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四合院:旅行青蛙带回我家地契》

  绿茶种类繁多,按工艺大致分为炒青、蒸青、杀青、烘青四类,并无优劣之分,只是因茶制宜。

  洞庭碧螺春正是炒青绿茶的一种,香气馥郁、回味绵长,也颇具名气。

  虽然名气不及龙井那般响亮,洞庭碧螺春在绿茶中也有着一定的声望。

  若想体验文雅之风,此茶正合适。

  闫奇所学的茶艺源自《岳阳茶艺》,主要收录岳阳一带特有的茶道技法。

  洞庭与岳阳相距不远,二者相得益彰。

  茶叶店的伙计刚送走一位面庞黝黑的客人,转身便热情地招呼闫奇,一脸感激地说:“先生,实在非常感谢您,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才好。”

  闫奇笑着回应:“那不如给我打个折扣?”

  店员面露难色,犹豫道:“这……我做不了主。

  要不我去向店长请示看看?”

  见对方认真起来,闫奇摆摆手笑道:“开个玩笑,不必当真。

  这半斤洞庭碧螺春,我还买得起。”

  店员脸上重新扬起笑容,手上利落地为闫奇包起茶叶,一边问道:“先生,您是怎么知道那位客人买西湖龙井是要送人的呢?”

  闫奇指了指自己的眼睛,答道:“靠这个。

  那位客人脸色发黑,气色匆匆,是体热肝火旺的体质。

  若是自己喝龙井倒也合适,但他行色匆忙,举手投足间尽显焦躁。

  衣着虽不普通,但你觉得他会日常饮用这么贵的茶叶吗?再说,为自己买茶,何必如此着急?”

  “很明显他是要送人的。

  看他衣着体面,气度不凡,应是个地位不低的人。

  能让这样的人亲自选礼赠送,对方身份可想而知。

  小哥,今后要学的还有很多,待人接物是一方面,专业知识和察言观色同样重要,尤其对销售这行来说。”

  “今天你若真把那西湖龙井卖给他,若收礼的人喝了没事还好,万一出了什么问题,以那位客人的身份地位,你一个小店员能担得起责任吗?”

  听完这番话,店员额上渗出细汗,竖起大拇指道:“真的非常感谢您。”

  闫奇只是摇摇头,没有接话。

  店员动作很快,一个包装精美的茶包转眼就递到闫奇手中。

  随后两人一起走向柜台,准备结账。

  店伙计加快步伐,再次开口询问。

  “先生,您又是怎么知道,收礼的那位客人不适合喝绿茶呢?”

  闫奇含笑解释:

  “绿茶性偏寒凉,适合体内有热、气虚或是肝火旺盛的人。”

  “这类人要么身担要职,压力沉重。”

  “要么就像我们这样,终日劳碌。”

  “你觉得养尊处优的人,会有这些虚弱的表现吗?”

  “再说,那位面容黝黑的客人,大概四十岁左右。”

  “他要送礼的对象,岁数应该也不小了吧?”

  “这样年纪的人,很少会喝寒性的绿茶,一般会选择乌龙茶这类性平的茶。”

  “年轻人,还得继续学习啊。”

  店伙计跟在闫奇身后,郑重而感激地点了点头。

  他丝毫不觉得,眼前这个年纪与自己相仿的年轻人用这般老成的语气说话有何不妥。

  结账时,店伙计果真向店长申请了折扣。

  随后又在店长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最终,闫奇买的半斤洞庭碧螺春,竟然便宜了一半。

  闫奇心情颇好地走出奢侈街,往自家四合院走去。

  家里不缺吃的,因此回去的路上,他看都没看两旁那些食材店铺。

  一走进四合院所在的巷子,闫奇就感受到比早晨热闹许多的气氛。

  那些被带去问话的“街坊邻居”

  终于回来了。

  街道恢复了往日的生气,也让闫奇心里舒畅了些。

  他似乎已经习惯了人来人往、喧闹嘈杂的街巷。

  突然冷清下来,反而觉得不太适应。

  他拎着茶叶,慢悠悠往院里走。

  闫奇明显感觉到,这些邻居见到他时,眼神和动作都带着闪躲。

  仿佛他闫奇才是“罪大恶极”

  的恶人,而这些街坊反倒成了无辜的“小绵羊”

  对于他们的躲避,闫奇倒是乐得自在。

  让这些禽兽越怕他越好。

  就怕他们过段时间又不长记性。

  走进四合院,院子里仍有些冷清。

  犯事的劳力大多出自这个院子。

  男人都被带走了,到现在还没回来,怎么可能热闹得起来?

  一进院门,闫奇就看见面容憔悴的娄晓娥。

  她像失了魂似的在院子里踱步,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什么。

  闫奇不想理会这个既可怜又可恨的女人,恨不得和她划清界限。

  他提着茶叶就往自家走。

  这时,忽然传来一声热情洋溢的招呼:

  “哎呀!小闫啊!你回来啦!”

  闫奇闻声转头,看见秦淮茹满脸热切地站在那里。

  她神情热络,仿佛自己的儿子并未被捕一样。

  作为这件事的“始作俑者”

  秦淮茹不仅没有怒目以对,反倒如此热情,这实在让人纳闷。

  闫奇不动声色地应了一声:

  “嗯,对!”

  他拎起茶包,推开院门,大步走了进去。

  现在知道要老实做人了?

  早先都干什么去了?

  有些人啊,

  非要吃过一次亏,

  才懂得如何做人。

  不过,那份疼能记得多久,可就难说了!

  闫奇走进院子,顺手把院门带上。

  接下来要有大动作,当着别人的面总有些不方便。

  倒不是闫奇自己觉得不自在,只是如果当众从临时储物空间取放东西,或是搬运物资,实在太过惊世骇俗。

  为了低调起见,他还是关起门来操作为好。

  首先,他得把脑中的构想手绘出来,制成图纸。

  脑子再好使,也不如烂笔头。

  况且画出图纸之后,还能结合实际随时修改。

  闫奇总结了一下,许大茂那家伙之所以能记住院子布局,还是因为院里太空旷了。

  当初为了美观,闫奇用石板铺满了院子。

  但在这个年代,用石板铺院子不仅奢侈,实用性也差不少。

  比如闫奇掌握石雕技艺后,常常要在院里堆放石料。

  那么名贵的石板地面,显然不合适了。

  此外,闫奇时不时要搬些大件回来,院子这么空却没法堆放,岂不是浪费空间?

  虽然有临时储物空间,但也不是说所有急用的东西都能往里一塞了事。

  为此,闫奇费了不少力气,把院里大部分名贵石板都掀了起来。

  剩下没掀的那些,是闫奇根据手绘图纸设计的走廊通道。

  院子空间有限,闫奇也不打算种花种草。

  所以他特意在几处掀开石板,

  准备安置些高低错落的景物。

  许大茂那家伙不是记性好么?

  闫奇干脆在院里增设水池、假山、石廊等。

  地势起伏一大,也能阻挡院外视线。

  省得以后有人趴在大门口窥探,一眼就把院里看个精光。

  至于院子本来就不大,放了这么多大件会不会显得拥挤——

  闫奇是仔细构思过图纸的,空间利用效率不成问题。

  院子添了这些雅致的物件,不仅空间利用得更充分,气质也顿时提升了好几层。

  以后再别说只有纯粹的豪气了,咱也懂得雅趣好吗?

  假山配水池,绿化映庭院,一经装点,格调瞬间拔高几档。

  再说了,单是展示房屋设计、堆砌名贵建材,怎么能彻底彰显“豪”

  的气质?

  直接在院子里造出一处“别院”

  不是更显气派吗?

  闫奇心情舒畅,忙活了一上午。

  院里的地面已被掀得七七八八,一眼看去斑驳不平,像贴了狗皮膏药似的,不太美观。

  但闫奇并不在意。

  他愉快地走进厨房,打算做饭前先烧一壶开水。

  水稍凉一些后,他取出一只茶碗,简单泡了些茶叶。

  闫奇并没有特意备奇茶道所需的器具。

  自己喝茶嘛,舒心就好,不必太讲究。

  况且儒雅是日久积累、慢慢熏陶出来的,哪能一步到位?

  细长的茶叶在热水中徐徐舒展。

  绿茶是发酵程度最轻的一类,用85度左右的热水冲泡,茶汤依然清透,只散发淡淡清香。

  闫奇喜欢这种感觉——清澈无色,入口回甘。

  他耐心坐了一会儿,才端起茶碗小啜一口。

  没过多久,他就原形毕露,仰头“咕咚咕咚”

  几大口把茶喝光了。

  一早的疲惫焦躁,被这一碗茶安抚得无影无踪。

  神清气爽,真好!

  至于更深的人生感悟?闫奇也说不出来。

  他的境界还没到一口茶便能品尽人间百味的程度。

  刚放下茶碗,就听见有人敲门。

  闫奇有点纳闷,这时候谁会来找他?

  他起身走出房间,来到院门前打开门。

  迎面而来的是秦淮茹那张热情洋溢的脸。

  “哎呦,小闫啊,你在家忙什么呢?大老远就闻到香味了。”

  闫奇皱了皱眉,问道:“有事吗?”

  秦淮茹见他神色不悦,赶紧解释:“是这样,你一个男人自己在家,做饭也不方便吧?我午饭都做好了,你也别麻烦了,来我们院里吃吧!”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闫奇对院里这些人一直防备得很。

  “不必了,我自己有手。

  没什么事就请回吧。”

  秦淮茹仍满脸堆笑:“哎,大家都是邻居嘛……”

  “咱们这么熟,还客气啥呀?”

  “小闫,听嫂子的,跟我一块儿吃饭去吧。”

  闫奇神情平静,再次推辞:

  “真的不必了。”

  “对了,你今天不用去上班吗?”

  提到这事,秦淮茹的表情终于变了。

  原本的热络褪去,换上了一脸的凄楚。