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四合院:旅行青蛙带回我家地契》

  “您看这些花岗岩、汉白玉、青岗岩,都是上好的雕刻材料。”

  “用这些石材雕刻出来的作品,保证能长久保持原样,经受岁月的冲刷。”

  “老板,您总不会想送一件经不起时间消磨的礼物吧?”

  “别说传给后代了,如果礼物在我们这一代就出现磨损,传出去该多丢人!”

  说实话,闫奇确实被石材厂老板说动了。

  既然要给学校送匾额,总得选个像样的。

  毕竟,这是给自己女儿长脸的事。

  万一送的匾额在自己这辈就出了问题,

  自己倒无所谓,女儿却可能被人说闲话。

  何况,练手的话,什么石材不行呢?

  既然要挑,不如选密度最大的花岗岩。

  这材质密实,风吹日晒都不容易出问题。

  于是闫奇改了主意,问道:

  “花岗岩怎么卖?”

  老板一听他要买花岗岩,脸色立马热情起来。

  “我们的花岗岩分几个等级,您需要哪一种?”

  闫奇心知他又要变着法儿赚钱,不动声色地问:

  “都是什么价位?”

  老板眉飞色舞地介绍:

  “三等花岗岩比较便宜,产自燕京附近的石场,质地稍差,一吨一百块。”

  “二等是从南疆运来的,质地密实坚硬,一吨五百。”

  “一等是国外进口的,结实耐用,一吨一千。”

  好家伙,这老板真敢开口。

  南疆运来的石料,就算闫奇不太懂行,也清楚五百一吨的水分有多大。

  更别说所谓的“进口花岗岩”

  了。

  这年头进口材料本来就少,这么个小石材厂,怎么可能分到进口货?

  明显是忽悠外行的。

  想骗闫奇?门都没有。

  最后,闫奇以每吨五十的价格,挑了一块老板口中最低等的花岗岩。

  虽然老板一脸铁青,像是亏了大本。

  闫奇心里明白,即便对方开价五十元一吨,这笔买卖依然有得赚。

  可做事不能太绝,这儿毕竟是别人的地盘。

  这年头,真敢动手的狠角色不是没有。

  自从服下“醉生梦死”

  药丸、经历了一番别样人生之后,闫奇醒来就像是变了个人。

  他依然会咄咄逼人,依然会为某些事痛心,但也渐渐懂得了人情世故。

  也许,这就是成长,是人在红尘中慢慢的变化。

  买好石材,闫奇没有立刻离开。

  他请石材厂老板帮忙,把花岗岩切成了几块。

  要是运回燕京再切,就太麻烦了。

  花岗岩密度大,一吨的石料看起来并不多。

  闫奇忍不住心头的好奇,向老板开口:“老板,借我一套斧凿之类的石雕工具用用。”

  老板一脸疑惑:“您该不会是想在这儿直接刻吧?”

  闫奇意气风发地一挥手:“拿来就是,不行我加钱。”

  老板连忙摆手:“我们这雕刻师傅多,借您一套工具不算什么,不用加钱。”

  石材已经让他赚了钱,就算赔掉一套工具,他也还是赚。

  老板没多犹豫,转身就去借工具了。

  那几块花岗岩,在闫奇的要求下,被切成了大小不一的几十块,每块都不大。

  要在这么小的石头上动刀,手上功夫可不简单。

  这个年代机械设备虽然也有,但这家石材厂显然用不起。

  听说有客户要当场雕刻,厂里的师傅们纷纷放下手里的活儿,围上来看热闹。

  很快,闫奇身边就聚起了一圈人。

  他接过老板递来的工具。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傅也跟着来了——他是这套工具的主人,也是厂里唯一的八级雕刻大师。

  听说来了个年轻老板要动手雕刻,老师傅也好奇地跟了过来。

  毕竟,这行吃天赋,不是谁都能入门的,年轻雕刻师傅可不多见。

  可是,一瞧闫奇握工具的姿势,老师傅就轻轻摇了摇头。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看到闫奇握凿的手法,这位八级雕刻大师立刻明白,眼前这年轻人完全是个“青头”

  所谓的青头,就是刚入门的学徒,甚至还算不上行内人。

  他正失望地打算离开,却听见年轻人手中锤凿急速落下。

  “叮叮咣咣!”

  大师惊讶地回过头。

  他没想到,这个看似青头的年轻人,下凿竟能如此之快。

  小型石料为何难刻?特别是坚硬的花岗岩?

  因为这类材质在局部雕刻时,极考验手腕的力道。

  力道大了,石料可能崩坏;力道轻了,又刻不动多余部分。

  此地的雕刻工具相对落后,要在小块硬石上下凿,速度、角度与力度都需精准掌控。

  而闫奇下凿迅猛,每次凿击都有石屑飞溅,可见力道之大。

  单说这大胆下凿的功夫,就非一般人所能掌握。

  一般刚入门的雕刻师,在处理这类坚硬小料时,都会先用模具固定石料,以保证下凿的准确与力道的反馈。

  总之,没有足够经验,是不敢不借助辅助工具就直接动手的。

  闫奇确实学了雕刻技术,但他哪里明白这些门道?

  毕竟,一出发就到了顶峰的人,往往不会留意脚下的路。

  “乒乒乓乓!”

  石屑纷飞之间,石雕的雏形渐渐显露。

  如果说之前考验的是开凿的基本功,那雏形出现后,才是真正展现技艺的时刻。

  凿有所指,脑中早有作品的全貌——这才是雕刻大师应有的工作状态。

  白发大师忍不住轻“咦”

  了一声,再看向闫奇时,眼中已满是好奇。

  大块的余料被闫奇迅速敲除,接下来,便是最考验功力的细雕环节。

  先前可以大刀阔斧,因那只是轮廓的勾勒;但进入局部细节,一切就不同了。

  花岗岩质地坚韧,普通刻刀难以处理细节之处。

  于是闫奇取出工具箱中唯一一把超小型凿子,举锤轻敲。

  唯有凿子,才能刻得动这般坚硬的花岗岩。

  然而凿子的造型,也决定了它难以处理过于细微之处。

  于是,如何在细节处下凿,又成了一道高难度的课题——毕竟这一凿一琢,还得为后续模具的第三步工作铺路。

  闫奇的手非常稳,很快一只小狮子的轮廓就成型了。

  他放下凿子,拿起最坚韧的刻刀,开始处理那些更细微的地方。

  刻刀对付这种坚硬的石材并不轻松,但也并非无法下刀。

  像小狮子眉眼、身上纹理的精细之处,非得用刻刀不可。

  接着,他使用模具进行收尾工作。

  至此,雕刻的部分基本完成。

  全程看完的八级雕刻大师,此时满脸通红。

  他紧握着石材厂老板的手,激动地说:

  “天才,这真是天才啊!”

  “这小伙子必须留下来。”

  “这么年轻,凿工却像练了几十年。”

  “绝对是天才!”

  “后续的精细雕刻更见功夫。”

  “你看这狮子棱角圆润、额头饱满、肌肉线条流畅自然,明显是有师承,走的是偏柔风格的路子。”

  被八级雕刻大师如此称赞,石材厂老板自然不敢怠慢。

  “大师,我老胡虽然没您懂行,但经手的石器也不少。”

  “东西好不好,我还是能看出来的。”

  “您不说,我也想跟这小伙子拉近关系。”

  八级雕刻大师满意地点点头:

  “小胡同志,眼光不错。”

  “你这样子……”

  话说到一半,他忽然顿住。

  看到闫奇打磨石料的手法,他又是一阵感叹。

  “算了,还是我亲自去邀请他吧!”

  “这小伙子,从开凿到抛光,每道工序都炉火纯青。”

  “这么年轻,再过几年,成就说不定在我之上。”

  “闻道有先后,达者为师,趁这机会,我得先和他搞好关系。”

  说完,八级雕刻大师没再理会石料厂老板,径直朝正在忙碌的闫奇走去。

  石料厂老板也没说什么,只是跟在大师后面,也凑到了闫奇身边。

  那位八级雕刻大师不顾周围打磨石料的粉尘,蹲下身,一边打量闫奇,一边仔细端详那只越来越生动的小狮子。

  等闫奇收起砂布,揉了揉发酸的手腕——雕刻花岗岩确实不轻松。

  “小哥,你师承哪位?”

  闫奇刚回过神,就见一位老者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不由一惊。

  “您是?”

  老者忙解释:“小哥别慌!我是这石料厂的雕刻师傅,这套刻刀还是我借你的,可还记得?”

  闫奇瞥了眼老者,又看向态度骤变的石料厂老板,顿时明白过来——方才为验证《秀山崖雕》技法过于专注,竟忘了收敛,怕是惊着旁人了。

  “多谢老师傅借工具。

  雕刻已毕,不便叨扰。”

  他拱手告辞,“老板,切好的石料烦请送至xx街xx胡同。”

  虽身怀储物之能,但众目睽睽之下不便施展。

  好在石料厂本就提供运送服务,多付些银钱便是。

  老板此刻满面春风:“您放心,必定准时送到!”

  老者见闫奇欲走,急忙拦住:“小哥留步!说两句话可好?就片刻工夫!”

  闫奇蹙眉婉拒:“实在家中有事,四个丫头还等着照料,耽搁不得。”

  听闻“四个闺女”

  老者眼中精光一闪:“老夫有条生财之道,不知小哥可愿一听?”

  闫奇顿时驻足:“愿闻其详。”

  老者抚须笑道:“且先答我几个问题,再说这赚钱门路如何?”

  “既要谈钱,何必绕弯?”

  闫奇拂去掌中石屑,收起雕好的石狮转身便走,“恕不奉陪。”

  老者赶忙拽住他衣袖:“就五分钟!绝不耽误!”

  石料厂老板也凑近帮腔:“小兄弟有所不知,这位可是燕京石刻界的泰斗人物——”

  “您稍坐片刻,喝杯茶,喘口气。”

  “说不定,就这几分钟,能改写您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