旧木桌前,手里拿着一张画满修改痕迹的活动方案,上面写着“下次活动:琴罩定制合作(绸缎庄)、琴音品茶会(茶叶铺)”,旁边还标注着“与孙富谈判要点:1.文化区占比60%;2.商业宣传不打断表演;3.利润分成3:7(联盟3,文化方7)”。
“路公子,这是柳儿姑娘刚送来的琴谱,她说明天再跟您商量琴罩的纹样。”文庙的小徒弟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叠手抄琴谱,上面还带着淡淡的墨香。
路智接过琴谱,笑着说:“替我谢谢柳儿。对了,你知道孙会长今天在联盟吗?我想下午去找他,谈谈下次活动的合作细节。”
小徒弟愣了一下,挠了挠头:“路公子,您还不知道吗?早上我去买早点,听人说……说您挪用了联盟的活动资金,还故意挑拨联盟和民众的关系。好多人都在骂您呢。”
路智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手里的琴谱“哗啦”掉在桌上。他猛地站起来,声音有些发颤:“你说什么?他们说我什么?”
“他们说……说您贪了联盟三百两银子,还跟王肃勾结,故意搞砸活动。”小徒弟低下头,声音越来越小,“我还听人说,孙会长已经让人去官府告您了,说您诈骗联盟资金。”
路智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像被重锤砸过。挪用资金?勾结王肃?这些莫须有的罪名,怎么会突然扣在他头上?他想起昨天活动结束后,孙富冷笑离去的背影,想起欠条上“南宋古琴抵押”的字样,瞬间明白了——是孙富!是孙富在背后搞鬼,想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他身上!
他冲到窗边,推开窗户,冷风卷着雪沫子扑进来,却吹不散他心头的震惊和愤怒。远处的街道上,几个行人正围在一起,指着他的方向议论着什么,脸上满是鄙夷。他甚至能隐约听到“贪钱”“骗子”的字眼,像针一样扎进他的心里。
桌案上的欠条还在,木盒碎片还在,可此刻,这些东西都像是在嘲讽他的天真。他以为孙富只是贪利,却没想到他会如此阴狠,为了自保,不惜编造谣言,毁掉他的名声,甚至想把他送进官府!
“孙富……”路智攥紧拳头,指甲嵌进掌心,渗出血来。他看着窗外渐渐阴沉的天空,知道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已经悄然降临。而他,必须尽快想出办法,澄清谣言,揭穿孙富的阴谋,否则,不仅文化复兴的事业会毁于一旦,他自己也会身败名裂,甚至锒铛入狱。
远处的商界联盟阁楼里,孙富正看着手下送来的“谣言传播进度”,嘴角勾起一丝得意的笑容。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心里想着:路智,这次我看你怎么逃。
紫檀木书房里的鎏金座钟“滴答”作响,每一声都像敲在孙富的心尖上。他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庭院里被积雪压弯的红梅,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羊脂玉扳指——扳指是去年从西域商人手里买的,温润通透,此刻却硌得他手心发紧。桌案上摊着两份东西:一份是活动收支账本,红笔标注的“亏损三百两”格外刺眼;另一份是路智写的欠条,“南宋古琴抵押”几个字被他用指尖划得发毛。
“砰!”孙富猛地将账本拍在桌上,玉扳指撞在鎏金砚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他想起昨天活动结束后,几个商界联盟的老股东找到他,语气里满是不满:“孙会长,这次活动闹得满城风雨,咱们联盟的名声都快臭了!百姓都说咱们‘用文化当幌子圈钱’,好几家布庄的订单都退了!”
退单?三百两亏损?这些字眼像针一样扎进他的心里。他孙富在京城商界混了三十年,从没栽过这么大的跟头。可这事不能怪他——要怪就怪路智,怪他没本事控场,怪他引来王肃的人捣乱,怪他把好好的商业活动搞成了“打架现场”!
“来人!”孙富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门外的小厮连滚带爬地进来,头埋得低低的,不敢看他的眼睛。“把刘三、赵虎、周歪嘴叫来,立刻!”
不过半炷香的功夫,三个心腹就聚在了书房里。刘三是绸缎庄的账房,精于算计,脸上总挂着谄媚的笑;赵虎是绸缎庄的护院头领,身材魁梧,胳膊上能跑马,脑子却不太灵光;周歪嘴是孙富的远房侄子,嘴碎,最擅长在市井里传些闲话,嘴角的歪斜让他说的话总带着几分阴恻恻的味道。
“会长,您找我们来,是为了昨天活动的事?”刘三先开了口,眼睛瞟着桌案上的账本,心里已经有了几分猜测。
孙富坐在太师椅上,端起丫鬟刚泡好的雨前龙井,却没喝,只是用茶盖轻轻刮着浮沫:“活动闹成这样,联盟名声受损,订单还退了不少。这事要是传出去,咱们以后别想在京城立足。你们说,该怎么办?”
赵虎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说:“还能怎么办?找王肃算账去!是他的人砸了咱们的展架,毁了活动!”
“蠢货!”孙富瞪了他一眼,茶水溅出几滴在锦袍上,“王肃是什么人?他爹是吏部尚书,咱们能惹得起?再说,百姓只看表面,谁管是不是王肃的人捣乱?他们只记得‘商界联盟办的活动很烂’!”
周歪嘴凑上前,嘴角歪得更厉害:“叔,我知道该怎么办。咱们不能认这个锅,得找个人背。谁最适合?路智啊!活动是他牵头的,文化区是他要搞的,出了事,自然该他负责!”
刘三眼睛一亮,连忙附和:“歪嘴说得对!咱们可以散布谣言,就说路智私自挪用了联盟投的活动资金,中饱私囊,所以活动才办得一塌糊涂;再加点料,说他故意挑拨联盟和民众的关系,想借‘文化’的名头自己出风头,把脏水都泼到他身上!”
孙富的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心里快速盘算着:这个办法好!路智无依无靠,没权没势,就算被抹黑,也没人会帮他;而且他一心搞文化,最在乎名声,只要谣言传出去,他肯定会自顾不暇,根本没精力反驳。到时候,百姓的怒火都冲路智去,联盟的名声就能保住,甚至还能借着“受害者”的身份,卖一波“被路智欺骗”的惨,挽回些订单。
“好!就按你们说的办!”孙富放下茶杯,眼神变得阴狠,“刘三,你负责伪造‘资金流水’,就说联盟给了路智五百两活动经费,他只花了两百两,剩下的三百两被他贪了;赵虎,你带几个兄弟,去城外的赌坊、青楼散布消息,那些地方人多嘴杂,传得最快;周歪嘴,你去城里的茶馆、酒楼、集市,找些相熟的小贩、茶博士帮忙,把谣言说得越逼真越好,最好能编几个‘亲眼所见’的细节,比如‘看到路智拿着银子去买古玩’‘听到他跟人说要靠活动捞一笔’。”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记住,要把话说得‘留有余地’,别太绝对,就说‘听说’‘好像’,这样就算有人质疑,咱们也能推说‘是听别人说的’,不会留下把柄。还有,谁要是敢走漏风声,或者把事办砸了,你们知道后果——我孙富的手段,你们不是没见过。”
三人连忙点头哈腰,脸上满是谄媚:“会长放心!我们一定办得妥妥当当,让路智那小子永无翻身之日!”
“去吧。”孙富挥了挥手,看着三人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丝得意的笑容。他走到桌案前,拿起路智写的欠条,指尖拂过“南宋古琴”四个字——等路智被谣言搞垮,名声扫地,就算他还不清五百两,这把琴也能顺理成章地拿到手。到时候,既报了“活动亏损”的仇,又得了宝贝,还保住了联盟的名声,简直是一箭三雕!
窗外的红梅被风吹落几朵,花瓣落在积雪上,像点点血迹。孙富拿起账本,用笔把“亏损三百两”划掉,改成了“路智挪用资金导致损失三百两”,满意地笑了。
辰时的京城渐渐热闹起来。南门外的集市上,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卖包子的蒸笼冒着白气,卖糖葫芦的车杆上插满了红通通的糖串,挤挤挨挨的人群里,周歪嘴正凑在一个卖菜的大妈身边,压低声音说着什么。
“张大妈,您听说了吗?昨天那个文化活动,之所以搞成那样,都是因为牵头的那个路智!”周歪嘴故意压低声音,却让周围几个挑担的小贩都能听见。
张大妈停下手里的秤,好奇地问:“歪嘴,你这话怎么说?我昨天还去了,满场都是你们绸缎庄的广告,怎么怪起路公子了?”
“您不知道!”周歪嘴叹了口气,脸上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我也是听我们会长身边的人说的——我们联盟给了路智五百两活动经费,让他好好办活动,结果他倒好,只花了两百两,剩下的三百两全揣自己兜里了!您想啊,钱不够,活动能办好吗?琴桌是旧的,棋谱是抄的,连给民众的茶水都是最便宜的粗茶!”
旁边一个挑着菜筐的大爷皱起眉头:“真的假的?我看路公子不像是那种贪钱的人啊,上次琴棋巷的活动,他还免费给我们发琴谱呢。”
“大爷,您是不知道人心隔肚皮!”周歪嘴连忙说,“我还听说,他故意让我们绸缎庄的广告占了文化区,就是想让民众骂我们联盟,他好装‘受害者’,借‘文化’的名头博同情!昨天王肃的人来捣乱,说不定就是他引来的,想把水搅浑,好掩盖他贪钱的事!”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都炸了锅。卖包子的小贩探过头来:“怪不得昨天活动那么乱,原来是这小子搞的鬼!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张大妈也点点头:“可不是嘛,看着斯斯文文的,没想到这么黑心!以后可不能信他的话了!”
周歪嘴见众人信了,心里得意,又悄悄挪到下一个摊位,继续散布谣言。人群里的议论声越来越大,“路智贪钱”“路智挑拨离间”的说法像长了翅膀,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集市。
城西的“聚贤茶馆”里,更是热闹非凡。刘三雇来的几个茶博士正围着一桌老茶客,绘声绘色地讲着“路智挪用资金”的事。
“李老,您昨天去看活动了吧?您没觉得不对劲吗?”茶博士小王一边给众人添茶,一边故作神秘地说,“我表哥在商界联盟当差,他偷偷告诉我,联盟给了路智五百两,结果路智只买了几张破桌子、几卷旧纸,剩下的钱全拿去买古玩了!昨天我还看见他拿着个玉坠子,在首饰铺里问价呢!”
李老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皱起眉头:“真有这事?我昨天听路公子说,是孙会长要加广告,才乱了场地的。”
“李老,您可别被他骗了!”另一个茶博士小李连忙说,“他就是故意那么说的,想把责任推给我们孙会长!我表哥还说,路智早就跟人说好了,等活动结束,就拿着贪来的钱去江南,再也不回京城了!您想啊,要是他没贪钱,怎么会想着跑?”
旁边一个穿长衫的书生放下折扇,摇头叹气:“没想到路智竟是这样的人!我还以为他是真心搞文化,没想到全是幌子!以后再也不参加他办的活动了!”
“就是!太让人失望了!”“以后得离这种人远点!”
茶馆里的议论声越来越大,连隔壁桌的人都凑过来听。谣言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挪用三百两”变成了“挪用五百两”,从“买古玩”变成了“赌钱输了”,最后甚至传出“路智是王肃的人,故意搞垮商界联盟”的说法。
而此时的路智,还在文庙旁的小屋里,对外面的风波一无所知。他坐在旧木桌前,手里拿着一张画满修改痕迹的活动方案,上面写着“下次活动:琴罩定制合作(绸缎庄)、琴音品茶会(茶叶铺)”,旁边还标注着“与孙富谈判要点:1.文化区占比60%;2.商业宣传不打断表演;3.利润分成3:7(联盟3,文化方7)”。
“路公子,这是柳儿姑娘刚送来的琴谱,她说明天再跟您商量琴罩的纹样。”文庙的小徒弟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叠手抄琴谱,上面还带着淡淡的墨香。
路智接过琴谱,笑着说:“替我谢谢柳儿。对了,你知道孙会长今天在联盟吗?我想下午去找他,谈谈下次活动的合作细节。”
小徒弟愣了一下,挠了挠头:“路公子,您还不知道吗?早上我去买早点,听人说……说您挪用了联盟的活动资金,还故意挑拨联盟和民众的关系。好多人都在骂您呢。”
路智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手里的琴谱“哗啦”掉在桌上。他猛地站起来,声音有些发颤:“你说什么?他们说我什么?”
“他们说……说您贪了联盟三百两银子,还跟王肃勾结,故意搞砸活动。”小徒弟低下头,声音越来越小,“我还听人说,孙会长已经让人去官府告您了,说您诈骗联盟资金。”
路智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像被重锤砸过。挪用资金?勾结王肃?这些莫须有的罪名,怎么会突然扣在他头上?他想起昨天活动结束后,孙富冷笑离去的背影,想起欠条上“南宋古琴抵押”的字样,瞬间明白了——是孙富!是孙富在背后搞鬼,想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他身上!
他冲到窗边,推开窗户,冷风卷着雪沫子扑进来,却吹不散他心头的震惊和愤怒。远处的街道上,几个行人正围在一起,指着他的方向议论着什么,脸上满是鄙夷。他甚至能隐约听到“贪钱”“骗子”的字眼,像针一样扎进他的心里。
桌案上的欠条还在,木盒碎片还在,可此刻,这些东西都像是在嘲讽他的天真。他以为孙富只是贪利,却没想到他会如此阴狠,为了自保,不惜编造谣言,毁掉他的名声,甚至想把他送进官府!
“孙富……”路智攥紧拳头,指甲嵌进掌心,渗出血来。他看着窗外渐渐阴沉的天空,知道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已经悄然降临。而他,必须尽快想出办法,澄清谣言,揭穿孙富的阴谋,否则,不仅文化复兴的事业会毁于一旦,他自己也会身败名裂,甚至锒铛入狱。
远处的商界联盟阁楼里,孙富正看着手下送来的“谣言传播进度”,嘴角勾起一丝得意的笑容。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心里想着:路智,这次我看你怎么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