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西瓜分配-《重生六零:供销采购员的逆袭人生》

  王振山指了指那堆歪瓜裂枣。

  “去把食堂老马叫来。让他把这些瓜挑挑拣拣,烂得厉害的扔了,剩下的把皮削了,瓤掏出来。

  这瓜皮虽然老,但厚实,拿盐腌了做酱瓜咸菜,那是下饭的好东西。

  至于那瓜瓤,虽然不甜,但好歹有点水,熬个瓜汤给职工们解解暑也是好的。”

  “明白!”周建军应了一声。

  “还有,”王振山想了想,又补充道。

  “要是还有剩下的,就在内部处理一下。

  哪怕是一分钱两斤,只要不浪费就行。

  现在这年头,哪怕是口烂瓜,那也是吃食。”

  处理完了“废品”,剩下的那两千五百斤好瓜,才是今晚的重头戏。

  王振山看着这满车的翠绿,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这批好瓜,咱们不能光顾着自己吃,得把钢用在刀刃上。”

  他伸出一根手指头,对着周建军和林卫家说道:

  “第一,拿出一千斤来。

  明天一早,让运输队给送去县里的钢铁厂、纺织厂,还有机械厂。

  那些工人在高温车间里干活,那是真的在拼命。

  这一千斤瓜,是咱们供销社对咱们县工业老大哥的一点心意,也是为了保生产!”

  林卫家点了点头,心里暗暗佩服。

  王主任这一手,既支援了生产,又送了顺水人情,把几大厂的领导和工人都给照顾到了。

  “第二,”王振山又伸出第二根手指。

  “拿出五百斤来。给县委大院、公安局、还有咱们供销社的职工,分一分。

  特别是咱们社里的职工,这段时间大家都累坏了。

  每人分个几斤,让大家都尝尝鲜,也算是社里的一点福利。”

  说到这儿,王振山顿了一下,目光看向了站在车旁的林卫家、周建军,还有满身尘土的司机老赵。

  “尤其是你们几个!”

  王振山指了指他们。

  “这一趟,又是跑长途,又是跟人周旋,你们不容易啊!

  咱们供销社不兴那些虚的,奖励就得实实在在!”

  王振山大手一挥,指着车上那堆最好的瓜,豪气地说道:

  “你们几个,一人挑一个最大的带回家!

  这是我特批的奖励!不用给钱!

  拿回去给家里的老人孩子尝尝鲜,让他们也知道,咱们这趟差,没白出!”

  “主任!这……”老赵搓着手,有点不好意思。

  “这瓜金贵着呢……”

  “金贵啥!再金贵也是人种出来的!”

  王振山一瞪眼,“让你们拿就拿!这是命令!谁要是客气,那就是不给我王振山面子!”

  “谢谢主任!”

  几个人一听这话,心里头那叫一个热乎。

  这年头,什么表扬信、大红花,都不如这实实在在的一个大西瓜来得让人心里舒坦。

  林卫家也没客气,他爬上车,挑了个足有十五六斤重、滚圆滚圆的大西瓜,抱在怀里沉甸甸的。

  “剩下的那一千斤……”

  王振山最后看了看车斗。

  “明天一早,在门市部敞开供应!

  还是那个原则,价格要公道,让老百姓都能吃得起!

  但这瓜是个稀罕物,为了防止有人囤积居奇,或者是倒买倒卖,必须得限购!

  凭户口本,一家限购一个!卖完为止!”

  “好!主任英明!”

  周围围观的职工们听到了这个分配方案,都忍不住鼓起掌来。

  ……

  分配方案定下来了,大家伙儿就开始连夜卸车。

  林卫家找了个网兜,把自己分到的那个大西瓜装好,挂在了车把上。

  下班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林卫家骑着车,载着那个沉甸甸的西瓜,回到了文庙胡同。

  一进院门,林卫东和李红霞还没睡,正在院子里纳凉,手里摇着蒲扇,驱赶着蚊虫。

  “哥,嫂子。”

  林卫家把车停好,提着那个大西瓜走了过去。

  “卫家回来了?这是……”

  李红霞借着月光,看着那个网兜里的大家伙,眼睛一下子就直了。

  “西瓜?!这么大个儿?!”

  林卫东也站了起来,围着西瓜转了两圈,忍不住伸手摸了摸:

  “这瓜真成啊!哪来的?”

  “社里奖励的。”

  林卫家笑着把瓜放在石桌上,语气里透着股自豪。

  “主任看我们这一趟跑得辛苦,特批每人带一个回家。”

  “奖励的?那就好,那就好!”

  林卫东一听是公家奖励的,脸上的笑容更盛了,腰杆子都挺直了几分。

  “快,去把铁蛋和妞妞叫起来,这瓜新鲜,放一晚上就不如现在好吃了,今晚必须得吃了!”

  两个孩子本来已经睡得迷迷糊糊了,一听有西瓜吃,那是比听见过年还精神,一骨碌就爬了起来,连鞋都顾不上穿,光着脚丫子跑到了院子里。

  “三叔!大西瓜!”

  铁蛋看着桌上那个比他脑袋还大两圈的西瓜,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林卫家去厨房拿了菜刀,对着西瓜中间轻轻一按。

  “咔嚓”一声脆响,西瓜应声裂开。

  那红沙瓤,黑瓜子,配上翠绿的瓜皮,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诱人。

  一股子浓郁清冽的甜香味,瞬间就在这小小的四合院里弥漫开来,那味道,简直能把人的魂儿都勾走。

  “哇!好香啊!”

  铁蛋踮着脚尖往桌上看,小鼻子使劲吸着气。

  林卫家切了一块最大的递给铁蛋,又给妞妞切了一块。

  两个孩子捧着西瓜,大口大口地啃着,红色的汁水顺着嘴角往下流,吃得那叫一个香甜。

  “甜!真甜!比糖还甜!”铁蛋含糊不清地喊着,吃得眉开眼笑。

  林卫东和李红霞也一人拿了一块,咬了一口,那股子清凉甘甜的滋味顺着喉咙滑下去,把这一整天的暑气和疲惫都给冲散了。

  “这瓜……真好。”林卫东感叹道。

  就在这时,院墙那边传来了动静。

  对门的张大妈家有个小孙子,叫虎子,这会儿大概是闻到了味儿,趴在墙头上,露出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林家院子里的西瓜,吸溜着鼻涕,眼泪都要下来了。

  “哇——我也想吃西瓜……奶奶,我也要吃西瓜……”

  虎子这一哭,把张大妈给招了出来。

  张大妈披着衣服,有些尴尬地隔着墙喊道:

  “红霞啊,真不好意思,孩子不懂事,闻着味儿了……”

  李红霞是个心软的,看那孩子哭得可怜,转头看了看林卫家。

  林卫家点了点头,拿起两块切好的西瓜,走到墙边,递了过去。

  “张大妈,给虎子拿两块解解馋。这是我们单位发的,也不多,给孩子尝尝鲜。”

  张大妈千恩万谢地接了过去,把虎子从墙头上抱下来,塞给他一块,那哭声立马就止住了,变成了吧唧吧唧的吃瓜声。

  张大妈一边看着孙子吃,一边忍不住打听:

  “卫家啊,你们供销社这是来西瓜了?这年头还能弄到这稀罕物?”

  林卫家笑了笑,故意大声说道:

  “是啊大妈!这可是我们社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外地调回来的瓜!

  明天一早就在供销社门口开卖!不要票!三毛钱一斤!

  不过数量不多,一家限购一个,您要想买,明天可得赶早去排队!”

  “真的?!不要票?!”

  张大妈一听这话,眼睛比刚才看见西瓜还亮。

  “哎哟!那感情好!明天我天不亮就去排队!”

  这一夜,关于供销社明天要卖大西瓜的消息,就像长了腿一样,在文庙胡同,乃至整个县城的大街小巷里悄悄传开了。

  第二天一早,东方刚泛起鱼肚白。

  供销社还没开门,门口那条街就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

  黑压压的人群,提着篮子,抱着网兜,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盯着那扇紧闭的大铁门。

  人群里,议论声嗡嗡作响,大家脸上都带着一种既焦急又期盼的神情。

  “听说了吗?这瓜可是好品种,叫‘老得胜’,又沙又甜!”

  八点整,供销社的大门缓缓打开。

  早已等候多时的老刘和林卫家,带着几个身强力壮的装卸工,把一筐筐翠绿的大西瓜抬到了门口的台阶上。

  “西瓜!大西瓜!不要票!三毛钱一斤!一家限购一个!”

  林卫家拿着铁皮喇叭,站在台阶上大声喊道。

  人群瞬间沸腾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往前挤,生怕晚一步就买不到了。

  “我要一个!给我挑个大的!”

  “同志,我要那个圆的!”

  买到瓜的人,一个个喜笑颜开,像是抱着金元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挤出人群。

  有的当场就忍不住了,借了把刀切开,红红的瓜瓤露出来,引得周围一片吞口水的声音。

  “这瓜真不错!皮薄!全是肉!”

  一个大爷切开瓜,看着那薄薄的一层绿皮,乐得合不拢嘴。

  “这皮也不能扔啊!”

  旁边一个大妈立马接茬。

  “这瓜皮厚实,回去把外面的绿皮削了,切成条,拿盐一腌,或者是放点辣椒炒炒,那也是一道下饭的好菜!脆着呢!”

  “对对对!还能凉拌!放点醋和蒜泥,比黄瓜还好吃!”

  人们谈论着西瓜的甜,谈论着瓜皮的吃法,那股子因为饥饿和炎热带来的焦躁,在这清甜的瓜香中,似乎都消散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