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的晨露带着丝凉意,沾在绿瓣金点花的花瓣上,竟比往日更沉些。小汐月刚把海螺放在纪念牌旁,指尖就碰到了个圆滚滚的东西——蕊底的子房已从米粒大长到黄豆般,浅绿的外皮裹着层更密的细绒,像裹了层淡绿的棉絮,风一吹,绒丝轻轻晃,竟沾住了片飘落的金点,贴在子房上像颗小金星。
“子房变大啦!花瓣也变浅了!”她蹲下来,鼻尖离子房还有一寸就停住,生怕呼吸吹乱了绒丝。绒团从她膝头跳下来,尾巴绕着护棚的竹条转了圈,眼睛盯着子房,时不时用爪子轻轻扒拉竹条,像是在确认架子稳不稳。小阿禾抱着养护本跑过来时,手里还攥着支新削的黄铅笔——专门用来画子房的,刚翻开本子就惊呼:“子房长到3毫米了!比三天前大了两倍还多!花瓣边缘的绿也淡了,金点好像往子房上聚了!”
炎生扛着个竹编小篮走来,篮子里铺着层雪白的绒草——是清晨在融境坪的溪边长的,又软又吸潮,他手里还拿着个小陶勺,勺里装着掺了穗禾花蜜的晨露:“孙爷爷说,子房长到黄豆大就怕碰,用绒草铺个小垫托着,能防竹架磨伤,花蜜晨露浇在根旁,能让子房长得更实。”他刚蹲下来,小竹灵就举着竹节尺跑过来,尺子尖轻轻挨着子房:“子房直径3.2毫米!高度2.8毫米!新叶的金纹也粗了,最宽的地方有0.3毫米,比上次宽了一半!”
孙爷爷拄着拐杖过来时,正撞见小阿禾在画子房的绒丝——笔尖细得像头发丝,连绒丝上沾的金点都描了出来。“花瓣淡是好事,”孙爷爷指着花瓣说,“绿瓣金点花要结果时,花瓣会把金点的灵气输给子房,等果子熟了,花瓣就会轻轻落,不会耗着果子的养分。”他又看向新叶,指尖离金纹还有半寸,就能看到金纹泛着的淡金光:“你们看木牌,金纹是不是更亮了?”
大家抬头看纪念牌——木牌上的芽纹和叶纹竟比之前亮了不少,三缕刻痕的光刚好和新叶的三缕金纹对齐,阳光透过晨露照在木牌上,光纹顺着竹绳往下淌,轻轻落在子房上,像给子房裹了层淡金的薄衣。“是忆愿纹在呼应!”小阿禾赶紧在养护本上补记,“6月27日,子房3.2×2.8毫米,花瓣淡绿,金点聚向子房,纪念牌金纹增亮,与新叶金纹对齐。”
小穗鼠蹦跳着过来时,嘴里叼着颗半透明的露珠珠——珠里裹着根细绒草,放在炎生的竹篮里,像是特意选的最软的草。它顺着竹架爬到子房旁,爪子轻轻碰了碰绒丝,又转头看了看木牌,像是在确认光纹是否裹住子房,才蹦回枝桠上,把露珠珠放在紫果旁,像是给子房留的“营养品”。
炎生用绒草铺了个巴掌大的小垫,轻轻放在子房下方的竹架上——垫刚好托住子房的下半部分,软绒草裹着子房,风一吹也不会晃到竹架上。他又用小陶勺,把花蜜晨露慢慢浇在子房旁的土垄里:“孙爷爷说浇的时候要绕着根浇,别沾到绒丝,沾了会让绒丝打结,护不住子房。”小汐月蹲在旁边,把海螺壳对准木牌,阳光透过海螺,在木牌金纹上聚成个小光斑,让光纹更亮地落在子房上:“这样灵气就能更多输给子房啦!”
太阳升到半空时,几只银须虫扇着翅膀飞来——虫身比芝麻还小,须子是透亮的银色,停在子房的绒丝上,须子轻轻碰着绒丝,像是在帮绒丝理顺。“银须虫能帮子房固形,”孙爷爷笑着说,“它们的须子会吐细绒,缠在子房外,让果子长得更圆,不会歪。”小阿禾赶紧把银须虫画在养护本上,旁边标着“银须虫,固子房形,吐细绒”;小竹灵则量了新叶的宽度,兴奋地喊:“新叶宽4厘米了!金纹也更清楚,能看到里面细细的光丝!”
风掠过护棚,竹条轻轻响,花瓣的淡绿在阳光下泛着柔光,子房裹着绒草和银须虫的细绒,纪念牌的金纹光落在上面,像给果子盖了层守护的印。小汐月攥着海螺,看着子房轻轻晃;绒团趴在她脚边,眼睛盯着银须虫,连紫果的香味都没分心;小阿禾把新的尺寸和发现都记在养护本上,最后画了个圆滚滚的果子,旁边写着“盼子房长成甜果”。
融境坪的晨光里,满是生长的踏实感——花瓣在悄悄把灵气传给果子,金纹在慢慢呼应,大家的守护也跟着更细,所有人都盼着:盼着子房再鼓些,盼着花瓣落下时果子能更实,盼着这株带着忆愿纹的植物,能把融境坪的暖,都攒进秋天的甜果子里。
“子房变大啦!花瓣也变浅了!”她蹲下来,鼻尖离子房还有一寸就停住,生怕呼吸吹乱了绒丝。绒团从她膝头跳下来,尾巴绕着护棚的竹条转了圈,眼睛盯着子房,时不时用爪子轻轻扒拉竹条,像是在确认架子稳不稳。小阿禾抱着养护本跑过来时,手里还攥着支新削的黄铅笔——专门用来画子房的,刚翻开本子就惊呼:“子房长到3毫米了!比三天前大了两倍还多!花瓣边缘的绿也淡了,金点好像往子房上聚了!”
炎生扛着个竹编小篮走来,篮子里铺着层雪白的绒草——是清晨在融境坪的溪边长的,又软又吸潮,他手里还拿着个小陶勺,勺里装着掺了穗禾花蜜的晨露:“孙爷爷说,子房长到黄豆大就怕碰,用绒草铺个小垫托着,能防竹架磨伤,花蜜晨露浇在根旁,能让子房长得更实。”他刚蹲下来,小竹灵就举着竹节尺跑过来,尺子尖轻轻挨着子房:“子房直径3.2毫米!高度2.8毫米!新叶的金纹也粗了,最宽的地方有0.3毫米,比上次宽了一半!”
孙爷爷拄着拐杖过来时,正撞见小阿禾在画子房的绒丝——笔尖细得像头发丝,连绒丝上沾的金点都描了出来。“花瓣淡是好事,”孙爷爷指着花瓣说,“绿瓣金点花要结果时,花瓣会把金点的灵气输给子房,等果子熟了,花瓣就会轻轻落,不会耗着果子的养分。”他又看向新叶,指尖离金纹还有半寸,就能看到金纹泛着的淡金光:“你们看木牌,金纹是不是更亮了?”
大家抬头看纪念牌——木牌上的芽纹和叶纹竟比之前亮了不少,三缕刻痕的光刚好和新叶的三缕金纹对齐,阳光透过晨露照在木牌上,光纹顺着竹绳往下淌,轻轻落在子房上,像给子房裹了层淡金的薄衣。“是忆愿纹在呼应!”小阿禾赶紧在养护本上补记,“6月27日,子房3.2×2.8毫米,花瓣淡绿,金点聚向子房,纪念牌金纹增亮,与新叶金纹对齐。”
小穗鼠蹦跳着过来时,嘴里叼着颗半透明的露珠珠——珠里裹着根细绒草,放在炎生的竹篮里,像是特意选的最软的草。它顺着竹架爬到子房旁,爪子轻轻碰了碰绒丝,又转头看了看木牌,像是在确认光纹是否裹住子房,才蹦回枝桠上,把露珠珠放在紫果旁,像是给子房留的“营养品”。
炎生用绒草铺了个巴掌大的小垫,轻轻放在子房下方的竹架上——垫刚好托住子房的下半部分,软绒草裹着子房,风一吹也不会晃到竹架上。他又用小陶勺,把花蜜晨露慢慢浇在子房旁的土垄里:“孙爷爷说浇的时候要绕着根浇,别沾到绒丝,沾了会让绒丝打结,护不住子房。”小汐月蹲在旁边,把海螺壳对准木牌,阳光透过海螺,在木牌金纹上聚成个小光斑,让光纹更亮地落在子房上:“这样灵气就能更多输给子房啦!”
太阳升到半空时,几只银须虫扇着翅膀飞来——虫身比芝麻还小,须子是透亮的银色,停在子房的绒丝上,须子轻轻碰着绒丝,像是在帮绒丝理顺。“银须虫能帮子房固形,”孙爷爷笑着说,“它们的须子会吐细绒,缠在子房外,让果子长得更圆,不会歪。”小阿禾赶紧把银须虫画在养护本上,旁边标着“银须虫,固子房形,吐细绒”;小竹灵则量了新叶的宽度,兴奋地喊:“新叶宽4厘米了!金纹也更清楚,能看到里面细细的光丝!”
风掠过护棚,竹条轻轻响,花瓣的淡绿在阳光下泛着柔光,子房裹着绒草和银须虫的细绒,纪念牌的金纹光落在上面,像给果子盖了层守护的印。小汐月攥着海螺,看着子房轻轻晃;绒团趴在她脚边,眼睛盯着银须虫,连紫果的香味都没分心;小阿禾把新的尺寸和发现都记在养护本上,最后画了个圆滚滚的果子,旁边写着“盼子房长成甜果”。
融境坪的晨光里,满是生长的踏实感——花瓣在悄悄把灵气传给果子,金纹在慢慢呼应,大家的守护也跟着更细,所有人都盼着:盼着子房再鼓些,盼着花瓣落下时果子能更实,盼着这株带着忆愿纹的植物,能把融境坪的暖,都攒进秋天的甜果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