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5 章:黑暗势力计,再次生变
夕阳刚把鸿儒书院的朱红廊柱染成暖金色,一阵急风突然卷过庭院,吹得满树桂花簌簌坠落,落在路智的青缎长衫上,带着几分凉意 —— 方才陈夫子离去时的温和笑意还在眼前,此刻这风却像一盆冷水,浇得路智心头一沉。他站在论道堂门口,指尖还残留着与陈夫子拱手时的微凉触感,脑海里正盘算着明日如何将《琴棋修身纲要》细化,争取让书院早日试点,却没察觉身后的回廊里,一道黑袍身影正盯着他的背影,眼神淬着冷意。
那神秘人躲在假山后,宽檐斗笠的阴影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下颌紧绷的线条。他腰间的图腾玉佩在风里轻轻晃动,红绳摩擦着黑袍的锦缎暗纹,发出细微的 “窸窣” 声。身旁立着三个穿短打的手下,个个缩着肩膀,眼神躲闪,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腰间的短刀 —— 他们是黑鸦堂的外围成员,平日里只负责跑腿送信,从未在书院这种地方闹过事,此刻难免有些紧张。
“废物!” 神秘人低喝一声,声音沙哑得像砂纸磨过木头,“方才陈老儿那态度,没看见?再让路智蹦跶下去,玄影大人的计划就全毁了!” 他抬手,指节泛白地指向不远处扎堆议论的儒生,“去!就说路智私通南蛮,拿了外人的银子,想借琴棋改儒家经书,颠覆正统!”
“这…… 这会不会太假了?” 一个瘦高个手下小声嘀咕,“路公子刚引经据典,好多夫子都点头了……”
“假?” 神秘人冷笑一声,抬手拍了拍瘦高个的肩膀,力道重得让对方一个趔趄,“只要有人信就够了!找那些刚入书院的愣头青,他们最听不得‘颠覆正统’,再给他们看这个 ——” 他从袖里摸出一张伪造的书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南蛮王赠银百两”,落款画了个歪歪扭扭的 “路” 字,“就说这是从路智房里搜出来的!”
三个手下不敢再反驳,攥着伪造的书信,像耗子似的溜进回廊。瘦高个直奔一群围着看《琴棋修身纲要》的年轻儒生,故意压低声音,却让周围人都能听见:“你们知道吗?方才我路过客房,看见官差在查路公子的行李,搜出一封南蛮的信!”
“南蛮?” 一个穿青布衫的年轻儒生立刻抬头,眼睛瞪得溜圆 —— 他是北方来的,家里曾遭过南蛮劫掠,最恨 “通蛮” 二字,“你说清楚!什么信?”
瘦高个故意左右看了看,一副 “我只跟你们说” 的模样,从怀里掏出伪造书信的一角,飞快地晃了一下:“上面写着给路公子送银子,让他在书院里搞事,改咱们儒家的经书……”
“什么?!” 青布衫儒生瞬间炸了,一把抓住瘦高个的胳膊,“你没看错?这可是灭门的大罪!”
“还能有假?” 瘦高个甩开他的手,假装慌张地往回走,“你们自己想想,路公子好好的,为什么非要推琴棋?说不定就是想借这个乱了咱们的心思,帮南蛮做事!”
谣言像泼出去的墨,瞬间在儒生堆里晕开。先是青布衫儒生跳起来,在庭院里大声嚷嚷:“路智通南蛮!想改经书!” 接着,几个被他说动的愣头青跟着起哄,有的跑去告诉自己的师兄,有的直奔论道堂 ——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整个书院都飘着 “通蛮”“颠覆正统” 的议论声,像一群嗡嗡的马蜂,搅得人心惶惶。
路智最先察觉到不对 —— 他原本在和杨夫子的弟子讨论蒙学课程安排,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嘈杂,不是之前的论道声,而是带着愤怒的叫嚷。他回头,只见一群儒生正往这边涌来,最前面的青布衫儒生脸红脖子粗,手里攥着半截撕碎的纸(不知是哪来的废纸),老远就指着他喊:“路智!你给我站住!”
风更凉了,吹得路智后背的伤口隐隐作痛。他下意识摸了摸袖中的短匕,又很快松开 —— 这里是书院,不能动武。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焦躁,迎上去拱手:“这位兄台,何事如此激动?”
“何事?” 青布衫儒生冲到他面前,唾沫星子几乎喷到他脸上,“你还敢装蒜!大家都知道了,你私通南蛮,拿了人家的银子,想借琴棋改咱们的儒家经书!你说!是不是!”
周围的儒生越聚越多,里三层外三层,把路智围得水泄不通。有人举着刚从瘦高个那听来的 “证据”,大声嚷嚷:“我听客房的杂役说,官差都来了!就等你来对质!” 还有人对着路智的长衫指指点点:“你这衣服料子,一看就不便宜,定是南蛮给的赃款买的!”
路智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长衫 —— 这是柳儿去年给他做的,布料是苏州普通的锦缎,洗得都有些发白了,怎么就成了 “赃款买的”?他又气又急,却知道此刻不能发火,只能尽量让声音平稳:“各位兄台,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通蛮’是灭门大罪,若无真凭实据,怎能随口污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证据?” 一个矮胖儒生跳出来,正是之前被煽动的李墨,他此刻比上午更激动,手里攥着经书,指节泛白,“方才有人看见南蛮给你的信!还有人说你跟官差躲着说话!这不是证据是什么?”
“信在哪?官差在哪?” 路智追问,目光扫过人群 —— 他没看见任何官差,也没看见所谓的 “信”,只有一群被煽动得失去理智的儒生,“若真有信,为何不拿出来给大家看?若真有官差,为何不来传我?”
这话让人群稍微安静了些。有几个理智的老儒生皱起眉头,拉住身边激动的年轻人:“别急,先听听路公子怎么说。没看见真凭实据,别瞎起哄。” 其中一位白发老儒是书院的典籍官,平日里最是严谨,他开口道:“是啊,路公子上午论道时引经据典,句句在理,不像是会通蛮的人。说不定是有人弄错了?”
“弄错?” 青布衫儒生却不肯罢休,他一把推开白发老儒,“张夫子,您别被他骗了!他就是会装!不然怎么能说动陈夫子?说不定陈夫子也是被他蒙在鼓里!”
这话戳中了路智的担忧 —— 陈夫子刚对他态度缓和,若是听见这谣言,会不会又变回之前的强硬?他正想再说些什么,突然看见人群外,陈夫子的弟子张生正匆匆跑过来,脸色发白,嘴里喊着:“师父!师父!不好了!外面都在说路公子通蛮!”
路智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 张生这一喊,无疑是给谣言加了把火。果然,人群又骚动起来,之前安静的儒生也开始交头接耳,眼神里多了几分怀疑。李墨更是跳着喊:“你看!连陈夫子的弟子都知道了!这还能有假?”
神秘人躲在假山后,看着这混乱的场面,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摸了摸腰间的图腾玉佩,指尖在符号上反复摩挲 —— 玄影大人说了,只要搅乱书院,让路智声名狼藉,琴棋入儒的事自然会黄。现在看来,计划比他想的还顺利。他正想再让手下添把火,却突然瞥见远处的巷口,几个穿官服的人正往书院走 —— 是真的官差!他瞳孔一缩,难道是玄影大人又安排了别的?
路智也看见了官差,心中一惊:难道真有人报官?他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能慌。他对着人群大声说:“各位,既然官差来了,正好!咱们当着官差的面说清楚,看我路智到底有没有通蛮!”
人群渐渐分开一条路,几个官差走进来,为首的是京城府衙的捕头王大人,他跟李大人有交情,之前也见过路智。王大人皱着眉,看了看混乱的人群,又看了看路智,开口道:“路公子,有人报官说你私通南蛮,可有此事?”
“绝无此事!” 路智立刻答道,“王大人,定是有人造谣陷害。您若不信,可去我客房搜查,也可传报官之人对质!”
王大人点了点头,正要下令搜查,突然听见人群外传来陈夫子的声音:“王大人且慢!” 众人回头,只见陈夫子拄着拐杖,快步走来,脸色严肃,“老夫有话要说。”
路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 陈夫子这时候来,是要帮他,还是要指责他?神秘人也握紧了拳头,死死盯着陈夫子,若是陈夫子出面保路智,他的计划就全完了。
陈夫子走到人群中央,先对王大人拱手,然后转向众人,声音洪亮:“方才老夫在书房,听见外面传言,说路公子通蛮。老夫不信,便让人去查 —— 查出来了,那所谓的‘南蛮书信’,是三个外乡人伪造的,此刻已经被老夫的人扣下了!”
这话像一道惊雷,炸得人群瞬间安静。青布衫儒生张了张嘴,半天说不出话:“陈…… 陈夫子,您说的是真的?”
“老夫何时说过假话?” 陈夫子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正是神秘人给手下的伪造书信,“这信上的字,歪歪扭扭,连路公子的名字都写错了,还敢说是南蛮给的?那三个外乡人,已经招了,是受了别人指使,来书院散布谣言的!”
神秘人在假山后听得清清楚楚,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没想到陈夫子动作这么快,竟然已经扣下了他的手下!他不敢再停留,转身就往书院后门跑,黑袍下摆扫过地上的桂花,留下一串慌乱的脚印。
路智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对着陈夫子深深作揖:“多谢陈夫子明察!”
陈夫子扶起他,叹了口气:“是老夫之前太固执,差点让你受了委屈。以后书院的事,还要靠你多费心。”
王大人见事情清楚了,便下令撤差,还路智清白。人群渐渐散去,之前激动的儒生们纷纷向路智道歉,李墨红着脸,小声说:“路公子,是在下糊涂,错信了谣言……”
夕阳彻底沉了下去,暮色笼罩书院。灯笼被一个个点亮,昏黄的光映在满地的桂花上,温柔了许多。路智站在灯笼下,看着陈夫子离去的背影,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 —— 他知道,神秘人跑了,黑暗势力的阴谋还没结束。但此刻,他握着陈夫子递给他的伪造书信,指尖触到纸上粗糙的笔迹,忽然有了信心:只要有书院的支持,有这些渐渐清醒的儒生,无论黑暗势力耍什么手段,他都能扛过去。
晚风再次吹过,带来桂花的甜香。路智抬头望向天空,几颗星星已经亮了起来。他知道,文化复兴的路还很长,但至少今夜,他又往前走了一步 —— 不仅赢得了陈夫子的信任,更让更多人看清了黑暗势力的阴谋。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那个神秘人,揭开他背后的真相。
夕阳刚把鸿儒书院的朱红廊柱染成暖金色,一阵急风突然卷过庭院,吹得满树桂花簌簌坠落,落在路智的青缎长衫上,带着几分凉意 —— 方才陈夫子离去时的温和笑意还在眼前,此刻这风却像一盆冷水,浇得路智心头一沉。他站在论道堂门口,指尖还残留着与陈夫子拱手时的微凉触感,脑海里正盘算着明日如何将《琴棋修身纲要》细化,争取让书院早日试点,却没察觉身后的回廊里,一道黑袍身影正盯着他的背影,眼神淬着冷意。
那神秘人躲在假山后,宽檐斗笠的阴影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下颌紧绷的线条。他腰间的图腾玉佩在风里轻轻晃动,红绳摩擦着黑袍的锦缎暗纹,发出细微的 “窸窣” 声。身旁立着三个穿短打的手下,个个缩着肩膀,眼神躲闪,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腰间的短刀 —— 他们是黑鸦堂的外围成员,平日里只负责跑腿送信,从未在书院这种地方闹过事,此刻难免有些紧张。
“废物!” 神秘人低喝一声,声音沙哑得像砂纸磨过木头,“方才陈老儿那态度,没看见?再让路智蹦跶下去,玄影大人的计划就全毁了!” 他抬手,指节泛白地指向不远处扎堆议论的儒生,“去!就说路智私通南蛮,拿了外人的银子,想借琴棋改儒家经书,颠覆正统!”
“这…… 这会不会太假了?” 一个瘦高个手下小声嘀咕,“路公子刚引经据典,好多夫子都点头了……”
“假?” 神秘人冷笑一声,抬手拍了拍瘦高个的肩膀,力道重得让对方一个趔趄,“只要有人信就够了!找那些刚入书院的愣头青,他们最听不得‘颠覆正统’,再给他们看这个 ——” 他从袖里摸出一张伪造的书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南蛮王赠银百两”,落款画了个歪歪扭扭的 “路” 字,“就说这是从路智房里搜出来的!”
三个手下不敢再反驳,攥着伪造的书信,像耗子似的溜进回廊。瘦高个直奔一群围着看《琴棋修身纲要》的年轻儒生,故意压低声音,却让周围人都能听见:“你们知道吗?方才我路过客房,看见官差在查路公子的行李,搜出一封南蛮的信!”
“南蛮?” 一个穿青布衫的年轻儒生立刻抬头,眼睛瞪得溜圆 —— 他是北方来的,家里曾遭过南蛮劫掠,最恨 “通蛮” 二字,“你说清楚!什么信?”
瘦高个故意左右看了看,一副 “我只跟你们说” 的模样,从怀里掏出伪造书信的一角,飞快地晃了一下:“上面写着给路公子送银子,让他在书院里搞事,改咱们儒家的经书……”
“什么?!” 青布衫儒生瞬间炸了,一把抓住瘦高个的胳膊,“你没看错?这可是灭门的大罪!”
“还能有假?” 瘦高个甩开他的手,假装慌张地往回走,“你们自己想想,路公子好好的,为什么非要推琴棋?说不定就是想借这个乱了咱们的心思,帮南蛮做事!”
谣言像泼出去的墨,瞬间在儒生堆里晕开。先是青布衫儒生跳起来,在庭院里大声嚷嚷:“路智通南蛮!想改经书!” 接着,几个被他说动的愣头青跟着起哄,有的跑去告诉自己的师兄,有的直奔论道堂 ——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整个书院都飘着 “通蛮”“颠覆正统” 的议论声,像一群嗡嗡的马蜂,搅得人心惶惶。
路智最先察觉到不对 —— 他原本在和杨夫子的弟子讨论蒙学课程安排,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嘈杂,不是之前的论道声,而是带着愤怒的叫嚷。他回头,只见一群儒生正往这边涌来,最前面的青布衫儒生脸红脖子粗,手里攥着半截撕碎的纸(不知是哪来的废纸),老远就指着他喊:“路智!你给我站住!”
风更凉了,吹得路智后背的伤口隐隐作痛。他下意识摸了摸袖中的短匕,又很快松开 —— 这里是书院,不能动武。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焦躁,迎上去拱手:“这位兄台,何事如此激动?”
“何事?” 青布衫儒生冲到他面前,唾沫星子几乎喷到他脸上,“你还敢装蒜!大家都知道了,你私通南蛮,拿了人家的银子,想借琴棋改咱们的儒家经书!你说!是不是!”
周围的儒生越聚越多,里三层外三层,把路智围得水泄不通。有人举着刚从瘦高个那听来的 “证据”,大声嚷嚷:“我听客房的杂役说,官差都来了!就等你来对质!” 还有人对着路智的长衫指指点点:“你这衣服料子,一看就不便宜,定是南蛮给的赃款买的!”
路智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长衫 —— 这是柳儿去年给他做的,布料是苏州普通的锦缎,洗得都有些发白了,怎么就成了 “赃款买的”?他又气又急,却知道此刻不能发火,只能尽量让声音平稳:“各位兄台,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通蛮’是灭门大罪,若无真凭实据,怎能随口污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证据?” 一个矮胖儒生跳出来,正是之前被煽动的李墨,他此刻比上午更激动,手里攥着经书,指节泛白,“方才有人看见南蛮给你的信!还有人说你跟官差躲着说话!这不是证据是什么?”
“信在哪?官差在哪?” 路智追问,目光扫过人群 —— 他没看见任何官差,也没看见所谓的 “信”,只有一群被煽动得失去理智的儒生,“若真有信,为何不拿出来给大家看?若真有官差,为何不来传我?”
这话让人群稍微安静了些。有几个理智的老儒生皱起眉头,拉住身边激动的年轻人:“别急,先听听路公子怎么说。没看见真凭实据,别瞎起哄。” 其中一位白发老儒是书院的典籍官,平日里最是严谨,他开口道:“是啊,路公子上午论道时引经据典,句句在理,不像是会通蛮的人。说不定是有人弄错了?”
“弄错?” 青布衫儒生却不肯罢休,他一把推开白发老儒,“张夫子,您别被他骗了!他就是会装!不然怎么能说动陈夫子?说不定陈夫子也是被他蒙在鼓里!”
这话戳中了路智的担忧 —— 陈夫子刚对他态度缓和,若是听见这谣言,会不会又变回之前的强硬?他正想再说些什么,突然看见人群外,陈夫子的弟子张生正匆匆跑过来,脸色发白,嘴里喊着:“师父!师父!不好了!外面都在说路公子通蛮!”
路智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 张生这一喊,无疑是给谣言加了把火。果然,人群又骚动起来,之前安静的儒生也开始交头接耳,眼神里多了几分怀疑。李墨更是跳着喊:“你看!连陈夫子的弟子都知道了!这还能有假?”
神秘人躲在假山后,看着这混乱的场面,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摸了摸腰间的图腾玉佩,指尖在符号上反复摩挲 —— 玄影大人说了,只要搅乱书院,让路智声名狼藉,琴棋入儒的事自然会黄。现在看来,计划比他想的还顺利。他正想再让手下添把火,却突然瞥见远处的巷口,几个穿官服的人正往书院走 —— 是真的官差!他瞳孔一缩,难道是玄影大人又安排了别的?
路智也看见了官差,心中一惊:难道真有人报官?他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能慌。他对着人群大声说:“各位,既然官差来了,正好!咱们当着官差的面说清楚,看我路智到底有没有通蛮!”
人群渐渐分开一条路,几个官差走进来,为首的是京城府衙的捕头王大人,他跟李大人有交情,之前也见过路智。王大人皱着眉,看了看混乱的人群,又看了看路智,开口道:“路公子,有人报官说你私通南蛮,可有此事?”
“绝无此事!” 路智立刻答道,“王大人,定是有人造谣陷害。您若不信,可去我客房搜查,也可传报官之人对质!”
王大人点了点头,正要下令搜查,突然听见人群外传来陈夫子的声音:“王大人且慢!” 众人回头,只见陈夫子拄着拐杖,快步走来,脸色严肃,“老夫有话要说。”
路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 陈夫子这时候来,是要帮他,还是要指责他?神秘人也握紧了拳头,死死盯着陈夫子,若是陈夫子出面保路智,他的计划就全完了。
陈夫子走到人群中央,先对王大人拱手,然后转向众人,声音洪亮:“方才老夫在书房,听见外面传言,说路公子通蛮。老夫不信,便让人去查 —— 查出来了,那所谓的‘南蛮书信’,是三个外乡人伪造的,此刻已经被老夫的人扣下了!”
这话像一道惊雷,炸得人群瞬间安静。青布衫儒生张了张嘴,半天说不出话:“陈…… 陈夫子,您说的是真的?”
“老夫何时说过假话?” 陈夫子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正是神秘人给手下的伪造书信,“这信上的字,歪歪扭扭,连路公子的名字都写错了,还敢说是南蛮给的?那三个外乡人,已经招了,是受了别人指使,来书院散布谣言的!”
神秘人在假山后听得清清楚楚,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没想到陈夫子动作这么快,竟然已经扣下了他的手下!他不敢再停留,转身就往书院后门跑,黑袍下摆扫过地上的桂花,留下一串慌乱的脚印。
路智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对着陈夫子深深作揖:“多谢陈夫子明察!”
陈夫子扶起他,叹了口气:“是老夫之前太固执,差点让你受了委屈。以后书院的事,还要靠你多费心。”
王大人见事情清楚了,便下令撤差,还路智清白。人群渐渐散去,之前激动的儒生们纷纷向路智道歉,李墨红着脸,小声说:“路公子,是在下糊涂,错信了谣言……”
夕阳彻底沉了下去,暮色笼罩书院。灯笼被一个个点亮,昏黄的光映在满地的桂花上,温柔了许多。路智站在灯笼下,看着陈夫子离去的背影,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 —— 他知道,神秘人跑了,黑暗势力的阴谋还没结束。但此刻,他握着陈夫子递给他的伪造书信,指尖触到纸上粗糙的笔迹,忽然有了信心:只要有书院的支持,有这些渐渐清醒的儒生,无论黑暗势力耍什么手段,他都能扛过去。
晚风再次吹过,带来桂花的甜香。路智抬头望向天空,几颗星星已经亮了起来。他知道,文化复兴的路还很长,但至少今夜,他又往前走了一步 —— 不仅赢得了陈夫子的信任,更让更多人看清了黑暗势力的阴谋。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那个神秘人,揭开他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