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洞中日月-《河葬》

  山洞里分不清晨昏,只有从藤蔓缝隙透进来的些微天光,昭示着时间的流逝。陈渡在石壁上划下第四道刻痕时,小栓的咳嗽又加重了。

  “喝点水。”陈渡把水囊递过去,里面是昨天接的山泉,带着石缝特有的凉意。

  小栓小口啜饮着,喉咙里发出嘶哑的声响。孩子的脸颊凹陷下去,眼睛显得格外大。山洞阴冷潮湿,他的风寒一直没好利索。

  “哥,俺想吃赵婶做的热汤面。”小栓小声说,眼里有水光。

  陈渡别开脸,假装整理干粮袋。里面只剩三个硬邦邦的窝头,还是赵大山塞给他们的。他掰了半个,在火上烤软了递给小栓。

  “等出去了,哥给你买糖葫芦。”

  这话他说过很多次,小栓每次都会眼睛一亮。可这次,孩子只是默默啃着窝头,连咀嚼都很费力。

  午后,陈渡爬到洞口观察。山下已经恢复了平静,那些搜查的人马不知何时撤走了。但危险的气息依然弥漫在空气中,像暴雨前的低气压。

  他在洞口设了几个简易的预警装置——用细线拴住几块松动的石头,有人靠近就会发出声响。这是爹早年教他的,在运河边守夜时防贼用的。

  回到洞里,小栓靠坐在石壁下,用树枝在地上写字。是周先生教的《千字文》,笔画歪歪扭扭,但很认真。

  “哥,这个字念什么?”小栓指着一个字。

  “悲。”陈渡看了一眼,“悲伤的悲。”

  小栓若有所思:“就像俺现在这样?”

  陈渡喉头一哽,说不出话来。

  夜里下起了雨,雨水顺着石缝渗进来,在低洼处积成小水坑。陈渡把小栓挪到干燥处,自己坐在渗水的地方,用身子挡住飞溅的雨滴。

  小栓的烧又起来了,浑身滚烫。陈渡把最后一点药材煎了,喂他喝下。药很苦,孩子喝得很艰难,却一滴都没浪费。

  “哥,俺要是死了,你能不能去找俺爹?”小栓突然说。

  “别胡说!”陈渡厉声打断他,声音在山洞里显得格外响。小栓被吓住了,愣愣地看着他。

  陈渡深吸一口气,放软声音:“你不会死的,哥不会让你死。”

  他把小栓搂进怀里,孩子的身子烫得像块炭。黑暗中,他能感觉到小栓在发抖,不是因为冷,而是因为害怕。

  后半夜,雨停了。月光从缝隙漏进来,照在小栓熟睡的脸上。陈渡轻轻起身,检查了预警装置,又去石缝处接了些新水。

  回来时,小栓醒了,正呆呆地望着洞顶。

  “怎么不睡了?”

  “哥,俺梦见爹了。”小栓的声音很轻,“爹在一条很亮的船上,朝俺招手。”

  陈渡心里一紧。老人说,梦见逝去的亲人招手,是不好的兆头。

  “梦都是反的。”他强作镇定,“快睡吧,天快亮了。”

  可这一夜,两人都没再睡着。

  天亮后,陈渡决定冒险出去一趟。干粮快没了,小栓的病也需要更好的药材。

  “你待在洞里,不管听到什么声音都不要出来。”陈渡把短刀留给小栓,“哥天黑前一定回来。”

  小栓紧紧抓住他的衣角:“哥,你别去......”

  “听话。”陈渡掰开他的手指,“哥给你找药去。”

  出了山洞,山间的晨雾还没散尽。陈渡沿着一条猎人踩出的小路往山下走,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林间的鸟鸣声此起彼伏,这是安全的信号——如果有生人靠近,鸟儿会惊飞。

  快到山脚时,他闻到一股焦糊味。拨开灌木一看,是赵家的木匠铺,已经烧成了废墟,只剩几根焦黑的房梁立在那里。

  陈渡的心沉了下去。他在废墟前站了一会儿,想起赵大山憨厚的笑容,想起赵婶塞给他的鸡蛋。这些温暖,都随着这场大火化为了灰烬。

  他不敢久留,绕道往村后走。老杨头的药圃还在,但茅屋的门锁着,人不知去向。陈渡认得几味常用的草药,采了些治疗风寒的,又挖了些能充饥的野菜。

  在经过一片玉米地时,他听见两个农人的对话:

  “赵木匠可惜了,多好的人啊......”

  “听说押到县里去了,死活不知。”

  “那些天杀的啊,连孩子都不放过......”

  陈渡屏住呼吸,等他们走远了才敢动。小栓的身份已经暴露,村里不能再待了。

  回去的路上,他在一处山涧边发现了个野蜂窝。犹豫片刻,他还是冒险捅了下来,用衣服包着蜂窝就跑。野蜂追了他好一阵,手臂被蜇了几下,火辣辣地疼。

  但想到小栓能吃点蜂蜜补补身子,他觉得值了。

  回到山洞时,夕阳正要落山。小栓还保持着他离开时的姿势,抱着短刀坐在洞口,眼睛都哭肿了。

  “哥!”看见他回来,小栓扑过来,声音都哑了。

  “没事了,哥回来了。”陈渡拍拍他的背,把采来的东西一样样拿出来,“看,有药,有野菜,还有蜂蜜。”

  他把蜂窝掰开,金黄的蜜汁流淌出来。小栓舔了一口,终于露出这些天来第一个真心的笑容。

  “甜。”

  夜里,陈渡给小栓换了药,又喂他喝了野菜汤。蜂蜜很管用,孩子的精神明显好了很多。

  “哥,咱们要在这里住多久?”小栓问。

  “住到安全为止。”

  “那要是一直不安全呢?”

  陈渡看着跳动的火苗,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也问过自己很多次。

  山洞的生活很枯燥。白天,陈渡教小栓认字、打绳结;晚上,他们靠回忆过去度日。小栓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