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

  ^警察听完来龙去脉,当即以婚姻诈骗的罪名给秦母戴上了 ** 。

  ^

  派出所带着方大福去秦淮安的厂里带走他。

  ^

  秦淮安辩解钱的来历,却无人采信。

  ^厂里赔偿三百块钱怎么可能全给秦家?

  这种说法荒唐透顶。

  ^

  最终,秦淮安和秦淮茹的母亲退还所有钱款并缴纳罚款才获释。

  ^

  秦家不仅赔光钱财,秦淮安的工作也丢了。

  ^

  连临时工的资格都被取消,还牵连了厂里领导。

  ^

  尽管送礼谋职是公开的秘密,但事情闹大后,涉事领导惹上 ** 烦。

  ^

  秦家沦为全村笑柄,村里人茶余饭后都在议论他们。

  ^

  如今秦家人出门总被指指点点。

  ^

  咽不下这口气的秦家立刻派人前往京城找秦淮茹算账。

  ^

  京城。

  ^

  秦淮茹从天津乘车,傍晚五点抵达,直接搭公交回四合院。

  ^

  与此同时,贾张氏这几天异常安分。

  ^

  连面对归来的一大妈都不敢挑衅。

  ^

  院里风传易中海与特务有勾结,让贾张氏对一大妈心生畏惧,唯恐遭报复。

  ^

  那个年代,人们对特务的传言讳莫如深,院里邻居都刻意远离一大妈。

  ^

  即便一大妈反复澄清自己清白,仍无人敢与她来往。

  ^

  院里的话事人之位悬而未决,二大爷和三大爷暗中较劲。

  ^

  三大爷因拉拢何雨柱和许大茂支持,呼声明显压过二大爷,令刘海中恼怒不已。

  ^

  刘海中如今对贾张氏满腹怨气。

  ^

  因捐款事件,金科长将责任全推给他——当时刘海中仅确认棒梗伤势便草草复命,未深入调查 ** 。

  ^

  这让他替贾张氏背了黑锅,愤懑至极。

  ^

  毫不知情的贾张氏正盘算向刘海中借钱。

  ^

  捐款会后她只剩九毛钱,早已花光,再度身无分文。

  ^

  她刚跨出阎家门槛,满肚子窝火。

  ^原本盘算着阎埠贵家昨日刚办喜事,兴许能借些粮食,谁知不但分文未借到,反倒和新过门的阎家媳妇刘岚争执起来。

  ^

  推开阎家大门那会儿,刘岚一见是她,话里话外就带刺,翻出陈年旧账数落她当年搅和何雨柱相亲的事,更咒她坏事做尽遭了报应。

  ^贾张氏哪咽得下这口气,当即吵嚷起来。

  ^到底没敢动手,阎家人口多,真动起手来肯定吃亏。

  ^

  空着手从阎家出来,贾张氏转道直奔刘海中家。

  ^寻思两家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借一斤棒子面总该不难。

  ^谁知刚迈进院子,迎面就被泼了满头洗脚水——分明是故意的。

  ^

  刘海中你发什么疯!贾张氏抹着满脸水渍怒喝。

  ^她强压着火气没发作,毕竟还指望借粮。

  ^

  无冤无仇?刘海中咬牙切齿,今儿个在车间当着全厂挨批,你敢说和你不相干?

  你挨批赖我头上?贾张氏跳脚。

  ^

  不是你造谣捐款的事,我能背这黑锅?滚远点!刘海中黑着脸抄起扫帚。

  ^正剑拔弩张时,巷口传来秦淮茹的呼喊。

  ^

  听见儿媳声音,贾张氏也顾不上理论,小跑着迎上去。

  ^眼下最要紧的是看秦淮茹从娘家带了什么回来。

  ^

  婆媳俩快步往家走。

  ^如今秦淮茹在贾张氏眼里金贵得很——肚子里怀着的可是贾家独苗。

  ^刚进屋,秦淮茹便掏出叠钞票,连带着个闪亮的银镯子。

  ^

  这镯子足银的,能换不少钱。”

  秦淮茹特意强调。

  ^见婆婆爱不释手地把玩,索性把回娘家的事说了个透。

  ^

  妈,我实在是没法子......话音未落,贾张氏打断道:办得好!眼下能弄回钱就是本事。

  ^等娃落地,你去顶东旭的岗,咱家就有盼头了。”

  说着仍摩挲那银镯子,在油灯下翻来覆去地瞧。

  ^

  贾张氏觉得那银镯子少说值个百八十块钱。

  ^

  其实压根不值这个价,只是她不识货罢了。

  ^

  除了银镯子,秦淮茹从娘家顺来的其他首饰,贾张氏也宝贝得紧。

  ^

  妈,这钱要不要先还医院的债?秦淮茹问。

  ^

  急啥?咱就咬死了没钱,谁还能逼孤儿寡母不成?等医院要不着钱,自然去找街道办垫上。

  ^等你上了班,慢慢还街道就是。

  ^要是现在还了钱,咱可就又露了底……这年头借钱比登天还难!

  贾张氏把最近的事都倒给儿媳听。

  ^

  一大妈真不是东西!等逮着机会,非得让她吃瘪不可!秦淮茹气得直咬牙,眼睛却瞟向婆婆腕上的镯子,妈,给我戴戴呗?自打拿来我还没试过呢。”

  婆媳俩正摆弄银镯子,棒梗突然喊:奶奶我要尿尿!

  两人顿时泄了气。”

  哎……这孩子往后可咋办?秦淮茹愁道。

  ^

  贾张氏心里针扎似的疼——要不是她和白家的恩怨,孙子哪会遭这罪?

  走一步看一步吧。

  ^就盼着你肚里是个小子,咱家还有个指望。”

  贾张氏收起桌上的钱要去做饭。

  ^秦淮茹早把娘家的油和小米都捎来了,正好熬锅粥。

  ^

  四合院外响起汽车喇叭声。

  ^

  住户们探头张望,见是杨厂长的车,呼啦啦全迎出去。

  ^刘海中冲在最前头——在保卫科碰了钉子,他可得在厂长跟前露脸。

  ^

  轧钢厂的工人几乎都出去了,唯独许大茂窝在家里。

  ^这人向来无利不起早。

  ^

  何雨柱也没动弹。

  ^

  他早料到杨厂长来意——必是请他回去。

  ^可他心思早飞到民族饭店去了。

  ^

  这饭店开在西长安街,离南锣鼓巷就几里地,骑车转眼就到。

  ^赶上雨天还能坐公交,方便得很。

  ^

  饭店领导托谭辉找徒弟不是一天两天了,说只要得着谭家菜七分真传,主厨位子双手奉上。

  ^何雨柱这回辞职,本就是谋好了退路。

  ^

  何雨柱打算赶在政策开放之前多收徒弟,等时机一到,便能迅速召集人手。

  ^

  离开轧钢厂食堂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里根本没有施展拳脚的空间。

  ^

  每天给厂里那些小干部做饭,统共也没几桌,既显不出真本事,也结识不了什么人。

  ^偌大的食堂,能让他动手的客人寥寥无几,多半还是杨厂长为了自己享受。

  ^但饭店不同,来往的客人多,名声也能传得更远。

  ^

  这年头做生意太扎眼,但靠厨艺出名没人会指摘。

  ^再厉害的厨子,终归只是个工人。

  ^

  其实何雨柱现在也不太担心被人针对。

  ^大不了带着媳妇躲进空间避风头,或是直接去香江投奔许大茂,退路多得是。

  ^

  杨厂长的汽车刚停进四合院,后头就呼啦啦跟了一群人。

  ^刘海中一个箭步冲在最前头,摆出四合院代表的架势热情招呼:“欢迎杨厂长来指导工作!您这边请——”

  ^

  “我找何大厨,他家住哪间?”

  ^杨厂长板着脸问。

  ^他一向对职工不苟言笑。

  ^

  “何大厨?”

  ^刘海中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您是说傻柱吧?他家在这边,我带您去!”

  ^说着忙不迭引路。

  ^

  窗外的动静何雨柱听得一清二楚,却稳稳坐着没挪窝。

  ^自打杨厂长对李怀德陷害刘岚的事装聋作哑,他就对轧钢厂寒了心。

  ^虽然李怀德的丑事在厂里传得人尽皆知,可上头硬是当没看见——这种地方,还回去作甚?

  刚辞职时他原本盘算过:徒弟马华已经学了自己七八成手艺,再 ** 几个月,配上特制调料,顶替食堂大厨的活儿绰绰有余。

  ^可现在他改了主意——去了准被李怀德穿小鞋,纯粹白费劲。

  ^

  收拾李怀德是迟早的事,但眼下时机不对。

  ^仇家刚和自己结怨就倒大霉,明摆着告诉所有人是谁下的手。

  ^他何雨柱可没那么蠢。

  ^

  杨厂长跟着刘海中来到何家门前,屋里喝茶的何雨柱依然纹丝不动。

  ^急于表现的刘海中立刻扯着嗓子训斥:“傻柱!杨厂长亲自登门,你屁股粘凳子上了?懂不懂规矩!”

  ^

  何雨柱差点笑出声。

  ^这马屁精又撞枪口上了。

  ^

  果然杨厂长猛地推开刘海中,脸色铁青:“轮得到你指手画脚?该干嘛干嘛去!”

  ^

  挨了骂的刘海中杵在原地发懵。

  ^他做错什么了?明明是在维护领导威严啊!偷瞄着杨厂长的背影,他暗自嘀咕:今天这马屁,到底哪儿拍歪了?

  此时刘海中心头一震,只见杨厂长正和颜悦色地对何雨柱说道:何师傅,怎么突然要走?在厂里有什么不顺心的尽管提,新建的职工宿舍楼马上完工,只要你回来就给你分套大的......

  这情形不仅让刘海中瞠目结舌,其他围观的轧钢厂职工也都目瞪口呆。

  ^谁能想到何雨柱竟能得到厂领导如此器重?

  民族饭店请我去当主厨,我已经应下了。

  ^那里客人多,更适合施展我的手艺。”

  何雨柱直言不讳,连去处都交代得一清二楚。

  ^

  听闻此言,杨厂长毫不意外。

  ^他尝过民族饭店的菜,比起何雨柱的手艺确实逊色不少。

  ^不光在味道上差着火候,连刀工都略显粗糙。

  ^要知道何雨柱重生前可是有五六十年厨艺功底,那刀工自然非比寻常。

  ^

  杨厂长长叹一声,明白留不住这尊大佛了。

  ^民族饭店主厨的身份非同小可,又是在京城赫赫有名的大饭店,以何雨柱的能耐,往后必然能结识不少显贵。”

  那让马华留下如何?我提拔他当食堂主厨。”

  杨厂长直接征求何雨柱的意见,他知道马华必定听从师父的安排。

  ^

  马华要跟我一起走,已经和民族饭店说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