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一则惊天动地的谣言,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应天府的大街小巷。
“听说了吗?当年辽东都指挥使陈广的案子,有内情!”
“什么内情?快说说!”
“据说啊,是当今太子殿下,为了推行什么‘开海策’,独揽财权,才指使户部侍郎张嵩,构陷了陈将军!”
“我的天!真的假的?太子殿下那么仁厚的人,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谁知道呢?知人知面不知心啊!而且你们想啊,那个刚刚回京的少年英雄陈锋,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还一下子就扳倒了张侍郎,要为父翻案。要说背后没人指使,谁信啊?”
“这么说来……好像还真有几分道理!”
谣言,就像一场瘟疫,迅速的在京城的各个角落蔓延。
茶馆、酒楼、勾栏瓦舍,到处都有人在议论此事。
而且,越传越离谱,越传越不堪。
到最后,甚至演变成了太子为了争夺皇位,不惜残害忠良,结党营私的宫闱秘闻。
东宫。
太子朱高炽,听着属官的汇报,气得浑身发抖,将手中的奏折,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岂有此理!简直是岂有此理!”
“是谁!到底是谁在背后造谣生事,污我清名!”
他一向以仁德治国为己任,爱惜自己的名声胜过生命。
如今,却被人泼上如此恶毒的脏水,这让他如何能不怒。
“殿下息怒!”
身旁的詹事府少詹事杨士奇,连忙劝慰道:“此事,明显是有人在背后恶意中伤,意图搅乱朝局,离间您与陛下、与汉王殿下的关系。”
“我当然知道!”
朱高炽在大殿内来回踱步,脸色铁青。
“能在一夜之间,让谣言传遍整个京城,背后之人的能量,绝不简单!”
“除了老二,还会有谁!”
朱高炽咬牙切齿的说道。
他虽然仁厚,但并不傻。
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一看就是他那个军功赫赫,却心胸狭窄的二弟的手笔。
“殿下,此事,我们必须立刻向陛下禀明,请陛下降旨,彻查谣言源头,以正视听!”
杨士奇建议道。
“不。”
朱高炽却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
“现在去向父皇解释,只会显得我心虚。”
“而且,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真相。”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抓那些传谣的市井小民,而是要尽快,将陈广一案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只要真相大白于天下,所有谣言,便会不攻自破!”
“殿下英明!”
杨士奇眼中露出钦佩之色。
“只是……纪纲那边,会全力配合吗?还有那个陈锋……”
“纪纲是父皇的刀,他只听父皇的。”
朱高炽沉声说道,“至于陈锋……传我的令,召他来东宫见我。”
“本宫倒要看看,这个被父皇和我那二弟同时看中的少年,究竟是何方神圣。”
……
与此同时。
御书房内。
永乐大帝朱棣,听着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的汇报,脸色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
“你是说,京城里,现在都在传,是太子,在背后主使了一切?”
朱棣的声音,冰冷刺骨,让纪纲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
“回……回陛下……”
纪纲跪在地上,身体抖如筛糠,“正是……而且,谣言愈演愈烈,已经……已经有损太子殿下的清誉了……”
“清誉?”
朱棣冷笑一声,猛地一拍桌子。
“这哪里是清誉的问题!”
“这是有人,想动摇我大明的国本!”
“是有人,想逼着朕,废了太子!”
恐怖的帝王威压,瞬间笼罩了整个御书房。
纪纲将头埋得更低了,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他知道,皇帝,是真的怒了。
“查!”
朱棣的声音,如同从牙缝里挤出来一般。
“给朕查!不管背后是谁,涉及到谁,给朕一查到底!”
“无论是谁,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玩弄这种阴谋诡计,离间我父子兄弟,朕要他,死无葬身之地!”
“是!陛下!”
纪纲如蒙大赦,连滚带爬的退了出去。
当他走出御书房,后背的衣服,已经被冷汗彻底浸透。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眼中闪过一丝后怕,和一丝……兴奋。
皇帝的怒火,就是他纪纲的权力。
他知道,接下来,整个应天府,将要掀起一场真正的腥风血雨了。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陈锋,此刻却正在自己的府邸中,悠闲的修炼着【凌波微步】。
他的身影,在小小的庭院中,如同鬼魅般闪烁,留下一道道残影。
“将军。”
李牧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焦急。
“外面……外面的谣言,您听说了吗?”
“听说了。”
陈锋停下脚步,淡淡的说道。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这明显是有人在针对您和太子殿下啊!”
李牧急道。
“怎么办?”
陈锋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高深莫-测。
“什么都不用办。”
“我们只需要,看戏就好了。”
“看戏?”
李牧一愣,完全不明白陈锋的意思。
就在这时。
一名家丁匆匆跑了进来。
“启禀主人!东宫来人,太子殿下,召您即刻入宫觐见!”
陈锋的嘴角,微微上扬。
“看,好戏,要开场了。”
一则惊天动地的谣言,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应天府的大街小巷。
“听说了吗?当年辽东都指挥使陈广的案子,有内情!”
“什么内情?快说说!”
“据说啊,是当今太子殿下,为了推行什么‘开海策’,独揽财权,才指使户部侍郎张嵩,构陷了陈将军!”
“我的天!真的假的?太子殿下那么仁厚的人,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谁知道呢?知人知面不知心啊!而且你们想啊,那个刚刚回京的少年英雄陈锋,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还一下子就扳倒了张侍郎,要为父翻案。要说背后没人指使,谁信啊?”
“这么说来……好像还真有几分道理!”
谣言,就像一场瘟疫,迅速的在京城的各个角落蔓延。
茶馆、酒楼、勾栏瓦舍,到处都有人在议论此事。
而且,越传越离谱,越传越不堪。
到最后,甚至演变成了太子为了争夺皇位,不惜残害忠良,结党营私的宫闱秘闻。
东宫。
太子朱高炽,听着属官的汇报,气得浑身发抖,将手中的奏折,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岂有此理!简直是岂有此理!”
“是谁!到底是谁在背后造谣生事,污我清名!”
他一向以仁德治国为己任,爱惜自己的名声胜过生命。
如今,却被人泼上如此恶毒的脏水,这让他如何能不怒。
“殿下息怒!”
身旁的詹事府少詹事杨士奇,连忙劝慰道:“此事,明显是有人在背后恶意中伤,意图搅乱朝局,离间您与陛下、与汉王殿下的关系。”
“我当然知道!”
朱高炽在大殿内来回踱步,脸色铁青。
“能在一夜之间,让谣言传遍整个京城,背后之人的能量,绝不简单!”
“除了老二,还会有谁!”
朱高炽咬牙切齿的说道。
他虽然仁厚,但并不傻。
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一看就是他那个军功赫赫,却心胸狭窄的二弟的手笔。
“殿下,此事,我们必须立刻向陛下禀明,请陛下降旨,彻查谣言源头,以正视听!”
杨士奇建议道。
“不。”
朱高炽却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
“现在去向父皇解释,只会显得我心虚。”
“而且,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真相。”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抓那些传谣的市井小民,而是要尽快,将陈广一案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只要真相大白于天下,所有谣言,便会不攻自破!”
“殿下英明!”
杨士奇眼中露出钦佩之色。
“只是……纪纲那边,会全力配合吗?还有那个陈锋……”
“纪纲是父皇的刀,他只听父皇的。”
朱高炽沉声说道,“至于陈锋……传我的令,召他来东宫见我。”
“本宫倒要看看,这个被父皇和我那二弟同时看中的少年,究竟是何方神圣。”
……
与此同时。
御书房内。
永乐大帝朱棣,听着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的汇报,脸色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
“你是说,京城里,现在都在传,是太子,在背后主使了一切?”
朱棣的声音,冰冷刺骨,让纪纲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
“回……回陛下……”
纪纲跪在地上,身体抖如筛糠,“正是……而且,谣言愈演愈烈,已经……已经有损太子殿下的清誉了……”
“清誉?”
朱棣冷笑一声,猛地一拍桌子。
“这哪里是清誉的问题!”
“这是有人,想动摇我大明的国本!”
“是有人,想逼着朕,废了太子!”
恐怖的帝王威压,瞬间笼罩了整个御书房。
纪纲将头埋得更低了,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他知道,皇帝,是真的怒了。
“查!”
朱棣的声音,如同从牙缝里挤出来一般。
“给朕查!不管背后是谁,涉及到谁,给朕一查到底!”
“无论是谁,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玩弄这种阴谋诡计,离间我父子兄弟,朕要他,死无葬身之地!”
“是!陛下!”
纪纲如蒙大赦,连滚带爬的退了出去。
当他走出御书房,后背的衣服,已经被冷汗彻底浸透。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眼中闪过一丝后怕,和一丝……兴奋。
皇帝的怒火,就是他纪纲的权力。
他知道,接下来,整个应天府,将要掀起一场真正的腥风血雨了。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陈锋,此刻却正在自己的府邸中,悠闲的修炼着【凌波微步】。
他的身影,在小小的庭院中,如同鬼魅般闪烁,留下一道道残影。
“将军。”
李牧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焦急。
“外面……外面的谣言,您听说了吗?”
“听说了。”
陈锋停下脚步,淡淡的说道。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这明显是有人在针对您和太子殿下啊!”
李牧急道。
“怎么办?”
陈锋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高深莫-测。
“什么都不用办。”
“我们只需要,看戏就好了。”
“看戏?”
李牧一愣,完全不明白陈锋的意思。
就在这时。
一名家丁匆匆跑了进来。
“启禀主人!东宫来人,太子殿下,召您即刻入宫觐见!”
陈锋的嘴角,微微上扬。
“看,好戏,要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