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尘埃落定-《重生六零:供销采购员的逆袭人生》

  从郑老先生家那扇朱红色的院门里出来,外面的天色已经擦黑,胡同里起了风,吹在脸上凉飕飕的。

  林卫家紧了紧衣领,那颗因为激动的心,才算慢慢平复下来。

  他没有在街上多耽搁,抄近路,快步回了供销社后院的宿舍。

  一进屋,他立刻插上门,在黑暗中静坐了片刻,再次进入空间。

  储物区里,那几次与钱掌柜交易得来的厚厚几沓大团结,静静地躺在那里。

  林卫家意念一动,从中不多不少,精准地数出了七百块钱,用牛皮纸仔细包好。

  第二天下午,林卫家又一次来到了文庙胡同。

  这一次,郑老先生显然是在专门等他,院门都留着一道缝。

  “后生,来了。”

  “老先生。”

  两人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进了堂屋。

  林卫家将那个沉甸甸的牛皮纸包和用蓝布包着的小黄鱼,一起放在了八仙桌上。

  “老先生,您点点。”

  郑老先生的手有些颤抖,他先是拿起那两根小黄鱼,在手里掂了又掂。

  然后,他又把那一沓崭新的钞票,仔仔细细地点了三遍。

  “没错,数是对的。”他把东西收好,看着林卫家,眼神复杂。

  “后生,我这院子,交给你,我也就放心了。只求你日后逢年过节,能替我给院里那两棵海棠树,浇浇水。”

  “老先生您放心,我一定把这院子当自己家一样爱护。”林卫家郑重地承诺道。

  ……

  第三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

  林卫家就和郑老先生,一前一后,来到了县房管所。

  房管所的办公室里,只有一个睡眼惺忪、正在喝着热茶的中年干部。

  “办啥事?”那干部抬了抬眼皮,语气不咸不淡。

  “同志,我们来办个房产赠与。”

  郑老先生上前一步,递上了自家的户口本和那本已经发黄的房契。

  “赠与?”那干部愣了一下,这才放下茶杯,正眼打量起眼前这一老一少。

  他拿起材料,翻来覆去地看了半天,又看看郑老先生,再看看林卫家,眼神里全是怀疑。

  “郑桐山……林卫家……你们俩啥关系啊?不沾亲不带故的,这好端端的院子,干嘛要赠与?”

  来了,最麻烦的一关。

  郑老先生的脸,一下子就白了。

  他没想到,还有这么一道坎。

  林卫家心里也是一沉,但他面上却不动声色。

  他知道,这时候急不得,更不能慌。

  没等郑老先生开口,林卫家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最朴实也最诚恳的笑容,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大前门香烟递了过去。

  “同志,您先消消气。这大早上的,是我们打扰了。”

  那干部斜了他一眼,手却很自然地接过了烟。

  “我们跟郑老先生,确实不是亲戚。”

  郑老先生也反应了过来,叹了口气,接过话头,声音里带着一股落寞和沧桑:

  “同志,实不相瞒。我老伴前阵子走了,我一个人守着这空院子,心里头……空落落的。”

  他指了指林卫家,继续说道:

  “这后生,是个好孩子。我老伴走后,院里冷清,他听说了,隔三差五就过来看看我,陪我这个孤老头子说说话,帮着挑挑水,劈劈柴。前几天我犯老毛病,也是他跑前跑后帮着请大夫。”

  这番话,半真半假。

  林卫家连忙接话:“老先生一个人不容易,我就是顺手帮点小忙,应该的。”

  郑老先生摆了摆手,看着那干部,眼神无比真诚:

  “我准备去香港投奔儿子,这院子是祖产,我舍不得它就这么荒了,更不想让不相干的人住进来糟蹋了。

  我看卫家这孩子,人品正,心眼好,又是国家单位的正式工,把院子托付给他,我放心。我就是想在我走之前,给这老宅子,找个好下家,一个能替我照看它的人。”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把一场交易,变成了一个孤寡老人对一个善良晚辈托付。

  那干部听完,眉头虽然还皱着,但眼神里的怀疑,已经消散了不少。

  他也是个人,听着这番话,心里也有些动容。

  “话是这么说,”他嘬了口烟,还是有些为难。

  “可规矩就是规矩。没有亲属关系,这赠与手续,不好办啊。我这儿没法存档。”

  林卫家看时机差不多了,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

  “同志,我们知道您按规矩办事,是为工作负责。我们不办亲属赠与,就办公民间的自愿赠与。这在政策上,也是允许的吧?”

  那干部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

  “理论上是允许,但手续更麻烦,审查也更严。”

  “我们不怕麻烦。”林卫家接着说道。

  “郑老先生刚才说的都是实情。他是要去香港的人,这院子要是空着,没人管,时间长了,万一塌了、破了,或者被什么乱七八糟的人占了,不也给街道和咱们房管所添麻烦吗?”

  “我呢,是供销社的正式职工,根红苗正,单位就在这儿,跑不了。把院子交给我,您也放心。这等于是在帮街道,帮咱们房管所,解决一个未来的老大难问题啊。”

  他把姿态放得很低,处处都在为对方着想。

  “我们就是想把手续做扎实了,做明白了,让您这儿也好存档,以后谁也说不出闲话来。

  您看,我们再写一份详细的《自愿赠与声明》,把赠与的原因、过程,都写清楚。郑老先生亲笔写,我们俩签字画押,再找个有分量的见证人,您看这样,手续上是不是就严谨了?”

  那干部听完,彻底动心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心里暗暗点头,这小子,会说话,也会办事。

  “行吧,”他松了口。

  “既然你们有这个觉悟,那我就给你们指条路。你们去把那份《自愿赠与声明》写好,再找个你们单位的领导或者老同志当见证人,三个人一起签字画押。材料齐了,我才能给你们盖章。”

  这一下,路就彻底通了。

  林卫家和郑老先生连忙道谢。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写赠与说明,这正是郑老先生的强项。

  他提笔挥毫,写了一篇情真意切、文采飞扬的说明,把林卫家夸成了一个品德高尚、尊老爱幼的五好青年。

  见证人也好办,林卫家直接去供销社,把师傅老刘给请了过来。

  老刘一听是这事儿,二话不说,跟着就来了。

  当着那干部的面,三个人郑重其事地在声明上签了字,按上了鲜红的手印。

  所有材料准备齐全,两人再次来到房管所时,那干部的态度,已经客气了不少。

  他仔仔细细地核对了一遍所有文件,确认没有纰漏,这才从抽屉里,拿出了那枚沉甸甸的公章。

  “啪”的一声,红色的印泥,重重地落在了那本发黄的房契上。

  “行了,手续办完了。从今天起,这院子,就是你的了。”

  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