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四合院:热带雨林系统灵泉种田》

  “今天开全院大会,主要讨论知青下乡的事情。”沈为民开口说道。

  “既然是国家的政策,大家都要积极响应。”何雨水跟着补充。

  “我家解放准备下乡。”阎埠贵表态。

  阎家有三子一女,阎解成已经工作,不需要下乡;阎解矿也能下乡,

  但阎解矿断了一只手,又是哑巴,阎埠贵不放心让他去。

  想来想去,阎埠贵决定让阎解放下乡。

  “老阎,你这思想觉悟还得提高啊,我可是让两个儿子都去插队。”刘海中插话道。

  被刘海中这么一说,阎埠贵有点尴尬。

  站在刘海中身后的刘光天和刘光福,恨不得一脚把他踹飞。

  没经过刘光天和刘光福的同意,刘海中就擅自做主替他俩报上了名,现在想反悔也来不及了。

  乡下的日子有多苦,刘光天和刘光福心里都清楚。

  人群里,棒梗暗自松了口气。

  幸好他早早就辍了学,不然这回下放的名单上肯定少不了他。

  想到自己不用去农村受罪,棒梗心里就美滋滋的。

  至于小当会不会被派去,棒梗并不太在意,只要不是他就行。

  “易中海,你家小海也要下乡?”阎埠贵笑着问。

  大家都知道,易中海收养了一个男孩,叫易小海。

  虽然还在上初中,但他的年纪已经符合知青条件。

  易中海没有别的儿子,只能让易小海去。

  听到这个消息,易中海和易大妈昨晚哭了一整夜,实在舍不得。

  易小海成绩挺好,很有希望考上高中,

  这个年代能上高中已经很不容易了。

  易中海怎么也没想到,突然来了个知青政策。

  见阎埠贵一副看笑话的样子,易中海只好强装镇定。

  “下乡建设新农村,对孩子也是锻炼,能让他成长。”易中海随口应付。

  “我家小海一定会响应国家号召的。”易大妈跟着说。

  如果可以,她宁愿自己替儿子下乡,可政策不允许。

  国家政策下来,别说易中海,就算轧钢厂的领导也得照办。

  厂里领导家里有符合条件的子女,一样得下放。

  要说积极响应政策的,除了刘海中,还有别人。

  厂里有个焊工,家里七个儿子,他让其中三个报名下乡。

  厂里还专门表彰了这位工人。

  “你就装吧,下乡容易回城难,说不定易小海这一去就留在农村了。”

  “要真是那样,老易,你的养老计划可就全落空喽!”

  阎埠贵眯着眼,笑嘻嘻地说。

  他这话像根针,直扎易中海心窝。

  没孩子一直是易中海心里过不去的坎,他和易大妈努力了这么多年,

  也没能生下一儿半女。

  原本指望傻柱养老,可傻柱实在靠不住。

  后来有了易小海,易中海才重新有了盼头。

  指望他考上高中、毕业工作、娶妻成家,安稳过日子。

  易中海一生的心愿终于达成,养老之事也算有了着落。

  谁料知青下乡的政策一出,易中海顿时愣在当场。

  阎埠贵话音才落,易中海的脸色已经阴沉了大半,易大妈眼里也泛起了泪光。

  “我不下乡!”易小海大声嚷道。

  易小海本就来自农村,深知乡下日子的艰苦。好不容易进了城,说什么也不肯再回去受苦。

  一想到下乡可能一去几年,甚至十几年、一辈子,他满心不情愿。他还盘算着读高中、毕业后娶个漂亮媳妇安稳过日子呢。

  “老易啊,不是我爱多嘴,这可是国家政策。小孩子总说不下乡,传出去怕惹麻烦。”

  阎埠贵低声提醒易中海一句,随后偷笑着走开了。

  见易小海如此抗拒,易中海不禁老泪纵横。

  中院贾家。

  小当得知自己要下乡,自然一百个不愿意。棒梗不但没安慰她,反而冷言冷语地嘲讽。

  “啪!”

  秦淮茹脸色一变,狠狠给了棒梗一记耳光。

  棒梗脸颊顿时红肿起来,他捂着脸,恨恨地瞪着秦淮茹。

  当年秦淮茹和贾东旭离婚时,带走了小当和槐花,却把棒梗留在贾家,明摆着是嫌他多余。

  虽说如今一家人还住在一起,棒梗心里始终憋着一股怨气。如今秦淮茹竟打他,还打得这么重,他更是恨意难平。

  “你妹妹要下乡,你不心疼就算了,还说风凉话!”

  “真是越大越不懂事!”

  “再这样嘲讽你妹妹,明天我就把你的名字报上去,让你也跟着下乡!”

  “秦姐,你家棒梗这觉悟可不太行啊。”许大茂皮笑肉不笑地说。

  “棒梗这孩子从小就不怎么样。”阎埠贵淡淡接话。

  听阎埠贵这么说棒梗,秦淮茹顿时来了火气。

  “阎大爷,我家棒梗怎么就不行了?”秦淮茹气冲冲地问。

  “阎老抠,说话注意点儿!”傻柱站出来替秦淮茹帮腔。

  “你个傻不拉几的,关你什么事?一边去!”阎埠贵没好气地瞪了傻柱一眼。

  “国家号召知青下乡,既是为了建设新农村,也是为了让知青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秦淮茹,你要是觉得棒梗觉悟高、是个好孩子,那就让他也跟着下乡去。”许大茂说道。

  一听要自己下乡,棒梗立刻翻了脸。

  “许大茂,该下乡的是你。你没有工作,年龄也符合条件,你肯定得去。”傻柱指着许大茂说道。

  “傻柱,你以为自己不用下乡吗?何家就你和何雨水。”

  “可何雨水是纺织厂的女工,你呢?不过是个收破烂的。”

  “收破烂算什么工作?根本不算工作,你肯定得下乡……”

  许大茂毫不示弱地回击。

  “傻柱、许大茂,你们俩不用互相指责了,因为你们两个都得下乡。”沈为民站出来说道。

  傻柱和许大茂都没说错,他们既没工作,学历和年龄也都符合要求。

  原本两人还在庆幸,觉得自己快三十岁,应该不用去了。

  没想到沈为民的话打破幻想,两人一时都愣住了。

  “哈哈哈,两个傻子。”阎解成走过来,一脸嘲讽地看着他们。

  要不是沈为民在场,傻柱和许大茂早就动手打阎解成了。

  “另外,棒梗也必须下乡。”

  “因为贾家只有棒梗一个孩子。”沈为民宣布。

  这话一出,棒梗、秦淮茹、贾张氏还有傻柱等人都呆住了。

  “一大爷,您弄错了吧?棒梗还有两个妹妹啊。”傻柱急忙说。

  “没有错,秦淮茹和贾东旭离婚时带走了小当和槐花。”

  “秦淮茹已经不是贾家的人,小当和槐花自然也不算。”

  “贾家现在只剩下棒梗一个孩子。”

  沈为民说得条条在理。

  院里众人一听,也都惊讶不已。

  因为沈为民说得确实没错。

  秦淮茹早就和贾东旭离婚,带走了两个女儿。

  只不过秦淮茹一直没再嫁,否则小当和槐花还得改姓。

  既然她们不算贾家的人,那棒梗就必须下乡。

  “我不下乡!”棒梗像易小海一样大声喊起来。

  棒梗从小在城里长大,虽然曾随秦淮茹回过秦家村,那里并不算穷,可在他看来依旧艰苦。

  想到要去乡下吃苦,棒梗顿时哭了起来。

  “刚说棒梗觉悟不够,你看他果然就表现出来了!”阎埠贵连连摇头。

  一听棒梗拒绝下乡,街坊们纷纷指责起来。

  “秦淮茹,你怎么教儿子的?”

  “平时小偷小摸也就算了,现在居然敢抗拒政策。”

  “棒梗这孩子从小就不学好,没救了。”

  “棒梗去乡下,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

  “可不是嘛,该不会把老乡家的东西都偷光了吧!”

  ……

  沈为民临时接到通知,作为轧钢厂副厂长兼大院的一大爷,他被指定为带队干部,负责带领大家下乡。

  这是上级的安排,沈为民不便推辞。

  虽然舍不得妻子和孩子,但他心里也对农村充满向往。穿越之前,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对那片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

  沈为民没多犹豫,便接下了任务。

  于莉听说沈为民要带队下乡,一连两天脸上都没了笑容。沈为民想方设法哄她开心,承诺会尽早回来,还会给她写信。

  于莉这才神色稍缓。

  她为沈为民收拾行李。其实衣物和粮食在系统空间里已经存了不少,就算一件衣服都不带也无妨。

  但为了不引人怀疑,沈为民还是带了个小包。

  第二天,出发的日子到了。

  院子里送行的人哭成一片,尤其易中海和易大妈,哭得格外伤心。

  向东和向霞缠着沈为民不肯让他走。沈为民向他们保证,三个月内一定回来,还会带礼物。

  他确实有这个把握,毕竟身为带队干部,比一般知青有更多自主权。

  棒梗背着大包小包,正哭得稀里哗啦地和秦淮茹、贾张氏告别。

  秦淮茹泪如雨下,贾张氏更是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不知道的还以为下乡的是她。

  小当却神情平静,没有表现出离别的悲伤。

  “小当,你得照顾着你哥啊!”贾张氏叮嘱道。

  “知道了。”小当嘴上应着,心里却很不服气。

  明明她比棒梗小那么多,从来都是哥哥照顾妹妹,怎么到了奶奶这儿,反倒要她照顾哥哥?

  一番话别后,沈为民带着一行人登上火车。

  一夜过去,第二天沈为民照例给系统浇水。

  “浇水完成,恭喜获得奖励:五张大团结、马术精通卡、箭术精通卡,以及一百亩土地。”

  沈为民心中一喜,系统果然没让他失望。

  这次下乡的目的地是东北漠市,那里有广袤草原,正适合骑马射箭。

  系统这次一连送出两张技能卡,恰好让他掌握这两项本领。

  沈为民毫不犹豫地将马术精通卡和箭术精通卡用在了自己身上。

  表面看不出任何异样,但他已然掌握了精湛的马术与射箭本领。

  火车摇摇晃晃前行,众人纷纷从行李中取出备好的干粮。

  大多数人啃的是窝窝头或玉米饼,唯独沈为民从包里掏出了牛肉罐头。

  还有白面馒头。不过当着众人的面,他也不想显得太过招摇。

  周围的人都看得直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